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考人地协调观试题分析
——以2018-2020年全国卷Ⅰ为例

2021-05-31安徽任明冈

教学考试(高考地理) 2021年2期
关键词:课程标准试题考查

安徽 任明冈 王 剑

新高考地理试题注重地理核心素养考查,试题将地理学思想方法与现实案例素材相融合,侧重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的考查。《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提出:人地协调观是人们对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秉持的正确价值观。人地协调观包括: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发展观,人地协调观的内涵具体表现在“地对人的影响”“人对地的影响”以及“人地协调发展”。“人地协调观”素养有助于人们更好地认识、分析和解决人地关系问题。中学地理教学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的任务,发展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加强对高中生人地协调观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2018—2020年全国卷Ⅰ人地协调观试题统计分析

表1 2018-2020年人地协调观试题统计分析

续表

二、近三年人地协调观试题特点

1.人地协调观试题分值比例和人地协调观水平层次特点

根据上表可知,人地协调观试题考查思路完整清晰,分值占比较高,关注地区存在的生态、环境及可持续发展问题。且考查科学的人地协调观和发展观的分值比重较高,对科学的人口观考查较少。必做题中,试题综合体现了人地关系是地理学的一条主线,占据决定性的地位。选作题中环境保护是人地协调观考查的重点。由此可看出促进人地关系的和谐、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依然是今后地理学习、研究和考查的重点和创新点。

结合试题情境的复杂程度以及试题设问综合程度对考生的综合能力要求,依据《课程标准》的人地协调观水平划分标准,对试题进行总体水平划分,可看出人地协调观试题以水平2和水平3为主,还有一定比例的水平4层次试题。

2.试题材料呈现情境的选取和问题设置的特点

人地协调观试题关于人地关系和谐的考查,是在新时代生态、环境保护大背景下进行的,试题信息呈现方式有单纯文字或者文字图表组合,图表简单明了给人直观的视觉感受,与试题设问结合密切,对文字材料中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的描述起到补充和完善作用,对学生理解地理要素起到帮助作用。在高考试题中对地理概念的叙述或地理现象的描述多采用文字材料的形式,描述特定地域地理事物及其变化过程或新兴事物和现象,文字使人明确题目的主题概念,试题以较少的文字阐述丰富的地理信息,减轻了考生的阅读负担。如2019年1~3题由“村村冒烟”到“抱团飞地”发展模式的转变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抱团飞地”是近年来响应党和国家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的新型发展模式,通过文字材料比较两种发展模式,使学生明晰人地协调发展模式的重要性。图文结合,能够客观评价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试题紧扣《课程标准》,在选材区域上,更侧重考查学生陌生的区域生态、环境问题。试题注重依托真实且具有时代性特点的、较为复杂的地理情境,设计有挑战性的“问题”,试题关注可持续发展的新事物、新变化、新政策,引导学生对生态破坏、资源短缺、城市化、农业生产、工业发展等问题形成正确的认识,考查学生对重大社会问题的认知和态度,从而构建科学的资源观、环境观和价值观,体现试题的育人价值,突出考查学生分析、处理人地关系问题的能力。有些试题关键词指向明确,在设问的材料、图表信息、题干及选项中具有明确的“人地协调”“协调”“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等关键词,试题的价值观念明确,有些试题没有明确的人地关系关键词,且对于材料的构成与设问角度可能偏向于自然地理要素或者人文地理要素,但其最终落脚点是“地”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答案的呈现符合人地协调价值观。如2019年6~8题,选材东北某地区早年修建的铁路线示意图(区域地理),考查铁路线布局、功能及废弃原因,即交通线布局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交通线功能及产业活动的阶段性变化对交通线的影响,考查落脚点为人地关系问题。

人地协调观试题设问类型较为灵活,有事实判断类、特征描述类、原因类、影响类、意义类、建议类、措施类、条件分析类及评价类,多围绕“主题纵深式”展开,选取某一人地关系问题为主线,要求学生能够分析人地关系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人地关系问题造成的影响,包括影响的方式、过程及结果,针对人地关系问题提出改善措施或处理人地关系问题的方案,体现了设问角度的层次性与探究性。

措施类设问是考查学生在认知的基础上如何践行人地协调观,对问题的原因分析,有助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对人地关系问题产生的多角度分析能力以及提高责任意识和践行能力。影响类设问注重让学生结合区域特点,对人地关系问题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辩证分析,提高对人地关系对立统一的认知,同时也要求学生要具备系统化的地理知识。对思维的综合性和创新性也提出更高要求,试题要求考生运用地理思维模式、探究方法和技能,基于“证据”和逻辑推理构建问题解决模型,合理表达自己的观点,提升人地协调意识。例如,2018年第1~3题通过三个递进的问题:工厂建在地下的原因、直接目的、两工厂影响因素的差异,使考生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拥有“因地制宜、人地协调”的创新发展理念。2019年第2,3题,根据嘉善县产业布局从分散到集中、从城乡各自发展到统筹发展的特点来设计问题,重点考查考生如何结合政策背景的变化来理解产业布局的变化,如何从集聚经济和规模经济角度认识产业集聚的益处,引导考生关注城乡统筹发展理念。2020年第1~3题旨在通过对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治沟造地自然背景、功能比较、经济意义的分析,让考生树立绿色、协调、创新、发展的理念。

3.试题注重身边地理问题的考查

将身边的地理引入试题,是培养学生地理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也能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高考命题的指导思想“力求突出科学性、基础性、时代性、公平性和创新性”,特别是试题的时代性要求催生了试题多以生产、生活、生态、环境中的实际问题考查点,配以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生活的素材,鼓励考生运用知识、能力和素养去解决真实情境下的地理问题,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应用性。引导考生实现从“解题”到“解决问题”的提升。如2018年第9~10题以小明同学7月从重庆出发到贵州毕节旅游为情景。外出旅行时,人们所看到的不同地域之间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差异、交通方式的差异以及个人对交通方式的选择等,均蕴含着地理学的基本知识与原理。2019年第6~8题,通过提供小尺度森林铁路地图,考查学生能够从日常生活和身边事物中思考、探索和发现地理问题的能力。2020年第4~6题,依据我国东北平原某城市居住区规划,通过对当地冬、夏季盛行风的判断、不同建筑布局对风的阻挡和疏导效应的认知,展示如何通过居住区内建筑布局达到对气候环境趋利避害的有效利用。总之,试题对于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在生活中发现和思考地理问题,关注现实生活、关注重大社会问题,形成人地协调发展的观念等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更好地诠释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课程理念。

4.试题对人地协调观考查特点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人地协调观的培养:学生能够正确看待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影响,深入认识两者相互影响的不同方式、强度和后果,理解人们对人地关系认识的阶段性表现及其原因,认同人地协调对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形成尊重自然、和谐发展的态度。

自然环境、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近三年高考地理试题中,“地对人的影响”的考查主要是给定学生具体的地理事象或人地关系问题,融合多项自然与人文地理要素,要求学生明确要素分类,找出多个要素之间的相互关联,得出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积极或消极影响,理解人地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如2020年4~6题考查居住区建设布局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在材料提供的图文信息中文字材料明确指出“获得冬季防风,夏季通风的效果”,要求学生具备材料理解和图文关键信息提取能力,明晰本地区地理环境特征,分析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明白人类活动必须遵循自然规律。

在中学地理学习过程中,学生应明确认识资源、环境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要认识到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影响的方式、强度以及后果,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首要目标,遵循自然规律是人类活动开展的有效前提。如2020年1~3题通过对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模式的分析和探讨,让学生认识生态脆弱区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的途径,理解不同土地综合整治模式与地理环境的关系,通过综合整治“实现了乡村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让学生认识到建设生产集约高效、生活宜居适度、生态山清水秀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实现途径。本题通过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体现了人地协调发展的重要性。

随着人口的增加、社会的发展,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已经引发一系列问题,学生要理性面对人类当前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问题,人类社会要想更好地发展,就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协调好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如2020年44题围绕高原鼠兔对高山草甸生态影响这一生态环境问题展开,要求学生辩证地分析高原鼠兔与高山草甸退化之间的关系,进而引导学生深刻反思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环境问题,树立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观。

三、教学启示

1.更新教学理念,增强对人地协调观素养的理解

地理教师是地理课堂教学的设计者和实施者,是地理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素养,是落实教育部提出的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重要一步。在教学过程中为落实“人地协调发展”的教学理念,教师应培养自己的“人地协调观”素养,要研读《课程标准》和相关人地协调观解读的文章,以及参加相关教研活动和培训,接受新的教学思想和理论,完善自我对“人地协调观”内涵的理解,加强对“人地协调观”重要性的认识,要厘清“人地协调观”的目标、范围,认识到“人地协调观”的教育价值,树立起正确的教育观和考试观,切实提高自己的“人地协调观”素养,以指导教学实践。

2.挖掘教材内、外素材,创设案例,结合“问题式教学”培养人地协调观素养

在教学中,为了使学生能够深刻理解人地关系,培养人地协调观素养,教师首先要深入挖掘课本素材,地理教材必修2、选择性必修2和选择性必修3分别是以人文地理、区域发展和资源环境内容为主,这三个模块都涉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人地关系问题比较明显,对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念要求比较突出。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教师除了要深层次分析地理教材中的“人地协调观”内容外,还要不断挖掘教材外的相关内容,以丰富“人地协调观”培养的教学素材,教师要不拘泥于教材中的案例,利用学术文章、新闻短片或选择学生身边的、较为熟悉的、能体现地理学科应用价值的、符合新课程教育理念的、真实发生的案例,深入挖掘案例教学内容,运用以学生为主导的案例教学法培养“人地协调观”素养。依据《课程标准》要求制定教学目标时要考虑学生人地协调观素养的达成目标,并在教学过程中具体落实,要根据课堂教学内容的需要科学合理地进行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指出:问题式教学是用“问题”整合相关学习内容的教学方式。高考地理人地协调观试题要求考生能够分析人地关系问题产生的原因、造成的影响,针对人地关系问题提出改善措施或选择处理人地关系问题的方案,并阐述理由,试题主要考查考生分析与处理人地关系问题的能力,为此在课堂案例教学中应实施“问题式教学”。课堂教学要想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就要设计和提出不同深度和层次的人地问题,问题设置的深度应定位在大多数学生经过学习后能够接受的水平,要确保各个问题之间的逻辑关联,运用人地协调观思想引导学生在深刻理解教材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对教学案例进行深入分析、讨论、归纳和总结。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明确人地协调观的科学内涵,并强调其在分析、解决地理问题时的重要作用,透析“人地关系”知识原理在案例中的运用,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和知识掌握程度,教学内容和进度要符合学生整体的最近发展区,要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注意课堂问题的生成。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加深学生对相关地理原理的理解,提高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原理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意义。

猜你喜欢

课程标准试题考查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权威出版
2021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四)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2019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五)
《陈涉世家》初三复习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二)
关于高职课程标准建设的若干思考
例谈氯及其化合物的学习与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