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丽莎白咏叹调》演唱中的情感表现
2021-06-01宋志奇
宋志奇
摘 要:瓦格纳创作的乐剧《汤豪瑟》中,《伊丽莎白咏叹调》是最为重要的唱段之一。这首19 世纪最著名的咏叹调不仅揭示出了女主角伊丽莎白的心理特征,还揭示了作品中中世纪特殊的贵族文化特征。本文对作曲家中期的《汤豪瑟》进行演唱中的音乐性情感、戏剧性情感分析,表述瓦格纳在乐剧方面的创作技法与风格特点。
关键词:音乐情感 戏剧性情感 移情 情感对立
一、关于《伊丽莎白咏叹调》
1.瓦格纳的创作概况
瓦格纳是德国著名作曲家、戏剧家、指挥家,他是19世纪时期欧洲音乐领域最具影响的重要作曲家。浪漫主义音乐风格发展到了后期,不仅整个欧洲传统的浪漫主义音乐技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还在音乐观念与思维方面也发展到了更为复杂的阶段。{1}
浪漫主义音乐风格在19世纪后期出现了分水岭,一个在朝着印象主义风格、表现主义风格方向发展,另一个在朝着民族主义风格方面发展,但这两者无疑都大大突破了浪漫主义音乐的传统范式与表达观念。尤其是瓦格纳创作的一系列的乐剧作品,更是将歌剧的审美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不仅在音乐创作领域出现了很多新的观念与意识,还在歌剧的“情感—戏剧”探索领域也出现了新的变化。
瓦格纳所创作那些乐剧作品《漂泊的荷兰人》《帕西法尔》《罗恩格林》《尼伯龙根的指环》《汤豪瑟》等都表现出他在戏剧与音乐领域的真知灼见,表达了他对歌剧-乐剧的新见解。
2.《伊丽莎白咏叹调》的创作风格
《汤豪瑟》这部乐剧作品取材于13世纪一个德国古老的民间传说:游吟歌手汤豪舍爱上了图林根庄园主的侄女伊丽莎白,伊丽莎白也深爱着汤豪瑟。但歌手汤豪瑟却没有经受住维纳斯的诱惑,有一年的时间住在了爱神山庄。在后来感到厌倦的时候,又重新回到了人间——图林根参加歌唱“爱与美好”内容的歌手比赛。汤豪舍无意识的状态下歌颂了他与爱神维纳斯的私情而触犯了天上的神灵。为了遵从赫尔曼让其去罗马求教皇赦免的命令,汤豪瑟离开了图林根,伊丽莎白却因此而相思成疾,抑郁而死。汤豪舍大喊着“神圣的伊丽莎白啊,为我而乞求吧,”也倒在伊丽莎白身边而死。这时汤豪舍的罪过却得到了赦免。
《伊丽莎白咏叹调》唱段就是女主角伊丽莎白为了表达对汤豪瑟的思念与爱情而歌唱的。在这首咏叹调中,渗透了伊丽莎白对汤豪瑟从始至终的真诚爱恋与无限思念之情,具有强烈的爆发力与戏剧性效果。
二、《伊丽莎白咏叹调》演唱中的音乐情感表达
1.演唱中的音乐情感表达
《伊丽莎白咏叹调》演唱中的音乐情感表达,首先体现在唱段旋律与伴奏的配合方面。瓦格纳创作的这首《伊丽莎白咏叹调》中的旋律不仅具有气魄宏大、线条延绵、起伏跌宕的线条特点,而且还具有非常强烈的情感性张力。演唱这首咏叹调时,演唱者在驾驭音乐的情感方面,具有很大的难度。一般戏剧女高音音色在演唱这个唱段时很难将自己的声音穿透力很好的渗透在气势如虹的伴奏织体中。抒情女高音则更有演唱难度。因此,演唱这首歌曲时,需要针对带有独特个性色彩的情感表达方式进行适度的调整,在保持强化演唱力度、音量、共鸣的基础上与稍作弱化处理的伴奏音乐织体进行对比,从而凸显出音乐的感染力。
例如,在演唱《伊丽莎白咏叹调》的第 25-28 这四个小节时,伴奏声部采用了完全休止的方式实现弱化处理;而歌唱者却需要通过强化嗓音音量、共鸣的方式进行情感的表达。在25-28小节中,这首咏叹调中的伴奏声部保持了连续四个小节的完全休止,瓦格纳采用这样的音乐主体来强化“情感”特征。而在最后一个小节处,瓦格纳则充分运用了倍强的音量进行快速的上行处理,对接演唱声部由于结束而空白的音色地带。瓦格纳在这段唱段中通过音乐构成完美地将情感精髓再现出来。
另外在《伊丽莎白咏叹调》中出现连续的三连音音型,作曲家通过在伴奏声部采用连续进行的三连音音型表达出情感的连续性特征。上方声部则采用了富有对比色彩的音型与和声层次,表现出一种旋律对比色彩,而后便是各声部中的演唱力度与密度变化,从而很细腻的揭示了这些乐句中的细微情感变化特征,如下譜例。
2.演唱中的“移情”分析
瓦格纳创作的这首《伊丽莎白咏叹调》在演唱中还需要很好的处理“移情”。演唱中的“移情”,就是指将演唱者个人内心的真实情感与长期以来积累的情感体验都“移植”、“融入”到作品的演唱中。演唱者的真实情感是音乐中最为根本的情感依据,音乐主题是引发这种情感表达的依据。
首先,需要在演唱《伊丽莎白咏叹调》时体现出演唱者对于“感官的爱”与“高尚的爱”之间的情感、态度,需要演唱者在强调纯洁的、升华的爱的基础上将真实的个人情感与感官体验移入这首咏叹调中,从而形成理性认知与感性体验之间的“情感对立”。这种不同的“情感对立”也是作为男人的汤豪舍与作为女人的维纳斯、伊丽莎白等角色之间的对立内涵。
其次,演唱《伊丽莎白咏叹调》时还需要针对这种“情感对立”不断的展现出演唱者在个性化体验与类型化体验的“共鸣情感”。这种“共鸣情感”是指演唱者的移情、体验能够被接受者感知的“情感”,是两种真实情感之外的另一种“情感”。这首咏叹调中体现出的最终是生命意志被否定,从肉欲到爱欲再到死欲的交替性内涵,虽然最终都是面对死亡,但却表现出一种无限的衷心、深切的渴望之情。这种情感是立足于虚幻基础上的,也是对真实人性世界的表达,因此具有类似于“意志”“本质”的情感特征。
再次,演唱者还需要模拟剧中女主角伊丽莎白的情绪特点。伊丽莎白的情绪更多的是贵族阶层的情绪体现,面对一个介于神与人之间的歌手汤豪瑟,伊丽莎白的爱情表达需要体现出更具虚幻性的情绪变化特点。因此,演唱时需要注重剧本的“真诚”与演唱者“移情”的结合方式,需要二者相互有机融合,从而产生成熟和耐人寻味的音色效果。在演唱伊丽莎白咏叹调时,演唱者必须要注重对于雄壮、威严、庄重情绪特征的体现。
三、《伊丽莎白咏叹调》演唱中的戏剧性情感分析
1.演唱中伴奏的“戏剧性”情感
在演唱《伊丽莎白咏叹调》时 ,还需要很好地体现出“戏剧性”的情感特征。在这部古老的传说题材,也使得乐剧唱段中具有强烈的“戏剧性”情感特征。尤其是在乐队伴奏声部的演奏时,更体现咏叹调唱段中的戏剧性“情感”特点。如咏叹调8―18 小节,音乐素材虽然是全曲的开始乐句,咏叹调的情绪却要演唱的足够饱满。与此同时,伴奏声部的音型也都在跳音奏法的映衬下,变得更有动荡感。伴奏声部的音乐与包含了诸多半音进行的咏叹调形成气质、音色、形象与意境方面的对比。演唱者在此时应该注重对于爱情的无限渴望与殿堂的庄严肃穆与庄重,从而让听众在身临其境的感觉下体验细腻的情绪、情感对比与变化。除了演唱者需要在演唱时要注重纯净、真诚的戏剧性情感外,还需要表现出对宗教的无限虔诚和憧憬。这首咏叹调中,通过伴奏与旋律声部的对比,从整体结构上进行了独特性的戏剧性对比与创新性的表达尝试。{2}
另外,这首咏叹调中的伴奏部分也是极具特色的戏剧性表达方式。一方面,这个唱段中的伴奏除了经常出现连续的4小节、8小节、12 小节都采用全音符或是休止符音型与主要的唱段旋律进行对比外,还在伴奏声部中设计了很多的 4小节、8小节、12 小节的三十二分音符的震音演奏技巧,这种设计特点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呈现出戏剧性情感特征;另一方面,这个乐段中还采用了诸如三连音、复附点八分音符这样的设计,而且这些细分音型也比较多。在这种较为频繁出现的细分音型的映衬下,这首《伊丽莎白咏叹调》在具体的乐句部分也呈现出了独具特色的戏剧性情感表达特征。
2.演唱中的“戏剧性”情感表达
瓦格纳这首《伊丽莎白咏叹调》在演唱时,还需要关注气息与共鸣对“戏剧性”情感表达。这首咏叹调中主要表达了伊丽莎白内心狂热的爱慕之情,更表达了她对汤豪瑟的急切思念之情,具有很强的“戏剧性”情感特点——一方面是汤豪瑟远赴罗马朝圣,另一方面她又很急切的想见到心爱的汤豪瑟。因此在演唱这首曲目时,需要演唱者根据自己的嗓音条件,在保证戏剧性表达的前提下,调整演唱技巧、突破音色、音量的限制。
除此之外还需要演唱者对瓦格纳整部乐剧《汤豪瑟》作品进行深入、系统地研究与分析,研究女主角伊丽莎白在整部作品中的情感发展状况以及充当的戏剧角色,适当调整演唱技巧及情感表达方式。所有这些都是为了更好地了解瓦格纳这首咏叹调作品中的创作手法与“戏剧性”情感的关系,也是透视作曲家毕生作品中都渗透的重要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3}另外,瓦格纳在这首咏叹调中的独到之处,还在于他的作品中体现出了他在世界音乐发展史上写上了重重的一笔的综合戏剧理论。因此,演唱这部歌剧的演唱者不仅需要发挥对于意大利歌剧、法国歌剧、俄罗斯歌剧,还有德、奥歌剧的演出经验积累或知识积累,尤其需要发挥在德、奥歌剧中贝多芬和莫扎特的歌剧传统对于瓦格纳“乐剧”的影响力。演唱时对于这种传统与创新的“戏剧性”情感额表达,就是更接近瓦格纳《伊丽莎白咏叹调》中的剧情。在对瓦格纳的歌剧进行表现时,尤其要表达出爱人回归后、幸福陶醉的期待之情与无限渴望的“戏剧性”情感特征。瓦格纳在这首咏叹调中渗透了哲学、宗教和道德等元素,这些都被他编织在这首作品的戏剧和音乐中。
结语
瓦格纳的歌剧主要都是围绕着神话和宗教,也颇具浪漫主义后期的题材特点。在这首作品中他表现的对象基本都是古代故事或传奇中的事件和人物,尤其是神话中上帝和神灵表现的较多。这些人物大多围绕恶毒、凶残的男人们和背信弃义、追求爱情、幸福的女人们而展开。歌剧作品中所集中表现的对象基本都是伟大感人的英雄豪杰和救世主般的伟大女性。《伊丽莎白咏叹调》中所表达的就是生与死这人世间最高境界的精神内涵。这首歌曲中的人物精神具有超凡人生的特点,不仅具有重要的伦理意义,还具有重要的哲理性特征,这些都是需要在演唱中通过音乐情感与戏剧性情感表达出来。
注释:
{1}管謹义.瓦格纳歌剧改革概述[J].当代音乐,2017(4).
{2}柴本善,杨一凡.传统歌剧的改革者:瓦格纳[J].音乐爱好者,2017(5).
{3}杨金花.瓦格纳歌剧中戏剧性特征的透视——以《伊丽莎白咏叹调》为例[J].当代音乐,20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