APP下载

黑龙江省社区全民健身路径运行现状研究①

2021-06-02

当代体育科技 2021年11期
关键词:锻炼者使用率器械

(哈尔滨工业大学体育部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

根据《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有关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全民健身路径已建成70余万条,给人民健身锻炼带来了极大方便。全民健身作为国家名片,既是目前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必不可少的内在要求,更是健身路径发展过程中的时代产物[1]。全民健身路径工程的实施,适应时代与社会发展的趋势,更是推动城市社区内健身路径的主要实施载体。目前,我国城市社区的健身路径已经基本达到了预期目标,实现了80%左右的社区建成了健身路径,吸引了不同年龄、性别的锻炼者。然而,广大居民对健身路径的了解还不够充分,科学使用健身路径器材锻炼身体的知识十分欠缺,城市“健身路径”的建设,只有适应社区体育运动的步伐,才能使得居民参与并科学有效地使用社区“健身路径”。全民健身路径运行中,各构成要素相互作用,应及时关注其运行状态,出现问题应及时处理,充分利用有益效应,修订发展方向[2]。在耗散结构理论中,所有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会出现不和谐因素,这一现象是不可避免的,也就是事物发展中无法避开与不可改变的哲学论点[3]。当然,健身路径也不例外,在此背景下,针对其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提出科学实施策略,以期为更好地推动全民健身事业发展提供合理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该文以黑龙江省社区全民健身路径锻炼者为研究对象,以参与健身锻炼者为访问对象。

图1 城市社区全民健身路径使用率

表1 社区路径锻炼者基本信息(A)

表2 社区路径锻炼者基本信息(B)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哈尔滨工业大学图书馆、CNKI期刊网等查阅了有关全民健身路径的图书、期刊、统计年鉴、政府颁布的文件及大量的参考文献。

1.2.2 问卷调查法

对黑龙江省属13地市部分社区使用健身路径的锻炼者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发放调查问卷,总量为800份,回收782份,回收率97.75%,有效问卷780份,有效率97.5%,期望为研究黑龙江省社区全民健身路径活动的开展现状提供第一手资料。

1.2.3 专家访谈法

采用提纲访谈的方式对6位研究全民健身问题的专家进行面对面访谈,了解黑龙江全民健身路径发展情况。

1.2.4 数理统计法

对所测数据资料通过Excel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

2 结果与分析

全民健身路径是一项有复杂性、系统性的公共服务体系工程,应充分结合各个社区的健身路径实际使用情况,不断完善公共健身场地设施建设、积极开展全民健身娱乐活动等,推进社区全民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合理使用[4]。

2.1 社区全民健身路径使用率

社区全民健身路径使用率如图1所示。

2.1.1 康复性组件使用率高

选择太空漫步车占总人数的62.1%,选择上肢牵引力占总人数的57.4%,选择肩关节康复器占总人数的53.4%,选择腰力锻炼器占总人数的51.3%,超过一半的人都会选择使用这4种器械,说明康复器械在城市社区中使用率比较高。

2.1.2 牵拉辅助器械比较受欢迎

伸背器选择人数占49%,滚筒、太极云手、肋木器选择使用人数占42%、41.8%、35%,腹背锻炼器与压腿杠锻炼器占比36%、39%,以上锻炼健身器械在城市社区地域内使用率也较高。

2.1.3 使用率有效反映民众健身需求

根据使用者需求分析考虑,健身者对康复健身器械使用较多,选择柔韧型锻炼器械的使用者近30%,对身体酸疼症状起到保护与缓解作用。众所周知,科学、实用、安全是全民健身路径的设计原则,因此应科学规划建设路径场地、合理配置器械的数量及根据锻炼者的需求配置种类,是保证锻炼者实现健身目的的前提条件[5]。

2.2 使用社区健身路径人群的基本特征

2.2.1 性别无差异

调查可知,男性为168人,占比56%;女性为132人,占比44%。显然,社区锻炼者中男性比女性稍多,差距不明显。

2.2.2 年龄特征与我国体育人口特征相吻合

从抽样调查年龄层面整理分析,递减排列依次为:60岁以上占比43%、41~60岁占比26.67%、26~40岁占比10.33%、18~25岁占比5.67%、18岁以下占比14.33%,年龄增加锻炼人数也随之增加,总体数量变化趋势呈折线型(见表1)。

2.2.3 健身参与度与受教育程度无密切相关

表2显示,高中学历参加锻炼人数最多,达357人,占比44.62%,以老年人为主,早期中国处于贫穷落后阶段,这一国情直接导致教育落后问题,接着是初中及以下与大专学历,人数分别为185人、189人,占比23.64%、23.11%,中老年人居多,研究生以上与本科学历,分别占总人数的1.63%、7%,两者差别不大,人数也比较少,调查表明,健身参与度与教育程度无相关。

2.2.4 健身参与度不受职业性质影响

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退休人员对身体健康愈加关注,使用路径的人员比例最高,在调查800名人员中,356人为退休人员,他们通过使用健身路径,增强体质,预防和治疗疾病,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2.2.5 原因解析

(1)根据调查结果显示,60岁以上的锻炼者居多,大部分都是已退休人员,子女帮助分担生活负担且压力小,有充足的时间放在锻炼身体上,照顾好自己就等于为子女减轻负担。

(2)41~60岁的使用者忙于繁琐的工作,闲暇时间比较少,并会从事一些应酬与娱乐活动,从而忽视了自身的健康问题,因此参加锻炼身体的机会较少;其中48岁以上民众部分是自己身体已经出现疾病,希望能通过合理使用路径更好的锻炼,从而增强免疫力。

(3)26~40岁人群中,大部分的工作相对比较稳定,稳定的收入让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支配闲暇时间和选择锻炼方式,所以抽样调查中遇到该人群几率小。

(4)18~25岁的青年人思维比较活跃,使用路径人群较少。选择在学校锻炼身体居多,心理压力大、有懒惰,或者是因为路径锻炼单调等,使青年人选择不去健身路径区域锻炼。

2.3 社区全民健身路径使用时间段

2.3.1 密集使用时段

社区使用健身路径时段,集中在17∶01~18∶30、18∶31~21∶00这两个时间段,其中17∶00~18∶30锻炼的人数最多,占比41.2%,使用人员比较多,很容易出现排队等候的现象,尤其是太空漫步车、压腿杠、肩部练习器等器材(见图2)。

图2 城市社区全民健身路径锻炼者使用时间段

2.3.2 早晨与下午是另一个高峰

其次是5∶00~8∶00,14∶00~17∶00,分别占总人数的15%、12%,据上述人群年龄特征分析中,中老年人选择在上班前使用路径器械锻炼,一般都选择在早上锻炼(见图2)。其他时间段使用相对较少,主要原因是气候不适宜,或因在工作没有时间去健身。

2.4 社区全民健身路径使用频度特征

2.4.1 每周3~5次最多

如图3所示,每周坚持锻炼3~5次的人数最多,占比41%,由此可见,在社区地域,健身路径使用率较高,使用人群是中老年,应多根据区域特征多投放该种类器械,从而保证社区民众的需求。

图3 城市社区全民健身路径锻炼者使用频度

2.4.2 每周2次以下比例占据第二

占比35%的是每周锻炼2次及以下,这一类民众是中年人,工作、生活压力较大,闲暇时间少,锻炼时间随之少了。

2.4.3 高频度锻炼比例为最小

每周参加锻炼6、7次的占比13%,显然是青年人,已经养成了每天锻炼的习惯,保持身材,不固定的人群占比11%,他们大多也都是上班族,无固定时间去参加健身。

2.5 社区路径使用者锻炼目标

2.5.1 数据排行

调查结果显示(见图4),使用路径目的递减排列顺序依次是预防疾病,占38.20%;强身健体占22%;人际交往,占19%;娱乐休闲,占11%;塑型,占9.80%。

图4 城市社区全民健身路径锻炼者目标

2.5.2 锻炼动机的激发因素

结合年龄特征,得出60岁以上的退休老年人是以预防疾病为目的,保持身体健康;50岁以上民众在使用路径过程中增加与周围锻炼人群之间的交流,打破自我封闭状态;40岁以上的是以强身健体为目的,年龄逐渐增加,该年龄段身体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致使他们主动参加到使用路径锻炼中,从而改变身体健康状态;各个年龄段都有以娱乐休闲为目的使用路径器械,锻炼能获得身心愉悦感;以塑型为目的显然集中分布在30岁以下的青年人,社会生存竞争大,学习、工作与生活使他们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因此,通过使用健身路径锻炼,让他们从中体验快乐,达到身心和谐统一。锻炼者的体育行为起源于自己身体的需要,需要引发锻炼动机,动机导致锻炼行为的出现,锻炼者只要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价值观念和积极的态度,就会很容易使自己或者影响身边的人参与到强身健体活动中[6]。

可见,总人数比例相对较大的是以预防疾病、强身健体为主的人群,希望追求“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本质功能,体现出人们对体育健身价值的认识。随着社会发展、国家的重视,民众选择通过体育而达到身心放松、社交、自我释放的越显突出。越来越多的民众关注体育对健身、健美、与健心的作用。

3 结论

社区全民健身路径活动的组织与宣传是更好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具体途径和有效手段。社区全民健身路径锻炼者使用康复类器械居多,但应用率普遍偏低;参加健身锻炼的人群年龄呈两极化,老年人与儿童偏多;社区锻炼者使用健身路径时间段为5∶00~8∶00、17∶00~18∶30,这两个时间段人群最为集中;每周锻炼频度为3~5次的锻炼者最多,但是参加锻炼人数总量不足;使用目的主要是以强身健体为主要锻炼目标。

4 结语

综上所述,全民健身路径器械应结合社区的定位特点,根据不同锻炼者的基本情况与特征,有针对性地投放器械种类,提高器械的应用价值。为了克服参加锻炼的人们盲目性和随意性地使用器械,相关部门可以增设专业体育指导员,对使用有困难的锻炼者进行指导;相关部门可以根据使用人数最多的时间段组织健身活动,普及科学健身的运动处方,既提高应用率,也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从健康的视角分析,发展全民健身路径最终目的是保证人民健康,具有展示性、参与性、技巧性、竞争性特征。宣传全民健身路径的作用与意义,使更多的人民群众意识到健身的重要性、可持续性、紧迫性对未来我国发展的影响力。

猜你喜欢

锻炼者使用率器械
关于赛艇训练中的有氧训练探究
内蒙古自治区病床使用率预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太极拳运动对提升锻炼者静态平衡能力的研究
精密器械集中处置风险防范
2018年中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为3.97亿
肌肉锻炼机
每天慢跑可延缓细胞衰老
锻炼者对社区体育志愿者服务的满意度调查
健身器械
小学体育器材使用率不高的现象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