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术情境的山地垂直分异试题命制探析与实践
2021-05-31广东戴何明
广东 戴何明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在关于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建议的部分指出,试题情境包括联系学生日常生活的情境、地理与生产联系的情境、地理学术情境,其中“地理学术情境”与《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中的“学习探索情境”比较一致。近年来,不管是高考地理试题,还是高考模拟试题中都出现了一部分基于学术情境的内容。这已经成为当前教学与复习备考必须面对与思考的试题。
本文以山地垂直分异规律为例,呈现笔者对学术情境视角下该考点2020年高考试题命制特点的探讨,以及选取学术情境素材进行原创试题命制的过程,最后以2021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模拟演练中该考点内容试题的命制特点进行对比,尝试总结试题命制的思路与方法,从而提高复习备考与教学的针对性与有效性。
一、学习——剖析高考试题的命制特征
2020年高考地理试题中,山东省2020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试题与江苏地理试题都以图像为情境,考查了山地垂直分异规律的内容。
【例1】(山东省2020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13~15题)山地地形影响气候特性,进而使山地景观类型随海拔升高而变化。太行山区地处华北地区,其间分布有盆地和丘陵;黔桂喀斯特山区岩溶地貌发育,形成了基座相连、异常陡峭的峰丛—洼地集合体。下图示意两山区各景观类型沿海拔梯度分布的面积占比情况。据此完成13~15题。
13.与黔桂喀斯特山区相比,太行山区针叶林
( )
A.垂直分布高差大 B.总分布面积占比小
C.各海拔梯度均有分布 D.面积占比最大处海拔低
14.黔桂喀斯特山区较低海拔区针叶林面积占比较高,主要由于该山区
( )
A.山体陡峭 B.水分充足
C.土壤肥沃 D.热量充足
15.两山区农田分布上限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
A.光照条件不同 B.水热组合不同
C.耕作技术不同 D.耕种历史不同
【答案】13.B 14.A 15.B
该组试题的背景素材来源可以参考胡实等人的论文《中国典型山地植被垂直地带性特征及其影响要素》。试题中的图像直接选取论文的图2“典型山地植被沿海拔梯度的分布格局”中的“(a)太行山”与“(c)喀斯特”。通过对比可知,出于试题设问的需要,命题者从论文图2中选取了“农田”“针叶林”,其他的景观类型归为一类,对图像作了简化处理,并统一按照自下而上农田、其他、针叶林的顺序重绘图像。
第13题考查对柱状结构图的判读。图中的每个海拔范围都由三部分构成,从图中可以看出,太行山区针叶林只出现在海拔1 000~2 800 m的山地,且所占的比例较小,选项C错误;面积占比最大处出现在海拔2 200~2 400 m,选项D错误;与黔桂喀斯特山区相比,太行山区针叶林总分布面积占比小,选项B正确;黔桂喀斯特山区海拔0~2 800 m都有针叶林分布,选项A错误。
第14题考查黔桂喀斯特山区较低海拔区针叶林面积占比较高的原因。黔桂喀斯特山区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区域内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低海拔地区热量、水分和光照条件较为充足,植被类型应多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但由于岩溶地貌发育,形成了基座相连、异常陡峭的峰丛—洼地集合体,使得低海拔山区针叶林面积占比较高,选项A“山体陡峭”正确,选项B、D错误;黔桂喀斯特山区土壤比较贫瘠,选项C错误。
第15题考查两山区农田分布上限差异的影响因素。据图可知,太行山区海拔2 000 m以上的山地已无农田分布,而黔桂喀斯特山区农田分布可达海拔2 800 m。太行山区位于我国东部湿润区半湿润区与西部干旱区半干旱区的分界,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降水分布极为不均,随着海拔升高,降水减少,温度降低,土壤越来越贫瘠,因此农田分布的上限海拔较低。黔桂喀斯特山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高于15℃,年降水量超过1 200 mm,与太行山区相比,相同海拔的山地水热条件较好,农田分布上限的海拔较高,选项B正确。随着海拔的升高,水热条件的变化是影响农田分布的主要因素,光照条件、耕地技术、耕种历史对农田分布上限的影响不大,选项A、C、D错误。
【例2】(2020江苏卷,13,14题)下图为“甲、乙两山地同纬度的山地垂直带谱示意图”。读图回答13,14题。
13.两山地属于
( )
A.昆仑山脉 B.秦岭
C.祁连山脉 D.横断山脉
14.两山地的基带植被类型不同,原因是乙山地
( )
A.基带更高,热量不足 B.海拔更高,山谷风强
C.基带受焚风作用更强 D.基带原生植被遭破坏
【答案】13.D 14.C
第13题考查利用基带来判断山地所处纬度的原理。山地基带与该山地所处的水平自然带一致,甲山地的基带为常绿阔叶林,两山地纬度相同且经度相差不大,再结合山地的海拔,可判断两山地属于横断山脉。
第14题考查干热河谷的成因。横断山南北走向的特殊地形对西南季风和东南季风产生阻挡,导致迎风坡和背风坡水热条件相差很大,这是横断山区发育不同的山地垂直带谱类型主要原因。两山地经度相差不大,但两山地基带植被类型不同。乙山地基带出现干热河谷灌丛,主要是由于乙山地处于背风坡,盛行下沉气流,产生焚风效应所致。
二、实践——选取相应考点素材进行原创试题设计
与上述例1的柱状图相比,例2三角形图像显得更加简洁。并且2012年北京卷第4,5题呈现喜马拉雅山脉的垂直带谱示意图,也是采用三角形图像。不同的是,北京卷利用三角形呈现喜马拉雅山脉南、北坡的垂直带谱,而该组试题采用两个三角形表示两个山地。此外,2012年北京卷与2020年江苏卷的这两组试题在设问上存在相似的地方,都出现考查所呈现图像代表的山地的设问,这也是该类试题典型的设问方式。
笔者在2020年8月份有幸参与《教学考试》杂志社的二轮阶段命题项目。基于上述两组试题的分析与思考,在原创试题命题过程中特别关注该类试题的情境创设。在收集命题素材阶段,笔者注意到了张镱锂等人的论文《喜马拉雅山脉中段土地覆被的垂直分异特征》,并从论文的图6“3种南北坡划分方法的土地覆被优势垂直带结构示意图”中选择“a.扇区法”对应的图形,借鉴已有高考试题的命制思路设计以下试题:
【例3】(原创题)某山地中部土地利用类型垂直结构(如下图所示)与该山地自然垂直带谱的结构基本一致。山地南坡的农田部分地区出现亚热带森林。近40年来,该山地裸地分布范围扩大,向高海拔方向发展。据此完成9~11题。
9.图中所示的山地
( )
A.南北坡垂直自然带谱一致
B.南北坡土地类型垂直带谱差异明显
C.相同土地类型南坡分布海拔较高
D.土地类型界线因季节而变化
10.该山地属于
( )
A.阿尔卑斯山脉 B.南岭
C.秦岭 D.喜马拉雅山脉
11.近40年来裸地分布范围向高海拔方向发展,说明高海拔区域出现
( )
A冰川退缩 B.草地退化
C.土地撂荒 D.森林破坏
【答案】9.B 10.D 11.A
笔者在选取图像时并没有对其进行修改,仅仅在图像中标注坡向的信息。本组题以土地利用类型垂直结构为载体考查山地垂直分异规律,以及气候变化对山地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及考查区域认知与综合思维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第9题,据图可知该山地南坡土地覆被类型完整多样,北坡相对简单,南北坡之间的土地覆被垂直带谱差异明显,选项B正确;由于该山地土地利用类型垂直结构与自然垂直带谱的结构基本一致,山地土地利用垂直带谱为南六北四式,因此南北坡山地垂直自然带差异明显,选项A错误;对同类型的土地而言,南坡较北坡分布高程低、幅度宽,选项C错误;土地利用类型的界线并不会随季节的变化而发生变化,选项D错误。
第10题,综合山地南、北坡土地利类型的差异与山地的海拔,山地北坡海拔在4 000米以上,符合青藏高原的海拔,可判断该山地为喜马拉雅山脉,选项D正确;阿尔卑斯山脉是欧洲最大的山脉,最高峰是勃朗峰,海拔4 810米,选项A错误;南岭与秦岭山顶没有冰雪带,选项B、C错误。
第11题,据图可知,裸地以上是冰雪带,以下是草地,可排除选项D;裸地分布范围增大,向高海拔方向发展是由于气候变暖导致冰川退缩而形成新的裸地区域,向下发展主要是由于放牧引起的草地退化而造成的,选项A正确,选项B错误;裸地分布区域人口稀少,不存在土地撂荒现象,选项C错误。
三、检验——素材与设问的对比与反思
【例4】(2021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模拟演练,3,4题)某科研小组对喜马拉雅山脉中段土地覆被的垂直分布进行了调查。下图示意跨越珠峰的10千米宽矩形样带的土地覆被类型及其分布状况。据此完成3,4题。
3.南北两坡土地覆被的垂直分异特点是
( )
A.相同覆被类型下限的海拔高度南坡低于北坡
B.两坡农田出现的最低海拔高度差近2 000米
C.北坡比南坡少三种土地覆被类型
D.两坡草地分布的海拔高度相同
4.下列南坡覆被组合符合垂直分异规律的是
( )
A.农田—森林—灌丛—冰川雪被
B.森林—草地—湿地—冰川雪被
C.农田—灌丛—裸地—冰川雪被
D.森林—灌丛—草地—冰川雪被
【答案】3.A 4.D
该组试题的背景素材同样是来源于论文《喜马拉雅山脉中段土地覆被的垂直分异特征》一文。与笔者原创试题不同的是,这组试题中的图像来源于论文图4“土地覆被类型在3种划分方法中的垂直分布模态(c.样带法——MQ样带)”。论文在研究方法的阐述中指出,MQ样带是指以珠峰的峰顶为顶点,以0°方向为北坡坡向、180°方向为南坡坡向,按所接受阳光程度进行坡向划分的(10km宽)矩形样带。如下图所示。
第3题考查考生读图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据图可知,除了森林与灌丛只分布南坡外,相同覆被类型下限的海拔高度南坡均低于北坡,选项C错误,选项A正确。论文的分析认为,就单一土地覆被(一级)类型在南北坡分布与构成特点而言,除森林外的其他土地覆被类型在南坡垂直分布幅度均宽于北坡,而分布高程与核心分布带均低于北坡。由估算可得,两坡农田出现的最低海拔高度差近4 000米,选项B错误。图中显示农田在南坡分布的海拔范围是100 m~4 000 m,北坡是4 200 m~4 600 m。同理,两坡草地分布的海拔高度不同,选项D错误。
第4题的考查指向非常明确,考查垂直分异规律的理解与运用。垂直分异规律,即垂直地带性规律,是指随着海拔高度的剧烈变化,垂直自然带在垂直方向上依次地、有规律地发生变化的现象。由图可知,南坡由低至高海拔依次分布着森林、灌丛、草地、稀疏植被、裸地和冰川雪被,符合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而农田、湿地、水域等从低至高海拔均有分布,选项D正确。
通过对比可知,笔者原创的试题与2021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模拟演练的3题都是考查读图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这也是以图像为背景的试题命制的基本特点。由于原创试题的背景素材中没有说明是哪个山地,这给通过设问考查山地的名称留有余地,而2021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模拟演练已明确表示了山地的名称,这是两组试题的不同之处。原创试题的设问按照先整体后局部的思路展开,最后一道试题通过补充山地某一海拔的土地利用面积的变化,来考查土地利用类型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而2021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模拟演练中试题的设问方式比较常见,但由于试题图像与往年高考中该类试题的图像不同,对考生读图的心态与能力都提出相应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