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众对民族节日文化的评价及其对旅游发展的影响
——基于贵州三地受访者的认知与感受的调查

2021-06-01龙立军丁菊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景区民众民族

龙立军丁菊

(1.2.贵州民族大学 社会学与公共管理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近几十年来,旅游业在国内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每个旅游目的地都试图充分利用现有的旅游资源创造新的旅游经济增长点。贵州属于西部多民族省份,其民族节日文化资源非常丰富。鉴于民族节日文化旅游影响的多方面、多层次性,各地区都希望合理开发利用这些节日文化旅游资源。因为这不仅有助于一个区域的旅游业和经济发展,而且有助于该区域的文化发展。因此,挖掘民族节日文化旅游的潜力,使其在经济、文化和社会层面上取得积极成果,就显得极为紧迫。

这项研究旨在通过贵州民族地区的案例研究,调查和评估民族节日文化对旅游业发展的贡献。特别是,本研究的目的是考察民族节日文化旅游对当地民众和旅游者的影响及民众对民族节日旅游的评价。

一、文献回顾与相关概念

民族节日文化是节日文化中的一个典型和独具魅力的类型。有关民族节日的界定,学者们从内涵和外延的角度进行阐释。一般认为民族传统节日是各民族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形成的,依据一定的历史传统在特定时间和地点以特定方式展现的社群活动日,它以具有鲜明的民族色彩和地域文化民俗活动为主要内容,是先民实践意识自觉的产物。学界普遍认为其外延包含生产民俗、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宗教文化、民族歌舞娱乐、民族体育等内容。文献梳理发现国内有关民族节日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基础研究方面,研究民族节日的起源、内涵和活动内容等。通过中国知网学术期刊库对“民族节日”这一研究主题的“研究层次”进行可视化分析,基础研究的文献高达340篇,占整个相关研究主题的52.07%;第二,应用研究方面,主要侧重研究民族节日对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方面面的作用,体现在以民族团结、旅游经济、文化传承和生产生活方式变迁为主题的相关研究中。第三,交叉研究方面,主要体现在从旅游经济学、历史文化学、文化人类学、文化资本、文化传播等角度对民族节日进行综合研究。相关主题的研究从2003年开始呈现加速增长态势,2008年达到顶峰,之后略有下降,但仍然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究其原因,这缘于2003年非典疫情之后,国家的政策范式开始出现新的调整,即从唯GDP的经济政策范式转向开始注重以人为本的社会政策范式。此外,2005年10月8日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其中乡风文明体现的是新农村建设中精神文明的要求。这就促使学界对农村风俗文化习惯的合理价值进行挖掘,而民族节日文化正是农村文化风俗习惯的一个重要展示。这个问题成为研究热点,也体现在有关民族节日文化研究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呈井喷式增长,基金项目也促使出现了更多相关的理论成果。由此可预见,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和实施,民族节日文化的研究将呈现更好更快的研究态势。

从旅游文化人类学和文化经济学理论角度看,有学者认为民族节日蕴含着丰富的旅游价值,“其本身多样的‘展演’性质和背后隐藏的丰富内涵对游客有着强大的吸引力,属于旅游资源中的“多吸引力资源”[1]。也有学者认为民族传统节日是一种脆弱而极具开发潜力的旅游资源,合理开发能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和传承珍贵的民族文化,反之,则会破坏文化生态,更谈不上任何效益。因此,我们要正确有效地开发民族节日旅游资源。

民族节日属于文化资本范畴,依据布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第一,文化资本在某些特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化成经济资本。第二,文化资本的传承依赖各种公共场域,家庭和学校是最重要的场所。实践证明民族节日作为民族地区的重要文化资本可以通过旅游开发形式为当地发展注入新的经济增长点,也能通过节日聚会的形式,传承各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二、研究背景与研究设计

贵州是一个各民族长期生存繁衍的西部多民族省份,民族成分复杂,世居民族多达18个。据不完全统计,贵州全省共有各种民族节日集会1046次(处),其中仅苗族就有651次,然后依次为布依族171次,侗族84次、水族43次、彝族23次、回族13次、仡佬族11次和瑶族2次[2]。其中代表性的狂欢节日有苗族的苗年节,黔东南雷山县将其打造为旅游品牌;四月八是苗族的传统节日,以贵州贵阳地区较为隆重;台江的苗族姊妹节也是传统盛大的节日,此外较为隆重的还有菜花节、花山节、敬桥节、爬坡节、龙船节等。侗族的传统节日有萨玛节、肇兴侗寨谷雨节、侗年。水族有卯节、端节、敬霞节。布依族有六月六、“查白”歌节等。此外还有土家族摆手节、彝族火把节、 仡佬族吃新节、瑶族盘王节、苗族侗族吃牯藏等盛大节日。虽然狂欢节日基数大,但占总数比例很小。此外这些狂欢节日的规模小、影响力不够广泛。总之,贵州民族节日文化的传统资源没有充分挖掘出来。因此,研究民众对贵州民族节日文化的认知及评价,以及对贵州旅游发展的影响,以期提升民族节日文化资源转化为旅游经济资源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研究所用数据来自民族地区所做的问卷调查。侧重于从民众的认知与感受方面来评价民族节日文化的价值及其对贵州旅游发展的影响。所以抽样时考虑到了不同地区和民众群体的类型。具体抽样过程如下:

第一,景区民众与非景区民众的选取。根据是否发展民族节日旅游为标准,选取了景区民众和非景区民众对这一问题的看法。景区民众是节日旅游的供给方或参与方,非景区民众是节日旅游的消费者。

第二,经营者与非经营者的区分。在景区根据职业标准,选取经营者和景区原住居民。他们分别代表不同利益,了解他们从不同角度对这一问题的看法。非景区,以有无孩子为测量指标,区分经营者和游客。因为满足孩子的要求,以孩子为中心进行的旅游不在少数。所以这也是一个重要的变量。

第三,随机抽取调研对象。在前面两个阶段的基础上,选取成年男女为调研对象。

资料收集采取“随机抽取,单独填写问卷,当场完成,当场检查,及时回收”的方式进行。填答问卷的时间约为15-20分钟,所有调查一周完成。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96份,有效回收率达98.7%。所得数据使用SPSS处理,多涉及的是描述性统计中的频次和百分比分析以及双变量交叉分析和卡方检验。

三、民众对民族节日文化的评价

(一)民族节日旅游的贡献

1.民族节日旅游有利于当地经济发展

如表1所示,54.4%的调查对象认为实行民族节日旅游后,经济收入有所提高。但景区民众和非景区民众对这一问题的评价存在显著差异。对“民族节日旅游是否应该更多体现经济收益回报”这一问题看法,景区民众和非景区民众也存在显著差异。这说明民族节日旅游增加了景区民众的经济收入,景区民众是节日旅游的主要经济受益对象。由于利益诉求不一样,景区民众更关注民族节日旅游带来的经济收益回报。

表1 景区与非景区民众对民族节日旅游的经济贡献的评价

2.民族节日旅游有利于弘扬民族文化传统

84.8%的被调查者认为,民族节日旅游能弘扬民族文化传统。近77.7%的被调查者认为民族节日旅游更多体现民族风俗习惯,76.8%的调查对象认为民族节日旅游应该注重节日文化的原汁原味,尽量避免商业化。从节日旅游对文化传承作用来看,受访者在对注重节日原汁原味和弘扬民族文化传统题项,均得到了中等偏上的得分,这说明民众感知民族节日旅游对文化传承有着重要作用。(见表2)

表2 民众对民族节日旅游的文化贡献评价的初始描述统计

3.民族节日旅游有利于和谐民族关系

81.8%的调查对象“比较赞同”或“完全赞同”发展民族节日旅游能更多促进各民族的交往交流和交融。76.9%的调查对象认为,发展民族节日旅游后和其他民族人民的关系更融洽了。94.8%的调查对象“完全没有”或“很少”和游客有过冲突争执吵架行为。这三个题项,受访者也给予了中等偏上的分数,说明民族节日旅游对民族关系有积极作用。

“是否景区民众”和“是否参加过民族节日旅游”与这三项指标进行交叉分析均没有显著差异,这说明无论景区民众还是非景区民众,无论是否参加过民族节日旅游的民众,普遍认为民族节日旅游对促进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对和谐民族关系具有重要作用。(见表3)

表3 民众对民族节日旅游的民族关系发展贡献评价的初始描述统计

4.民族节日旅游有利于交通等基础设施的改善

58.5%的调查对象认为交通设施有“较大”或“很大”改善,28.5%的调查对象认为有一些改善。50.7%的调查对象认为民族节日旅游“没有”或“完全没有”给生活带来不方便。59.4%的调查对象认为开展民族节日旅游后,当地环境“变好了”或“”变得非常好了”。76.4%的调查对象“比较”或“完全”赞同民族节日旅游开发以来,当地形象得到了很大提高。形象虽是较为抽象的概念,但其建立基础却是和谐民族关系、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完善、环境美化等方面,正因为有这几项的正面看法,才有形象得以大幅提升的结论。

(二)存在的问题

1.过半数民众认为民族节日旅游中展示了封建迷信的成分

调查统计数据显示,53.4 %的调查对象认为民族节日旅游中展示了封建迷信的成分。这些消极成分是不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也不利于民族节日旅游的长远健康发展。

2.民众对民族节日的相关知识不熟悉

民族节日旅游是需要宣传引导的,只有民众熟悉节日知识和文化,才有更强烈的切身感受节日氛围的愿望,才有强烈的参与民族节日旅游的冲动。本研究设计了四个指标组成量表来测量民众对民族节日相关知识的熟悉程度。从以下五个题项的得分来看,受访民众均对这些问题给予了中等偏下的打分,这说明民众对民族节日的知识还较为缺乏。(见表4)

3.民众主体性要求

在 “开发民族节日文化旅游应该更多体现当地民众的主体性”,这一说法的评价时,除了18.2%受访者选择“说不清”外,68.4%的被调查者选择“比较赞同”或“完全赞同”,只有13.4%的被调查对象持相反的态度。可见,在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民众开始要求体现民众自身的价值,在民族节日旅游中更是要求体现民众的主体地位。

表4 民众对民族节日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初始描述统计

四、比较分析

(一)对自己经济地位评价越高的群体参与民族节日旅游的可能性越大

研究表明,超过80%以上的民众都想亲身体验民族风情。但“是否真正想和民族地区民众一起欢度民族节日”在不同的经济地位主体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对自己的经济地位评价越高的群体愿望越强烈。“经济地位评价”与“是否真正参加过民族节日旅游”也存在显著差异。基本趋势是经济地位越高的人群参与民族节日旅游的比例越大,尤其是处于中等水平的受访者参与的比例最高。原因在于,参与民族节日旅游是需要经济基础的,受访者不仅要有闲钱,而且可能比中上水平的民众有更多的闲暇时间。(见表5)

研究还表明真正参加过民族节日旅游的民众希望和民族地区民众过节的愿望比没有参加过民族节日旅游的民众强烈,过节的真实感也强烈。因而,随着新时代小康社会的全面实现,人们经济地位越高,民众参与民族节日旅游的需求会越来越强烈。

表5 经济地位评价与参与民族节日愿望和实际参与率交叉分析 %

(二)不同的利益群体对民族节日旅游有着不同的利益诉求

民族节日旅游应更多体现经济收益回报还是民族风俗习惯,不同的利益主体有着不同的看法。研究显示,无论景区民众还是非景区民众,都提倡民族节日旅游应该更多地体现民族风俗习惯而不是一味的追求经济效益。但通过交叉分析,P值小于0.05,说明对这两个问题的看法,景区民众和非景区民众存在显著差异。景区民众更倾向于在发展民族节日旅游中获取经济收益,非景区民众更倾向于提倡民族节日旅游应该更多的体现民族风俗习惯。这说明景区民众与非景区民众作为两个不同的利益主体有着不同的利益诉求。景区民众发展民族节日旅游的首要目的是利用文化自然资源发展经济,提高收入。而非景区民众是民族节日旅游的消费者,其目的是想用最少的经济支出获得最多的旅游价值,比如通过旅游最多的了解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体验到最舒适的服务,得到最大程度的放松等。(见表6)

表6 景区与非景区民众对民族节日旅游的利益诉求

(三)是否参加过民族节日旅游与民族节日知识的熟悉程度有着较高的相关性

为了考察民族节日知识的熟悉程度,是否与参加民族节日旅游的频率有关,本研究运用单因素分析对其相关指数及指数总和进行均值比较,发现节日个数打分的P值为0.003,其他两个指数的P值为0.000,民众对民族节日熟悉总指数打分的P值也为0.000。可见其P值均小于0.05,说明参加民族节日旅游的次数与民族节日知识熟悉程度有着显著的差异性。从每项均值比较的大小,可以看出参加民族节日旅游次数越多,民众对民族节日相关知识越熟悉。说明民族节日旅游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有着重要作用。(见表7)

表7 参加民族节日旅游情况与民族节日知识熟悉程度相关指标均值比较

ANOVA

五、对策思考

从民众认知与感知的角度评价民族节日对贵州旅游发展的影响,民众普遍认为,发展民族节日旅游对当地经济、民族文化传承、民族关系发展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对交通等基础设施的改善有着重要的作用。当然在民族节日旅游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急需改进的方面。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在发展民族节日旅游时,需从以下三个方面寻求创新性解决对策。

第一,需要创新发展模式,形成当地人主导,政府引导,投资者为辅的新模式。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五大发展理念的核心的是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民族节日文化作为有吸引力的旅游资源,主要在于其节日的真实感。游客对节日活动中的歌舞、餐饮、礼仪、服饰、住宿、手工艺品制作等项目,都要突出尝试性、参与性、体验性,使游客的观光与参与、体验有机融合为一体,增强民族节日旅游产品的吸引力[3]。当地居民是民族节日传统资源的重要组成要素,离开了当地居民的真实参与和模仿对象,民族节日旅游就会使观者产生仅仅是民族艺术表演的感受,而非“身临其境”的节日真实体验。

所以当地人主导既契合了十八大以来所倡导的发展理念,也适合民族节日旅游特性要求。民众主导,有组织的参与,同样离不开政府的决策、组织、指挥、协调。充分发挥政府的合理引导职能,为民众参与提供必要条件,建立合适的民众受益机制,从而保证节日的真实性、健康性和积极性。民族节日旅游需要必要的运转资金,政府引导协调第三方投资者的进入,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利益分配机制。在当地居民和投资者之间,政府发挥着很重要的平衡作用,既不能损害当地居民的利益,保护当地居民的主体性地位,又要引入第三方投资者的资金支持和先进的管理组织运营理念。所有这一切都考验着政府的智慧,要求政府不断探索完善“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旅游“三变”新模式。

第二,需要突出新发展理念,体现出原创性、保护性和创新性。

原创性是指在民族节日旅游开发中注重展示民族节日文化的原汁原味,保护民族特色,避免过度商业化趋势,不能一味追求“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保护性是指保护优秀民族文化传统,传承优秀风俗文化习惯,维护和调的优秀文化生态。传统民族节日文化资源在开发中注意保护其民族性、地域性和综合性。原创性和保护性是相辅相成的两方面,二者的平衡与发展离不开创新性的思维与理念。文化与经济并不矛盾,文化功能的发挥不仅能促进经济发展,而且其本身也能转化成经济资本,所以在民族节日旅游开发中应该追求不仅是文化搭台,而且应该文化和经济一起唱戏,这样才唱的响亮而持久。否则一味追求经济利益,不注重游客的感受和体验,或者一味满足吸引更多的游客,而破坏当地文化生态,这都是短视而缺乏眼光的粗暴开发行为。这就要求哪怕是追求商业价值的产品开发也应该按着民族节日名称、时间、仪式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提取设计出开发产品的元素,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文化传承保护协调发展、长远发展。

创新性是指在原创和保护性的前提下,民族节日文化旅游在表演形式,呈现方式上追求丰富和多样的形式。多调查研究周边甚至国外民族节日旅游开发的成功案例,学习他们的成功经验,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同时在开发中多考虑旅游需求方的利益,站在需求者的角度实现形式多样化,如开发各种体现主客互动的表演性呈现、体验和互动。或者以民族历史文化为灵魂,以山清水秀的自然为背景,使民族风情与自然环境相结合,形成独特的人文景观,满足当代人尤其是城市居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向往,哪怕这种生活方式只是旅游行程中短暂几日的真实体验,也能让其足够放松和回味。

第三,凸显新的发展路径,以供给侧改革为突破口,实现新的民族节日旅游产品业态。

2015年11月10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4]。此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政界、媒介和学界出现的高频词汇。民族节日旅游供给侧结构改革,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推进。

一是以需求为导向,开发出丰富多样的旅游产品。以需求为导向,就要充分了解游客及潜在游客的要求和愿望。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了解旅游的目的和兴趣点所在,从而有针对性的开发出丰富多样的旅游产品。这要求,一方面,民族传统节日的民族性使之异彩纷呈,成为游客去观光游览的核心吸引力,因而,必须要加大旅游产品的民族性和独特性,增加民族风情类旅游产品的供给。另一方面,休闲性是节日旅游开发的前提,求异、寻根、归本、休闲、轻松、快乐是人们外出旅游所要达到的目标。因而,在旅游产品中,增强体验性也十分必要,无论是民族风俗与节日的参与,还是民族饮食与特产的品味,以及民族歌舞与服饰的感受,都要以体验性来融入。旅游开发产品要契合这种需求,实现产品业态多样化。

二是协调各方利益诉求,实现民族节日旅游的长远和谐发展。民族节日旅游涉及到的利益群体包括游客、当地居民、景区经营者、政府、第三方投资者等相关群体,研究表明不同群体的诉求均需要均衡和考虑。这就要求节日旅游开发中虽然吸引游客的参与是旅游发展的前提,但是,为了凑人气而低价运行和不计成本的扩大影响,从长远来看,这也会损害当地居民和经营者的根本利益,从而使得节日旅游开发缺乏可持续性和生命力。

三是发挥民族节日旅游“乘数效应”,促进产业的融合与发展。实践表明,民族节日旅游能带动很多产业的发展,其中,主要包括了零售业、餐饮服务业、交通运输业、生态农业和休闲娱乐业等,因而,民族节日旅游需融合这些产业的发展,增强民族节日旅游的吸引力。所以,我们要以民族节日旅游为契机,鼓励、开发、促进、支持、维护整个产业链的发展,充分发挥民族节日旅游的 “乘数效应”,通过民族节日旅游来延伸产业链条,满足游客“吃、行、住、游、购、娱”等基本需求时,有效带动当地相关文化产业、生态农业、特色产品加工业等的发展,促进产业发展与融合。

猜你喜欢

景区民众民族
兑现“将青瓦台还给民众”的承诺
我们的民族
乌克兰当地民众撤离
云南发布一批公示 10家景区拟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摘牌』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MINORITY REPORT
“摘牌”
某景区留念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