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妇女扫盲教育的百年嬗变与展望

2021-06-01陈雪儿段伟丽

终身教育研究 2021年3期
关键词:文盲妇女工作

□ 陈雪儿,段伟丽

2021年,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坚定使命,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党成立之初即异常注重对群众的识字教育和扫盲教育[1],强调妇女解放和社会政治经济变革的联系。在1922年党的“二大”宣言中提出将保障妇女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作为奋斗目标之一[2]。妇女扫盲作为宣传教育的重点日益受到重视。百年来,妇女扫盲教育在提升全民族妇女的整体素质上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为妇女寻求自我解放提供了基础。从五四运动时期陈独秀对“妇人者,伏于人者也”的批驳、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关于“妇女能顶半边天”的经典论述,到十八大以来对妇女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积极作用的强调,妇女地位不断提升。对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妇女扫盲教育进行历史梳理和经验总结,有利于推动妇女扫盲教育在新的历史站位下向纵深谋划,对妇女发展、区域发展乃至整个国家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一、百年妇女扫盲教育的演进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即开始关注妇女扫盲教育,将其视为解放妇女、提高国民素质的基础性工程,颁布了一系列扫盲政策,开展了一系列妇女扫盲教育活动。我国的扫盲教育一直带有强烈的社会目的,与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紧密联系。因此以国家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主要变革性事件为依据,本文将我国妇女扫盲教育分为六个阶段。

1.新中国成立前的运动式妇女扫盲(1921—1948年)

在共产主义思想及苏联的影响下,从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扫盲都是一个重中之重的工作。[1]20世纪20年代成立的农民协会组织的一个重要任务即是对农民开展识字和扫盲教育;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后,临时中央政府教育委员会颁发训令,提出“文化教育应成为战争动员的不可缺少力量”;[1]1933年颁发《消灭文盲决议案》。在苏区政府的号召下,掀起了大规模的群众性扫盲运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提出“为消灭文盲而斗争”,[3]陕甘宁边区政府教育厅继承苏区扫盲的经验,于1939年颁发了《关于消灭文盲及实施办法的通令》。[1]妇女作为革命斗争的主力军之一,毛泽东等领导人将妇女识字和扫盲作为妇女解放的必经之路,并将之作为革命工作的重点之一。革命根据地建立后,广大工农妇女在革命斗争和生产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党和政府在极其艰难的情况下,努力动员和组织妇女学习文化和政治。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农民协会支持下,各地妇女协会发动和组织进步女工和女学生深入农村开展扫盲工作,包括开办夜校、识字班、冬学、半日学校、民众学校等。[4]冬学和民众学校是妇女扫盲教育的重要形式。由于受到封建思潮残余影响,冬学为男女分班,且有专门的女冬学;民众学校是对冬学教育的发展,强调全年对妇女进行文化、识字、政治教育。1920年代到解放战争前期,由于革命工作的性质,妇女扫盲对象主要是工农妇女,因此,妇女扫盲运动是工人运动、农妇运动、妇女运动中的重要构成;解放战争后期,城市开始解放,城市妇女尤其是工厂女工的扫盲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

这一时期的妇女扫盲教育与政治动员和社会改革紧密联系,各级政府和妇女组织发挥了积极的动员作用,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妇女扫盲提供了工作经验。

2.“文革”前妇女扫盲的规模性推进(1949—1965年)

新中国成立伊始,我国妇女的文化程度普遍很低,90%以上的妇女是文盲;在农村,妇女文盲占文盲总数的95%以上,有的地方甚至达到100%,[5]严重影响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及妇女各项权益的落实。为满足国家政治经济建设对人才的需求,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大力开展扫盲运动。1949年,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就做出了在全国开展扫盲工作的号召;[6]4841950年,时任教育部部长马叙伦在第一次全国工农教育会议上提到要重视广大青年、成年男女工人和农民的教育问题,而现阶段工农教育的重点是识字教育。[6]10-151951年7月,邓颖超在中国妇女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做了《关于妇女宣传教育工作问题》的报告,提出:“普遍开展妇女群众中的教育学习运动,以求逐步扫除文盲,提高文化,学会参加生产和服务社会的本领。同时,结合生产技术与文化的学习,加强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的思想教育,提高广大妇女群众的政治水平。”[7]随后分别于1952、1956和1958年开展了3次大规模的扫盲运动,主要内容包括识字教育、生产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占总人数一半的妇女群体是扫盲运动的重点对象。经过20世纪50年代三次扫盲运动的高潮后,有1 600万妇女摘掉了文盲的帽子。[8]妇女的知识水平得以提高,能够进行最基本的读写算;同时,生产技术水平和思想政治觉悟也有所提高,对于中国新生政权的巩固和国民经济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3.“文革”期间妇女扫盲在曲折中缓慢前进(1966—1977年)

“文革”期间我国整个教育体系遭到重创,妇女组织和团体(妇联、工会的女工部等)遭到林彪等反革命集团的破坏,妇女运动包括妇女扫盲教育进展缓慢。1970年,在周恩来的主持下,国务院科教组成立,专管全国教育行政工作;“四五计划”(1971—1975年)提出“要大力发展业余教育和成人扫盲教育”,扫盲教育重新得到重视;同时,1973年起,妇女组织逐渐恢复。但“每当(扫盲教育)有所恢复,就被极‘左’路线的执行者指责为‘走老路’,是‘修正主义教育路线复辟’,是‘资产阶级教育问题回溯’”[9],扫盲教育的秩序始终未恢复到“文革”前。“文革”期间,由于妇女扫盲教育的停顿,已脱盲妇女群体的复盲、失学女童群体中产生新文盲的现象较为严重。

4.改革开放后至20世纪末妇女扫盲的规范性发展(1978—1999年)

改革开放后,我国开启了新一轮的扫盲运动,妇女扫盲工作得以持续开展。这一时期,制定了全国性的扫盲方针和扫盲工作条例,妇女扫盲教育也随之走向规范化。根据1978年《关于扫除文盲的指示》中提出的“一堵、二扫、三提高”的扫盲方针,[6]130妇女扫盲教育从堵住源头、扫除现有文盲和加强扫盲后教育三个方面同时开展,提高了扫盲效率,巩固了扫盲成果。1988年,国务院发布《扫除文盲工作条例》,再次明确要不分性别地保障文盲接受扫盲教育的权利。[6]147这一时期颁发了30多项关于扫盲教育的文件、通知等。全国妇联和各级妇联在妇女扫盲中发挥了愈加重要的作用,且分别于1988、1994年发布了关于妇女扫盲的相关通知,对妇女扫盲教育的重要性、宣传、执行等都有明确规定。同时,国家教委、全国妇联等部门负责人组成政府代表团参加了于泰国举办的世界全民教育大会(1990年3月5—9日),会上提出“到2000年,特别重视妇女扫盲工作以明显减少男女文盲率之间的差异”[10]。同年3月,国家教委等部门发布《关于建立扫盲领导机构联合开展扫盲工作的通知》,其中对共青团和妇联基层组织的作用进行了规定,强调基层组织要发挥扫盲动员作用,并结合扫盲开展妇女“双学双比活动”;“凡有扫盲任务的地方,青年和妇女组织都要积极参与举办扫盲班或开展包教包学活动”。[6]157-159“到20世纪末,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基本实现九年制义务教育”(“两基”)这一目标在1993年被写入《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作为教育发展战略,1995年又被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扫盲教育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1995年,我国政府又专门制定了《中国妇女发展纲要(1995—2000年)》,强调了扫盲教育在发展妇女教育和提高妇女科学文化水平中的重要性。

这一时期我国妇女扫盲教育取得较大成绩。一方面,频发的扫盲政策及专门的妇女扫盲政策推动了妇女扫盲工作持续开展;另一方面,在统一的扫盲协调机构的领导下妇联等基层组织的积极参与,增加了妇女扫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20世纪90年代是我国妇女扫盲工作取得重大进展的十年,在18—64岁的妇女中,文盲比例从30.1%下降到11.1%,特别是青壮年妇女文盲率降至4.9%,[11]青壮年妇女文盲共减少2 940万人,妇女文盲下降的幅度超过了全国文盲平均下降幅度,[12]到20世纪末,我国实现了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目标。

5.21世纪初妇女扫盲的攻坚式推进(2000—2011年)

进入21世纪,我国文盲分布呈现很大的地域差异和性别差异。两性差异仍存在,尤其是农村地区、西部欠发达地区。[11]因此,这一时期的妇女扫盲教育向少数民族地区和偏远农村地区重点推进。《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01—2010年)》提出,“加大扫除妇女文盲工作的力度,把扫除农村妇女文盲作为扫盲工作的重点”。2002年,《关于“十五”期间扫除文盲工作的意见》再次明确强调要把“两基”工作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继续坚持“一堵、二扫、三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巩固和扩大扫盲工作成果,重点推进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和妇女的扫盲教育。[13]在党和政府的领导和部署下,西部各省相继制定了“十五”期间的扫盲攻坚计划,加快了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妇女扫盲工作的步伐。

这一时期,妇女扫盲成绩尤其突出。从2000到2010年,妇女文盲人口减少了2 000多万,妇女文盲率由13.47%下降为7.29%,下降6.18个百分点,下降幅度远超于男性和平均水平,详见表1。仅2001年就扫除妇女文盲129万。[14]根据《2010 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0年底,全国2 856个县(市、区)全部实现“两基”,全国“两基”人口覆盖率达到100%。[15]我国政府于2011年向世界宣布全面实现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目标,妇女扫盲教育贡献显著。

表1 2000年和2010年全国分性别的15岁及以上文盲人口

6.十八大以来妇女扫盲的内涵式发展(2012年至今)

十八大以来,妇女扫盲教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2011年,“两基”目标实现后,我国仍有4 000万余妇女文盲,约占文盲总人数的73.84%。妇女文盲基数大、比例重,扫盲任务依然繁重,同时面临着深化妇女教育、促进妇女全面发展的新使命,妇女扫盲教育进入内涵式发展阶段。《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11—2020年)》强调保障妇女接受成人和继续教育的机会,对扫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即2020年前将妇女青壮年文盲率控制在2%以下。[16]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球妇女峰会上发表了《促进妇女全面发展 共建共享美好世界》的讲话,强调要发展面向妇女的职业教育和终身教育,保障妇女的受教育权,通过发展教育保障妇女能够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变化。[17]妇女扫盲教育在强调保障妇女终身教育权益和促进妇女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呼声中展开。2012年以来,我国开展了“阳光工程”“春潮行动”“创业新巾帼行动”“精彩人生妇女终身学习计划”等项目,为广大妇女尤其是农村和民族地区的妇女提供了更多接受继续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实现终身学习的机会和平台,使广大妇女的文化水平不断提高,综合素质不断提升,成为新时代国家建设的重要人才来源。

二、百年来妇女扫盲教育的经验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即开始开展扫盲工作,新中国成立后,更是将扫盲工作作为党执政工作的重点事项。扫盲政策的主流化特征突出[18]——扫盲工作不是边缘化的教育工作,而是始终与国家政治经济发展战略、其他领域工作重点,以及社会政策(就业、语言文字、健康、乡村、妇女发展)紧密互动。我国妇女扫盲工作的演变植根于政治、经济、文化变革,受到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直接影响。20世纪20年代到21世纪初,扫盲政策的主流化特征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扫盲工作的持续重视,也体现了扫盲教育是一项关乎社会全局性发展的工作。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妇女扫盲教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1.在开展妇女扫盲教育中体现党的执政理念

从早期的推翻“三座大山”来彻底解放中国人民的新民主主义建国纲领到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民至上、以人民为中心执政理念的强调,共产党人始终恪守了为人民的初心[19]。中国共产党成立至新中国成立前,主要任务是通过武装斗争夺取全国政权,而扫盲教育是共产党获取农村支持的重要手段。因此,广大农村妇女作为革命斗争的重要力量,其基本的识字教育与政治动员紧密联系,在革命妇女中快速扫除文盲是进行政治动员的前提,进而依靠群众力量实现人民解放。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基于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目标,扫盲教育的重点是工人和农民,旨在建立并巩固其政治意识形态并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因此,继承革命根据地时期的扫盲经验,这一时期我国妇女扫盲教育仍是“基础识字+政治宣传”的形式,旨在使妇女获得读写算等基本知识技能和政治素养以参与社会主义社会和经济建设工作,是培养妇女最基本、最低限度的生活和生存素养为目的的基础性扫盲。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的历史阶段,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实用型、技术型人才,以基本的“读写算”能力为核心的基础性扫盲教育已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极大变化,“文盲”已不仅仅是指“文字盲”,扫盲教育内容强调学文化和学技术相结合,强调实际的生产技术知识、将读写算应用于实际生活、解决实际问题,这种功能性扫盲观得到确立并开始流行,这大大提高了妇女的实用技术水平,促进了妇女经济地位和现代社会生活适应能力的提升。这是“三个有利于”指导下对妇女的生活水平和利益的关照。21世纪以来,尤其是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主张,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公平性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为重要追求,我国妇女扫盲教育逐渐进入内涵式发展阶段——强调培养发展性素养的扫盲教育,注重促进妇女的基本的“读写算”能力、基本的现代生活实用技术与维持生计的职业技能以及基本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0]等可持续能力的发展。妇女扫盲教育理念由基础性到功能性再到发展性的演变既是对国家重大战略的回应,也体现了党领导下的妇女扫盲教育对妇女发展需求的尊重和关怀。

2.扫除妇女文盲是一项政治承诺

在全国范围内平等分配扫盲教育资源以扫除妇女文盲是党和政府的一项政治承诺。这主要体现在统一的从中央到地方的扫盲机构的有效运转。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教育部从政策制定、管理、资源开发和效果评估等方面全面主导了扫盲工作。横向上,不同的政府部门和全国性的群众组织(如妇联)之间建立了协调一致的工作机制;纵向上,各级政府部门和群众团体的分支机构直接负责推动区域扫盲工作。自上而下、中央和地方的成人扫盲教育管理体制是我国妇女扫盲教育成功的重要政治原因。与此同时,为确保所有妇女都接受扫盲教育,一项重要的举措即是通过开发因人、因地制宜的教学资源以缩小区域差异。在妇女扫盲教材的开发上,从妇女的特点与实际需求出发,专供妇女扫盲之用,如河南省教委编写的 《妇女识字课本》《新编妇女识字课本》、吉林省妇联编写的 《农村妇女扫盲后读物》等。[21]在教学内容的开发上,不仅有读写算等基本知识技能的教学,还有妇幼保健、健康教育等基本生活常识的教育;不仅有纺织、栽培等各类实用技术的培训,还有《婚姻法》《教育法》《妇女权益保障法》和男女平等、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等政策法规的宣传与学习,这极大调动了妇女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妇女扫盲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充分考虑妇女学习的条件和特点,主要有集中办班、分散设点、包教包学、自学提高等四种,减轻妇女参加学习活动的困难[22];针对少数民族妇女文盲,采用双语教学法。因人因地制宜的教材和教法以实现教育资源的平等分配、自上而下的扫盲管理体制对妇女扫盲教育的针对性支持是扫除妇女文盲作为一项政治承诺的集中体现。

3.基层妇女组织和妇女机构部门的积极参与

我国扫盲教育工作是在中国共产党、各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展开的,国务院、教育部等制定整体的扫盲教育目标、扫盲教育方针,对扫盲工作进行总的领导;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则制定本地区具体的扫盲规划,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对扫盲工作进行具体的管理,其他相关部门进行协助。在统一领导下,共青团和妇联充分发挥其基层组织的作用,积极动员妇女文盲参加学习。在1985年以后,中国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国务院、全国政协都分别建立了提高妇女地位的全国性机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内务司法委员会妇女儿童专门组、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全国政协妇女青年委员会,这些机构在保障妇女权益、推进妇女扫盲工作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在国家扫盲教育政策的引导下,各类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机构都积极参与进来,开展各类提高妇女综合素质的教育培训活动。集中领导、统一规划、分层管理、因地制宜、具体落实、齐抓共管、分工协作的扫盲教育体制机制为妇女扫盲教育提供了组织保障,使我国妇女扫盲教育得以有序规范高效开展。

4.与国际妇女运动相辅相成

妇女扫盲是一项国际性工程,是一个全球性的课题,是国际妇女运动的重要内容。从新中国成立前后学苏联到改革开放后积极参与国际组织的妇女运动、扫盲运动议程,我国妇女扫盲教育的开展始终与国际扫盲运动、妇女运动紧密结合,强调借鉴国际妇女扫盲理念,响应国际妇女运动号召,积极履行妇女领域的国际公约和义务,在推动全球性别平等、保障妇女权益和促进妇女发展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中国紧跟国际妇女运动步伐,于1949年成立了全国性的妇女组织——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后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联合会,专门负责妇女事业,推动妇女运动。1980年,中国政府签署和批准了《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积极践行其精神和原则,并于2006年和2014年接受联合国消除对妇女歧视委员会的审议。为了执行1985年第3次世界妇女大会上通过的《提高妇女地位内罗毕前瞻性战略》,中国建立和健全了提高妇女地位的全国性机构——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在全国政协妇女青年委员会等组织的协同下为促进妇女事业发展、提高妇女地位提供了强大的组织保障。2000年达喀尔会议后,中国政府及时制定了《实现达喀尔承诺——中国全民教育行动计划(2001—2015)》,提出“剩余文盲和文盲率的性别差异进一步缩小”。中国妇女扫盲教育是国际妇女扫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经验也为国际扫盲运动和妇女运动提供了成功经验。

三、当前妇女扫盲教育的主要问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妇女扫盲教育虽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积累了很多宝贵经验,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制约着妇女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提升。

1.偏重工具性和实用性的价值取向,妇女扫盲教育亟待深化

我国妇女扫盲教育理念虽然经历了从基础性扫盲到功能性扫盲、再到发展性扫盲的转变,但在实际的扫盲工作中,偏重扫盲教育的工具性和实用性取向,以识字教育和与妇女生产生活相关的知识技能教育培训为主。相比之下,关于妇女道德信念、心理健康、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终身学习理念等文化层面的内容较少,扫盲教育的发展性价值不受重视,这集中体现在脱盲标准一直以识字量为指标,阻碍了妇女扫盲教育向纵深发展,难以满足妇女高阶素养提升的需要,不利于激发文盲妇女的主体性意识和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实现妇女自身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2.妇女扫盲工作几近停滞,亟待满足新时代的需求

在2011年党和政府向全世界宣布我国“两基”目标全面实现之后,“扫盲”逐渐淡出我国政策话语,扫盲体制机制式微,妇女扫盲工作停滞不前。妇女扫盲教育关注度的降低一方面是由于国家教育政策方针的转向,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扫盲教育”理念和内涵与时代发展需求不匹配——扫盲教育观念更新落后于时代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速度。然而,我国偏远农村地区和民族地区仍然存在不少文盲,尤其是妇女文盲。这部分文盲思想观念落后、积极性不高、脱盲难度较大,不利于从整体上提升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同时,随着信息技术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妇女文盲以新的形式出现,妇女扫盲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妇女扫盲工作需要紧跟时代发展的需求。

3.妇女扫盲教育的工作质量亟待提高

妇女扫盲教育作为全国性扫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强的政策导向性。这种由政府发起的自上而下的扫盲运动容易出现“一哄而上,一哄而下”的现象。虽然扫盲工作可以在短时间内大规模展开,但在指标任务的驱动下,扫盲工作极易流于形式,止于质量。在扫盲过程中,部分基层单位以完成中央政府和上级机关的硬性指标为目的,重速度轻质量,片面追求脱盲人数和脱盲率。“两基”目标的确立和全国性扫盲验收加剧了这种现象,有的扫盲教育重在应付检查而忽视学员实际需求,成为一些地方政府建立政绩的门面。同时,在强制性政策目标的规约下,妇女扫盲政策的实施具有极大的盲目性,导致实际的扫盲工作质量不高,效果不好。[23]此外,扫盲工作是一种阶段性的活动,缺乏长效机制,在缺失持续保障的前提下,容易导致“复盲”现象,难以满足广大妇女不断提升文化素质的要求。

四、新时代妇女扫盲教育的展望

新时代妇女扫盲教育被赋予新的时代使命。为了进一步推动妇女扫盲工作,尤其是在偏远农村地区、民族地区,继续发挥妇女扫盲教育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功能,需要拓展妇女扫盲教育理念,并在此基础上重新审视未来我国妇女扫盲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1.妇女扫盲教育的理念重塑

顺应时代发展、体现时代特征的妇女扫盲教育理念是保证妇女扫盲教育生命力的重要基础。为进一步开展妇女扫盲教育活动,加强妇女扫盲教育效果,有必要重塑妇女扫盲教育理念。首先,需要进行术语更新。新时代对国民的基本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盲”“扫盲”等隐含了20世纪我国文化教育水平普遍低下的事实,带有鲜明的历史特征,已不能满足当前公民基本素养教育的要求,因此需要进行表达上的转换,用“低文化群体”来代替“文盲”,用“基本素养教育”来代替“扫盲教育”。其次,根据《贝伦行动框架》《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等国际精神,妇女扫盲教育应坚持以人为本、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以妇女的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妇女的批判性思维、激发妇女的主体性意识、保障妇女的基本权益为重点,突出强调妇女个体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实现和在现代化进程中参与程度的提升。表达的转换能够加强大众对新时代妇女扫盲教育的理解和认识,理念的重塑能够赋予妇女扫盲教育新的生命力,从而推动妇女扫盲教育继续开展,并实现内涵式发展。

2.妇女扫盲教育的体系重构

妇女扫盲教育工作的停滞与妇女扫盲体制机制的式微密切相关。妇女扫盲教育体系的重构不仅意味着原有妇女扫盲教育领导机构和实施机构的恢复,还需要加强改革与创新,建立新时代革新性的妇女扫盲教育体系。首先,要加强各级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教育行政部门的具体管理,文旅部、农业农村部、工信部、妇联、乡村振兴局等相关部门积极配合,建立党和政府统一领导、各部门分工协作的高效协调的妇女扫盲教育体制机制。其次,动员乡村中小学、社区学院、村委会、居委会、农业专业合作社等机构积极参与扫盲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妇女组织在动员群众和开展扫盲活动中的主体作用,为妇女扫盲教育工作的落实提供具体的组织保障。再次,要把扫盲教育纳入国家教育体系,将学校教育与非学校教育相结合,组织不同类型的扫盲教育活动,同时重视扫盲后的继续教育,完善扫盲教育体系,巩固扫盲成果。最后,要制定能够反映时代要求的新的妇女脱盲标准,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质量评估体系,从而完善扫盲质量保障体系,防止出现“形式化”扫盲工作和“假脱盲”现象。

3.妇女扫盲教育的政策创新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在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即将实现之际,不管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还是教育现代化目标的实现,都需要继续推进妇女扫盲教育,提高其基本科学文化素质。作为公益性质的社会工程,妇女扫盲教育的开展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为此,要完善相关政策,从国家层面引起对妇女扫盲教育的重视。一是要进行政策创新,将妇女扫盲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与乡村振兴和现代工农业的发展结合起来。二是要出台新的妇女扫盲教育条例,制定符合时代需求的标准,对妇女扫盲教育的具体事宜做出明确规定。三是要进行政策倾斜,重点关注民族地区和偏远农村地区的妇女扫盲教育,因地制宜制定符合本地区的扫盲规划,使扫盲工作分层分类推进。

4.妇女扫盲教育的资源开发

妇女扫盲教育的有效开展离不开课程、教师、场地、设备等资源支持。要推进新时代妇女扫盲教育,必须进行资源开发,提供资源保障。进入新时代,妇女扫盲教育既不能照搬一般的扫盲课程,也不能沿用旧版扫盲教材,必须以教育对象的学习需求为导向,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旨归,因地制宜,分类规划,结合妇女的人生境遇、成长经历和认知结构制定针对性强的课程,编写专门针对民族地区和偏远农村地区的教材。《教育部基础教育司2012年工作要点》就曾提出要“编写一套适合新时代成人文盲学员需要的扫盲教材”。新时代妇女扫盲教育的开展还要整合和利用好社区资源、基础教育资源、乡村振兴项目资源等。此外,还要充分发挥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作用,实现“互联网+”妇女扫盲教育,将信息技术同时作为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打破时空界限,实现资源共享,缓解资源压力,创新教育形式,提升教育效果。

5.妇女扫盲教育的重点转向

基于当前我国低文化妇女的地理分布特征和国家发展战略,在今后一段时间,我国妇女扫盲教育将在地理区域、教育目标、教育内容等方面发生一些变化。在地理区域上,需重点加强民族地区和边远农村地区的妇女扫盲教育。受经济发展水平和传统文化的影响,这些地区的教育相对落后,性别角色规范存在刻板偏见,因此是剩余文盲的主要聚集地。加强妇女扫盲教育对于这些地区的乡村振兴、脱贫攻坚成果巩固都有积极意义。随着时代的发展,识字教育和实用技术教育已不能满足妇女发展的要求,新时代的妇女扫盲教育将重视培养妇女的终身学习能力,促进妇女的全面可持续发展,使妇女成为学习型社会的主人。在教育内容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作为传统识字教育的新形式,应成为重中之重。对民族地区和农村贫困地区的妇女来讲,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其融入主流社会、拓展个人发展空间创造了机会。在此基础上,其他技能教育、精神文化教育才成为可能。

6.妇女扫盲教育学术研究的推进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进入21世纪,我国农村妇女教育问题得到许多学者的关注,关于农村妇女教育的影响因素、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现实问题及其解决策略是研究重点。但同时,该领域的研究中还存在着理论研究不足、研究方法单一等问题。为进一步创新、充实该领域的研究,在未来的学术研究中,研究者应更加注重以下几点:一是加强理论研究。明确新时代妇女扫盲教育的内涵、范畴、特征、意义等基本问题,构建科学的妇女扫盲教育框架体系,推动妇女扫盲教育研究走向科学化、规范化和体系化。二是采用多元化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在研究视角上,广泛应用跨学科、跨专业的研究思维,从妇女学、社会学、教育学、生态学、心理学等视角审视妇女扫盲教育。在研究方法上,顺应现代教育研究趋势,将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结合,一方面借鉴统计学的方法进行量化分析;另一方面,广泛使用观察法、个案法、实验法等质性研究方法,以深化妇女扫盲教育研究。三是将研究对象聚焦于少数民族、偏远农村地区的妇女。这些地区的妇女扫盲教育是我国成人基本教育的攻坚工程,尤其需重点关注成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学术研究的推进将有助于审视新时代妇女扫盲教育现状,把握妇女扫盲教育规律,进而引导妇女扫盲教育实践。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即将妇女扫盲和妇女解放紧密联系,始终把妇女扫盲作为革命工作、政治经济建设的重点之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妇女扫盲教育不仅为妇女自身解放、社会地位的提高做出了积极贡献,也为政治、经济、文化建设提供了必要的思想和人力基础。未来妇女扫盲教育应继续发力,助力成人群体基本文化素养的性别差异的弥合、脱贫攻坚成果的巩固、乡村振兴和两性地位平等的深入推进。

猜你喜欢

文盲妇女工作
《假文盲》的启示
“新文盲时代”
漳浦县妇联走访慰问“两癌”贫困妇女
一株“灵芝”——一位贫困妇女的脱贫自述
不工作,爽飞了?
明证
当代妇女的工作
选工作
全民扫盲
妇女应注意“自行车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