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学困生成因分析及帮扶策略研究

2021-05-31王荣花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4期
关键词:学困生中职专业

王荣花

[摘           要]  职业院校的学困生尽管占比不大,但对校风、学风、人才培养的质量、个体成长成才、校园安全、学校声誉乃至精准扶贫等都产生了直接影响,须高度重视,并采取行之有效的帮扶或矫治对策。从多维度厘清学困生成因,从坚持就业导向,重视实践性教学;转变教学方式,建立教学资源库;重视专业启蒙教育,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第二课堂;家校合力,促进学生心理断奶;多措并举抓好学生出口关;“三进两联一交友”平台,助力学困生转化等方面提出学困生帮扶对策。

[关    键   词]  中职;学困生;成因分析;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獻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04-0026-02

重视学困生,紧抓学困生转化,是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实以人为本教育理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具体体现。学困生,尤其是少数民族学困生,如今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尽管占比不大,但却对学风、校风、人才培养的质量、个体成长成才、校园安全、学校声誉乃至精准扶贫等都产生直接影响,须高度重视,并采取行之有效的帮扶或矫治对策。

一、学困生概念的界定

学习存在困难的学生,简称学困生。其典型特征表现在:学生智力水平正常且无感官障碍,学习兴趣欠佳、基础薄弱、行为习惯和学习方法等方面明显缺陷,学习成绩明显落后于多数同学,预期学习目的不达标。

二、中职学困生成因分析

为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厘清学困生成因,是帮扶转化的首要前提。

(一)个人因素

1.语言基础薄弱

生源质量决定教学起点。学生的基础知识功底浅,尤其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基础知识不牢,主要表现在:认读识字水平不高、阅读理解能力欠佳、口语交际困难、书面表达错字现象普遍,语句不通顺等。这是造成中职教学困难的关键因素之一。

2.专业学习缺乏兴趣

对于职业院校或是专业的选择,一是因“不了解”而盲目跟风的现象;二是存在“不自愿”“不感兴趣”,上高中无望、未达到理想专业要求而被迫选择的现象。在进入职业院校专业学习后,除因个人认知或个人理想与现实的错位、职业教育理解偏差、职业生涯规划缺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水平不理想等主观因素外,专业学习内容抽象且信息量大、社会对中职教育认同度偏差等客观因素,也会导致学生上课由开始的听不懂,继而获得感与成就感与日递减,学习兴趣减弱,最终致使学生专业学习中出现茫然、厌学,甚至弃学的现象。

3.学习随性

中等职业教育较之基础教育,学习强度较弱,学习压力相对减轻。不少学生因自律能力有限,学习无目标,盲目从众,追求电子产品、网络等带来的愉悦与满足,从而沉迷游戏,贪玩享乐,致使学习成绩不理想。其主要表现为:学习没追求、没计划、没目标,成绩好坏无所谓,沉迷网络,上课按部就班,听课随性,心情好听一听,反之,则得过且过;下课后,作业敷衍了事,自主复习意识薄弱。个别孩子虽然学得很努力,但是起色不大,不见成效。

4.养成教育缺失

部分学生因父母离异、隔代教育,不少学生家长为农民,文化程度低、教育观念陈旧,家庭教育不到位,导致养成教育缺失,未能在学校、家庭、社会形成合力发挥最大效力;不少孩子性格内向,寡言少语,课堂上时常心不在焉、发呆走神、玩手机等,作业低效完成甚至不交,学习成绩不理想。

5.心理尚未“断奶”

心理“断奶”是指学生在学习和工作当中产生的一种心理问题。当遇到生病、环境适应困难、人际交往困惑、学业压力大、情感问题等困难时,如果自我调节不当,可能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严重者会影响到学业、生活等方面。如:小感冒,首先想到的不是去就医,不是去解决问题,而是通过大声哭泣、喧闹、逃课、装病等途径宣泄个人的不良情绪,想方设法回家请假回家寻求父母的依靠;在封闭式校园管理期间,为了满足个人私欲,出现不惜说假话、装病,甚至自残等多种不良行为寻求外出机会。究其缘由,是孩子心理尚未“断奶”,情感上依恋情结较重。因此,学生的心理疏导与情绪安抚是学困生转化的一项难题。

(二)学校因素

1.教学方法陈旧,实践性教学成效欠佳。本来中等职业教育旨在培养应用型、技能型实用人才,但由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重理论、轻实践,致使学生对高深的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兴趣降低,动手能力不足;教师教育理念及其知识结构更新不够,专业教师尤其是年轻专业教师企业实践经验不足,致使在教学中实践教学课程开设困难,实践性教学质量不高。

2.鉴于中职院校大多采取封闭式管理单一、僵化的模式,教学硬件设施,尤其是生均实训场地与设备配比,尚存在不足、失衡、更新缓慢、实训设备操作困难甚至闲置等诸多因素,学生在校知识的获取大多来自对课堂理论教学知识点的死记硬背,学生乐于动手、善于表现的实训操作技术的掌握则比较薄弱,致使学生专业学习的积极性减弱甚至丧失。

3.不少中职生来自农村,年龄偏小,对市场就业竞争的激烈与残酷认知迷茫,学校对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就业观的教育引导缺失或不到位,就业方向没概念,企业招聘信息关注较少或缺乏途径,致使学生学习目标模糊,学习无动力。

三、中职学困生帮扶策略

(一)坚持就业导向,重视实践性教学

中等职业教育主要培养的是技术技能型人才,人才培养目标必着重体现应用性、实践性。鉴于中职生,尤其是少数民族学生大多生性外向、喜好动手操作、喜爱自我表现等情况,在课堂教学、作业布置、课程考核等方面,注重实践和理论的合理搭配,这样既体现了知识性,还凸显了技能型知识的学习。这对激发学困生专业学习热情意义显著。

(二)转变教学方式,建立教学资源库

时代在发展,教学在变革。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式,将成为学校学习的主流。一线教师借助教材,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用好线上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因地制宜推广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加强学法指导,采取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并重的学业考核评价机制,提高学习的获得感与成就感,增强学生的自我认同,激发学习兴趣。

加强教学资源库,特别是数字资源,借助校园网平台达到共享促学共发展。如:语文教学资源库,涵盖电子教材、优质课件、教学设计、经典教学案例、教学反思、专项分类题库、影视素材、音乐素材、相关学习网站链接等内容,具有规范化、系统化等特点,既可适应互联网大数据时代信息技术发展趋势,也可满足不同学习特点学困生的学习需求。

(三)重视专业启蒙教育,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第二课堂

专业启蒙教育是一种兴趣的引导和启发,是激发学生专业兴趣、引导学生掌握专业学法、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和未来职业发展的有效方式和重要手段。因此,上好专业启蒙第一课——导论至关重要,我们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中职生多是15~18岁的孩子,活泼好动,可塑性强,乐于参加各类第二课堂活动,因此,可因势利导,开办相关专业社团,激发专业学习兴趣,引导学困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自发求知、主动学习。如:护理专业的学生,可通过组建护理礼仪、护理保健、护理技能等专业社团,引导学生认知专业、发现学习乐趣。少数民族学生,还可通过演讲比赛、汉字书写大赛、各类征文比赛、古诗词经典诵读等系列校园文化活动,打好专业学习语言基础。

(四)家校合力,促进学生心理“断奶”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引导学困生家长认清在教育理念与方式方法方面存在的不足,明确孩子的弱点与学习现状,帮助家长掌握孩子心理,消除家长与学生的隔阂,进一步拉近学生与家长心与心的距离,从而为学困生消除心理困惑,及早实现心理断奶,营造一个和谐融洽的家庭关系;加大家长对学校职业教育和发展趋势的认知,增强孩子学业的关注与择业的指导;通过职业生涯规划系列课程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明白父母的艰辛与付出,学会感恩,热爱生活和学习。

(五)多措并举抓好学生“出口关”

职业院校,就业是指挥棒,是指南针。毕业生的就业率不仅关乎毕业生的切身利益,还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在校生,尤其是学困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因此,职业院校要多措并举抓好学生“出口关”:要大力推广“1+X”证书制度,鼓励学生获取学历证书之余,努力考取多种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拓宽就业本领;增强人才市场专业需求调查,因需调整专业设置,加大校企全方位、多角度深度合作力度,邀请行业带头人或者行业专家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和专业课、特别是实训课的授课,最终实现以企业需求为导向、量身打造对口的专业技能型应用人才;进一步落实好职教高考制度,加强与高等院校联合办学力度,为学生继续提升学历、接受高等教育打开窗口,提供多种入学渠道和学习方式。与此同时,招生就业部门还应多与企业沟通,开好每年的招聘会,做好线上线下就业指导,及时公示就业招聘信息,切实为学生就业拓宽门路。

(六)借助“三进两联一交友”平台,助力学困生转化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师不仅要育好优等生,同样也不应放弃学困生。作为教师,应以“三进两联一交友”活动为平台,在平等、和谐、融洽的关系中及时了解学困生存在的问题或困难,通过深入学生身边家常式聊天、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化解学生心中的顾虑与困惑;及时发现和肯定他们的进步,抓住关键教育事件,巧用赏识激励帮助学生调整学习心态与学习方法,从而重拾自信,乐于拼搏。

四、结束语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困生的转化,需厘清造成学困生学习困难的成因,在综合分析学困生学习困难内外因的基础上,对症下药,因材施教,时时关爱学困生,学困生的转化则迎刃而解。

参考文献:

[1]傅艳敏.抓关键教育事件 转化语文学困生[C].第二届行知生涯教育论坛论文集,2020-07-02.

[2]夏英,潘莉萍.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调研报告[R].课程与教学,2020(3).

[3]卢燕.学困生学习现状成因分析及对策:以会计专业为例[J].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0(3).

[4]温晓年,陈炳权.内地医学院校新疆少数民族学困生学业帮扶机制探析[J].卫生职业教育,2020(7).

[5]赵爱霞.中职教学管理模式弊端與创新建议[J].中国培训,2017(7).

编辑 郭起珍

猜你喜欢

学困生中职专业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用爱和机智帮助学困生转化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部分专业介绍
专业修脚店
浅谈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用爱托起明天的太阳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多媒体技术助力中职美术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