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教学:基于“鼓楼e学校”的校本化“混合式教育”模式实践
2021-06-01胡松许天枢
胡松 许天枢
笔者所在学校于2019年部署了智慧校园系统,以微信和企业微信为入口的智慧教育生态圈,现已全面为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等教育主体提供服务。2020年,学校根据“鼓楼e学校”的使用情况,结合学校各项工作,探索智慧校园的各种应用功能,目前,学校依托“鼓楼e学校”的智慧校园平台管理学校各项工作,使其成为学校、家长、学生三方沟通的桥梁。
● 精准布局:“鼓楼e学校”的管理应用方式
学校将“鼓楼e学校”作为管理平台,利用物联网技术和人工智能实现对远程对门、教学设备、机柜、空调、空气质量、摄像头进行管理和控制、预定功能室、远端启动等智能管理。“鼓楼e学校”也是一个宣传的平台,利用直播技术,对全校的各个教室进行实况转播,将德育微课、心理微课、家长学校课程都放在平台上,推送给家长和学生。家长和学生必须完成相应的课时,学校根据学习记录进行反馈。“鼓楼e学校”还是一個沟通的平台,对学生、教师和家长的调查文件可以通过平台提交,学校所有设施设备的报修可以通过平台提交。这些都极大地提升了学校智慧校园布局的合理性。
● 精准学习:利用“鼓楼e学校”的课程确立校本实施方案
1.“三重学习管理”明确学习需求
鼓楼区利用“鼓楼e学校”平台,建设中小学全学段延期开学期间线上课程。笔者所在学校也同时开始讨论线上教育的具体实施方案,在实践中,形成了“三类学习要求”“三级学习资源”“三重学习管理”的线上教育教学模式。线上教育模式在尽可能贴近线下教育的同时,关注学生全方位成长,让学生在混合学习空间的学习有序、有效地进行。
2.“三类学习要求”体现五育并举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永远是教育的基本命题。基于“鼓楼e学校”平台,学校提出了“生命必修+科学必修+兴趣选修”的三类学习要求,不仅仅关注学生的学科学习,还希望学生认识生命、珍视生命、敬畏生命,学会保护自身与他人,同时学会在生命管理中成为“我自己”,挖掘出生命的潜能,能够让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焕发光彩。同时学校还提出,居家学习的环境改变了,方式改变了、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学校提供或者自己寻找的选修课程进行自修,体现五育并举、培养“全人”的要求。
在课表中,不仅有“鼓楼e学校”提供的心理课程,还有学校及时推出的生命健康教育课程,要求学生能够做好自我防护,学会尊重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各班有“云班会”,将班会课的主题选定为涵养家国情怀、乐于无私奉献、学会感恩别人、不惧困难艰险、养成自律习惯等。利用“鼓楼e学校”在线功能展播优秀班会,组织各班开展线上演讲大赛等。与此同时,视力保护也兼顾眼保健操、劳动锻炼、审美培养、环境教育、卫生教育等。
3.“三级学习资源”形成学习闭环
学校构建了“区本课程+校本资源+班本特色”的三级学习资源,区本课程贴近学生在校的课堂教学,校本资源贴近学生在校的习题课和课后辅导,班本特色贴近学生在校的作业布置、批改、反馈、矫正环节,三级资源环环相扣,形成由“知识输入—知识输出—反馈矫正”构成的学习闭环。
学校提供的第一级学习资源是区本课程,它主要指的是“鼓楼e学校”的课程。其提供的优质资源贴近学校课堂教学的授课内容和方式,让学生感觉既熟悉又新鲜。学校提供的第二级学习资源是校本资源,校本资源立足“学习难点”“学习易错点”“学习生长点”对区本课程进行强势补充,完成贴近学校教育中“课后辅导”的环节。学校提供的第三级学习资源是班本特色的内容。具体到每个班,每位任课教师都可以立足个性化,完成精准到人的反馈矫正。
● 精准学习:“鼓楼e学校”助力在线高效学习样态
在常态教学中,学校通过深度融合、取长补短、互补共促的方式,打造混合式教育模式,提升高效的学习样态。
首先,重管理模式,提升混合学习效率。学校形成了“每一位教师负责+每一位家长配合+每一位学生自管”的三重管理模式,提高了学生在线学习的参与度。每一位教师的参与本身就是管理力度的体现,当然,在引导、监控、互动和反馈上,也设计了各种方案提升实施效率。每一位家长参与管理,也是保障线上教育有效性的有力措施。家长及时地对学生的参与行为采取全程观察、监督、控制、协调和管理,将大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其次,拓展学习空间,让学生真正成为主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让线上学习可以成为学校教育的延伸,学生随时随地能接收到学校教育的课程并和教师互动,让学习变得更加轻松、及时。
最后,精准辅导,让个性化学习成为可能。学校组织教师将教学难点制作成微视频,学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利用课后时间反复学习,直到弄懂为止,这样就避免了因为羞于请教老师或同学而不断积压问题。通过多种作业提交方式及时互动作业情况,调查问卷显示,假期的定期收缴、批改并线上讲评作业这一举措,最受家长的肯定。
● 结语
在依托“鼓楼e学校”进行混合学习空间建设的工作推进中,笔者所在学校从学习方式上进行变革,如有些学科进行了课前预习的尝试,课前预习采用微课的形式进行,并在最后进行课前测,将学习重心前移,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让教师了解学生后走进课堂。针对具体学情,学校后续将不断优化课程结构,让更多的学生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