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语境下的动画艺术理论浅谈

2017-01-09石净波

今传媒 2016年12期
关键词:动画创作

石净波?

摘 要:目前,随着经济不断的发展,全球化和新时代文化语境下,人们的生活方式正在发生着巨大的改变,在此背景下我国动画艺术也面临着不同的挑战,对动画创作及动画艺术进行革新,探索促进其发展的措施,已成为目前所要采取的必要手段。本文通过分析新语境下我国动画生存现状,探讨了新语境下动画艺术的多样性、文化性以及创新性等特征,并提出了一些新语境下动画创作的思路,以期能够促进我国动画创作的进一步发展,实现动画创作与时代发展同步。

关键词:新语境;动画艺术;动画创作

中图分类号:J9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12-0151-02

自中国有动画初始,中国动画就创作了很多精品。但随着时代不断的发展,我国动画创作进入了误区,来自国际竞争压力更是雪上加霜,上世纪90年代,对本已力不从心的国产动画来说,其发展陷入了僵局中。目前,现时代的动画技术日新月异,这使得动画的种类与样式丰富多彩,为动画创作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动画视觉冲击力也越来越强。但是目前,国际竞争压力与国内的巨大需求,使中国动画的创作面临着很新的发展语境的同时,也面临着很多问题,如:动画的内容和形式不相符,无题可选、内容陈旧、一味地模仿国外作品,对前人的成果进行机械的搬用。新语境下,随着时代的发展,新的文化语境对动画创作产生了影响。而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就是在进行创作的时候,动画创作者没有充分考虑这种影响。因此,面对新语境,中国动画创作要调整创作思路,正视国产动画创作的现状,正确认识“全球化”新语境,横向汲取国外同行的创作营养,纵向吸取国内前辈的创作经验,才能促进中国动画的可持续发展。

一、新语境下国产动画生存现状

目前,随着经济不断的发展,西方文化和价值观念逐渐渗透到了其他国家中,文化越来越国际化,价值观念也越来越趋同,全球化已经成了当今动画发展的一个主要背景和内在动力,而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趋势,我国的动画领域自加入WTO以来,动画创作步履维艰,面临着更多国际多重挑战,明显处于弱势,世界动画大国竞相争夺,想占有我国市场。我国动画创作正处在复兴历史辉煌时期,我国拥有巨大的受众市场,一方面动画具有意识形态上的渗透力,是一种重要的文化传播载体,这对具有文化侵略野心的西方国家来说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另一方面,我国正处在抵制文化侵占的尴尬局面中,动画是一种特殊的文化产品,刺激着国际文化投资者,其拥有极高的利润率,为了抵制文化侵占,就要创新国产动画。

而这种全球化的开放背景,给动画带来巨大冲击,同样也带来了更广的视野,为我国的动画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使人们产生了更多的反思。在这种全球化语境中,为了谋求新的出路,动画创作者们开始冷静反思、开阔视野,面对动画创作暴露出的缺陷,使他们清醒地看到与动画大国的差距,开始在先进动画大国中借鉴国际化的发展,迫使动画创作者开始从前辈的辉煌中探寻民族化的发展之源[1]。

二、新语境下动画艺术的特征分析

1.文化性

动画是人类智慧的产物,是一种文化传播媒介和文化载体,通过不同的动作创作形式,发挥文化传播的社会功能,使大众把动画艺术形象作为视觉符号。并且动画本身就是一种艺术,承载不同的文化内容,为了不断满足人们的需求,动画肩负着丰富而深刻的文化使命,动画艺术传播出来的精神文化内容,将某种精神文化附着在形象上进行传播,能够表现动画艺术的文化价值。在全球文化产业中,动画艺术借助影视创作的叙述手段和表现手法,通过内容传播形式,以婉转而直观的方式,扮演者重要的角色,将动画故事剧本转变成了一种视听语言,并且,作为文化传播媒介和文化符号表现,它能够将表达的文化内涵、精神实质等转达给观众,承担起了对外进行文化传播的社会功能,动画艺术不能孤单独立地存在和发展,不能脱离本民族的文化,要从传统文化的土壤中汲取营养。

我国的传统文化能够提升观众的审美情感,而视觉审美则能充分地展现出我国民族化的艺术风格,两者相互结合、融合,能够为动画设计带来不一样的效果。而众所周知,动画作品主要是为了传达社会的价值,一个优秀的动画作品重要的具有文化内涵和精神品质,不仅仅是画面美感的呈现和图形图像的表达。因此,创作者必须要从中国文化中汲取养分,根据相应的文化背景,将传统文化的色彩元素与动画设计完美的结合,通过利用图形,丰富画面的视觉语言,结合自身的文化素养来表现和反映出思想主题,增强中国动画艺术的文化底蕴和竞争力。

2.多样性

在数字时代中,新媒体是一种利用数字技术进行非线性传播的媒介,能够实现交互发展创新。近些年来,随着新媒体的深入发展,动画艺术的表现空间和形式上具有广泛、多样化的变换,发展空间越来越广泛。首先传播方式上的多样性。新媒体的特征之一就是数字化传播方式,而传统的动画具有固定的传播场合,主要是依靠电影和电视进行传播。在新媒体时代中,互联网和手机移动端的发展,使动画传播与审美方式具有了多样化,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全方面、多方位的进行观看。如:网络是一种交互方式,人们可以利用网络查询任何想要观看的动画,发表对动画的看法,方便了大众赏析和评论,并且也可以将自己制作的动画上传网络。而在这种背景下,传统的“以传播者为中心”的方式转向了“以受众为中心”的传播方式,制作方也可以根据信息反馈情况,对动画创作、制作进行调整;其次,制作模式的多样性。新的文化语境下,从独立动画到集体合作,动画制作拥有了共同爱好的团队,从整个团队到大规模企业项目运营,动画制作模式越来越多样化。对于整个动画团队来说,不同人员之间在分工到合作的过程中,会带来灵感的泉涌,会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同时,动画制作模式也实现了个性化的特征,给那些热爱动画的爱好者以独立制作的机会[2]。另外,创作形式的多样化。新语境下动画艺术应用范围也逐渐扩大,不管是在内容还是在表现手法上,新的创造形式都与传统的动画形式大相径庭,如:从数字手绘板、数字扫描与动作捕捉到数字合成、输出等,在制作过程中,提升了整体的把握能力和实施效率,也极大地丰富了动画创作。

三、新语境下动画艺术创作的创新

1.要适应时代的发展

时代的发展使动画创作处在了新的语境下。而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艺术,艺术的创作因为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发展。时代的不同,造成了政治、经济的不同,同时也使人形成了各自的审美理想和艺术趣味,具有了不同的生活环境、哲学、伦理等观念。而艺术创作能充分体现出时代精神的,展示出了不同时代中人的精神生活。如:从北魏时期的佛像雕刻到宋代写实具体雕像,石窟艺术都展示出了时代与艺术的关系。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作为综合艺术中的一部分,动画艺术的创作也发生着变化。因此,在内容和形式上,为了满足现代人的审美观需求,动画创作也要适应创作环境的发展变化,反映出当代的生活和社会环境。事实上,从1926年第一部动画短片《大闹画室》开始,我国动画创作就随着时代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如:建国初期,艺术界和文学界,在毛泽东的文艺方针指引下,“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很多专家学者加入到了动画创作中,这期间,动画创作的目的主要是为儿童服务,因此动画多以童话为主。进入“文化大革命”时期,动画片描写的是社会主义阶级斗争和思想斗争等,都以描写建国前的革命战争,以歌颂工农兵为内容。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动画创作也发生了改变,利用电脑制作的,大量的二维、三维动画和动画电视片,令人目不暇接。但在内容和风格上,动画创作新瓶装旧酒,陈旧很少有创新,不注重流行文化和新的创作语境,一味地强调教育性和寓意性,是我国动画缺乏广泛的观众基础,不能引起人们的审美共鸣,因此,为了适应新的语境,动画艺术创作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把握时代脉搏,真正展示出这个时代的精神。

2.动画创作需要革新创意

新动画技术和媒体技术的发展,为动画市场提供了新传播媒体平台,如:互联网、移动媒体等,提供给了动画更高的生产效率,并且使动画从制作技术到传播方式上都有新的变化,也是动画成本降低了很多[3]。但是,外在表现形式上与时代发展同步上,目前我国动画出现一种新和内在精神内容陈旧的矛盾。为了达到与新语境相符的革新,动画就要在形式和内容上相互协调统一,新的形式、风格、表现手法要与内容相配。动画内容是对社会生活的反映,创作者将社会生活现象经过提炼和加工,利用动画的形式展现出一定的社会意义。目前,动画剧本创作和改编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一部分人认为动画主要是为儿童服务,将动画针对人群定位在低龄群体中,动画创作思维自然陈旧,思想还停留在建国初期的指导思想中,动画题材自然趋向低龄化;另一种是将已经拍过的传统题材重新翻拍和续拍,导致失去了观众的共鸣,作品内容炒冷饭,甚至有的将电脑二维三维技术制作的作品加入,用现在的动画制作技术将原来的内容再做一遍,使作品效果显得更加粗糙和低劣,只是视觉感官上多了一些刺激罢了,不能表达出我们这个时代人们的感情和观点。

3.需要在继承中创新

动画创作的创新是寻求新的表现方式和文化内涵,是探究社会生活的变化,这种创新变化是在以前人成就的基础上去做新的探索,并不是完全抛弃原有的观念、经验和表现方法来凭空创新。可以从表现形式、美容和民族风格等方面,来对动画艺术进行创新,动画艺术不能停留在最原始的水平上。动画表现所用的基本技巧和手段是前人在吸取电影、音乐等艺术相关的技巧,如:镜头的运用、景别的区分等,并且动画艺术不是现在的我们创造发明的,是前人在实践中不断总结而来的。有些表现形式的基本原则随着时代不断地发展没有变,只根据新技术出现具有了新的变化。动画内容则是对传统文化的一个再挖掘过程,是在继承中进行创新的。中国动画的创作可以对中国文化进行深入挖掘,中国文化丰富内容为动画艺术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动画创作可以从中华文明中取材,找到相应的题材,如:藏族的格萨尔王、云南的阿诗玛都可以成为动画创作的题材。值得注意的是我们要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如:采用三维技术巨制的《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就是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根据时代精神富有创造性完成的。

参考文献:

[1] 国产片与《阿凡达》差距有多大[N].北京日报,2010-01-14.

[2] 贺宏福.动画艺术形态的演变刍议[J].大舞台,2012(9).

[3] 张爽.浅谈动画艺术的审美[J].现代装饰(理论),2011(10).

[责任编辑:传馨]

猜你喜欢

动画创作
《少年朱熹》动画影片制作的探索和实践
艺术张力在动画分镜头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民间故事探索中国动画创作的发展方向
“中国民间艺术”对动画创作的启示和作用
中国传统元素在动画创作中的运用分析
浅析动画创作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
影视动画剧本·创作者·观众
动画创作中影片风格与后期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