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EWIS线束敷设路径自动规划分析

2021-06-01

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 2021年4期
关键词:线束遗传算法数据库

于 涛

(航空工业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西安 710089)

在飞机线束EWIS设计中,线束综合是线束设计中的关键内容。线束综合程度越高,越有助于敷设安装与生产,可为后续维护升级提供更多便利。线束作为全机整体系统与成品协调的神经网络,在各个区域均有所设计,其敷设质量对飞行系统功能、安全与改造升级具有重要影响。因此,技术人员应借助网络技术对象线束最短和最佳敷设路径进行探索,并对线束装配顺序规划模块进行开发和利用。

1 线束敷设最短路径自动规划

1.1 算法思路

利用数组D记录每对顶点距离,再按照顺序浏览各个节点,并在此基础上识别各个对定点Dij的数值,确定是否经过本节点,使节点间的距离达到最小值。在算法实现方面,起初单纯允许经过1号节点后中转,再允许1号和2号逐渐向下扩展,直至允许1到n节点中转,使任意两个节点间的最短距离不断更新。先创建邻接矩阵ArrEE的节点数值,将NetWork中的全部节点导出后,利用代码自动获取节点数量。然后对单纯允许经过1号和2号节点状态下的任意两个节点间最短距离求解,使i到j号节点均只能经过前1号点为最短路径。此时,将2号节点加入其中,与先前最短距离对比[1]。

1.2 创建通道资源

首先,设计者应制作出全机在整体环境模型中可敷设线束通道空间资源,在CATIA中层创建点、线几何图形集,由此获取的通道资源与DMU实际敷设环境需求相符合。为避免敷设路径相互交叉,主通路区域模只需开辟一条通路即可。设备之间可敷设的通道可利用1根线段替代。需要注意,在创建点、线几何图形时,应事先将点和线相连,以免在最短路径规划中使规划模块认为该线路无法连通而产生误差。在可敷设通道资源创建后,几何图形集创建完毕,通过CATIA二次开发批量导出的方式,绘制全机通道几何图形,包括点与线关系表。最短路径规划是在该表基础上计算而成的,但全机敷设线束资源并非固定不变,属于不断优化创新的过程。为便于全机可敷设资源的增减,可在自动规划模块中增设可灵活控制导出点线关系的功能,以随时掌握通道变化情况。

1.3 线路规划与显示

实际操作中,在界面的目标点下方利用“/”将所需规划的全部目标点隔离开,便可在某根线束中围绕核心设备规划敷设路径。利用切换功能分析起始点与不同目标点间的最短距离,并将其存储到文件中,可为后续修改和查看提供便利。此外,界面可将全部设备节点间的最短路径显示在NetWork中。在设计分工明确的情况下,功能分配更合理。不同部门间的信息共享对设计质量产生的影响更大,因此如何快速精准地在各部门间传递信息受到了广泛关注。在本文研究系统中,设计者规划线束最佳路径后,可将线束最短路径的字符串通过表格的方式记录到NetWork,以供设计者查看线路敷设路径。此外,系统还可采用敷设路径的方式抽取Part文件,再将其转移给设计者。实际工作中,设计者打开Part文件后,可采取两种方式分析信息传输速度与准确性[2]。设备A到B的最短敷设路径如图1所示。

2 线束敷设路径规划模块开发与应用

2.1 软件开发

以往线束敷设仿真系统由MFC、WTK以及Pro/E这3项内容构成,其中Pro/E的作用在于完成机电产品中零部件的设计,在Pro/ToolKit中提取装配体的信息,并将信息传入MFC文档类中,将WTK程序代码集成到MFC视图类中。线束集成和敷设规划与大量信息相关,因此应对数据库信息进行查询、处理与存储。Matlab软件具有较强的可视性与数值计算功能,只需少量函数便可显示出数据图形。因此,本文研究中的线路敷设路径模块开发将数据库、Matlab引入其中,由此丰富功能,使界面更加友好。

图1 设备A与B间的最短路径

2.2 关键技术

在数据提取方面,MFC程序的数据提取流程包括以下3个方面。一是将系统中的文件传入AtdAfx.h,对ADO库文件进行引入和初始化。二是在MFC窗口中明确与之相连的变量m_pConnection与变量m_pRecordset。三是在MFC对话框中加入一个控件,属性为Style设置。在数据处理方面,将MFC应用程序中遗传算法获取的最佳路径记录到数据库中。首先,创建BOM数据库,表格命名为sequence,主要记录敷设路径的顺序与相应线束。其次,因数据库中数据类型与MFC不同,需要先转变数据类型,采用delete语句删除原本表格中的数据,保障表格实时更新,再采用SQL中的insert语句将转变后的数据插入表中。最后,启动程序,将最佳敷设路径与相应线束以数据库形式展示出来[3]。

2.3 实例应用

在虚拟环境下,线束规划研究对飞行安全、飞行系统功能以及安全与改造升级具有重要影响。在线束虚拟装配系统中进行实例演示,主要分为虚拟环境中的线束设计和线束装配顺序规划两项内容。

2.3.1 线束设计

以电气柜线束设计为例,通过建模信息转换和虚拟敷设系统设计虚拟样机,在系统内部完成线束路径规划和几何建模等工作。在该台面上进行路径敷设,利用鼠标操作,从多个视角观察路径敷设情况。在模型导入方面,通过程序展示CAD环境中刚性部件的拓扑信息,并融入敷设系统。此外,在虚拟系统中对内部线束路径进行规划和建模。

2.3.2 线束路径绘画

路径规划应确保线束不会发生干涉与碰撞,并与相邻对象间保留一定的缝隙,同时要符合最小弯曲半径的要求,关键在于线束精确几何建模。在虚拟样机中,先获得连接关系表并计算两点间最短距离对线束进行综合判断,判断其是否与敷设要求相符合,最后获得最优路径。线束路径绘画如图2所示。

图2 线束路径绘画

2.3.3 路径规划实现

首先,程序开启后点击“查询”按键将MFC与数据库相连,再点击“读写”按键,使MFC读取数据库。其次,点击“生成敷设最短路径矩阵”菜单,便会显示出AUPM矩阵与初始规划顺序。再次,点击“遗传算法参数设置”菜单,显示遗传算法中几个关键参数设置界面。用户可根据需求进行参数调整。最后,点击“开始计算”的按键,系统会自动利用遗传算法进行计算,并显示出最佳敷设路径,并将所需信息录入到数据库。需要注意,输出信息文档由迭代期间每代平均适应度、最大适应度以及最佳装配顺序3项内容构成。结合算法中不同参数,需及时更新装配信息文档内的数据信息。为了更加清楚地展示遗传算法中的关键信息,可点击“查看结果”按键,将Matlab与数据库相连,利用MAC与Matlab进行编程。

3 结语

大量实践研究表明,多设备线束规划需要分批开展,难以直接将本线束所用设备投入某个线束敷设路径。因此,技术人员应创建供全机使用的资源通道,增加最短路径的迭代次数,探索出最合理的敷设路径。在最短路径规划中,所需计算时间较长,虽节点通道数量较多,但可自动剔除无用节点,为技术人员节约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从而更快更准地获取EWIS线束敷设的最佳路径。

猜你喜欢

线束遗传算法数据库
线束工业软件应用之中线CAD标准版
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聚类分析方法在DNA序列比较中的应用
基于遗传算法和LS-SVM的财务危机预测
数据库
数据库
数据库
软件发布规划的遗传算法实现与解释
数据库
基于改进的遗传算法的模糊聚类算法
汽车线束设计及线束用原材料的选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