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说“商榷”

2021-05-30司罗红邢晓梦

语文建设·上 2021年6期
关键词:商榷商量语境

司罗红 邢晓梦

现代汉语中“商榷”多用于书面语,表示商量、讨论,“商讨,多指讨论不同的意见”(《现代汉语词典》)。《广雅》认为:“商,度也;榷,粗略也。言商度其粗略。”据此,有人认为“商榷”为动宾结构的复合词。但我们考察发现,“商”与“榷”都分别发展出了“盘算;商讨”之义,并分别构成了具有商量、討论意义的“商讨、商量、协商”“榷扬、榷略、榷论”等词语,复合词“商榷”应属于同义语素并列复合词。

“商榷”一词最早出现于西晋陆机的诗歌《吴趋行》:“淑美难穷纪,商榷为此歌。”六朝文学中逐渐广泛使用,例如南朝梁钟嵘的《诗品序》中有:“观王公缙绅之士,每博论之余,何尝不以诗为口实,随其嗜欲,商榷不同。”这里的“随其嗜欲,商榷不同”是指依据各自的偏好,商量讨论关于诗歌的不同意见。现代汉语中“商榷”的意义与之一脉相承。“商榷”与“商量”含义相近却在历时语义演变过程中形成了细微区别。本文试从“商”与“榷”的词义发展、“商榷”的语用环境及其与“商量”的对比这几个方面,对“商榷”深层内涵作简要探讨。

一、“商”的词义演变

根据《字源》可知,“商”字虽然从甲骨文起的字形演变路径较为清晰,但其构形不明,在甲骨文中多用作地名或人名,本义众说纷纭,学界尚未有定论。“商”早在《易》的卦辞中就有使用,出现了名词、动词两种不同的用法:

(1)商旅不行,后不省方。(《易·复》)

(2)商兑未宁,介疾有喜。(《易·兑》)

例(1)意为商人不出行,君主不巡视四方。此处“商”已经有“商人;生意人”的含义,后引申为动词“做生意”;例(2)中的“商”是动词,三国时期的王弼对此注释为“商,商量裁制之谓也”。这里的“商”有“估量”的含义,也是由“做生意”引申出来的词义。

上古时期货币珍贵,大多数商务活动以最原始的“以物易物”的交换方式进行,贸易双方需要衡量交换物是否等值,因此“商”又有“估量、计量”的意思。《白虎通·商贾》中有:“行曰商,止曰贾。商之为言章也,章其远近,度其有亡,通四方之物,故谓之商。”当许多人共同对于某事或某物进行估量,交换意见并期望得出结果时,“商”自然就引申出“商量;讨论”之义。《后汉书·宦者传论》就有使用:“自古丧大业绝宗禋者,其所渐有由矣。三代以嬖色取祸,嬴氏以奢虐致灾,西京自外戚失祚,东都缘阉尹倾国。成败之来,先史商之久矣。”“先史”是指从前的史官,“商”是商讨、商量,“之”是代词,指代“丧大业绝宗禋”的缘由。史官们根据朝代更替的史实,商讨历代灭亡的原因,希望君王能够以史为鉴。

“商”之“商量、交换意见”义,在唐以后才逐渐广泛运用,宋元发展成熟,并且多以双音节词“商量”“商榷”等为谓语,单用情况少。例如:

(3)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贞观政要-政体》)

(4)尝以载削余暇,商榷史篇,下笔不休,遂盈筐箧。(刘知几《史通·序》)

明清之际,白话小说兴起,“商”做谓语动词,大都表示“交换意见”,常出现于有关日常琐事的语境中,多用于句末。例如:

(5)余意中实乏明师可以聘请,日内与霞仙及幕中诸君于熟商。(《曾国藩家书》)

(6)国舅又再再勤苦,无奈若花心如铁石,竟无一字可商。(《镜花缘》)

“商”本义不明,有关“经商”的含义出现后,由此引申作为心理动词的“估量;盘算”义,再演化出作为言语动词的“商量;讨论”之义,“商”搭配的宾语大都与日常琐事相关,并且多以“商榷”“商量”等双音节词的形式出现在语境中。

二、“榷”的意义引申

“榷”在《说文解字》中从木,寉(hè)声。“水榷横木,所以渡者也”,《初学记》解释为“独木之桥曰榷”,其本义为渡河的独木桥。由于国家专卖而不让他人从事相关行业,这与独木桥只能由一人通行有相似之处,故“榷”由渡河之桥引申为国家专卖以获利的意义,出现了“榷场、榷利”等词。例如:

(7)或曰:弘羊榷利而国用足,盍榷诸?(杨雄《法言》)

而后“榷”又由“独取利”的意义引申出“计算”之义,在古代文献中经常与“计、算”等表示谋划、盘算的词互文使用,说明“榷”与“计、算”意义相似或相对。例如:

(8)费出无涯,征求无艺,贡、助常法所不能支,则必榷之又榷,算之又算。(《文献通考》)

(9)榷情伪,计成败,揣摩天下事,不失毫发。(《牧斋初学集》)

例(8)中的“榷”具有“禁闭其事,总利入官”之义,但已经与“算”对仗使用,表示“置榷获利”的行为;例(9)中的“榷”与“计”形成互文,表示“榷计情伪、成败”,其中的“榷”表示推测、盘算。

(10)但《史记》包括所及,区域绵长,故书有《天官》,诸者竟忘其误,榷而为论,未见其宜。(刘知几《史通》)

“榷”由“考虑、合计”之义又引申出“商讨、商量”的意义,“榷而为论,未见其宜”是指商量之后下结论,没有看到它的好处。此外,“榷”的另一个引申过程与“算”相似,由“考虑、合计”之义引申出“暗中谋划以使他人受损”的意义。“榷”作为表示欺骗意义的动词在宋代已有使用,例如:

(11)父母子所养,子肥父母充。欲富榷其子,惜哉术之穷。(王安石《寓言六首》)

诗中的“榷”表示“为获利而欺骗别人”,“其子”是榷的对象,也是榷的宾语,“欲富”是榷的目的。此意义在普通话中已经消失,在河南方言中仍有留存。

三、“商榷”不同于“商量”

现代汉语中“商榷”与“商量”是近义词,都具有“交换意见、共同商定”的意义,“商量”“商榷”均表示对某些悬而未决的事情作出主观性的判断,是所有参与人员商讨共同得出结论。但在更多语境下,“商榷”“商量”具有明显区别,句法上不可互换,否则就会出现搭配错误和语义不通的问题。“商榷”是对已有意见提出质疑,往往持有不同看法,通常适用于正式语体;“商量”侧重交换意见,形成共识,适用于多种语境。“商榷”“商量”混淆就会出现搭配错误和语义不通。

1.使用语体不同

“商榷”与“商量”虽然意义相近,但二者所出现的语体有明显差异,“商量”常见于非正式场合,特别是口头语中,其所搭配的宾语也多为日常琐事,是私人性话题。

(12)眼见客人要离开,服务员忙说:“你别急着走啊,价钱好商量!”

“价钱好商量”出现在服务员口语中,商量物品的价钱属于日常琐事,是普遍的个体行为,不具备郑重商讨的意义,因此不用“商榷”。与之相对,“商榷”运用于气氛端庄的正式场合,例如学术报告、政府公文、新闻报道等,特别是书面语中,所搭配的宾语通常具备严肃讨论的价值,影响较大。

(13)人大代表表示,“政府采购应当采购本国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规定值得商榷。

例(13)出自新闻报刊,后半句是对人大代表话语的转述,但可以推测,在采访中人大代表表达关于规定的意见时,选用的动词一定是“商榷”而非“商量”,“商榷”得出的结论所产生的影响远甚于“商量”一词。

2.语义内涵不同

“商量”除了有最基本的“交换意见、共同商定”意义外,“还可用于发起者请求别人就某事为自己提出建议,或征求别人的同意”。例如:

(14)胡夫人为营救丈夫,当即披头散发地找到了老亲家林焕庭商量。

(15)我准备辞职来北京前,曾跟她商量过。

例(14)中的胡夫人找林焕庭“商量”是走投无路时请人提建议、救急;例(15)中“我”事先已经有辞职后的职业规划,只需要得到“她”的同意与支持。两个例句中“商量”的主动权与话语权不在同一对象手中,前句在接受者,后句在发起者。

“商量”的感情色彩是中性,在参与者少而精的语境中,常有暗中谋划、提前预备的含义,如:

(16)在派兵之前,努尔哈赤先与军师张一化等商量。

从语用环境看,“商榷”常用于学术讨论、政论时评等语体,既可以用于谦虚地提出自己的建议,也可用于对某人或某事看法的回应,因此“商榷”通常表现为非褒义色彩。例如:

(17)她感到无奈地看着志华不在乎的侧脸,这人口才是不错,不过智商似乎真的有待商榷。

例(17)中的“有待商榷”是以肯定的语气表达否定的实质,故作正式地运用“商榷”一词,而弦外之音则是表达嘲讽与贬低。

3.参与者不同

“商榷”的发起者需要掌握必需的专业知识或具备一定的社会地位,参与者加入讨论需要达到相应标准。而“商量”的发起者认为接受者有能力或有必要知晓,是主观性认同,实际情况中接收者是否有能力进行商量没有定数,但必定会参与讨论。在“商榷”与“商量”不可替换的语境里,参与者的特征也起到了影响作用。例如:

(18)直到休学的那一天,她才告诉她的父母,她认为没有必要与父母商量。

(19)下面刊登两篇读者来信,与广大病理工作者共同商榷。

(20)何为世界学术名著?几经商榷,学术界、出版界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凡在世界学术史上有反响、有定评,是某一学科里程碑式的作品,可视为名著。

例(18)中的父母雖然心智成熟且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但“她”主观性地认为没有必要与父母商量,只需要告知他们;例(19)中只要掌握病理知识、从事病理研究的人员均可以参与讨论;例(20)中对世界学术名著的定义,则需要学术界、出版界的同人与专家共同商定,才能获得广泛认可。而这些参与者的学识、身份也使得“商榷”所得出的结论影响范围广、价值量大。

猜你喜欢

商榷商量语境
和人商量办法多
你会和别人商量吗?
商量出共识
学会商量
地方性本科院校视觉传达专业综合改革探讨
应是易安居士“憔悴损”
语言学习中语境化的输入与输出
人教实验版高中《语文》(必修1)指瑕
跟踪导练(三)2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