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在线开放课程多元化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2021-05-31李云龙张海涛白耀博顾开朗高峰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4期
关键词:指标体系学习者多元化

李云龙 张海涛 白耀博 顾开朗 高峰

[摘           要]  在线开放课程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一种重要途径,在线开放课程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对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具有指导意义。从参与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教育专家、授课教师、管理人员和学习者四类评价主体角度出发,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机制,确定评价指标、各指标权重和评价标准,形成一套完整的在线开放课程评价指标体系,为评价者客观评价一门在线开放课程质量提供理论依据。

[关    键   词]  多元化;在线开放课程;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04-0001-03

2001年4月,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率先启动OCW(Open Course Ware,开放课程计划)项目,网络开放课程正式进入公众视野。随后,剑桥、哈佛等世界名校也陆续启动网络开放课程建设[1]。2011年教育部正式启动“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与共享”项目,要求建设精品资源共享课和精品视频公开课,并建立一个国家精品开放课程网络共享平台(爱课程网)。通过近几年的建设,建成了诸如资源共享课、视频公开课、慕课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和私播课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等多种类型的在线开放课程[2]。2015年,教育部颁布《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文件,要求各高校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學资源,开发在线开放课程,将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相结合,并在各高校之间共享一些精品课程,实现资料利用的最大化,惠及更多的师生[3]。此后,各类在线开放课程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但是其课程建设的质量却参差不齐,如何控制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质量成为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大难题,于是在线开放课程评价指标体系孕育而生。通过在线开放课程评价指标体系,评价者可以对一门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进行量化统计并作出客观评价,大大提高了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质量。因此,在线开放课程评价指标体系是否科学,对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在线开放课程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现状

目前针对在线开放课程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相关研究较少,主要的文献包括: 2010 年教育部公布的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其中包含5个一级指标和14个二级指标[4]。唐晓君等[5]探讨出一种从学习者角度考量的“自下而上”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德尔菲方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为学习者选择优秀课程提供一个客观依据。王璐等[6]将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中用户的评价作为研究对象,排除一些无用的评价,筛选出240条与课程质量相关的有用评价,通过开放性编码和轴心编码的方法,构建了一个包含5个一级指标和17个二级指标的在线开放课程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刘智勇等[7]人结合在线开放课程和混合式教学的特点,提出了与多因子评价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评价方式,并制定了详细的评价量化表。Daytion等[8]在教育实践目标原则下,设计了一个包含7个一级指标和25个二级指标的网络课程质量评价体系。Lin[9]通过研究网络课程质量的文献,设计了一个包含4个一级指标和16个二级指标的网络课程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二、在线开放课程多元化评价机制

(一)评价角度多元化

由于学习者是通过网络进行学习,所以评价内容大体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对教学内容进行评价,二是对网络学习平台的界面友好性等进行评价。所以评价的切入点就会很多,诸如:教学设计,教学资源,交互性、实用性等[12]。

(二)评价主体多元化

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是一项庞杂的工程,每一位参与者都有明确的分工,它不仅需要教育专家和任课教师的辛勤付出,还需要管理人员和学习者的通力合作。就因为分工不同,他们对在线开放课程评价的角度也会有所不同,只有综合这些参与建设者的意见,才能制定出客观全面的评价指标体系[13]。

综上所述,从目前已有的在线开放课程评价指标体系来看,其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评价内容不全面、评价主体单一等[10-11]。基于此,本文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机制,选取教育专家、授课教师、学习者和管理人员四类主体,在他们各自擅长的工作和学习领域,分别提出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意见,综合这些观点,从而构建一个全面的在线开放课程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为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提供理论指导。

三、在线开放课程多元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确定评价指标

参考教育部2012年颁布的“2012年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评审指标体系(高职)”文件,把分解出来的主要指标进行梳理,相似的合并,不重要的舍弃,初步形成一个包含6项一级指标和15项二级指标的评估指标体系。接着,使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把设计好的调查问卷分别发放给6位教育专家、14位授课教师、5位管理人员、57位学习者组成的评价主体,根据反馈意见对部分指标的提法进行修改,并对部分二级指标进行分解细化,构建出最终的在线开放课程评价指标体系框架(表1),该指标体系包含5项一级指标和20项二级指标。

表1 评估指标体系 ■

(二)指标权重的确定

选用简单估价权重的方式。具体的实施步骤如下:根据估价权重的要求设计调查问卷,将5项一级指标和20项二级指标列于表格上,对不容易理解的指标项进行解释。根据每个指标的重要性,划分为五个层次,对应的分值分别为1分、0.8分、0.6分、0.4分和0.2 分,要求上述四类评价主体(教育专家、授课教师、管理人员和学习者)共82个人对指标的重要性进行判定,并在指标后相应分值的空格内打钩。 计算公式如下:

fi=■Ai / N (公式1)

公式1中,fi为该指标的平均值,Ai 为调查对象所打的分值,N为调查对象的有效数量。

Wi=fi / ■ fi (公式2)

公式2中,Wi为该指标权重值,■ fi是该指标所在指标群的平均值之和。

一级指标的权重采用和二级指标相同的计算方法,计算结果见表2。

表2 各指标权重值

(三)制定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是指标的价值判断,是教育活动达到某种程度的要求 [14]。本研究评价标准的制定步骤如下:

1.参考相关规定,并结合教育专家、授课教师、管理人员和学习者反馈回来的意见,对不同的二级指标形成具体的评价内容。

2.为方便评价者打分和对结果进行统计,本研究对各二级指标的评价标准进行量化。采用等级赋分法,将各二级指标的评价等级划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和基本合格,对应的分值分别为4分、3分、2分和1分。具体评价标准的内容见文末表3。

(四)在线开放课程的总体评价

根据以上在线开放课程多元化评价机制的分析,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对在线开放课程进行评分。首先,选取四类评价主体人员若干,分别负责各自的评价内容,参考二级指标的评价标准,对在线开放课程评定等级并给予相应的分数。然后计算各二级指标的平均值,再用各二级指标的平均值乘以各自对应的权重值,即得出各二级指标的加权值,最后对各二级指标的加权值进行求和,得出的分数就是该在线开放课程的最终得分,分值越高越优。

四、结语

本研究的在线开放课程多元化评价指标体系丰富和完善了在线开放课程评价体系的理论,有利于提高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质量,并对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Henk Huijser,Tas Bedford,David Bull.Open Course Ware, global access and the right to education:real access or marketing ploy[J].International Review of Research in Open and Distance Learning,2008(1):1-13.

[2]王友富.从“3号文件”看我国在线开放课程发展趋势[J].中国大学教学,2015(7):56-59.

[3]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學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教高[2015]3号)[EB/OL].[2015-4-28]http://www.moe.edu.cn/srcsite/A08/s7056/201504/t20150416_189454.html.

[4]张秀梅.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体系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2(10):76-80.

[5]唐晓君,路莹,刘娜,等.基于德尔菲方法的在线开放课程质量评价系统研究与实现[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8(7):93-95.

[6]王璐,赵呈领,万力勇.基于扎根理论的在线开放课程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7(11):70-77.

[7]刘智勇,陈婵娟,章文林.基于SPOC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教学评价方式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7(3):99-100.

[8]Dayton D,Vaughn M M.Developing a quality assurance process to guide the design and assessment of online courses[J].Technical Communication, 2007,54(4):475-489.

[9]Lin H F.An application of fuzzy AHP evaluation course web-site quality[J].Computers & Education, 2010,54(4):877-888.

[10]李建鹏.网络课程评价标准的现状及其问题对策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1(23):391-398.

[11]孙传远.开放课程质量评价研究及其启示[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2):42-47.

[12]谭园园,孙迦.在线开放课程评价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5,11(13):142-143.

[13]秦晓琴.基于混合式教学的高职在线开放课程质量评价研究:以计算机类课程为例[J].信息与电脑,2017(12):235-237.

[14]张宇鹏.高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现状及对策分析[J].中国电子教育,2015(2):5-7.

编辑 王亚青

猜你喜欢

指标体系学习者多元化
2022城市商业魅力指标体系
自助图书馆选址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探讨构成因素在当代雕塑语言中的多元化体现
在线学习环境下学习者画像构建研究
应用技术大学教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
巧用“多元化”,赋能“双减”作业
交通强国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情感过滤假说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非正式学习环境下基于移动终端的学习者模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