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通威的“渔光一体”

2021-05-31覃毅

21世纪商业评论 2021年5期
关键词:组件产业链电池

覃毅

“上可发电,下可养鱼。”过去39年,刘汉元缔造了一个“双料冠军”的财富神话,这便是开拓了“渔光一体”发展模式的通威集团。

发轫于1986年的西南地区第一家渔用配合饲料厂,今天的通威不仅是全球水产饲料龙头企业,还是全球规模最大的硅料和太阳能电池生产企业。

最新公开数据显示,通威水产饲料在全国市场占的有率约20%,而在硅料和电池片环节的光伏业务上,截至2020年年底,通威高纯晶硅年产能8万吨,太阳能电池年产能27.5 GW,两项产能均登顶全球。

在“碳中和”全线提升行业景气度的2020年,通威交出了一份最佳年报。根据财报,通威全年营收442亿元,同比增长17.6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6.1亿元,同比增长36.95%。相较2015年的7.4亿元净利润,5年之间,通威的利润增长了近5倍。

企业的高增长也成就了通威集团创始人刘汉元的财富积累。公开资料显示,2019年,刘汉元、管亚梅夫妇以440亿元人民币的财富排2019年胡润百富榜第59名。而在2021年4月发布的2021年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中,刘汉元以103亿美元(约670.3亿元人民币)位列第219名。

截至4月21日,通威的市值达1528.28亿元,成为继光伏龙头隆基股份之后,第二个市值破千亿的企业。今年早些时候,受市场和政策消息的影响,“碳中和”掀起的炒作行情开始集体回调,通威股份也在调整之列。

对于通威“渔光一体”的发展模式,通威相关负责人接受《21CBR》记者采访时表示,水产养殖和光伏行业的跨界融合,是“1+1>2”的选择。

跨界光伏

1986年,四川眉山县一家渔用配合饲料厂开业,创办工厂的正是后来声名远播的“鱼饲料大王”刘汉元。1992年,在水产饲料厂的基础上,刘汉元创立通威饲料有限公司,后来逐步发展壮大,成为今天的通威集团。

主营业务分行情况。单位:亿元

刘汉元将企业命名为“通威”,寓意“通力合作,威力无穷”。事实上,过去的39年,通威的成长速度确如其名。

资料显示,通威饲料公司成立后,快速成长为国内最大的水产饲料生产商,并开始向软件开发、宠物食品、工程建设等领域适度多元发展。2004年通威股份在上交所上市时,年营收已经接近20亿元。

入股永祥树脂,可以说是通威在光伏产业链上游布下的一颗棋子。

2016年前后,整个光伏行业的单多晶技术路线之争陷入焦灼,通威则在硅料和电池业务上逐渐壮大,逆袭为光伏产业链的两大环节龙头。公开报道资料显示,2016年至2020年,通威股份的多晶硅产能由1.5万吨增至8万吨,太阳能电池产能由3.4 GW增至27.5 GW。

据通威股份2020年财报,其光伏业务营收225亿元,同比增长26.41%;农牧业务营收209亿元,同比增长11.96%。光伏业务营收已超过农牧业务。

具体来看,通威全年的高纯晶硅销量8.66万吨,同比增长35.79%,实现毛利率36.78%;电池及组件出货量22.16GW,同比增长66.23%,单晶电池毛利率16.78%。整个光伏业务的平均毛利率远超公司的整体毛利率水平(17.16%)。

目前,在光伏产业链环节,通威在电池片和硅料两端成为全球第一,与硅片、组件两端的光伏巨头隆基股份比肩。

“中国是水产养殖和生产的全球第一大国,国内大部分养殖水面集中在东中部地区,尤其是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这些区域也是我国能源消费、GDP、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但东部地区人口多,土地资源少,能夠用于进行光伏发电的空间相对有限。当时的光伏电站主要采取家庭分布式发电,每个家庭房顶装置光伏电站独立运营,成本高。”对于“渔光一体”的发展路径,通威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这些问题启发了横跨渔业与光伏业的通威。“渔业为通威连接了数十万的养殖户、上千万亩的水域面积,养殖户们都有提升鱼塘效益的诉求;将渔、光有机融合,实现了空间复用,两个业务面临的问题得到化解。”

通威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阶段,目前“渔光一体”模式提档升级为“渔光小镇”,在产业高效协同的同时,因地制宜地搭载旅游产业,进一步促进产业高效融合发展。

显而易见,多年来“两条腿”走路的通威,开始进一步延伸产业生态,推动专业化发展。回顾过去39年,从水产霸主到光伏龙头,外界将通威称为“从鱼塘长大的光伏巨头”。

错位竞争

自跨界光伏行业以来,通威逐渐形成了从上游高纯晶硅生产、中游高效太阳能电池片生产,到终端光伏电站建设与运营的垂直一体化的光伏业务。

不同于行业龙头隆基股份全产业链的一体化发展路径,通威持续深耕硅料和电池片环节,并在行业内保持着领先地位。而在光伏产业链上的硅片、组件两大环节上,通威更多地选择与上下游企业协同。

按照刘汉元接受采访时的说法,通威没有入局组件等产业链环节,而是与隆基、晶科能源、天合光能等伙伴合作,实现上下游协作,实现有所差异、有所错位的竞争和产业分工。如此一来,光伏行业能发挥更多的协同效应,减少无序竞争,共同促进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事实上,通威从早期入局光伏产业就已明确的优势来看,产业链互补似乎是更好的选择。早在通威进军光伏业务的2006年前后,国内光伏组件和电池环节厂商正处于技术路线之争当中,与行业龙头短兵相接并非理智之举。

正是由于专注硅料和电池片环节,通威可以与产业链上的龙头企业深度合作,进一步提高竞争力。根据公开资料,近两年来,通威的原料供应合作商包括隆基在内的各大光伏行业龙头。其2020年财报显示,在营业收入上,通威前五名客户的销售额收入达 103.1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 23.33%;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98.6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25.53%。

早在2017年,通威就与隆基股份合作投建产能5万吨的多晶硅项目,项目达产后,通威股份的多晶硅产能快速赶上了行业龙头协鑫集团。

近两年,通威与隆基也曾多次联手,强化产业链供应绑定。

据通威官网的公告信息,2020年9月,通威拟对旗下持股85%的永祥新能源增资扩产,隆基作为参股方进行了注资,两家企业合计投资总额达32亿元。根据协议,双方以每年10.18万吨多晶硅料供需作为合作的基础目标;隆基的硅料需求优先从通威采购,通威硅料优先保障供给隆基。

同期,隆基股份方面公告称,拟参股投资云南通威,这使得通威股份对云南通威的持股比例由100%变为51%。

在业内人士看来,双巨头的合作和绑定,所谋甚远。

摆在眼前的现实问题是,2020年国家提出碳中和倡议以来,整个产业链行情全面升温。自当年7月份起,产业链上供需矛盾凸出,多晶硅、光伏玻璃等材料价格出现波动。其中,作为光伏制造的基础原材料,硅料的涨价首当其冲。

根据公开数据,自2020年下半年出现涨价潮至今年2月底,多晶硅料的成交价首次突破10万元/吨。作为全产业链最紧缺的环节,目前硅料最新成交价已达13万元/吨。

产业上游的硅料涨价,影响到硅片、组件等环节跟着涨价。据今年4月18日数据,隆基组件报价达到1.78元/W,在所有报价厂商中最高。?

值得一提的是,供需紧张开启了涨价周期,硅料和电池片业务龙头通威虽然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但也有隐忧。

公开资料显示,2021年初,受涨价行情和政策消息影响,以通威为代表的光伏板块在二级市场集体受挫,被业内视为市场对产能需求的担忧。

重大项目投资。单位:万元

“我们判断目前硅料不会出现过剩。”通威股份有关负责人接受《21CBR》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全球光伏产业仍然保持着平均年装机量20%—30%的增幅,需求量一直在增加,“此外,这一轮光伏装机量增长是因为平价上网,由过去的补贴计划驱动变为需求驱动。”

急速扩张

当年从“鱼料大王”跨界光伏产业的决定,让通威打开了“双料冠军”的大门。在碳达峰、碳中和倡议带热光伏赛道的时代背景下,通威如何打开新成长周期大门?

从通威的市场动作来看,产能或许是抓手之一。4月12日,通威连发41份公告, 除了2020年财报、2021年一季报外,最吸引投资者关注的公告,是一份《公开发行可转债预案》。

根据这份预案,通威股份计划发行不超过120亿元的可转换公司债券,主要用于建设10万吨光伏高纯晶硅、1000吨电子级高纯晶硅、15GW单晶拉棒切方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等。

据通威2020年财报,其投资的项目包括乐山二期5万吨、保山一期5万吨和包头二期5万吨高纯晶硅项目,以及眉山二期7.5GW、金堂一期7.5GW太阳能电池项目。

在光伏产品生产和在建产能投资方面,报告期内,通威的太阳能级多晶硅在建生产线总投资6524.68万元,单晶硅电池投资约10亿元。

2020年2月,通威曾发布一份高纯晶硅和太阳能电池业务2020-2023年发展规划,其中提到高纯晶硅业务累计产能目标为:2020年8万吨,2021年11.5万-15万吨,2022年15万-22万吨,2023年23万-29万吨。太阳能电池业务累计产能目标为:2020年30-40GW,2021年40-60GW,2022年60-80GW,2023年80-100GW。

从通威发布的2020年财报来看,其高纯晶硅年产量8.66万吨,太阳能电池及组件出货量22.16GW。相较预期的差异,刺激了通威在光伏行业市场行情中急速扩张的雄心。

从光伏行业应用端的行情来看,通威的扩张模式有迹可循。2020年我国光伏新增和累计装机容量继续保持了全球第一,国内光伏新增装机规模达48.2GW,创历史第二新高,同比增长60%。

行业分析预计,“十四五”期间,我国光伏市场将迎来市场化建设高峰,预计国内年均光伏装机新增规模在70-90GW,未来10年年均装机量将达120GW,加速我国新能源时代的到来。

除了大扩张式产能投入,通威也面临一些潜在的行业挑战。从产业链环节来看,面对组件环节直接决定合作供应商和应用市场,向组件环节发力似乎可以成为通威的一个发展方向。

“通威切入组件环节是有必要的。相比于过去15年,当下整个光伏产业链技术变革的速度实际上在变慢,产业一体化规模化的全产业链布局,其竞争优势要比专业化变得更强,这是当下时代的阶段性选择。”申万宏源投资总监韩启明接受《21CBR》記者采访时表示。

猜你喜欢

组件产业链电池
推进内蒙古产业链现代化的思路和举措
图画捉迷藏
创建Vue组件npm包实战分析
光伏组件热斑对发电性能的影响
智能机械臂
长三角人工智能产业链联盟成立
重庆将重点打造千万亩产业链基地
相机电池的保养
Apple Watch产业链上的企业
硬件修复大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