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阿斯利康
2021-05-31韩璐
韩璐
“你们以后是不是要成为代理公司了?”阿斯利康全球执行副总裁、国际业务及中国总裁王磊,最近总被问到这个话题。
外界的疑惑并非空穴来风。2021年2月,阿斯利康与国内创新药企君实生物达成战略合作,成为PD-1(特瑞普利单抗)在中国内地泌尿系统肿瘤和非主要城市所有适应症的市场推广方和主要代理商。
3月,阿斯利康又与诺辉健康签订协议,获得后者的产品“常卫清”在中国内地的公立医院、药店和互联网医院的推广权。
此前,外界对阿斯利康的认知,更多是一家全球制药巨头。2020年,阿斯利康年收入达到266.17亿美元。在中国市场,阿斯利康收入53.73亿美元,占全球收入20.2%,位居跨国药企第一,业务横跨呼吸、肿瘤、心血管、肾脏、代谢和消化领域。
庞大的产品线与人员分布下,阿斯利康似乎不止于制药研发了。王磊向《21CBR》记者解释阿斯利康的“新属性”,“我们有强大的研发能力,能分辨方向和好坏。研发能力薄弱的部分,就合作;研发能力优势的部分,就自研产品,这是互补的”。
在王磊看来,随着转型深入,未来商业代理、自主研发和投资孵化会在阿斯利康的中国业务中三分天下。
生态转型
阿斯利康从1993年进入中国后,一直以创新生物制药不断提升在华市场份额,如今在全国拥有近2万名员工。
在近两年药品集采政策落地阶段,大量跨国药企纷纷缩减销售与市场团队,阿斯利康却依旧保持着庞大的队伍,因为随着阿斯利康自身业务的变化,公司需要更多人手投身于节奏更快的发展中。
追根溯源,阿斯利康在中国的转型启动于4年多前。
2017年,阿斯利康在无锡建立了中国健康物联网创新中心,计划探索健康物联网诊疗一体化全病程管理解决方案。同年,阿斯利康与国投创新合资成立了迪哲(江苏)医药有限公司,加快了本土新药研发步伐。
2019年,阿斯利康宣布与无锡合作共建无锡国际生命科学创新园。同年,阿斯利康又在上海设立全球研发中国中心,并与中金资本联合设立总规模达10亿美元的全球医疗产业基金,扩大海外创新引进和本土创新孵化。2020年,阿斯利康触网,启动了“互联网医院”项目。
用王磊的话说,阿斯利康要搭建自己的生态圈。公司现在聚焦的,除了自身的研发与销售,还有创新生态圈、慢病管理、数字化医疗、资本对接、零售创新、基层医疗等多个方面,合作伙伴横跨政、产、学、研、医、投各界。
在各细分赛道上,阿斯利康有不同的考虑。王磊向《21CBR》记者介绍,在方向上,更多参与公司了解的领域,少涉及不相关或者没有足够经验的治疗领域。在合作程度上,有采购和代理合作,比如,和诺辉健康、君实生物的合作;有共同研发层面的,比如与泛生子一起研发肝癌筛查产品;也有帮助企业打开国际化市场的。
“很多企业,我们都是长期合作,从投资到各个阶段的支持都有。”王磊说,“这个生态圈不见得是大而全,我们不擅长的就不做,现在治疗领域里重视早筛早查、辅助诊断以及康复。我们会分阶段看,归根到底还是选足够好的产品。”
扩大朋友圈
2017年起,阿斯利康每年都举办生态圈大会,今年的参与企业超过600家,包含器械、数字化、保险、基金等多个领域。“我们的朋友圈要足够大,才能够推出患者真正需要的东西,才会有整体的、合理的解决方案出来。”
国内的医疗环境,因为医保政策改革,集采落地等,各企业面对的竞争正在加剧。对如今的阿斯利康来说,“生态”变得格外重要。
“研发中心对很多企业来说成了成本中心,但我们和国投创新合作的迪哲医药正在研发4款1类新药,公司也在冲击科创板。”王磊觉得,行业变化过程中,并不是一定要做不同的事,贴近市场是关键。“中国医保谈判、集采、发展创新,都是从民生考虑,阿斯利康也有创新药。手上有大品种参与集采很正常,不代表销不动,只要品牌够强大,患者有需求。”
过去阿斯利康会强调原研药,接下来会参与到更多新药研发中,王磊表示:“我们有销售团队、有合规性经验,合作伙伴可以找我们做代理。我们还有10亿美元投资创新企业,阿斯利康战略调整后,手上会有数百个产品,强调的是患者需要,而不是自己有什么。”
在市场依旧区分跨国还是本土企业时,王磊坦言,阿斯利康是跨国企业,会有跨国的架构和业务。“跨国企业本土化是一个必然战略,当我们和本土企业站在同一起跑线,研发、决策链都在国外的话,速度是无法适应中国市场需求的。加上疫情帶来的隔断,发展本土新药,发展本土研发,任何跨国公司在中国都要过这一关。”
他表示,阿斯利康还是要接地气,底层逻辑就是要贴近当地患者,把创新和研发前移,无非是以当地患者利益、当地业态为中心,与当地合作伙伴整合在一起。“当然,我们不是只强调本土化,在本土创新走向国际的时候,阿斯利康跨国的属性也是当仁不让的。”
对于未来,王磊表示,阿斯利康的生态圈内有资本对接产业,有互联网医院,有超过2万人的销售队伍,也有10亿美元的医疗基金,加上公司自身的优良管线和研发体系,可以在本土和国际业务之间切换,“今后,阿斯利康将拥有自己研发的50个产品,也有国内投资的100家公司,无论是药品、器械还是诊断,只要患者需要就去做,无论它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