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主题意义探究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2021-05-31张丹

江苏教育 2021年7期
关键词:思维品质英语教学阅读教学

【摘 要】在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带领学生深度解读文本,创设与语篇主题相关的情境,帮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阅读探究活动,进而让其学会运用所学语言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升思维品质。

【关键词】英语教学;主题意义探究;阅读教学;思维品质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26-0016-03

【作者简介】张丹,江苏省如东县马塘小学(江苏如东,226400)教师,一级教师。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在以主题意义为引领的课堂上,教师要通过创设与主题意义密切相关的语境,充分挖掘特定主题所承载的文化信息和发展学生思维品质的关键点。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围绕单元的主题语境,基于主题意义,带领学生深度解读文本,并设计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活动,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下文,笔者以译林版《英语》五下Unit 8 Birthdays的语篇教学为例,探讨阅读教学中基于主题意义探究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有效途径。

一、观察与概括,激活主题

观察是一种获取信息的知觉活动。课始,教师设计了Know about me活动,请学生仔细观察图片并说一说与教师相关的信息。其中一幅圖是春节对联,学生猜测春节是教师的重要节日。接着,师生围绕Important day这一话题展开讨论。讨论完师生的重要节日后,教师呈现文中人物,提出激活主题的问题:What are Su Hai,Su Yang and Mikes important days? 学生带着问题分组阅读文本。文本第一部分谈论的是Su Hai和Su Yang的生日,第二部分谈论了Mike的生日。学生四人一组,两名学生阅读第一部分,两名学生阅读第二部分,并分别用一句话概括所读部分的主旨大意,从而激活本节课的主题Birthdays。

由于授课教师是借班上课,Know about me活动一下子拉近了师生的距离。教师以Important day为话题引导学生发散思维,表达与该话题相关的生活经验,学生有话可说且为激活主题做好了铺垫。此外,以小组为单位分板块略读并概括文本主旨大意的活动,激发了学生探究文本主题意义的欲望,培养了他们的概括能力。

二、获取与梳理,展开主题

在探究主题意义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度讲解语篇中影响学生理解的重要词汇和语言点,并特别关注与主题密切相关的语言表达。

激活主题后,授课教师呈现了两张生日信息卡片,一张为Su Hai和Su Yang的,另一张为Mike的。卡片涉及姓名、日期、活动以及感受四方面内容。之后,教师提出活动要求:四人一组,两人读Su Hai和Su Yang的信息,两人读Mike的信息,然后用关键的单词或短语填写各自信封里的生日卡。授课教师给予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并让学生从日期、活动和感受三个方面整理归纳文本信息,从而实现了解语篇内容、梳理语言知识和展开文本主题的目的。

此时,教师充分利用信息差设计活动,即让持不同信息的双方通过交际手段交换信息,填补空白,从而完成交际任务。在学生填好各自的生日信息卡之后,教师提出问题:Do you want to know the other ones birthday? What questions can you ask?引导学生利用信息差,对另一部分内容进行自主提问,于是,学生便自然而然地围绕日期、活动和感受三个方面进行提问。而后,学生围绕提出的问题,组内问答,交换信息,完成另一张生日卡。

在核对信息卡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合作对话,帮助他们学习和理解语篇中的新语言知识并建立语篇信息间的联系。

如在核对生日日期环节,教师首先针对文本中人物的生日日期提出问题:Whens Su Hai and Su Yangs birthday?和Whens Mikes birthday?”然后呈现自己的生日日期和一组序数词,引导学生试着从所观察到的语言现象中总结日期表达的规则。接着,教师请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日日期进行对话问答,帮助他们联系自身实际进一步理解和内化语言。最后,在逐一校对完活动和感受之后,教师请学生借助生日信息卡复述文本。

教师充分利用信息差设计活动,启发学生猜测对方信息卡的内容,这不仅能增强学生思维的逻辑性,还能为进一步探究文本主题意义奠定基础。

三、描述与分析,深入主题

进行主题意义探究离不开对文本的深入解读,正如余文森教授指出的:“不能只停留在对教材表面的结论或说明的表述上,而要进一步深入分析,挖掘和解释这些表面结论和说明产生与形成的思维过程,并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的思维深入到知识的发现或再发现的过程中去。”

在校对完信息卡后,教师借助追问帮助学生深入分析语篇的关键信息并探究主题意义。

T:We know Su Hai and Su Yang eat noodles on their birthdays. Why do they eat noodles?

S: Noodles are the symbol of long life.

T: Why does Mike eat the cake?

S: Cakes can drive out the devil.

T: Su Hai and Su Yang are from China. They have a Chinese birthday. And Mike is from the UK,a western country.On western birthdays, people often have...

S: Have a party, eat a birthday cake and play games.

T: In China, we often ...

S: Have a big dinner, eat some noodles.

T: But today, what else do Chinese people do on their birthdays?

Ss: They sing the birthday song. /They make a wish. /They get together.

T: And what do you often do on your birthdays?

S:...

T: We Chinese people have a party, eat a birthday cake,play games.We also sing a birthday song, make a wish and so on. The two birthday cultures have gradually merged into one another.

在学生对文本整体内容形成一定理解的基础上,教师带领学生描述中西方生日活动、比较中西方生日文化的异同,在层层追问中探究生日活动的真正内涵:面条意味着长寿,吃蛋糕是为了驱逐恶魔。如今中国人也举办聚会、唱生日歌、吃生日蛋糕和许愿,文化发生了相互借鉴和交融。教师通过描述分析、追问反问等形式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处,同时拓宽学生的视界,延展他们的思维,建构多元文化视角,从而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主题含义。

四、赏析与评价,领悟主题

标题是文本的题眼,赏析标题是领悟文本主题意义的有效途径之一。在本环节中,教师引领学生再次关注标题Birthdays,进一步解读标题与主题意义的关联,在思维碰撞中彰显文本的育人价值。

教师首先提出问题:The Birthday is Su Hai,Su Yang and Mikes important day. Do you know why?然后以Su Hai、Su Yang 和Mike的口吻播放了两段录音,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接着,教师以此为例,请学生围绕生日意味着什么展开讨论。有的学生认为生日意味着爱,有的学生认为生日意味着感恩,还有的学生认为生日意味着希望。最后,教师通过呈现一系列关键词(joy、hope、love、gratitude、reunion等),帮助学生提炼生日的内涵,实现主题意义探究的育人价值。

五、创新与分享,升华主题

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课堂的高潮部分是升华主题。教学中,教师要聚焦语篇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取向,鼓励学生创造性地使用语言,从而培养其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在提炼完生日背后的文化内涵之后,教师仍以生日信息卡为载体,让学生写一写自己的生日日期、活动、感受以及生日的意义。信息卡在原来的基础上增设了“生日的意义”一栏,学生可以创造性地表达个人观点,不断深化对主题意义的理解。填写完个人信息卡之后,学生和全班同学分享、交流。

最后,教师播放一段世界各地庆祝生日的视频,让学生了解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生日庆祝方式。通过欣赏视频,学生进一步了解了世界各国的生日文化,进而升华了文本的主題。

本课,授课教师一方面将了解文中人物生日的日期、活动和感受作为明线,旨在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另一方面将探寻生日的内涵作为暗线,旨在培养学生归纳、推理等思维能力及跨文化意识,同时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彰显主题意义探究的育人价值。

【参考文献】

[1]程晓堂.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英语教学理念与实践[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8(10):1-7.

[2]盛艳萍.核心素养背景下对“人与社会”主题意义与内涵的探究[J].英语学习,2017(12):9-13.

[3]张琳琳.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英语阅读教学设计[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9(8):37-42.

[4]余文森.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 [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

猜你喜欢

思维品质英语教学阅读教学
英语教学中对任务的几点思考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Cultivation of independent learning ability in English teaching英语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
媒介运营管理者应具备的一种新的思维品质
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喜爱度
在“教学做合一”中优化思维品质 提升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