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鱼骨设计:撑起丰盈的信息技术课堂

2021-06-01胡卫俊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21年9期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

摘要:新课程标准和深度学习指引下不同类型的信息技术课,对目标、内容、形式和素养方面的要求更加丰富。而要撑起这些元素,让课堂丰盈起来,对教学设计的要求就更高。本文作者提出,鱼骨流程图结构清晰完整,围绕它填充教学设计,会让设计更加完整、更有内涵,能够帮助学科素养有效落地。

关键词:鱼骨设计;多类型;信息技术课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21)09-0109-04

信息技术学科倡导给学生展示完整的生活世界,用算法进行问题解决,用数字技术创作、助力或改善生活,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下信息技术学科的综合性、实践性和跨学科性。在学科素养的指引下,信息技术的目标、内容、教学方式、评价形式都更加丰富。然而,如何统整这些元素,用什么样的理念、方式、技术去帮助一线的信息技术教师有效、高效地设计一节课,让素养落地、让思想沉淀、让课堂丰盈,是迫切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 发现:从一张鱼骨流程图说起

笔者在与江苏省淮阴中学开明分校的陆平老师的一次交流中,发现了她的一篇文章中的“鱼骨图”(如图1)。该图的鱼尾部分标示出了整个过程是一个PBL项目式学习活动,鱼刺的上部分是教师活动,下部分是学生活动,活动过程包括项目确立、项目探究、项目设计、项目展示,最终,整个PBL项目指向了目标——深度学习。

一幅流程图,经过解释和加工,被赋予了新的内涵。联想起新标准下的信息技术教学与设计,笔者认为,鱼骨图是一个可以帮助教师构思课堂、统筹设计的好工具。它就像是一节有血有肉的课堂的内在支撑骨架,一个用理念、素养、目标、活动组合起的融合学科核心价值的骨架,将会使整节信息技术课的效果改善立竿见影。

● 结合:鱼骨图各部分的教学对照

1.鱼头——课堂的生成点

生成点指一节课最终要呈现出来的是什么。它不是单指教学目标,因为目标还包含知识与技术、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个方面,一个点不能完全概括。生成点要与课标所倡导的项目式学习结合起来,最终的呈现结果可以是一件作品、一个程序、一句话、一场活动,也可以是一个反思、一个思想……

2.鱼尾——设计的原点

整个鱼骨图从左至右看更符合人的感官。因此,鱼尾部分可以看作是一节课最开始的原点,它决定着整节课的设计方向。可以把一节课的主要教学方式或学习方式设计进去,如PBL等。

3.鱼刺——教与学的路径

鱼刺的上下部分分别对应教师的教学流程和学生的学习过程。这部分要着重体现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学习,将教与学的路径表述清楚。

4.鱼脊椎——学科素养的落地

鱼脊椎是鱼骨最核心的部分,但却是隐性的。因此,可以将课堂中各个环节需要体现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思想、教学理念融入到这里,体现学科素养的落地过程。

● 实施:信息技术课中的鱼骨设计

笔者将这些不同内容归整为理论课、初识课、技能课、程序课、项目课几个类别。下面,结合不同类型的具体课例,介绍利用鱼骨图进行设计的具体实施策略。

1.理论课的鱼骨设计

理论课主要是指学科知识点多、技术含量低、整合性强的课,如各学段的“信息与信息技术”“网络公约”等。

(1)鱼骨组成

①鱼头。理论课最终往往是想引导学生对整节课的内容形成一个整体的认识和共鸣,如果还能形成一份共同的意识形态作品(如结构图、成果展板、思维导图等),也是不错的呈现形式。

②鱼尾。理论课的教主要是为了引出问题和现象,而学的方式可以侧重于发现、感知、体验、联想、思辨等需要学生思维和经验积极参与的形式。

③鱼刺。理论课要有充分的体验和感悟。尤其是在意识、态度、价值观方面,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自我构建。

④鱼脊椎。理论课的学科素养更多对应的是信息意识、社会责任。

(2)教学案例

以各学段的《网络信息辨真伪》一课为例,该课题极具综合性和开放性。本课的目标是引导学生通过了解不同途径的网络信息的真和伪,体会网络虚假信息给人们带来的危害,能够辩证地看待网络信息的真伪面,掌握辨识网络信息真伪的一般性方法,形成正确的信息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结合鱼骨图,可以进行如图2所示的设计。

2.初识课的鱼骨设计

初识课是各类软件学习的第一课。内容主要是软件的功能、作用、优势以及基本的打开保存、窗口组成和初学阶段的简单应用。这类课的课题有“初识画图”“初识WPS文字/演示”“初识VB”等。

(1)鱼骨组成

①鱼头。鱼头部分要让学生能够对本课内容有所积淀,可以是情感上的,也可以是思想上的,还可以是具体作品形式上的。

②鱼尾。课堂教学的组织以对比发现和体验操作为主,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提炼和升华。

③鱼刺。初识的教学过程要側重于学生对软件优势的充分感受和能够将软件作为表达思想的一种工具。

④鱼脊椎。初识课的学科素养侧重于意识形态方面,如软件的功能认知、利用软件的创作热情等。另外,可兼顾创作与创新、计算思维等方面。

(2)教学案例

以《初识×××》一课为例,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了解图形化编程工具的功能作用,体会和掌握其基本工作流程,引导学生利用图形化编程工具表达自己的思想。

鱼头部分,本课最终的目标是引导学生形成共识——做一个有思想的设计者。这个目标是基于鱼刺部分充分铺垫的,学生经过丰富的感知、充分的体验和细致的总结后,尤其是通过体验者与创造者的作品对比,深刻感受到创造的乐趣和体验的单调。鱼尾部分主要体现学生的体验和感知。在鱼脊椎部分,数字作品的创作与创新是主导,其中还渗透个性思想的生成。

3.技能课的鱼骨设计

(1)鱼骨组成

①鱼头。目标和任务是技能课最好的呈现形式,还要关注到学生创新素养的养成和方法的培养。

②鱼尾。任务驱动法是这类课型的主要教学形式,探究式、发现式学习是学生的主要学习手段。

③鱼刺。将目标任务分阶段、单个任务分层次实施,还要兼顾分层教学和个性化的设计和表达。

④鱼脊椎。技能课对应的学科素养比较全面。可以根据教学环节,分阶段渗透和实施。

(2)教学案例

以《青蛙过河》一课为例,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帮助学生了解舞台坐标的概念,并利用坐标控件控制角色。在任务的达成过程中,还渗透了综合问题的解决和计算思维培养。

本课设计了三个不同层级的任务。终极任务也就是鱼头,是利用坐标和已有的侦测知识,模仿实现金山打字通的“激流勇进”游戏。这个任务突破了教材原有的内容和难度,但与学生日常的经验密切相连,实施效果较好。鱼尾部分主要体现了任务驱动和探究式学习。在鱼刺部分,通过联系地球的经纬度引出坐标,先体验再学习,并在“激流勇进大挑战(一)和(二)”的实践探究过程中巩固和内化。之后利用“分治算法”引导学生将问题细小化,继而逐个突破。通过流程图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形成问题解决的结构策略,最终实现鱼头目标。整节课的鱼脊椎部分既包含了单项的素养养成,也含有很多综合素养的成分。

4.程序课的鱼骨设计

(1)鱼骨组成

①鱼头。程序课最终呈现的往往是一个完整的作品或程序案例,也可以结合项目任务,完成一个完整的项目作品。

②鱼尾。案例教学、任务驱动是程序设计课的主要形式。

③鱼刺。程序学习的过程要注重算法的生成。教学路径可紧密围绕算法的不同层级实施,流程图是这类课型的一个好的体现形式。

④鱼脊椎。计算思维是程序设计课的核心,教学内容要渗透算法、流程。

(2)教学案例

八年级的《程序中的逻辑判断》一课,教学目标是了解选择程序结构,掌握利用逻辑判断和选择结构编写“猜数游戏”,了解将自然语言转化为程序语言的过程。

本课分为两个课时,第1课时的鱼头部分是模仿完成“猜硬币游戏”。在鱼尾的设计上,主要是基于计算思维的理念,将大问题拆解,逐个分析和解决。而鱼刺部分,则是从生活现象过渡到程序问题,利用“数字模拟算法”结合程序流程图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最终实现鱼头目标。鱼脊椎则是依托流程图和问题的拆解与分析,渗透计算思维的培养。

5.项目课的鱼骨设计

项目化学习是新课程标准大力倡导的新型学习方式。在整个项目的问题发现、规划设计、协作实施和分享交流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1)鱼骨组成

①鱼头。鱼头就是最终的项目目标。

②鱼尾。PBL项目化学习,可以是多节课的完整项目,也可以是一节课的微项目。在一定的时间内,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现、遴选、规划、提出项目的构思,通过展示等多种形式解决实际问题。

③鱼刺。一般结构为:项目确立—项目探究—项目设计制作—项目展示。

④鱼脊椎。该课型融合综合素养的培养,可以充分概括,也可以围绕某一个重点去渗透,如分享表达、项目规划等。

(2)教学案例

以高中《人工智能》一课为例(如图3),本课引导学生通过充分地了解和体验去感受人工智能,渗透项目式学习的理念,强调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方式,利用问题解决的一般性策略去设计、创造和解决实际问题,以达到对人工智能更加清晰的理解。同时,引导学生怀着一份责任心和使命感去积极地适应和创造未来的人工智能社会。

在鱼头部分,本课在学生充分感知、体验、思辨的基础上,利用图纸和便签贴的方式,围绕生活中的衣、食、住、行,设计一款未来的人工智能产品。鱼尾部分是以微项目创作串联起整个课堂。鱼刺则先以学生感知、思考、寻找和体验人工智能作为知识和情感铺垫,让学生感受到人工智能无处不在,需要积极地去面对和适应。继而在剖析、设计、创造和展示身边人工智能作品的过程中体会人工智能创造的一般性过程和方法。而鱼脊椎则是在微项目任务的达成过程中,所树立起的建设未来人工智能社会的信心、使命和责任。

● 衍射:鱼骨外的思考

1.鱼身在哪里?

上文重点阐述了鱼骨的组成以及其与教学设计的具体对照,一节完整的信息技术课除了有内涵丰富的教学设计外,还有教师的综合素养和学生的主体角色。这两项是课堂组成的外在包装部分,它就好像一条鱼的外观。因此,从鱼骨设计的角度来说,一节好课、优课的标准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鱼骨是否结实,二是鱼身是否好看。信息技术教师首先需要提升自己的教育观念,不做简单的技术控,要以学生为课堂中心,“引學生入角色”,激发学生内心深处对研究知识、挑战知识的兴趣。

2.其他流程图设计

在WPS软件的插入菜单中,除了鱼骨流程图外还有很多的流程设计:有树状的、有时间轴式的,有事件流式的、有扇式的,还有各式各类组织架构或思维导图。在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中,充分利用这些图来融入和渗透一节课的教学思想、教学形式以及最终的教学达成目标,会让整节课有血有肉,有灵魂!

参考文献:

[1]格兰特·威金斯.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

[2]胡卫俊.从“砖混”到“框架”[J].江苏教育,2015(09):48-49

[3]吴军其.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技能训练[M].上海: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信息技术课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改革与实践分析
谈高中信息技术课自学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新媒介环境下信息技术课所面临的新问题及新途径
微课程教学法在信息技术课上的实践与尝试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优化信息技术课教学
基于真实性学习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探究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的应用
如何规范初中生的上网行为习惯
信息技术课教学导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