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广西武宣师公戏的艺术特征与传承发展

2021-05-31覃家盼黄骐

艺术评鉴 2021年7期
关键词:传承发展艺术特征

覃家盼 黄骐

摘要:武宣师公戏是广西师公戏的一种,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然而传承情况却不尽如人意。本文通过文献资料研究和对武宣当地的实地调研,梳理了武宣师公戏的历史发展脉络,提炼出武宣师公戏在当今时代的艺术特征和存在意义,根据武宣实地调研状况提出对武宣师公戏的保护方案,以期更好地传承这一宝贵文化遗产。

关键词:师公戏  艺术特征  传承发展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1)07-0004-03

广西师公戏是傩戏在广西的民间叫法,在桂北、桂中、桂南传播甚广,它是从宗教祭祀活动中成长发展起来的,后逐渐形成一种独特的剧目形式。1987年,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广西民委、广西文联召开的会议上,一致通过将师公戏正式命名为“壮师剧”,列入壮族两大剧种之一。师公戏在武宣地区经过几百年的时间发展形成,有着其独特的艺术特征和意义。

一、武宣师公戏概述

(一)武宣师公戏的分布状况

武宣县位于广西中部,来宾市东南部,有15个传统师公戏班(通挽镇4个,东乡镇3个,禄新镇3个,桐岭镇2个,二塘镇2个,三里镇1个),一直以来,武宣师公戏被广泛运用于老人过世期间,在武宣通挽镇、桐岭镇等地区尤为常见,其中通挽镇的西南地区由于毗邻贵港,受贵港师公影响,多信师公,故此地师公戏较为活跃。

(二)历史发展脉络

壮师剧就是壮族师公戏,它经历了师公跳神、面具舞、一人多角唱故事、多人分角色演唱等几个阶段。早在清朝同治年间(1862—1874),贵县(今贵港市)鹤山村就已经开始有分角色演唱故事的形式了,后来慢慢流传到武宣、来宾等地。武宣师公戏迄今已有几百年历史。解放前,师公在武宣主要进行做斋、安龙、立庙法事,并在法事中表演师公歌舞。1952年,在武宣通挽镇成立了“壮师演唱队”,1957年,师公活动被叫停。文革结束后,1977年,通挽公社设立了文化站,对师公的思想改造也停止了,师公戏慢慢恢复往日的生机。到了1987年,“壮师剧”被列入壮族两大剧种之一,师公戏成为广西地区的特色剧种,武宣师公戏也慢慢兴盛起来。

(三)武宣师公戏的传承现状

目前,该项目传承人已传至第五代,主要传承人也就是师公,是授业布道的人,传承群体则由各师公戏戏班、师公队成员的小孩、师公戏的爱好者构成。师公会将技艺传给继承人,传承方式在不同地域、不同村落有所不同,例如在武宣通挽镇,师公戏传承群体主要为通挽镇师公队,队员来自全镇的各个村,张宽村人居多。在武宣通挽镇,师公戏传男不传女,而张宽村师公班采取的是子承父业的传承方式,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个“子”不是指师公的儿子。张宽村师公班“子承父业”的子是在有血亲关系内的,从子孙辈家属中选出继承人,传承人必须通过严格筛选。第一是要爱好这一行,有意向从事这项工作,第二是继承人的生辰八字应该合适此职业,最后继承人还要经历受戒的考验。继承人通过筛选和受戒考核后,师傅会传给弟子法器并赐法字。师公在履行宗教职能时,会将本名中间的字换为法字。例如通挽镇张宽村第二代到第五代的师公法字分别为师、禅、仙、贤,第五代师公传承人原名陈华干,但从师公身份方面来说,则叫陈贤干。考核过后,师父就会手把手地带徒弟学习和实践师公戏的技艺。

目前武宣师公戏的传承环境不容乐观,随着社会的发展,农业文明时保留下来的文化被一些深受工业文明文化影响的年轻人嫌弃、漠视。目前,武宣县师公戏的队员大多都是中老年人,历史最久远的大昌师公戏班仅剩几人,张宽村师公戏班的人员年龄也偏大,寻找下一代传承人困难重重。在解放前,人们总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武宣师公戏丰富了当地人民的文化生活,因而受到当地人民的推崇,但是现在,现代文明给人民带来更多丰富多样的娱乐方式,武宣师公戏在人民娱乐生活中的地位渐渐边缘化。此外,武宣师公戏的传承方式较为古老,依赖于师父的言传身教,其中很多的技艺技巧没有通过其他方式整理保留,一旦传承时出现问题,便可能面临技艺失传的境地。

二、武宣师公戏的艺术特征

师公戏,壮人俗称“唱师”“跳师”,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流行最广泛的剧种之一,它是在“跳神”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从师公歌舞中发展而来,形成一种独特的文化形式。师公歌舞即扮演师公的人,戴着面具,边跳边舞,以蜂鼓击拍伴奏,以表现“请神驱鬼,祈福消灾”或丰收酬神的宗教内容,依附于宗教仪式。后来逐渐与各地的文化传统、信仰、风俗习惯和审美情趣融合,脱离祭祀仪式,形成独立于师公歌舞的戏曲。武宣师公戏具备壮族师公戏的特点,但又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展现形式。

(一)音乐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

1.唱腔

壮师剧的音乐唱腔属于联曲体,曲调体载主要是叙事曲,分“师”和“欢”两大类。声腔曲调大多以单一音乐形象陳述表现内容,曲式大多数是上下句组成的单一乐段结构。调式有传统的五声音阶为主的微调式、宫调式和羽调式,也有交替调式的。唱腔有悲腔、哭腔、平腔、高腔和快腔等。

师公戏从贵港市传到武宣后,便与当地的民歌、民间小曲、小调结合,与传统的八音结合。其主要腔调“哈吔”是从壮族的诗调演变过来的,后来又吸收了壮族民间小调欢调,后来又加入了壮族诗歌调勒脚腔。学者蒙光朝将武宣壮族聚居地区的当地民歌与当地师公戏里的唱腔谱例做了大量对比,发现广西当地民歌与师公戏相比,很多谱子旋律上只有几个音不同,但是旋律走向、调式、调性都非常像,通过当地的实地调查,研究者了解到武宣师公戏的一种谱曲方法是将当地民歌的旋律通过节奏变化、旋律微调、唱腔改动等方法进行创作,这样当地民众熟悉度更高,而且更通俗,有利于当地民众了解唱的内容,因此武宣师公戏的唱腔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

2.民族乐器伴奏

从乐器方面来看,武宣师公戏的伴奏乐器为蜂鼓和锣鼓。蜂鼓可以追溯到《周礼》所记的土鼓,西汉时期的杜子春注释:“土款以瓦为匡,以革为面可击也”。但是现在有详细记载而且有实物出土的,只有广西。临桂附近的永福窑、田岭、藤县中和圩客县城关镇等宋代窑址都出土过蜂鼓腔。在壮族方言里,蜂鼓叫做“岳”,也叫做“壮岳”(壮乐),因此蜂鼓也算广西地区壮族的传统乐器之一。

蜂鼓音色清脆,击打时需五指并拢,触及鼓面后必须迅速离开,以免形成“滞音”。蜂鼓的高音更加干脆有力,以同样手型击打鼓边,配合音乐及故事节奏,可给人丰富的听觉体验。在武宣师公戏的演奏中,蜂鼓在演奏之前要在鼓面上蘸水,击奏出的音乐丰润有力,保留了壮族民族音乐特色。

3.方言演唱

此外,壮族师公戏大多用壮话方言演唱,各地区方言又有所不同,例如来宾县的五三乡与武宣县的“双腔”受当地方言的影响,曲调和音乐风格就有所区别,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二)舞蹈是楚越文化交融的产物

师公戏由师公歌舞演化而来,而师公舞在表演形式、舞蹈结构等方面都与楚地巫舞有许多相似之处,简单从表演和舞蹈两个方面来说。从表演形式来说,《九歌》是楚巫文化的代表之一,在《九歌·东皇太一》里写到吉日良辰祭祀天神的过程,先由主祭礼拜,接着由巫现戴面具扮神灵舞蹈。师公舞的表演形式也是这样,首先由掌坛师公(相当于主祭)穿法衣、持刀剑简笏等法器,在打擊乐的伴奏下边歌边舞边作法,向各方神灵秉告此处正要进行的祭典仪式,并敬请诸神降临坛场受祭,此日“开坛请圣”,之后由师公们分别戴各种面具,依次场作跳神舞蹈,演唱其身世功德,以求神灵赐福保佑。二者的表演形式极为相似。从舞姿表达方面来看,师公舞中的“装山字头”“蹲裆转胯”“蹲裆饶肩”和后期的花山崖壁画上的蛙形舞姿相似,还有许多舞蹈表达保留了古代楚巫与越巫的礼仪,是楚越文化交融的产物。

(三)题材反映了人民的社会生活和历史传说

壮族师公戏的题材主要来源于三方面:1.歌颂民族英雄,比如《盘古》《布伯与雷王》歌颂了大自然抗争的英雄,实际上表现了壮族人民在原始时代与自然抗争的社会生活。2.改编壮族民间故事,比如《达二》《达七》等剧目,由民间故事改编而成,描绘了旱灾给人民带来的灾难,而武宣县地处北纬23°19-23°56,属南亚热带气候区,在科学技术还不那么发达的以前,人民确实常常面临旱灾的威胁,因此武宣师公戏实际上还表现了当地的地理环境。3.壮化汉族民间故事。比如在对《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一剧目的改编中,把梁祝去杭州读书改为去柳州读书,把凉亭相会改成河边相会,把对话改成对歌,壮化了汉族的民间故事,是汉壮文化交融的产物。但是总的来说,剧目表现了当地人民的社会生活和历史传说,寄托了人民情感,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三、武宣师公戏的传承意义

(一)戏曲音乐研究的珍贵资料

前面提到,武宣师公戏融合了楚越文化,历史悠久,曲调加入民族要素的同时保留了部分古代戏曲音乐的特色,是研究戏曲音乐的重要资料。

(二)壮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武宣师公戏将壮族的文化遗产如跳神、唱故事、民歌、民间小调等加以整合加工,形成较为完整的师公戏,并形成了大量剧目,而在民间文艺里,戏剧是较高级的综合性文艺形式,因此武宣师公戏是壮族文化发达的重要标志之一。另外,师公戏在继承文化遗产的同时,也催生了一批优秀的民族剧作家,这些剧作家又反过来发展了这一文化,因此武宣师公戏也发展了壮族文化。

(三)剧目本身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武宣师公戏的大量剧目表现了当地的习俗、环境、人们的生活状况,故事矛盾集中,情节曲折,塑造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念诵的唱本是师公教的精神核心,其文字、内容、形式都经过演变和创编,蕴含了师公教义,宣传怀德报恩思想,鞭挞丑恶的社会现象,歌颂英雄,赞美坚贞的爱情,是壮族文学的一大宝藏,剧目本身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四、对武宣师公戏的保护建议

(一)创新传承方式

武宣师公戏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是历代传承人心血的结晶,包含了丰富的壮文化元素,传承人若是故步自封,坚持言传身教的古老形式,在当今的传承背景下,这种方式可能会导致武宣师公戏这一优秀的文化形式失传,所以传承人应该自觉承担起传承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任务,与时俱进,改变言传身教这一不合时宜的传承方式,借助现代多媒体技术,将师公戏的唱腔、表演方式等以五线谱、文字、录像的形式记录下来,以供后人学习,最大可能地保存这一文化。

(二)师公戏也可自我革新,紧跟时代步伐

过去的师公戏剧目因为贴近人民生活,反映人民实际生活而深受大众喜爱,当今的武宣师公戏若是固守老剧目,不创作、不创新,势必会使这一文化失去一些生机与活力,武宣师公戏的戏班子可以自我革新,加入一些现在人民尤其是年轻人喜爱的元素,紧跟时代的步伐,对大众关注的热点用师公戏的形式加以表现,起到让人耳目一新的效果,吸引大众对武宣师公戏的关注。

(三)政府应该加强重视,提高经费补助

武宣县文化馆是专门从事群众文化工作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公益性事业单位,他们保留了武宣师公戏的珍贵资料,并组织第五代传承人陈贤干在张宽村进行现场传授师公戏的活动,这些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如果没有政府的重视和支持,这些活动恐怕难以为继。现在武宣县文化馆正在积极向县人民政府争取每年把2万元作为“武宣师公戏”保护经费纳入当年的财政预算。武宣师公戏是壮师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壮文化的重要体现,县政府应当重视这一珍贵的传统文化,更加积极地承担起保护的责任,给予政策支持,加大经费投入和补助,加大宣传力度,促进武宣师公戏的传承与发展。

(四)政府建设展厅,组织举办展演

除了对师公戏保护单位、传承人给予经费补助,政府还可以建设武宣师公戏非遗展厅,收集保留好师公戏古老的服装和道具,让大众可以观看、感受到师公戏的魅力,定期举办展演活动,聘请专家撰写文稿,出版书籍,制作武宣师公戏的专题片,并在学校、各新媒体平台和社会传播,深化大众对武宣师公戏这一文化的认识,加强大众对武宣师公戏的认同感。

武宣师公戏有着节点清晰的发展脉络、独特的艺术特征、鲜明的民族特色,是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的灿烂瑰宝。作为新时代的学习探索者,我们应踩在前人的脚印上,将武宣师公戏以最好的方式发扬传承,熠熠生辉!

参考文献:

[1]蒙光朝.壮师剧概论[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3.

[2]《壮族简史》编写组.壮族简史[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0:126.

[3]向群,梁丽容.壮族师公戏渊源小考[J].民族艺术,1988(01):5-19.

[4]蒙光朝.论壮师剧的民族特色[J].民族艺术,1990(02):103-111.

[5]于欣,金涛.楚越文化交融的产物——壮族师公舞试析[J].民族艺术,1998(02).

[6]蒙光朝.壮师剧概论[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3:42-44.

[7]周月梅,杨智.广西壮族师公戏传承保护之我见[J].北部湾大学学报,2019(11):21-25.

猜你喜欢

传承发展艺术特征
中国共产党传承发展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思想和实践述论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苗族鼓舞的传承及发展探讨
浅论民间舞蹈的传承与发展
民族声乐创新教学与贺州瑶族民歌传承初探
浅谈湖南民歌的传承与发展
浅析甘肃清水县轩辕鼓舞的风格特征
广西贺州过山瑶尖头头饰艺术特征及文化内涵
当下中国大陆喜剧电影的艺术特征与发展
汉语言文字的艺术特性与创新设计
电影《煎饼侠》的大众艺术美学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