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传统水墨艺术在动画创作中的应用研究

2021-05-31江汉英梁显飞

艺术评鉴 2021年7期
关键词:动画创作应用研究

江汉英 梁显飞

摘要:本文着重研究动画电影中水墨视觉语言表现,挖掘动画作品中对中国传统视觉元素的创新运用,通过比较国内外动画制作现状,从镜头语言、视觉空间意象、构图等方面重新定义了中国动画的文化功能。从本土出发,强调艺术与科技相结合的同时需秉承东方美学精神,探究水墨元素在新时期创新发展的多样可能性,拓宽动画创作方式,推动水墨动画市场化、产业化、民族化发展,让水墨动画为中国代言。

关键词:水墨艺术   动画创作   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1)07-0011-03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中国早在20世纪30、40年代,就出现了以“万氏兄弟”《铁扇公主》为代表的早期动画短片,由于格局动荡等社会环境原因,早期的动画短片更加注重民族觉醒的教化功能和对技术的探索,在故事题材选择上以隐喻的方式体现“抗战”主题,人物角色设定及场景塑造开始关注中国传统视觉元素。自20世纪60年代初至今,我国出品的传统水墨动画电影并不多,且均为短片。1957-1965年是中国动画片第一个繁荣时期,在关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指引下,艺术家的创作热情高涨,作品无论在产量、艺术风格,还是在技术上都达到了空前的水平,这一时期还产生了第一部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而后又相继推出《牧笛》,把中国传统水墨元素的构图、色彩、造型等元素融入动画设计,成为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风格的新片种,拓展了动画电影表现的新领域,非商业化的制作完成了对动画电影民族风格早期探索,这种融入中国水墨艺术的动画风格在国际上得到专业认可,被称为“中国学派”。文革时期,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缓慢,10年间上海美术制片厂动画作品产量仅37部。20世纪80年代是中国动画的又一繁荣时期,产生了如《山水情》《鹿铃》等比较优秀的水墨动画,体现出浓烈的民族风格,用传统水墨风格塑造角色形象,建构典型化场景。20世纪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动画片开始走上有别于传统的道路。改革开放带来数字技术的进步,动画产量大大提升的同时并未形成代表性民族风格,动画作为艺术产业也被推向市场,经营方式产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追求更高的经济效益成为动画电影制作的目标,美国和日本动画电影以其流畅的动作和强烈的戏剧冲突优势,迅速占领中国动画市场的半壁江山,国产动画就此逐渐沉寂下去,慢慢淡出观众视野。尽管如此我们不能否定早期中国的艺术家们对动畫电影做出的贡献,对民族风格的探索加快了中国动画走向世界的步伐。

提到动画电影,不可回避日本及美国动画创作风格,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和文化多元化的交流,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世界对中国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美国迪斯尼早在1998年就推出了中国题材的动画电影《花木兰》,并在2004年推出其续集《花木兰2》。《花木兰》人物角色塑造充满东方韵味,影片开篇便是行云流水的中国水墨画,云纹、长城等典型的中国元素应用,将古老东方的神秘娓娓道来。迪斯尼出品的《花木兰》并未对中国传统文化照单全收,而是添加了美式的表达,如迪士尼歌剧的加入,将美国精神、价值观念融入其中。尽管《花木兰》对于中国文化的理解比较简单、概念化,但我们看到西方对于中国传统元素的关注,如中国式水墨画、中国传统服饰、传统图案等,影片充盈着浪漫的英雄主义精神。十年之后梦工厂出品的《功夫熊猫》将中国民族文化元素的运用推向另一个新高潮。《功夫熊猫》中独具特色的场景设计精妙而细腻,大量自然风光的背景,借鉴了中国水墨画中写意山水的处理方法,影片处处彰显着中国传统文化,让人目不暇接。衣食住行都充满了中国韵味,宏伟的宫殿式建筑,中国传统民居、穿梭中的黄包车,中国汉字、武术,这些典型元素的运用恰到好处,流畅自然。如果说《花木兰》是对中国文化的简单拼接,那么《功夫熊猫》则更能彰显着中国文化的深邃。日本动漫作为一种大众文化,在本土拥有广泛的受众群体,就动漫题材来说,内容广泛,由于地缘因素,在选材上日本很早就表现出对中国典籍、文学名著、民间志怪传说的兴趣,内容涉及到中国武术、饮食文化、传统服饰等各个方面,如1958年东映动画制作的《白蛇传》,改编自《西游记》的《最游记》等。中国水墨风格还受到了庞大的游戏市场的欢迎,早在2010年,日本游戏《街霸4》中就运用中国水墨画开场。中国美术资源的转化,为动画发展提供多样可能性,国产动画的复兴,承载着中国文化的传承创新。在经济文化交流日渐频繁的今天,水墨动画电影要打开世界电影市场,需要更进步的三维技术与中国民族文化的结合,更同时需要国际间人力、物力、资金的支持与团队的通力合作。

二、中国传统水墨艺术在动画的应用研究

水墨画艺术是中国人文精神中最具代表性的文化遗产之一,水墨画注重墨分五色,含水量的多少和笔墨表现的快慢以及笔触的粗细的差异,产生了笔墨技法的不同表现以及变幻莫测明暗变化。传统水墨画作为一种自我消遣和释放的形式媒介,重视以笔墨表露自己内心主观感受,注重写意技法,力图笔墨表现的艺术感染力和生命力。水墨画的浓淡干湿,影射了中国儒家文化,融入了东方美学与中国文化的传统精神。

(一)寓情于景——典型化场景环境的构建

中国水墨艺术与西方的“写实”性绘画不同,强调表达画面的“意境美”,把画面控制在“似与不似之间”。传统水墨画,内容一般可分为“山水”“花鸟”和“人物”,水墨动画也围绕这些题材展开。如影片《牧笛》中远处耸立的高山、近处的幽深的竹林、绿柳成行、小桥流水,别具江南意味,塑造出江南乡间朴素恬静的田园风光。水墨表现场景并非是对现实世界的再现,而是艺术家的情怀的表达,寓情于景,水墨动画场景中的河流山川、烟云流水,已经具有典型化特征。场景环境交代清晰,故事情节才能徐徐展开。

(二)视觉空间意象的构建

水墨艺术讲究“气韵生动,虚实相生”,追求画面的“意象美”,秉承东方人含蓄、内敛的审美理念,物象刻画并非是对客观世界的简单模范和再现,而是善于抓住典型特征,注重表现内在精神,用墨色的浓淡干湿对比代替多彩的设色,呈现出画面诗意效果,强调“留白”的运用,以虚带实,以实带虚,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实结合,体现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画面整体展现出“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的视觉效果。

(三)散点式构图的运用

散点式构图的运用打破了影片叙事时间空间的局限性,达到画面视觉的平衡。在有限的时间空间画面里去建构故事情节,拓宽图像叙事的表达形式,并赋予作品深邃的思想情感。散点构图的特点在于“散”,将景物人物自然的、有机的安排在画面里,展现出较大的自由性,做到“杂而不乱”,营造画面的秩序感和艺术感。这种散点式构图与西方的焦点透视完全不同,中国水墨动画里的散点式构图能表现更丰富的物象,散点透视法实际上是把平远、高远、深远的三种基本的观察方式相互融合后,形成的一种综合性的观察方式和创作方式。符合中国画“经营位置,传移摹写”的构图特点。

(四)传统水墨虚实相生的“留白”语言表达

留白是中国水墨画的一种表现方式,表达“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意境,中国画的形式语言多种多样,比如线条、笔墨、色彩等,留白也是其中重要的语言之一,对于意境而言,留白尤其重要,表达了中国传统美学观念,物象为实,空白为虚,两者相辅相成,这种虚实结合的方式,为观众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画面空间大面积的留白,更能营造空灵幽静、虚实相生的空间氛围,《牧笛》充分运用了“留白”的技法,画面上没有使用色彩和笔墨去表现水纹、倒影和波光,却能生动表现波光粼粼的场景,体现了水墨画中“虚实相生”“计白当黑”的技法與墨色浓淡虚实变化之精妙。留白部分虽无着墨,却成为画面整体布局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实与虚、显与隐、有限与无限的高度统一。

(五)镜头语言的应用

镜头语言包括镜头的景别、构图和摄影机运动等。好的镜头语言能起到引导视线的作用,通过镜头的不断变换和推进能够拉近与观众的心理距离。在传统水墨动画中,景别一般多采用远景、全景和中景,对特写运用较少,这有利于展现全景视角,交待角色与环境的关系,但同时也导致对细节描绘不够深入,如人物面部细微的表情等,不利于角色性格的塑造。传统水墨动画在镜头语言的应用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画面局限于静态的空间布局,背景处理常采用水墨画平铺的手法,传统水墨画手绘方式由于耗时长、投资大等问题,在实际创作中大多使用固定镜头,较少使用旋转和运动镜头。固定镜头有其表现的优势,比如更容易表现抒情诗式的场、酝酿情绪等,但画中过多固定镜头的使用,会造成观众的视觉限制,不利于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展开,在视觉冲击力表现较平淡,从而降低了艺术感染力。如何合理运用镜头语言达到视觉的平衡是当下水墨动画设计需要解决的问题。

(六)东方美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在水墨动画中的体现

水墨是中国特有的绘画形式,水墨动画在发展初期,一方面,受儒家“文以载道”艺术价值观的影响,形成了以教化为主的创作主流,注重叙事,具有强烈的社会功利色彩。另一方面,受道家思想的影响,道家美学指向对宇宙、生命本真的探求,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部分动画的创作,由此形成了一股以抒情为主的支流。中国水墨动画更多的是对人生况味的感悟和对个体心灵的触摸,是对社会历史的厚重思考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哲理性展示。体现出东方美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三、水墨动画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近年来国产动画电影民族化探索再次回温。三维数据技术的发展和引进解决了传统手绘水墨动画的局限性问题。数字技术与水墨的结合,是技术与艺术的融合,力求达到市场化与艺术性的双赢。数字技术的发展为动画提供更好的表达方式,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益,缩短了制作周期,多角度运动镜头的使用更能够吸引观者眼球,在此基础上出现了一些优秀的水墨动画短片,如《西安城市宣传片水墨动画》《相信品牌的力量之水墨篇》《白蛇·缘起》水墨幻景开篇等,三维技术的应用使动画视觉效果耳目一新,题材选择上也更加多样化,注重时代审美因素,更贴近当代人的生活,多以商业广告短片形成出现。同时,这一时期的数字水墨动画同时也开始多种民间美术形式糅合的尝试。如《桃花源记》将传统的剪纸、皮影、与水墨艺术结合,《桃花源记》是一个尝试性动画短片,杂糅了多种艺术形式,带有明显的“中国味”,它在国际上的成功,为今后的水墨动画创作提供了多样可能性。运用现代三维技术与多种传统艺术结合的方式,能带来新奇的视觉效果,但这些并非是符号化简单的堆砌。如何合理运用并达到画面的平衡,符合大众审美心理是今后发展的方向。早期的水墨动画电影多以短片形式出现,受众多为低幼龄儿童,故事结构也相对简单。从近年来出产的水墨动画影片来看,内容题材更加多样,更贴近时代脉搏,受众群体范围更广,涉及各个年龄阶层,在动画电影全球化、市场化的今天,要发展民族动画产业,需要从题材内容、艺术形式、文化传播、审美标准、文化价值、商业推广等多角度综合考虑,从根源上扩大受众群体,弥补受众结构单一的短板,拥有更广阔的受众市场。

水墨艺术作为中国特有的艺术表现形式,以其简练的艺术语言构建出新的视觉形态,水与墨的交融渗透,浓淡干湿间善于表现似像非像的物象,体现画面的意境美,中国水墨艺术渗透着中国人的生活哲理和智慧。水墨元素更容易“寓情于景”完成动画典型化场景环境的抒情表现,水墨中“留白”语言使整个画面虚实相生,对现实世界进行意象描绘,强调“似与不似之间”的中庸之美。影片呈现散文式的抒情情调,水墨元素融入动画设计更能够产生民族认同感,水墨动画成为一种中国身份和标志。

参考文献:

[1]唐红平.国漫水墨动画创新与创作思路研究[J].美术观察,2021(01).

[2]孙韵岚.传统水墨动画的审美意蕴及其当代演绎[J].电影文学,2021(02).

[3]赵贵胜.画中有诗:中国水墨动画的诗意美学特征[J].民族艺术研究,2020(04).

猜你喜欢

动画创作应用研究
新语境下的动画艺术理论浅谈
民间故事探索中国动画创作的发展方向
“中国民间艺术”对动画创作的启示和作用
中国传统元素在动画创作中的运用分析
浅析动画创作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
进驻数字课堂的新兴教学媒体
AG接入技术在固网NGN的应用研究
空域分类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