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高质量发展推进“新工科”建设与教学改革

2021-06-01石云辉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工科新工科专业

石云辉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计算机与信息学院,贵州 都匀 558000)

2021年是“十四五”开启之年,各地方高校在对“十三五”规划执行情况进行总结的基础上,都在思考“十四五”时期高校内涵发展,提出高质量发展的建设思路,尤其会关注“新三科”(新文科、新农科、新工科)建设问题,期待找到有力抓手。地方高校“新工科”建设的现实瓶颈是制约高质量发展的短板,有必要在“新工科”建设和教学改革上寻求突破。黔南民族师范学院作为民族地区高校,必须思考:如何根据贵州实施乡村振兴、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和黔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主动作为,为培养“一扎根,两服务”的应用型人才,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做出更大贡献?结合中共中央十九届五中全会、中共贵州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以及中共黔南州委十一届十一次会议精神和学校第三届党代会报告提出的要求,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对“新工科”建设面临的现实瓶颈、改革路径以及教育教学改革进行深入思考和系统谋划,全面融入学校的“十四五”发展规划,以推进“新工科”建设与教学变革。

一、地方高校推进“新工科”建设面临的机遇

“新工科”建设是主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战略行动,是适应国家重大战略深入实施、推动“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为特征的新经济发展、产业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提升国家硬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现实需要[1]。地方高校应结合国家和地方新兴产业发展的战略需求,统筹布局“新工科”专业建设,改造升级传统工科专业,加快培养新兴领域的工程科技人才,以主动适应产业变革对“新工科”人才培养需要。

“新工科”建设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针对新兴产业发展需要,以互联网+和工业智能为核心而开办的新专业,包括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虚拟现实、智能科学与技术等相关“新工科”专业;二是用智能制造、云计算、人工智能、机器人等现代工业科学技术渗透于传统工科专业,对其进行改造,促使其转型升级。“新工科”专业是面向为新兴产业和新经济发展而培养人才,相对传统工科人才而言,“新工科”人才应是具有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2]。地方高校“新工科”建设一般涉及的专业有人工智能类、大数据类、计算机和软件工程类、自动化类、材料、化工、食品、农林类、电子信息、生物、工科与人文社科交叉类等。地方高校推进“新工科”建设与教学变革,需要准确把握“新工科”建设内涵,积极探索“新工科”人才的新理念、新标准、新模式、新方法,实现从学科导向转向产业需求导向、从专业分割转向跨界交叉融合、从适应服务转向支撑引领。

国家“新工科”建设经历了从理念到行动的推进过程。2010年6月,教育部在天津大学召开“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启动会,拉开了系列卓越计划的大幕。中国从2013年成为《华盛顿协议》预备会员到2016年6月成为正式会员,实现了高等工程教育的国际实质等效[3]。2017年,“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北京指南”构成了“新工科”建设的“三部曲”,奏响了人才培养主旋律,开拓了工程教育改革新路径,成为高等教育在新时代的一道靓丽风景线,被看作是推动“新工科”建设的三个纲领性文件。2018年,教育部以“新工科”为龙头系统推出“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引领“四新”建设蓬勃发展。3月15日公布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同年4月2日又发布《高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公告,要求高校加快推进“新工科”建设。2019年4月,教育部联合14个中央部门和单位联合在天津大学召开“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启动大会,掀起了高等教育的“质量革命”,推动中国高等工程教育由从属发展转变为自主创新发展,由“跟跑”“并跑”转变为“领跑”[3]。在2020年5月,教育部为进一步深化、拓展、突破“新工科”,推动高校加快制度创新,做好未来科技创新领先人才的前瞻性和战略性培养,决定在部分高校培育和建设一批未来技术学院。这些行动举措和政策出台,为地方高校推进“新工科”建设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二、地方高校推进“新工科”建设的重大意义

地方高校开展 “新工科”建设是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与产业升级需求的必然选择。国际形势上,高端制造业向发达国家“回流”,实施“再工业化”“制造业回归”战略;中低端制造业向新兴国家“分流”,更低的劳动力成本承接产业转移。国内,进入新发展阶段,要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数字化发展,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转型[4]。贵州实施“三大战略”行动,推进以大数据、新材料等为主的产业发展。“新工科”与产业发展联系紧密、互相支撑,新产业的发展依靠高校“新工科”提供人才支撑,建设“新工科”必将对经济转型升级、数字经济起到推进作用,反之则会阻碍产业升级和数字经济发展进程。所以,地方高校建设“新工科”应培养出适应新发展阶段要求的应用型人才,以满足新兴技术、新生业态、新兴产业为代表的新经济迅速发展的需求。

地方高校建设与发展“新工科”是提高未来核心竞争力,赢得市场竞争的重要途径。制造业的竞争将成为未来大国竞争的关键。《美国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德国工业4.0战略实施建议》、《日本制造业白皮书》《“新工业法国”战略》等的相继出台,旨在重塑具有未来持续竞争力的新型工业体系,借此增强综合国力,争夺未来世界主导权;《中国制造2025》提出,坚持“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到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地方高校主动调整工程教育结构、发展新兴前沿学科专业,是推动学科专业结构优化、实现从传统学科专业布局向适应新经济布局转变的关键,是高校赢得市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也是高校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地方培养大批拥有更强的创新能力、改革能力、适应能力的新兴工程科技人才,服务建设工业强省和特色教育强省的关键。

地方高校建设与发展“新工科”是深化高校工程教育范式改革,满足地方产业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当前,以高质量发展统揽产业优化、变革,工业企业智能工厂、智能装备等智能制造正在推动制造方式变革,从而引起了产业发展模式的改变和产业的转型升级与新业态的产生。贵州在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中,提出的十大主导产业,大都涉及“新工科”,黔南州更是把装备制造、大数据和新型材料等作为了重点产业,这对人才的知识结构提出新的挑战,需要兼顾扎实的专业技术和复合型知识背景;产业分工进一步科学细化,形成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对人才的多样性、专业性、创造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地方高校必须主动出击,以建设“新工科”为契机,深化高校工程教育范式改革,才能满足国家、地方产业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

三、地方高校推进“新工科”建设的现实瓶颈

(一)学科间的壁垒,窄化了工程人才的知识体系

每一个学科门类都有其特定的研究领域和作用特征。比如理科侧重于自然奥秘探索和发现新知;工科在于研究机、电、土、化等,创造新物;农科为人类生存提供支撑;医科关注于人类生命健康的修复;人文学科思索人类价值提升;社科探究社会秩序优化;艺术追求美化社会,等等。

学科体系不够健全是地方高校面临的共性弊端,加之我国高考文理分科使得学生在中学阶段就过早地接受文理分科教育,存在过分专门化、过早专门化、通识教育不足等,这使地方高校的本科生所学知识体系仅限于单一学科领域,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严重不足,走进了“学科胡同”。同时,地方高校的传统学科仍然处在整个科教体制的中心地位,几乎垄断了大部分教育资源,而大多数新兴学科、“新工科”、跨学科研究起步较晚。由于“新工科”等发展迅速,活跃度高,使得对于跨学科研究进行评估较为困难,从而导致地方高校难以有效满足以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新模式为特点的数字经济、智能经济的发展需求。

(二)专业间的藩篱,限制了大工程观的形成

从教育部发布的专业建设要求来看,我国工科专业的教学与课程体系一直受限于相对刚性的专业目录和专业建设标准。由于我国专业划分较细,教育部对各高校转专业限制严格(因专业建设标准不同,知识体系难以支撑),很难依据市场需求跨学科、融合化的发展趋势而作出适时调整,更难做到匹配国家、地方经济转型发展和产业升级,导致社会、学生抱怨:在校所学的知识面临着“毕业即过时”。所以,在“新工科”建设上亟需将课程知识体系进行与时俱进更新,真正实现知识结构与市场需求的高度匹配。

(三)本研间的间隔,降低了“新工科”人才的培养效率

由于我国地方高校本科生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的管理权往往分属学校的不同部门,在培养人才过程中,往往会发生脱节。二级学院或者教务处主要负责本科教育,对本科生人才培养负责,更多考虑的是本科生知识体系的构建;研究生处(院)则主要负责研究生阶段的培养,更关注的是研究生培养阶段的知识体系的完整性。现行地方高校这种本研培养上的隔断犹如“铁路公安各管一段”的人才培养模式已完全不能适应以大数据、人工智能和智能制造等为代表的新经济、新产业的迅猛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拔尖本科生尽早进入研究生阶段的可能性,特别对一些理论和专门知识有很强的连续性要求的学科,将会导致知识产出与人才培养的低效率。

(四)校企间的隔阂,阻碍了“新工科”人才的市场匹配

目前从地方高校的“新工科”教学来看,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产业界对参与人才培养工作的积极性还远未释放出来,很多企业创新的新技术、新工艺没有出现在高校的教学内容中,而新阶段所需的新经济工程师必备的新经济、社会管理服务、国际交流、法律、市场营销、环保等多方面的课程也开设不足,不能适应高质量经济建设的发展,不能满足新兴工业和技术发展的需要。“新工科”人才培养除了教育部以及各高校的参与外,企业的力量也非常重要,深入推进产学合作、产教融合、科教协同,通过打造共建、共管、共享的“新工科”教育共同体,校企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联合培养培训师资,共同建设课程与开发教程,共建实验室和实训实习基地。地方政府和高校要充分调动各方资源,大力鼓励行业企业积极参与到“新工科”教育教学各个环节中,推进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有效结合。

(五)师生们的情绪,压抑了“新工科”人才的培养氛围

纵观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也呈现出了一些具有新特征的师生关系,比如有更加复杂的社会经济关系、政治道德和微妙的情感行为;高校在校生人数急剧增长,造成了教学资源较为紧张,逼迫高校大量投入设施建设,教师常常要面对几十人甚至上百人学生,采取合班上课与教室流动方式,教师不认识多少学生,师生接触的机会减少了,师生的沟通也受严重影响,从而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管理服务、关爱学生方面的力度相对减弱。由于交流不充分和及时,师生在教和学上都会出现一定程度上厌教、厌学情绪。同时,受社会思潮的影响,校园文化和社会文化的交流和同化逐渐加快,师生之间交流的功利意识明显,互相排斥的离心力在师生中逐步形成,也将会出现近利轻德的现象,致使师生之间有效沟通难度进一步加大,对“新工科”人才培养造成不利影响。

四、地方高校推进“新工科”教育的有效路径

(一)以两个主体为核心,转变教学理念,助推教育走实

教师和学生是“新工科”教育教学的两大主体,主体之间的深度互动是根本。地方高校“新工科”教育需要从“以教师为中心”的“传道、授业、解惑”逐步走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悟道、求业、生惑”的新境界,应尽可能地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实践,鼓励学生问道、寻道、悟道;启发学生求真、求是、求精,从而促使学生产生更大的疑惑、焕发更大的学习激情,让学生更好地成就自己,提升创新创业意识,成为高素质的“新工科”人才。“新工科”教育走实,必须根据“动手”这个“新工科”的重要特征,抓好“动”的过程就是能力不断提升的过程,努力使之成为学生兴趣不断浓郁的过程。

(二)以培养能力为目标,适应市场需求,推动教育创新

“新工科”的人才培养内涵应体现在提高学生适应变化能力与工程创新能力上。目前地方高校大学生普遍存在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不足的情况,究其原因主要是:应试教育一定程度上使创新热情受到压抑,形成了惯性思维;学生基础较差,缺乏自信;学校及社会的文化氛围给学生提供创新的动力不足;学校缺乏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的软硬件建设。因此,地方高校迫切需要更新教育理念、改善教育环境、优化教育设施、变革教育模式,提升大学生的创新素养;要从知识为先真正转向能力为要,必须改革学生评价体系,通过正确引导,真正让“考生”变“学生”,让奖“考”金成为奖“学”金、奖“创”金、奖“研”金;让“低头族”课堂转变为“强互动”课堂。

(三)以体系构建为牵引,立足专业底线,推动专业提质

地方高校“新工科”教育,一方面要立足专业底线,遵从国际标准。“新工科”专业建设必须牢牢守住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底线”,采用国际通用的以成果为导向的理念和标准,以“教育产出”作为专业认证门槛,注重关注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沟通能力、合作能力、终生学习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另一方面要推动专业提质,构建新评价体系。“新工科”教育应改革评价体系,以“新工科”标杆树立“拔尖思维”,通过开展专业评价工作,逐步建立“新工科”教育质量社会评价机制,鼓励利益相关方以多种方式评价教育质量。

(四)以融通线上线下为手段,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动力

地方高校“新工科”教育应融通线下与线上两个空间,探索工程人才培养的新型教学方法。用好传统的面授课堂——“同时同地”模式,积极探索学校之间“同时异地”的直播课堂教学模式,发展融合“异时异地”+“随时随地”+“线上空间”的MOOCs模式。同时要适时引入翻转课堂,使教师将更多的精力用于教学改革,在教学上多花力气。融通线下与线上两个空间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工科”教育生态。一是要进一步推进高校学分制改革,构建与学分制相适应的课程设置、学籍学分、考核评价、质量监控等制度,优化教学资源,让教学过程以在线课程的形式呈现出来,真正让学生控制学习内容与进度,掌握学习的主动权,使学生跨专业跨学校进行学分认定与转换更便捷,促使教育者本位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二是“新工科”教育也要积极推行“师徒传授”的教学方式,要努力将灌输的填鸭式被动学习方式转变为自主互助的探究式主动学习方式,有力促使“以教学为中心” 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

(五)以协同育人为推手,加强产教融合,提供平台保障

地方高校要在“新工科”教育协同育人方面实现突破需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优化校内协同育人平台。依据不同“新工科”专业特点和新兴产业有关业务环节建立相适应的实践性教学支撑体系,强化有“新工科”教学能力的师资队伍建设,创新体制机制,通过构建跨学科交叉的新机制、新学院等,为跨机构、跨专业、跨学科交叉培养“新工科”人才提供协同育人平台保障。二是健全、完善校外企业实践平台。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依托“新工科”发展成果,紧紧围绕如何提升学生适应新阶段、新经济发展能力与工程创新能力,整合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优势资源,建设足够数量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努力构建好一体化的共享型协同育人平台。

五、地方高校“新工科”建设的推进措施

(一)重点抓好五个转变和实施七大工程

地方高校推进“新工科”建设需要抓好五个转变。一是发展方式上,激发活力、增强实力,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实现从规模效益向内涵式发展的转变;二是治理体系上,深化改革、协同高效,坚持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实现从传统管理向治理现代化的转变;三是用人机制上,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坚持因岗选人、量才用人,实现从岗位管理向角色管理的转变;四是学科专业上,加持学科是龙头、专业是基础,实现从“平原低谷”向“造峰填谷”的转变;五是人才培养上,坚持以德为先、育人育心,实现“教”了什么到“学”了什么转变[5]。

地方高校推进“新工科”建设需要实施七大工程,不断构建完善育人体系。一是应用型人才教学工程:公共课、基础课和专业课适应性改革;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改革;金课打造。二是特色发展工程:着力构建支持体系。三是科研强校工程:大力引导开展应用型科研,要把“论文”写在地方大地上。四是环境育人工程:校园文化建设、全方位育人。五是人才支撑工程:引进、培养人才,构建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六是学科强优增特工程:突出应用学科,建特新工科、新文科和新农科。七是基础建设提升工程:拓展校园空间,建设科技园,完善办学基础设施,提升校园服务品质。

(二)推动“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变革

地方高校要形成符合“新工科”发展规律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推动三大变革:一是由教师为中心到学生为中心的变革。教师不仅仅传道、授业、解惑,还要悟道、求精、生惑;要做到培养自己比培养学生更来劲,培养自己来劲,培养学生更来劲、也来劲是底线要求。真正做到教师变“导师”,教师变“教练”。更高境界是薪酬与教学弱相关、零相关、乃至负相关。二是由考试为中心到学习为中心的变革。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变;以课内为主向课内外结合转变;以结果评价为主向结果过程结合转变。做到“考生”变“学生”,过程比结果更重要,能力比知识更重要。三是由学科为中心到专业为中心的变革。使学术、理论、论文、科研,同向、同行,应用、动手、实践、教学统筹。“新工科”建设要求学科要支撑专业,科研优势要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强调能力比知识更重要。

六、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新工科”建设的实践探索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为响应国家“新工科”建设需要,结合国家和地方发展战略需要进行了“新工科”建设的实践探索。2018年,为落实十九大精神、《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教育部《关于高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等精神,学校紧紧抓住“服务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一批领先的人工智能创新和人才培养基地”的契机,探索和启动了“新工科”建设,积极申报共建人工智能学院,成为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确定的28所学校为“AI+智慧学习”共建人工智能学院项目试点学校之一。学校通过与达内集团合作,引入企业课程资源、师资力量、新形态教材、教学模式、企业合作资源等共建人工智能学院。

学校于2018年、2019年分别申报了智能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两个特色专业。与达内集团联合制定了人才培养方案,派出教师到企业参加培训,搭建了AISE综合授课系统、AISE实验教学平台、AISE资源管理系统、人工智能深度学习体验系统,构建了人工智能、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18门核心课程的理论和实验实训教学资源,建成了人工智能互动体验中心、人工智能实验室,能满足人工智能及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需求。学校以“人工智能学院”建设为契机,秉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理念,关注学生学习的能力、团队协作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工科”人才,促进学校转型发展。

学校整合资源,创建金钥匙国际学院黔南分院。2018年,学校依托旅游管理、酒店管理、文化产业管理等专业建设,紧紧围绕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在与黔南州旅发委共建“黔南旅游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共同开展旅游规划和设计、旅游行业评审、旅游扶贫攻坚和旅游行业培训等工作基础上,在州委州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促成了服务行业国际品牌“金钥匙”在贵州省授权设立的第一家地区中心分院——金钥匙国际学院黔南分院。国际金钥匙学院黔南分院的建立是学校“新工科”、新文科建设推进学科交叉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一个积极探索。

学校搭建专班,持续推进“新三科”建设。整合旅游与资源环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美术学院等资源,与企业开展合作,达成了人才培养、技术开发、成果转化的共识。与地方政府、企业签订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布依“八音弹唱”文化产业项目,联手发展“八音弹唱”文化产业链。结合地方和学校发展实际,为推进“三新学科”建设工作,遴选年轻的博士、相关专业的青年骨干教师组建了三个专班,积极发挥高层次人才的优势,聚焦“新工科”、新农科、新文科发展,研究“新工科”、新农科、新文科发展,结合学校实际,提出“新工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发展思路与对策。三个专班开展了一系列的调研,积极营造推进“三新学科”建设的氛围。

学校于2020年12月召开第三次党代会,党委工作报告提出:在把学校传统的优势学科专业做强、把国家战略急需的学科专业做精、把新兴交叉融合的学科专业做实的基础上,不断强化学科专业高点,培育学科专业重点,扶持学科专业增长点,深入推进“新三科”建设,积极搭平台、创载体提升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在聚焦应用型人才上下功夫[5]。学校探索“新工科”建设,还需重点关注以下几项工作:一是以教育部第二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为抓手,落实“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理念,探索学校工科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改革,促进“新三科” 人才培养的达成度提升。二是抓好创客园规划,充分发挥功能作用,推动其在教学、实践中提升产教融合和育人水平。三是建设学校科技园,推进乡村振兴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和创新创业学院建设。四是抓好与“新三科”相关的专业建设和硕士专业学位点建设。五是扎实推进以“新工科”为突破点的教学改革。

七、地方高校深化“新工科”建设的教学改革

(一)“新工科”建设要理顺的几大关系

地方高校推动“新工科”建设需要理顺以下关系:一是理清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的关系。当前,人才培养主要有三种方式:第一种是单修:依托专业,单一培养;第二种是辅修:拓展专业,复合培养;第三种是双修或本研一体:跨专业,整合培养。二是理清招生与培养关系。在人才培养上也有三种方式:第一种是专业招生,专业培养;第二种是专业招生,大类培养;第三种是大类招生,大类培养。三是理清依托关系。在人才培养的管理上,工程教育专业委员会提倡千生计划——“工程教育共同体”模式。主要也有三种方式:第一种是依托专业,散在培养;第二种是依托企业,定向培养;第三种是依托行业,链式培养。四是理清课程与专业的关系。课程和专业建设中要解决新理念、新结构、新模式、新质量的问题,逐步构建新体系、新机制,充分考虑教育部支持的卓工计划专业点,对接产业行业需求,设置新专业,开发新课程。工程教育必须树立“课程=课堂+课外(课前+课后)”的大课程观、“专业=课程+环节(校内+校外)”的大专业观、“课堂=教师+学生+教材”的大课堂观;必须思考学科如何支撑?现有课程组合——融合产生新课程?现有模式延续——改革产生新模式?等等问题,通过淘汰水课、打造金课的途径,将课堂由“菜市场”“低头族”转向“强互动”,推动课堂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能变革。

目前,一些高校在推进“新工科”人才培养着力构建工程教育交叉体方面形成了一些很好的实践案例,如采取金融+数学(经+理)、机器人+人工智能(工+工)、计算机+大数据(工+理)、商务+大数据(管+理)的跨专业跨学科交叉融合的办学模式,是对培养在相关交叉领域具有国际视野的工程人才所做的积极探索。在教学中突出“学生”为中心这一个主角,在办学主体上突出“学校和企业”这两个主体,在协同育人上突出“教务、学院、带队教师、企业、车间、指导教师”这6个角色的作用。教育部高教司同意参与企业项目可以列入“有关企业支持的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以表示对企业的认可。“新工科”建设“天大行动”也提出,自2020年起,每年由企业资助的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达到3万项,参与师生超过10万人,这为校企协同、跨行业、跨专业、跨学科培养人才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撑。

(二)树立“新工科”教学改革新理念

地方高校积极探索特色“新工科”改革路径,构建有特色教学文化标识的“新工科”教学,必须要基于校情,才能真正做到有教无类。地方高校树立“新工科”教学改革新理念,必须转变原有的教学观念,做好三项工作:一是不能照抄照搬,否则学生不适应、老师不习惯、资源也不够;二是倡导教学自觉、积淀教学文化、营造重教氛围;三是构建特色课程文化,让“考生”变“学生”、让教师成导师、让教材成为参考书。

地方高校必须在新理念的引领下推进“新工科”教学改革,以七项目标为突破口和切入点:一要实现教学及评价的“三个转变”,即以教为主(老师满堂灌)向以学为主、以课堂为主(过分重课堂)向课内外结合、以结果评价为主(过分重分数)向结果过程结合的转变。二要实现课程目标的“三个转变”,即从“多”课到“少”课、从“小”课到“大”课、从“水”课到“金”课的转变,推动课堂实现由“菜市场”“低头族”向“强互动”变革。三要实现“四动”,即实现课程互动,促进不同类别课程之间、核心课程和非核心课程之间的互动;实现专业联动,促进不同专业之间、不同学科之间的联动;实现实践带动,促进实习、实验、第二课堂对第一课堂的带动作用,推动基层教学组织架构重塑。四要实现“六个协同”,即实现招生培养协同、教学思政协同、通识专业协同、教师学生协同、教学科研协同和学校社会协同。五要构建以地方特色教学文化标识为平台的“新工科”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是一种有助于地方特色教学文化释放价值与作用的教学模式,为地方特色文化标识与教学的融合提供更多的平台[6]。将地方特色教学文化标识与“新工科”专业相关的内容紧密结合,抽取地方特色文化的先进思想和优秀的精神内涵,比如将黔南红色基因文化、三线建设精神、“中国天眼”大射电精神、黔南师院精神和绣娘传统工艺等融入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创新创造思维,促进“新工科”专业教学展开交互式的延伸与融合,以正能量内核推动教学改革。六要达到三个“倒逼”,即用实践倒逼理论、用学生倒逼老师、用第二课堂倒逼第一课堂。七要有三个“正确导向”,即树立经费导向、薪酬导向、职称导向,突出教学改革的“三重激励”,即通过设立教学奖励基金、优质教学奖(教学名师奖)、教学促进津贴(教学业务奖励绩效),发挥激励机制作用,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促进教师教学投入(如图1)。

图1

地方高校推进“新工科”教学改革还必须完善“金课”评价体系和标准。比如将“照本宣科”“照屏宣课”“照课宣课”“照PPT读”等读课式教学,认定为“水”课。对教师“讲课”的评价划分层次:“讲不清楚”为低层次低水平,“讲太清楚”为低层次高水平,“引入互动”为高层次低水平,“激发思维”为高层次高水平。对教师“使用教材”的评价,教师使用教材有“三种境界”,也应划分三个评价层次:教师照搬教材是低层次教学;教师能熟练驾驭和加工教材、将教材用活,讲授体现课程体系完整、教学内容重难点突出、有问题导向、能激发学生思考,这是中等层次教学;教师使用教材的更高境界,是脱离和不完全依赖教材,能结合学科前沿、经济社会现实需求,自主构建课程体系,突出工作过程知识和工作方法运用,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现实问题,这为高层次教学。还可将“教考分离”、线上+线下考试、以证换学分等要求纳入“金课”评价体系。

地方高校运用新理念,综合施策,必将极大激发“新工科”教学改革的活力和动力,真正实现“新工科” 教学改革达成如下目标:激励教师,学生乐意,师生互动,教师投入,学生鲜活,特色彰显,社会认同。

猜你喜欢

工科新工科专业
中粮工科机械技术(无锡)有限公司
“新工科”和OBE模式下的车辆工程实践课改革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新工科背景下项目推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面向新工科的Python程序设计交叉融合案例教学
新工科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毕业设计管理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