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车组掉码问题分析

2021-06-01刘亚希卢迎飞陈聪

铁道通信信号 2021年5期
关键词:信号机轨道电路动车组

刘亚希 卢迎飞 陈聪

装备CTCS-2级列控车载设备的动车组在某些车站侧向停车时,会发生因股道掉码输出紧急制动的情况,对运输秩序造成一定影响。本文就低频25.7 Hz转频码设置不合理导致动车组进入股道后掉码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解决方案及相关思考。

1 问题描述

A站为新建站,下行咽喉有2个方向,上行咽喉有4个方向,站内轨道电路发码为列控中心控制编码。A站站场图如图1所示,其中每个股道都是由G1和G2两个不同载频的区段构成。

自Z方向开通以来,当动车组由Z方向经S进站信号机在A站6G停车时,总是出现HU码掉码,ATP输出紧急制动停车的情况,而同一天从Y方向经SC信号机进入6G停车的动车组,却没有出现掉码停车现象。

利用信号集中监测及DMS运行交路回放得知,动车组在Z方向区间接收码序正常,当A站排列S-X6的6G接车进路后,动车组越过S信号机,经过岔区进入6G2(图1黑色加粗进路),动车组先接收2 s低频为25.7 Hz的转频码后,再正常接收HU码,当动车组运行至6G1后,就发生因HU码掉码输出紧急制动停车的情况。

2 原因分析

当出现掉码问题后,一般先排查是否是特殊运营场景;然后根据动车组运行交路,检查地面发码设备是否正常,重点排查地面设备电气特性是否满足动车组运行要求;最后排查车载接收天线及译码设备是否正常,车载ATP能否正常接收轨道电路发送的信息。利用“天窗”时间排查如下。

1)动车组运行情况。Z方向上行区间载频为下行载频,动车组在区间按追踪码序正常运行。A站S-X6接车进路建立后,整条进路发JC码。当动车组压入6G2时,列控中心控制6G2先发送2 s载频为2 000-1 Hz,低频为25.7 Hz的转频码,动车组收到后自动将载频切换至上行载频,2 s后列控中心控制6G2发送载频为2 000-1 Hz,低频为26.8 Hz的HU码,此时动车组收到HU码,列车继续运行压入6G1时,即发生HU码掉码,动车组输出紧急制动停车。

图1 A站站场示意图

以上运营场景的特殊性在于:①区间上、下行载频布置特殊,由于A站Z方向、Y方向区间为四线并行段,为避免邻线干扰,将Z方向的区间载频上、下行互换布置(上行采用下行载频,下行采用上行载频);②动车组压入股道后先发送2 s低频为25.7 Hz的转频码,再正常发送HU码。

2)现场测试情况。利用“天窗”时间排列S-X6的接车进路,当模拟占用6G2后,现场测得2 s左右的25.7 Hz转频码,然后是26.8 Hz的HU码,且入口电流在600 mA左右,模拟占用6G1,测得入口电流为630 mA左右,均符合机车信号工作条件。

3)列控车载设备情况。对列控车载设备的MID数据、SAM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列控车载设备接收轨道电路信息正常,车载机车信号显示正常。

4)对比分析。自Y方向来的动车组,经SC-X6的接车进路在6G停车时未发生掉码现象。与机务段沟通后,发现此线路上运行的仅有一对动车组,运行交路为交替运行(一天从Z方向进6G停车,另一天从Y方向进6G停车),且从Z方向进6G停车的动车组每次均出现掉码现象,所以可以排除是动车组车载问题。对比分析这2条运行交路,发现唯一区别是动车组自Z方向S口进6G停车时,列控中心控制6G2先发送2 s的25.7 Hz转频码,后正常发26.8 Hz的HU码,动车组自Y方向SC口进6G后停车,列控中心不发送25.7 Hz转频码。

通过以上4点排查内容,发现掉码原因与低频码25.7 Hz的设置有关,根据《机车信号车载系统设备》(TB/T 3287—2013)第4.12.3条“地面提供载频切换信息码时(信息码的时间不应小于2 s),设备应自动实现载频锁定或切换”,其功能应符合表1中的规定。

表1 载频切换信息码使用规定

由图1和 表1可知,A站6G2载频为2 000-1 Hz,6G1载频为2 600-1 Hz,动车组进站运行至6G2后,列控车载设备收到2 s 25.7 Hz的转频码,将车载设备接收载频锁定在2 000 Hz,造成动车组在运行至6G1时无法接收载频为2 600 Hz的HU码,从而导致HU码掉码,动车组触发紧急制动停车。

3 解决方案

A站站场情况复杂,存在3个方向。当从X方向或Z方向正向运行至A站站内停车时,由于X方向(X信号机)和Z方向(S信号机)外方区段是下行载频,只要进入A站具有上行载频的股道(ⅠG、4G、6G),便会在压入股道后收到2 s的25.7 Hz转频码。由于ⅠG和4G载频为2 600-2 Hz/2 000-2 Hz,因此当列车压入ⅠG或4G时,会收到2 s的载频为2 600-2 Hz/2 000-2 Hz,低频为25.7 Hz的转频码,由表1可知,此时列车可接收2 000 Hz和2 600 Hz 2种载频的信号,所以ⅠG和4G不会出现列车掉码的现象,而6G由于“-1”载频的设计,列车压入6G2后也会发生掉码;当动车组从X方向或Z方向反向运行进入A站站内停车时,由于X方向(XN信号机)和Z方向(SN信号机)外方区段为上行载频,只要进入A站发送下行载频的股道(ⅡG、3G、5G),便会在压入股道后收到2 s的25.7 Hz转频码。同样的,ⅡG和3G不会出现掉码问题,而5G因为“-1”载频的设计也会存在动车组掉码问题。

对于发车进路而言,当发车进路建立后,在进路的最后一个无岔区段发送25.7 Hz的转频码,由于最后无岔区段载频均为“-2”的载频,所以动车组能接收2种载频的信号,不会造成动车组掉码。

根据上述分析,提出以下2种解决方案。

1)由于该线是设计时速160 km,预留时速为200 km的客货共用准高速铁路,各站均设有车站列控中心,区间及站内均采用客专ZPW-2000系列轨道电路,按照《列控中心技术规范》的相关规定,修改列控中心软件,取消25.7 Hz转频码,按LKJ要求人工扳闸切换载频。

2)调整股道载频的设置,避免载频设置为1 700-1 Hz、2 000-1 Hz、2 300-1 Hz、2 600-1 Hz。

由于A站的6个股道处于并行状态,对于第2种解决方案而言,如果各股道载频不进行错频设计,无法避免邻线干扰问题;另外,调整各股道载频既需对ZPW-2000轨道电路相关设置进行修改,又需要对列控中心软件进行修改,整体风险较大。最终确定按照方案一修改A站列控中心软件,接发车时不再发送25.7 Hz转频码。

列控中心软件修改后,后续动车组运行未再发生掉码现象。改造后,动车组司机需要在列车进入岔区机车信号显示白灯无码后,手动选择上、下行载频。

4 相关思考

该起故障是典型的设计缺陷问题,涉及动车组车载设备、地面设备,以及车地结合部。由于现场存在维护人员懂车载设备的不懂地面设备,懂地面设备的不懂车载设备的情况,按照常规分析,地面设备和车载设备各自分析得出的结果均正常,但掉码发生一定是有原因的。本次故障的分析过程值得深入思考。

1)应加强对动车组异常信息的分析处置,特别是对车载、地面设备均正常,但存在原因不明的异常信息等情况的分析。为了彻底查明A站6G掉码的原因,先后调阅了列控车载设备的MID数据、SAM数据、DMS数据、信号集中监测数据、列控中心维护终端数据,以及ZPW-2000R轨道电路维护终端数据等,对动车组的实际接收码序、实际走行距离及地面设备发码的时机、低频、载频等进行了确认,排查确认地面设备发码条件,从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加强车地异常信息的联合分析。以往动车组出现异常报警信息或故障后,列控系统的车地设备维护部门、厂家都是只对各自的设备进行分析处置,缺乏综合分析。只有联合地面与车载设备厂家、电务段地面与车载设备技术部门、现场维修车间等进行全面分析,加强沟通协调,才能真正查明异常原因。

3)加强工程设计、建设的源头控制。在施工建设初期的技术方案审查中,应高度重视列控中心发码逻辑、轨道电路发码制式、室外轨道电路载频布置等技术条件的选择。在设计初期规避可能出现的问题,真正实现源头的隐患控制。

猜你喜欢

信号机轨道电路动车组
高压脉冲轨道电路与25 Hz轨道电路交叉设置问题探讨
复兴号高寒动车组首次试跑我国最东端高铁
信号机在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95后”动车组女司机的首个春运
“湖南造”首列CJ6动车组上线运营
地铁正线信号机断丝误报警故障的处理探讨
地铁车辆段信号设备的维护与改进
浅谈车站信号平面布置
A Glance of China High Speed Train
客专ZPW—2000A型轨道电路防雷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