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2021-05-31张静
张静
【摘要】学生在步入初中之后学习的内容难度和数量都发生了质的飞跃,其中,尤为明显的是数学学习.在初中数学学习中,很多学生面临困境,不能很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提升学生的教学素养,教师应不断研究和探索,创造新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鉴于此,本文主要对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现进行了简单的分析,从中找出具体的操作方案,以期通过讨论为初中数学教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供帮助.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创造性思维;培养
引 言
与小学数学教学相比,初中数学教学无论是从概念的丰富性上还是从概念的抽象性上都进一步提升,对学生的要求也相对更高,即要求学生通过学习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很多学生在数学学习上都面临着困境,因此,如何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教师一直考虑的问题.
一、创设思维情境
情境教学是初中数学教学中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教师通过创造相对应的情境,能提高学生对数学抽象知识的认知,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应用相对应的数学概念,进而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为了更好地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课堂效果,教师可以创造相对应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下对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
想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教师就要具备一定的创造意识,通过自身对问题的认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让学生在遇到问题和学习概念时能采取相对应的创造情境的方式提高学习效果.
例如,在教学“几何图形初步认识”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在直线、射线和线段这一节课创造相对应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思考.
又如,小明有四颗钉子、三根木条,如果教师将钉子a钉在木条A边缘木条处,那么学生会产生什么样的反应;如果教师将钉子b钉在木条B中间木条处,那么学生会产生什么样的反应;如果教师将钉子c和d钉在木条C上,那么学生会产生什么样的反应.学生通过思考和在日常生活中的经验发现:如果只是将钉子钉在木条的一端,木条就会绕着钉子这一端转圈;如果将钉子钉在木条的中间,木条就会整体发生旋转;如果两颗钉子钉在一根木条上,木条就会固定在平面上.教师通过这种方法让学生得出通过一点可以穿过无数条线,如当钉子b钉在木条B上时,木条B可以停在任何地方;当钉子a钉在木条A上时,木条a可以不断旋转,那么这两种情况有什么不同,进而引入由一点引发的直线叫射线,通过一点可以造就无数条射线这一知识点.在这之后,教师让学生分析最后一种情况,进而得出两点可以固定一条线段.教师通过这種方法让学生理解直线、射线和线段的概念和特点,进而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到直线、射线和线段三个概念之间的区别,加深学生的理解.
再如,在教学“正数和负数”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入学生最为常见的购买情景,如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如果小明手中有10元钱,他想购买一瓶五元钱的可乐,那么小明手中还有多少元钱?如果小明手中只有10元钱,他想购买五十元钱一箱的可乐,那么小明会面对什么情景?”这时,有的学生回答:“如果小明购买一瓶五元钱的可乐,那么小明手里还剩五元钱;如果小明购买五十元钱一箱的可乐,那么小明欠店家四十元钱.”教师将这一购买情景引入负数的概念中,让学生认识到什么叫作负数.
二、形成直觉思维,培养创造机智
直觉思维是数学中的一种常见思维.学生通过树立直觉思维可以在做数学题时对题目快速地做出反应.直觉思维可以认为是一团毛线中的一个起点,学生想要更好地解决问题就需要抓住这个起点顺藤摸瓜,找出解决方式,得出结论.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树立直觉思维是为了在遇到问题时可以第一时间做出反应,找出解题的思路和技巧.由于数学测试是有时间限制的,没有时间过多思考和研究,如果学生在解题思路的选择上花费过多时间,他们的学习成绩就会受到影响.除此之外,如果学生无法形成直觉思维,在解决问题时就会面临重重困难,因此,教师需要让学生不断地锻炼以形成直觉思维,通过直觉思维的树立培养创造机智,因为创造是需要开端的,而直觉思维就是创造的起始点,学生能通过这一点的破绽不断分析,找出相对应的解决方法,最后得出正确的答案.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教师可以通过限制时间的方式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出题型中的破绽.例如,教师可以讲述一道例题:“学生在外出参加交流的过程中以四千米每小时的速度向郊游的目的地出发,但是在行走半个小时之后,学校有紧急任务需要教师处理,教师又以十七千米每小时的速度向学校赶,那么教师需要花费多久才能赶上学生队伍的进度?”教师给学生一分钟的时间阅读题目,让学生通过对题目的阅读做出快速的反应,形成直觉思维,找出例题中的破绽,将教师赶上学生需要的时间设为x小时.教师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具有一定的问题处理敏感度,在问题处理敏感度得到提升之后可以找出其中的线索并进行解决,长此以往,学生树立了直觉思维,对问题解决的思路更加清晰,也会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发现问题,找出其中的破绽解决问题,提高问题解答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在学生遇到问题时,教师要为他们限制时间,这个时间不宜过长,因为过长的时间对直觉思维的训练起不到太大的帮助.同时,在学生解题的过程中,教师不应在发现学生的思路和预想有差别时就打断他们,因为同一道题型往往有多种算法,条条大路通罗马,每一种解题方式都是不容忽视的,通过这种方式能逐步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同时,这种方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更具有趣味性,教师采用这种方式能更好地提高课堂氛围,使学生建立相对应的学科自信,对数学学习的热情更高.
三、培养发散思维
培养发散思维是树立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步骤.通过发散思维的树立,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造技巧有所提高.同时,初中数学教学中有很多提高学生发散思维的方式,因为在长期的数学应用过程中,人们逐渐意识到发散思维的作用和影响,这对数学学习和数学能力的形成有着不可忽视的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的例题往往不是考试中需要解答的问题,而且学生学习的内容不可能完完全全地搬到实际应用中,但是原则和道理是一样的,很多学生在应用的过程中面临困难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形成相对应的发散思维,对于数学问题的解答往往只从固定的几个角度出发,导致了在问题解决上出现困难,而发散思维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和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技巧.
为了更好地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引入一题多变和一题多解的教学方法.我们之前已经提到条条大路通罗马,同一道数学题往往有不同的解法,通过不同的突破点也可以完成对数学问题的解答.这种解答方式在几何图形中最为常见的是通过论证不同的已知条件或做出不同的辅助线,都可以达到相对应的解决问题的目的.教师通过一题多解的训练能增强学生对问题的解答能力,使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可以及时地选择最方便、最简洁的方式进行解答.这种方式能更好地提高学生对知识理论的变通能力.提高知识的运用技巧、知识储备以及知识的应用能力是创新的基础和前提,如果没有较为夯实的知识基础,创新就无从谈起.教师通过一题多解的方式能让学生的知识形成体系,也能让学生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因为在现阶段的初中教学中,学生往往学习这一单元的内容就忘记上一单元的内容.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教师选取了一题多解的方式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让学生不仅能学会,而且能记住、运用.
一题多变也是数学学习过程中一种常见的技巧.教师通过一题多变的方式加深学生对题目的理解,能提高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认知,加强学生的记忆力和应用能力.同时,教师通过一题多变的方式能让题目考查的知识点更好地被学生掌握,让学生更灵活地掌握概念,进而应用到实际题型解答的过程中.例如,在讲解“一元一次方程x+3=7”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变式,如7-x=3或将已知条件变成所求答案x+4=7和x=7-3,这些都是最简单的变式.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计算机题型编出相对应的应用题,从而加强学生的理解能力.
结 语
为了更好地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应当创设相对应的思维情境,让学生通过思维情境对知识有更好的理解,加强学生的认知,同时通过相对应的训练方式让学生形成直觉思维,使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可以及时发现问题的突破点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岩.“五部曲”唱响数学思维能力培养之歌: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策略研究[J].数學学习与研究,2019(4):74.
[2]陈余根.再谈数学课堂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学数学,2012(17):54-56.
[3]陈砺霜.浅谈数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福建中学数学,2003(6):7-8.
[4]张晓平.初中数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分析[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9(24):172.
[5]周栋梁.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方法[J].数学大世界(下旬),2019(10):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