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比较

2021-05-31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450000宋亚楠张丽霞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1年10期
关键词:罗非班小剂量斑块

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450000)宋亚楠 张丽霞

急性进展性脑梗死(Acute progressive cerebral infarction,APCI)为脑卒中常见类型,因脑部供血不足引起脑组织缺氧、缺血而导致神经功能严重损伤,患者发病6h后病情进行性加重,神经功能呈渐进性恶化,若未得到及时有效治疗会引发血管性痴呆[1]。阿托伐他汀钙片(Atorvastatin Calcium,AC)、替罗非班为治疗APCI常用药物,具有改善患者脑部血液灌注、供氧不足、降低脑损伤等效果,然而,应用AC治疗APCI用药剂量尚存一定争议[2]。因此,本研究选取我院138例APCI患者,旨在探究不同剂量AC联合替罗非班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138例APCI患者,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两组,各69例。其中大剂量组男43例,女26例,年龄46~78岁,平均(60.54±6.26)岁;病程2~12h,平均(5.79±1.21)h;身体质量指数:19.2~25.1kg/m2,平均身体质量指数(22.46±1.12)kg/m2;合并症:糖尿病23例,高血压31例;小剂量组男46例,女23例,年龄48~79岁,平均(61.24±6.61)岁;病程3~12h,平均(5.96±1.39)h;合并症:糖尿病19例,高血压29例;身体质量指数:19.7~26.4kg/m2,平均身体质量指数(23.05±1.24)kg/m2。两组基线资料均衡可比(P>0.05)。

1.2 选例标准 ①纳入:经头颅MRI等相关检查确诊为APCI,伴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入院后进行性加重,发病时间<72h;患者及家属知情并签署同意书。②排除:合并心、肝、肺功能不全;脑出血;恶性肿瘤;免疫系统障碍;对本研究涉及药物过敏者。

1.3 方法 两组入院后均接受改善侧支循环、活血化瘀、营养神经、抗血小板聚集等常规治疗,并依照具体情况予以降压、降糖治疗。

1.3.1 小剂量组 采用小剂量AC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替罗非班持续72h静脉泵注,0.07μg/(kg·min);AC口服,20mg/次,1次/d;连续用药2周。

1.3.2 大剂量组 采用大剂量AC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替罗非班持续72h静脉泵注,0.07μg/(kg·min);AC口服,40mg/次,1次/d;连续用药2周。

1.4 观察指标 ①采用NIHSS评分评估治疗前后两组神经功能改善情况,NIHSS满分42分,分数越低神经功能受损越轻。②对比治疗前后两组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IL-6、hs-CRP水平。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NIHSS评分、炎性因子)以(± s)表示,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NIHSS评分 治疗前,大剂量组与小剂量组NIHSS评分对比:(12.68±3.65)VS(13.41±3.52),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较治疗前改善,且大剂量组(7.33±1.47)低于小剂量组的(10.49±2.06)(P<0.05)。

2.2 炎性因子 治疗前两组血清IL-6、hs-CRP水平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IL-6、hs-CRP水平较治疗前下降,且大剂量组明显低于小剂量组(P<0.05),见附表。

附表 两组炎性因子水平对比(±s)

附表 两组炎性因子水平对比(±s)

注:与同组治疗前对比,aP<0.05。

组别 例数 IL-6(pg/L) hs-CRP(mg/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大剂量组 6984.17±12.0531.85±8.24a7.28±1.953.64±0.97a小剂量组 6982.01±13.1453.31±9.23a7.03±1.875.82±1.21a t 1.006 14.407 0.769 11.677 P 0.316 <0.001 0.443 <0.001

3 讨论

APCI发生机制主要因动脉粥样硬化表面形成血栓及胆固醇结晶,造成动脉栓塞,故临床治疗关键在于阻止血栓形成,抑制血小板聚集[3]。

替罗非班是治疗APCI常用药物,属于GPⅡb/Ⅲa受体抑制剂,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同时减少5-羟色胺释放,具有缓解血管痉挛、提高血管内皮功能、降低血栓进展作用[4]。AC为他汀类药物,能竞争性抑制HMG-CoA还原酶,阻断还原酶产物与底物,对甲羟戊酸生成胆固醇具有一定抑制效果,进而可降低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稳定斑块[5]。但对于治疗APCI应用AC剂量,在临床尚存一定争议。本研究发现,大剂量组NIHSS评分低于小剂量组(P<0.05),提示大剂量AC联合替罗非班治疗APCI可有效改善神经功能。

因斑块聚集大量巨噬细胞,能释放基质金属蛋白酶,且会弱化纤维帽,裂解细胞外基质,进而造成斑块稳定性破裂。有研究发现,血清IL-6、hs-CRP水平是APCI发病高危因素,其中血清IL-6为纤维细胞与活化T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能促使B细胞前体成为产生抗体细胞与集落刺激因子,进而提高自然杀伤细胞裂解功能,在机体中,可促进免疫反应发生,同时其参与斑块形成及斑块破裂过程;血清hs-CRP为急性时相蛋白,具有较高灵敏性及特异性,其直接参与脂质过氧化、内皮细胞功能紊乱、动脉炎症等病理过程;当机体发生损伤、缺氧、缺血时,血清IL-6、hs-CRP水平会急剧升高,因此下调血清IL-6、hs-CRP水平可有效降低机体炎症反应,临床常通过检测血清IL-6、hs-CRP水平来反映机体炎症程度[6]。本研究结果表明,治疗后大剂量组血清IL-6、hs-CRP水平较小剂量组明显降低(P<0.05),由此可见大剂量AC联合替罗非班治疗APCI可有效减轻炎症反应。这可能与AC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有关。

综上所述,大剂量AC联合替罗非班治疗APCI可有效改善神经功能,减轻炎症反应,有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罗非班小剂量斑块
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替罗非班规范化给药流程的临床实践
Gray-Weale分型对症状性颈动脉斑块的诊断价值
小剂量喹硫平对文拉法辛治疗抑郁症增效作用的比较研究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小剂量左甲状腺素对良性甲状腺结节的治疗效果及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分析
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对全麻拔管期呛咳的影响
水囊联合小剂量催产素应用于足月引产的临床疗效观察
颈动脉的斑块逆转看“软硬”
一篇文章了解颈动脉斑块
替罗非班治疗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