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机场业数字经济发展瓶颈及对策建议
2021-06-01重庆机场集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 重庆机场集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徐 敏/文
数字经济已经对社会经济进行全方位的渗透,其影响是长期和颠覆性的。数字经济的核心要素是数据,对数据进行搜集、储存、传输、应用,可为数字产业生态提供技术保障和场景实现。目前,国内多数机场的数字经济发展,尤其是中小型机场在数据搜集、数据储存、数据传输和数据应用等环节出现的瓶颈亟待突破。
发展瓶颈
(一)数据呈现碎片化及非标化,感知大数据积累不畅
万物智能的互联时代,技术发展正渐渐消除物理与数字世界间的界限,并用“感知、数据、互联”引发大规模革新。从一个个感知节点开始,到遍布各个角落的各类传感器(手机里、汽车里、智能家居、公共场所、工厂生产线……)时刻都在收集实时海量的数据,可以说数据感知是大数据、智能化和数字经济发展的根基。国内多数机场的物联网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感知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薄弱,原有的物联网应用多以能源计量数据、视频监控为主,标识及感测类物联网垂直应用系统较少,尚无提供感知数据统一接入、统一管理的PASS层物联网平台。此外,物联网应用领域非常广泛,不同业务领域的需求和解决方案差异大,业务标准呈现出碎片化。
(二)网络发展较为均衡,5G应用场景亟待开发
网络带宽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之一,国内多数机场呈现出网络负载较为均衡的特征。对于机场现有的生产、安全和商业业态应用来说,基本足够,但是未来若要发展数字经济,必将大力引入线上业态,尤其是短视频、直播类的风口业态,必须提前布局网络带宽基础设施的建设。5G发展如火如荼,虽然其具有高带宽和低时延的特征,但是在本质上还是一种网络传输的方式,在通用应用场景方面,除了车联网与自动驾驶、远程手术以及智能电网等方面,终端应用场景还是较少,尤其机场主要应用场景还是为旅客和航站楼工作人员5G手机使用,基本覆盖航站楼区域及航站楼周边的旅客区域。因其主要任务为信号覆盖等基础设施建设,各业务单位需求尚不明确,也无应用规划,机场发展数字经济中,对5G应用场景的探索应朝着多元化、综合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例如借助5G网络,通过飞行区车辆安装HUD设备,提供实时显示航班信息、调度信息、航空器/车辆冲突预警信息、路径智能规划、AR实景导航等智能化车辆管控应用;利用5G+物联网,为高速自动堆垛机与货邮检索系统、无人机自动检货、机器人自动搬运车、机械臂、各类型智能分拣设备提供可靠的无线网络支撑等。目前5G应用尚不成熟,是分阶段、分重点长期建设的过程,这个赋能过程需要明确场景、制定标准、合作创新,并不断调整和完善,可利用区位优势与科研院所、高校试点基于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的试验验证平台研究,打造5G等复杂场景的应用试验基地,加快技术应用。如利用5G低时延特性,可试点引导车、摆渡车、行李拖车等车辆的无人驾驶运行,逐步落地车辆智能化管控;基于5G、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在航站楼引入轻量级的智慧零售店。
(三)算力来源于设备集成,AI平台建设刚起步
华为公司高级副总裁侯金龙认为算力是人工智能的基石,是整个未来数字经济发展的动力。目前多数机场中大数据算力主要来源于采购设备的集成,如航站楼安检进出口及检验检疫口利用自带AI功能摄像机中的算力对比人脸,实现航站楼进出入口身份检测。自建的大数据算力平台以及与之相关的Hadoop体系、Storm、Flink、Spark等计算框架的机场还不多,未来可结合云数据中心的统一入口优势,打造统一标准的公共服务平台、物流信息管理平台、航空产业运营平台等开发平台,共享资源,培养生态集群。
目前,国内多数机场相关的信息系统在机场端仅是数据传输,AI计算则在另一端。信息系统仅是完成人工流程的信息化以及数据的存储、传递和简单统计。亟需针对旅客、航空器保障两大数据主题开展数据治理、数据采集、数据建模、数据标签和数据指标构建等,可向机场各个部门提供关于市场分析、保障效率、运行态势、人流AI预测、旅客出行画像等各维度的数据分析。此外,建立机场的数据管理委员会和数据运营管理架构以及培育企业数据意识和数据运维团队也不容忽视。
(四)流量数据价值密度低,数据金矿未有效挖掘
年旅客吞吐量千万级别以上的机场拥有的庞大流量,也相应产生了海量的流量数据。但多数机场仅从数据的条目数上达到大数据分析和挖掘的量级(百万级),然而所存储的每一条信息中有价值的字段却不多,从而造成数据价值密度较低。例如机场数据中,大多数旅客数据(只有姓名、身份证号、性别等人口信息数据)也仅仅是登机流程数据以及飞机航班数据。没有旅客在购票平台上的数据(机票价格可以预测旅客的消费层级、购买时间和频次可以预测商务休闲旅客的分类、旅客买机票后预定酒店的信息可以预测活动轨迹等),没有旅客的历史信息,所有相关数据也没有有效挖掘,在沉淀到一定时间期限就清除了。
数据价值走向方面,正如上面分析,机场每天的确产生了海量的数据,但通过数据价值进行区分,分析其走向可以发现,许多高价值的数据产生于机场却流到外部合作伙伴处,哪怕数据来源就是自己。例如商业方面,部分店铺使用自有系统,其每天的消费数据不经过机场,直达自己的数据中心,这些商户一般都是连锁商铺或较大型的自主商铺,有着较强的数据意识,这也形成了之前所述高价值数据源于机场却流往其他地方,保存下来的数据价值密度低。现行系统中停车场数据的商业价值较为明显,可以利用车主消费金额、频次、进场时间等进行商业模式挖掘,但多数机场对该类数据也仅保存。在流量数据打通方面,尽管商业系统与机场会员系统进行了接口,实现了会员优惠券核销、会员消费积分,实现了初步的线上线下打通,但也未实现精准营销,数据分析与应用的手段仍非常传统。
(五)客流分析缺乏千人千面,货流仍处信息化层面
千人千面,简单的说就是通过流量数据分析把消费者最可能成交的商品或服务优先展现给消费者。具体来说就是对用户数据分析后,描绘完整的用户画像,掌握用户身份、属性、习惯、偏好等,实现精准营销,有效提升流量转化率。但实际中的机场旅客行为数据并没有得到有效捕捉,无法形成千人千面。旅客行为数据方面,一般是通过监控视频、WiFi热点和信息系统进行捕捉。大量的监控视频中,高清摄像头捕捉的人群数据包含了人脸信息(个人客户的追踪)、行动轨迹(去哪吃饭,逛哪些店,行动是否匆忙等)、人群密度(哪些商业生意较好,是源于地段优势、品牌优势还是口碑)、身份关系预测(情侣、商务群体、家庭出行等),但目前的视频数据仅仅是保存而没展开分析。此外,由于流量资费越来越便宜,Wifi热点本可获得的手机号码、所在区域、人群密度等数据也越来越少。
在航空货运流的来源方面,多数机场的货运信息系统仅实现航空货运业务流程的基本信息化,数据与外站、航空公司、代理人与监管部门之间的交换并未全面打通。对提供综合服务的能力、航空物流资源统一管控调度能力、物流园区资源精细化管理展示能力以及业务处理移动化、环节无纸化、流程节点化、数据标准化等方面仍然存在许多不足。此外,货邮单上隐含许多有价值的关键信息,如始发目的站信息、托运人、收货人姓名、航班和日期、件数、毛重、运价种类、商品代号、费率、运费、货物品名。逐年对此类信息进行分析不但能够实时了解机场所在地方经济和产业发展的情况,也能够借助趋势预测为机场的运输生产做提前计划。
对策建议
(一)将机场数据转化为数字智能是成功的关键
数据已经成为创造和获取价值的新经济资源。将数据转化为数字智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在几乎每一个价值链中,收集、存储、分析和转换数据的能力都会带来额外的竞争优势。数字数据是所有迅速出现的数字技术的核心,如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云计算和所有基于互联网的服务。所以,以数据为中心的商业模式不仅被数字平台采用,而且越来越多地被各个行业的领先公司采用。事实上,在全球“数据价值链”中,许多国家可能发现自己处于从属地位,价值和数据都集中在少数几个全球性平台和其他领先的跨国公司手中。处于各种发展水平的国家有可能只能成为这些数字平台的原始数据提供者,同时不得不为平台所有者利用这些数据产生的数字智能付费。机场类企业也是此类的典型,例如全国机场每天产生的海量数据作为原始数据提供者,却无法进行有效共享。解决机场行业数字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就是要解决连通力不足的问题,即机场业和高度数字化的互联网公司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机场领域数字经济长期由发达的互联网企业和数据企业垄断。这意味着机场的数据向数字智能的转变需要从数据的源头开始做好数据发展规划、应用场景设计、有效存储、高价值信息截流、深层次分析、场景的多方合作、成果的共研共享等。
(二)增加机场数字无形资产及轻有形资产是大势所趋
有经济学者曾说过,数字经济时代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差别和分化将会越来越突出。传统经济中有着大量的有形资产,如厂房、机器、设备,有形资产的价值评估相对比较透明,所以它更容易和银行信贷等间接融资抵押品联系在一起。而数字经济时代更多的是数字无形资产,它可能是商业模式,可能是软件,也可能是科技的创新。所以无形资产的发展不是靠银行信贷这种间接融资更多的是依靠风险投资。随着全球正在经历从后工业时代向数字经济时代的转型,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让无形资产变得愈发重要。20世纪70年代,全球80%的资产仍然是有形资产,而现在80%的资产已经变成了无形资产,这是全球经济经历的最大改变。而数字轻有形资产则是信息时代与数字无形资产密切相关的资产,如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机场在未来的发展中除了单纯依靠有形资产向银行融资之外,应更加注重积累数字无形资产来吸引风险投资。有形资产在融资过程中往往会被折价抵押,每年也面临着折旧的损耗。但是数字无形资产由于和创新以及颠覆性变革等密切相关,拥有很大的想象空间,也具有很大的增长预期,往往会进行多轮和溢价性的融资。正因如此,越来越多的传统投资机构也开始青睐具有数字无形资产的企业。要适应数字经济时代的发展,必然要增加机场企业无形资产的比重,推动数字部门和数字带动部门的价值创造。从根本上,要解决机场数据量不够,数据质量不佳的问题,只有规模和质量提升,才能实现流量变现。在国内多数机场数据庞杂,缺乏长期规划,没有有效存储、整理、开发和利用的情形下,短期可采用机场场景+中航信数据+BAT等互联网公司外部数据和技术的三方合作模式。中长期要积累沉淀机场有效、高价值的数据,建立机场行业价值巨大的数字无形资产和数字轻有形资产。
(三)提升机场数字经济人才比重刻不容缓
资料图片
国内机场业现阶段人才结构和比例并不符合数字经济发展的态势,人才体制机制的活力也不足。很多与业务数据相关部门的人员不知道业务数据怎么用,就沉淀在那,定期清除。数字经济时代的来临,数字素养已成为对劳动者和消费者的新要求,也成为企业员工必备的重要能力之一。随着数字技术向各领域渗透,劳动者和管理者越来越需要具有双重技能——数字技能和专业技能。但是,机场业普遍存在数字技术人才不足的现象,大量部门难以找到他们需要的数据人才。因此,提高数字素养既有利于数字消费,也有利于数字生产,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和重要基础。可以看出机场与数字经济密切相关的人才大部分集中在信息技术部门,但就信息技术部门的人才结构来看,关于大数据分析、场景数据应用、算法研发等相关的人才仍然缺乏。许多与场景和业务数据直接相关的部门中,很多人员不知道每天产生的数据该如何用,有哪些价值,随着数据的沉淀,到了一定时间,就会被清除。基于上述情况,短期应该考虑先从数据密切相关部门(如信息技术部门、客运货运部门、商业运营部门等)入手,开启数字素养提升计划,从思维、方法、理论、业务知识、数据场景等多角度选拔和培育骨干人员,组建数字经济发展团队。中长期来看,除了在数字经济密切相关部门发掘和培育数字经济发展带头人外,还可以考虑直接引进或柔性引进高端数字经济人才,解决机场数字经济发展中无人可用的问题。
(四)从生产经营红利到数字消费红利乃转型目标
国内机场业在发展数字经济的过程中必须持续关注机场数字经济中存在的商业价值,发挥民航数据的经济价值,在面对吞吐量增长的瓶颈时,实现从生产经营红利到数字消费红利的转型。其中最有价值的就是借助数字经济的思维,挖掘长尾用户的消费潜力。对机场企业来说,千万级别的吞吐量,其中80%长尾旅客的消费潜力是非常庞大的,亟需借助互联网思维和数字经济发展模式对这些低净值用户进行开发,增加庞大的“长尾”用户的机场消费粘性,一旦将数字经济与机场场景进行有效结合,推出针对这部分客户的爆款产品或服务,其效益或许超乎想象。而在具体的数字经济模式上可以参照国家发改委、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等13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激活消费市场带动扩大就业的意见》,其中指出了15种数字经济的新业态和新模式。与机场数字消费密切相关的有提升数字化治理水平、培育产业平台化发展生态、加快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打造跨越物理边界的虚拟产业园和产业集群、发展基于新技术的无人经济、拓展共享生活新空间。
(五)以数字经济思维推动国内机场高质量发展
数字生产力革命已经推动机场业生产方式向数字化转型,也开始对航空经济的相关业态产生渗透和重构。谋划机场业的数字经济发展,必须要创新思维模式。首先是将数字经济的发展与机场领域问题导向的思维相结合。数字经济的转型与发展不可能一开始就全面铺开和全面覆盖,不同部门、不同业务板块、不同发展阶段以及不同场景所面临的问题各不相同,各个机场实现数字化转型的第一个思维就是要把数字经济的发展聚焦到解决最紧迫和最关键的问题上去。第二,在信息社会不能再以传统的工业化思维来思考问题,数字经济革命不仅是技术革命,更是全新的思维模式革命,必须摒弃固有思维,发挥集体思维的力量,实现“积木式”思维创新(自下而上地采纳创新的观点)与“果实类”思维创新(自上而下地构建创新思维框架)相结合,将机场变为孕育创新思维的肥沃土壤,创造新的经济机会,增强机场发展的动力和活力。第三是融合的思维,即对原有机场的各类业态进行分解、变革和重构,将传统的土地要素、劳动力要素以及资本要素等与数据要素进行融合,凭借数字经济转型升级。第四是共生共享思维,机场作为平台型组织,要通过自身发展数字技术打破数据产生和流动中存在的寡头主导和被动模式,利用数字经济的开放性,结合机场物理平台和虚拟平台,逐步构建以航空为中心的生态圈和生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