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六代电影导演的探索之路
2021-06-01夏秋悦陈红梅
夏秋悦 陈红梅
摘 要:代际划分是研究中国电影的重要方法,在中国电影蓬勃发展的今天,第六代的称谓已经延续了将近四十年。郑洞天先生曾指出:“如果写中国电影百年史,那么到了第六代,真正的导演,作为个人艺术家的特征显示出来了。”代际更迭,给电影生态带来了崭新面貌。在时代背景下,中国导演第六代独特的影像风格、关注视角与美学追求,也深深影响着中国电影的新阶段和未来走向。
关键词:代际划分 第六代 中国电影 新形势
研究中国电影发展的历史,很难避开对于中国电影导演的研究。1905年,中国电影正式诞生,从以张石川、郑正秋为代表的第一代导演开始,中国的电影导演们便走上了各自创作之路。用“划代”的方式来概述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评价不同时期的电影风格,可以说是中国电影史研究的一个重要创举。作为一种习惯和约定俗成的说法,“导演代际划分”虽然缺乏一定的缜密性和科学性,但在过去几十年的电影研究中举足轻重,现在仍然被用来对中国导演传统的继承与创新关系加以介说①。
中国导演第六代以王小帅、娄烨、管虎、贾樟柯等人为代表,在继承前几代导演的风格基础上,为中国电影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随着时代的变化与电影技术的革新,第六代导演的美学探索与人文性探索在业已定型后进一步的发展空间受限。新的导演与创作风格不断涌现,但由于整体风格的难以把握尚未形成统一的代际称谓,中国电影的前进方向出现了新的挑战与可能性。
一、中国导演第六代的形成背景
众所周知,第六代导演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他们的主体是一群从电影学院走出来的年轻人。事实上,代际划分从第五代开始,伴随而来的是以第五代为基准的理论地位和空降于这一指称的无限话语权,反推出了其他各代之后,第六代的称谓在电影理论界和批评体系对于命名的美学冲动下,已然横亘在这批导演面前②。
电影学者一直在讨论第六代这一指称的合法性与象征性。掀起了第六代讨论奠定基调的是贾樟柯的《小武》、张元的《妈妈》、王小帅的《冬春的日子》……这些特立独行、风格鲜明、思想前衛同时具有艺术性和内敛性的影像,在潜移默化中使得第六代这一指称的作用已然成为一种中国电影类型。
1.文化背景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文化界出现了崭新的面貌,展现为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新潮的西方思潮涌入中国,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碰撞交融,另一个方面是中国人开始对文革以及自己的国家命运进行深刻的反思。
“那是一个充斥着‘光荣与梦想‘读书无禁区的黄金年代,当时有三热:读书热、哲学热、理论热,中国青年热情拥抱萨特、尼采、弗洛伊德、马尔克斯、米兰·昆德拉、博尔赫斯、卡夫卡、福科,亲吻《第三次浪潮》《大趋势》《围城》《美的历程》《外国现代派作品选》、‘外国古典名著丛书和‘20世纪外国文学丛书,人们流连于文化沙龙,热衷于辩论,人人意气风发,都在思索中国将向何处去的宏大命题。”③
国门打开后,西方多种文化和思想如潮水般涌入,与当时国内落后的经济文化现实形成巨大反差,尤其是农村的贫穷落后给青年导演群体带来了强烈的刺激。第六代导演在电影艺术实践的基础上接受并吸纳了相关的西方思想文化,其中最为显著的是法国哲学家萨特的存在主义。我们常常能在第六代电影中看到导演对于人生的恐惧、社会秩序的荒诞、人之渺小的孤独、人性之间的虚伪等细致刻画的场景,将人的精神彷徨与痛苦放大。
以贾樟柯的成名作《小武》为例,作为“故乡三部曲”的第一部作品,它的主人公并不能算传统意义上的农民,而是一个从农村走出来的“小偷”。贾樟柯在接受专访时坦言,自己之所以会对“小偷”这样的角色感兴趣,大概是因为一个潜在的因素。有两位对其影响很大的电影导演——德·西卡和布列松,在他们的作品里都描绘过偷窃的人——《偷自行车的人》《扒手》。不过这种影响是之后才发现的,写剧本的时候丝毫没有这种自觉。中国第六代导演自觉或不自觉地总在受到西方的影响,这是不容回避的事实。
2.社会背景
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在复苏的祖国大地上展现出腾飞的面貌。在以经济发展为纲领的时代气息中,人的发展成为第六代导演密切关注的话题。在热闹又混乱的社会发展中,存在大量被时代抛弃、游离于队伍之外或者脱离队伍的人群,我们称之为“边缘人”。他们大多生活在社会的底层,不仅是一群物质乞丐,而且在精神王国里陷入挣扎——他们迷茫、痛苦、反抗,寻不到人生的方向。
在西方思潮迅猛涌入的时期,新的观念思想与旧的传统在中国大地上进行着博弈和厮杀,而大批青年导演就在这片混沌又复杂的文化洗礼中成为了新文化的载体。他们的迷茫与探索急需寻找一个发泄口,这群年轻的电影从业者用自己的专业所学,拿起摄影机,将对自我的反思与思考进行电影化的表达,形成了与之前中国电影风格截然不同的新的电影语言。
3.教育背景
第五代导演由于政治的影响,大多在青少年时期脱离了高校的教育与培养,他们从上山下乡和社会劳动中汲取营养,开拓眼界。等到恢复高考制度后他们进入校园学习电影时,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备的世界观与价值观。政治对他们的影响体现为一种宏大的、波澜壮阔的反思与创新,他们通过饱满的家国情怀,对我们的国家进行着文化发掘与正名。
与之相比,第六代导演接受的电影教育就相对系统和专业,他们大多在电影学院进行过系统化的学习,电影学院对他们进行了世界观与价值观的影响和塑造。在学习阶段,他们可以接受西方电影思潮的熏陶,在象牙塔内对中国正在经历的巨变、人的发展进行客观、冷静的观察和分析。第六代的教育背景成为他们日后强有力的支撑,使其能够在第五代形成的电影语言中另辟蹊径,将电影对准新的人群,探索新的电影思想。
二、中国导演第六代的电影探索道路
研究者谈及代际划分问题,其重要的评判标准就是电影风格发生了明显变化。第六代导演较之于第五代以及前几代导演,显然在电影气质上产生了诸多不同,也有进行一定的探索与改变。
1.制片模式的改变
第五代导演的发轫,多依靠国营电影制片厂,如黄建新之于西安电影制片厂,张艺谋之于广西电影制片厂……这种依靠国营电影平台的生产方式,给了第五代导演进行宏大叙事的可能。而第六代导演走出校门,恰逢电影市场变型期,国有制片厂进行企业化改革,青年导演进入国营电影集团这条路很难走通,再加之创作理念与艺术诉求和第五代导演产生了很大的差异,很多青年导演走上了独立制片的道路,涌现出大量独立电影。
由于制片资金有限,独立电影一般呈现出以下几种特点。第一,质量粗糙,由于缺乏資金的投入,影片质量难以得到保证。昂贵的胶片与设备,让青年导演无法追求画面的精致,反而形成了一种粗糙的美学风格。第二,刻画真实,置景摆拍可以产生精致的影像,但是会浪费大量财力,独立青年导演选择实景拍摄,不但践行着纪录电影的美学追求,也让电影成为珍贵的社会学资料。第三,缺少宏大叙事,把目光聚焦于人的情感。第四,国内发行受阻,依赖海外搏名。
2.关注视角的改变
第六代导演在取得了一系列美学成就,并能够在国外电影节斩获大奖之后,引起了大众的广泛关注,学者也对第六代导演影像中的“边缘人物”、“非主流文化”等文化符号进行研究与探讨。从电影的内容与气质上来说,第六代导演的作品与第五代产生了鲜明的对比。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第六代导演不再学习第五代导演把电影打造成一种中国文化符号,而是把对集体文化的探索转变为对人的情感的探索。从王小帅《冬春的日子》开始,影片不再关注人的行为背后的文化意义,不再从中国人的集体无意识里寻找答案,而是关注个体的独特性,从个性和情感之中探索答案。也就是说,电影开始脱离“故事性”,转向为关注“情绪性”。这是第六代导演最重要的改变,他们的电影视点不再拘泥于如何去把故事讲好,而是更加着重于将人物与情绪刻画出来,引发观众切身体会,引人进入思考。这是中国电影人文性的一大进步。
3.电影视听与美学追求的改变
第六代导演的电影展现出更多的作者电影气质,作品的影像风格可以归结为两个词,那就是“真实”与“情感”。“真实”包括环境的真实与自我的真实;“情感”包括本能的情感与潜意识的情感,它关照着普罗大众,体察着平凡人在社会巨变中的情感变化,人的情感成为第六代导演着重关心的问题。
首先,“真实”可以体现在缓慢的电影节奏、自然光线的运用与长镜头的广泛使用。以贾樟柯的“故乡三部曲”为代表,体现出第六代导演对于电影真实的探索。他们用长镜头展示着人真实的生存状态,用精彩的调度记录时间缓慢的流逝,也一并记录下时间对人温柔又残酷的改变。他们客观冷静地“雕刻时光”,用缓慢镜头与急剧变化的社会之间产生张力,让个体在时间的流变之中产生坚毅的力量。
其次,“情感”在镜头语言的创新中更加细腻地表达出来。以娄烨的《苏州河》为代表,用晃动的镜头展现时空的不稳定感,体现出现代人们感情的不稳定性与无依靠感。电影摄影的技法是为电影情感服务的,在第六代导演的影片创作中,情感的多样性与细腻性,催生出更多的视听语言为其服务。
与第五代导演尤其是“大片”精致华贵的电影风格不同,第六代导演似乎更热衷于“以丑为美”。他们在平凡生活中选取不起眼的人物和场景,将其有机杂糅在自己的影像之中。王小帅导演在《极度寒冷》中用文艺青年脏乱不堪的生存环境记录吃香皂等匪夷所思的文化恶习;贾樟柯导演在《小武》中,通过脏乱的街道、阴暗的歌厅,展示一位小偷的生存状态……笔者试将其总结为一种“废墟文化”,其美学意义在于现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之后的真实变化,体现城市与乡村中的发展背面状况,在真实的物质空间中表现底层人民生存的韧性。这种对于平凡个体的生命尊重,在废墟之中显得格外震撼有力。第六代导演电影中的人物近乎都是挣扎的,他们不满现状,农村在眺望城市《十七岁的单车》,国内在眺望世界《冬春的日子》,现在在眺望未来《站台》,第六代导演将人们对于生存现状的不满用电影语言转化为生存的废墟,通过影像记录人们在这片废墟上精神的挣扎。
三、新时代的代际畅想
第六代导演诞生并成熟的时间阶段,恰逢电影技术变革的飞速时期。与此同时,科技日新月异,数字取代胶片成为电影新的载体。传媒业飞速发展,影像信息爆炸传播,第六代导演的电影作品通过各式各样的媒介——正版也好,盗版也罢——在国内打压的情况下也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在新一代的年轻人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影像印记,影响了他们的电影思想,为中国电影的发展滋养着后备力量。
可以预见,未来中国电影的发展方向掌握在新一代导演的手里。从近几年的青年导演作品中来看,我国新一代导演的电影创作呈现出两种趋势。一种是类似好莱坞类型片电影的进步,提升了国产电影的竞争力;一种是更加具有强烈作者色彩电影的出现,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以上无疑都让人们为中国电影新的机遇和变化感到惊喜。
1.中国类型片
在步入电影产业化的轨道后,为了重新赢回市场,中国电影界开始了较为广泛的类型片创作。近几年出现了大量的新人导演与优秀的类型片,令人眼前一亮。忻钰坤的《心迷宫》《暴裂无声》开启了中国自己的悬疑类型片时代;陈思诚的《唐人街探案》系列,让中国电影在最大程度发挥IP价值的同时,进化着探案片的制作能力;《战狼2》《红海行动》《流浪地球》《我和我的祖国》等口碑票房双丰收的影片,其成功的原因无疑是在电影类型化上提前与市场达成了默契,并且在学习美国好莱坞电影叙事模式的基础上推陈出新,讲好了中国人“有骨气、有个性、有神采”的故事,向世界传播好中国声音。
新人导演与优秀电影作品不断涌现,在电影艺术追求与商业价值之间达到了某种和谐与平衡。“类型片的成熟与发达,正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电影产业兴盛的基础”。④精心打造中国类型片,这是新一代年轻导演的智慧之处,也是市场选择的良性结果。
2.新作者电影
如果说作者电影是作者至上的,商业电影是观众至上的,新生代导演显然需要从中探究一种走向动态平衡的美学。商业大片要做精做实,兼具艺术效果与时代情怀,而文艺电影、作者电影也应适当考虑现在观众的接受度。
针对我国电影的发展情况,“新作者电影”于2010年被提出,这是在既有理论“作者电影”基础上的继承与演变。首先,新作者电影注重人文性,强调用健康的理念传达导演的思想意识。其次,系列作品中要体现导演一以贯之的个性与创新性,有一定的延续性。再次,在创作过程中恰当考虑市场因素和观众的欣赏品味,避免处于类型电影和商业电影的对立面,从而使得导演的个人风格与电影的商业价值相辅相成。最后,更应该重视培养此类电影的稳定受众群体,这样电影的存在才有意义和影响力。事实上,第六代导演也已经逐渐开始将类型电影中的某些元素与自己的电影创作相结合。我国作者电影的来路并不会一成不变,未来亦会有更多的发展与创新。
结语
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电影工作者必须坚持人民性为先,为人民创作,做人民的艺术家。毋庸置疑,以今天的视角来看,第六代导演的集体创作是中国电影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首先,这对于中国电影艺术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为中国电影创作开辟了广阔的艺术空间。其次,第六代导演由于在国内发行不畅,通常采取国外发行“曲线救片”的策略,对于海外市场的开辟居功甚伟。开拓了国内院线发行之外的新的营销模式,有利于电影市场的多元化。最后,第六代电影具有深厚的人文思想和情怀,也启迪着新一代青年导演的电影思想,创作出带有中国特色的类型片,促进中国电影类型更加成熟,不断满足融媒体时代下观众的文化消费需要。
注释:
①虞吉,葛金松.中国电影导演代际划分的终结[J].当代文坛,2015(5):130-134.
②聂倩葳.从“贾想”到“贾看”——中国电影第六代导演的巅峰时刻与华丽谢幕[J].美与时代(下),2017(3).
③李焕征.新时期中国大陆影坛“学院派”的乡土创作及其时代征候——以第四代、第五代、第六代导演为例[J].当代电影,2018,No.269(8):75-82.
④沈国芳.观念与范式——类型电影研究[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9.
参考文献:
[1]李志敏.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中国电影导演代际谱系:于大历史架构与文本细读之间[J].理论导报,2011(3).
[2]陈晓云.规避与跨界:青年导演的创作策略[J].当代电影,2011(5).
[3]楚樹龙.“中国故事”与中国的国际形象[J].现代国际关系,2015(9).
[4]贾磊磊.时代影像的历史地平线——关于中国“第六代”电影导演历史演进的主体报告[J].当代电影,2006(5).
注:本文系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1+N”模式:智媒时代突发事件电视直播报道研究——以新冠疫情为例》(编号:SJCX20_0865)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