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语文全国Ⅰ卷试题评析
2021-05-30刘刚许琳
刘刚 许琳
摘要:2020年高考语文全国Ⅰ卷试题,呈现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命题紧扣时代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依托高考评价体系,对接新课标,加强對语文核心素养的考查;推进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和高考综合改革,试卷结构稳定,设计科学,实现命题高水准、试题高质量的目标。
关键词:立德树人;高考改革;语文核心素养
*本文系教育部“十三五”重点课题“有效课堂教学的行动策略研究”(DCF130016)的子课题“有效教学方法与技能发展的研究”(KTA932)暨安徽省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互联网+背景下名师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研究”(AH2019225)研究成果
2020年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的全国高考语文试卷共有5套(全国Ⅰ卷、全国Ⅱ卷、全国III卷、新高考Ⅰ卷(山东使用)、新高考Ⅱ卷(海南使用)),其中,全国Ⅰ卷主要面向安徽、湖北、福建、湖南、河南、河北、江西、山西、广东、河南等教育大省。研读2020年高考语文全国Ⅰ卷试题,可发现今年高考与过去相比,清晰地呈现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依托高考评价体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素质教育中以文化人、全面育人的鲜明导向。
一、立德树人为魂,强化育人功能
全国Ⅰ卷试题紧扣高考评价选才育人的核心功能,凸显家国情怀、社会责任、个人奋斗等道德素养。试卷命题充分地利用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设置各种文化情境以浸润、熏陶考生的品格,促使考生从中习得良好品格,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一)利用传统文化资源
语文全国Ⅰ卷命题在选材上充分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发挥文化浸润功能和榜样人物的示范作用,这样的选材无疑是让青年学生汲取思想精华,对考生品德修养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比如,写作题给出的背景材料有齐桓公、管仲、鲍叔牙君臣合作、相互信任、齐心协力共成霸业的历史陈述及后人对历史人物的不同评定,从“历史人物评说”中,学生可以体会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并且通过观照现实,坚定文化自信。同时也着意引导学生多读书,勤思考,感受历史,品评人物,品悟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增强文化自信。这些都充分体现了高考作文命题“立德树人”的积极导向功能。
与此同时,此命题引领考生通过思考历史对接现实:材料明示君臣同心,才能共创辉煌大业;而如今疫情仍然没有完全消除,世界格局仍面临重大改变,全国人民只有上下齐心、各尽其能,才能克服困难,谱写强国之音。此命题不仅着意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大局意识,也引发往后考生接好试题所传递的接力棒,遵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努力读书,多读整本书,回归经典,积极发挥经典作品立德树人的时代价值。
(二)强化全面发展育人观
2020年高考语文命题遵照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时代要求,通过精心设计试题,将美育、体育、劳动教育以浸润的方式融入其中。试题遵循德智体美劳“五育”之间的内在联系与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发展规律,进一步加强对体美劳教育的引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激励学生身体力行。
试题在充分体现德育和智育考查的基础上,突出美育导向,彰显了美育铸魂及经典文化的审美浸润功能。以美求真,文学类文本阅读彰显了自然之美、健康之美,文言文阅读,让考生从多方面理解苏轼的人格魅力;以美向善,古代诗歌阅读展现的友情真挚之美,作文题的3个历史人物,体现诸多的优秀品质和传统美德,激发考生加强人格修养。
体育承担着教育功能的实现,对学生成长的具有奠基之功;而且具有全面发展的基础性和优先性,是个体健全发展的基础。在遭受疫情的2020年,加强体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鉴于此,全国Ⅰ卷试题非常注重体育树人,深入开掘体育天生的“育人性”。文学类文本阅读所选的小说就彰显了体育之美,传达“野蛮其体魄,文明其精神”的体育意识;通过越野滑雪过程的呈现,勾画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凸显了滑雪的力量美、姿态身形之美。引领考生通过体育增强体质,弘扬体育精神,健全人格。语言文字运用第20题,素材选取“有氧运动”,论述了有氧运动和记忆力提升之间的关系,旨在强化考生对体育重要意义的认知,引导考生要身体力行,积极从事体育活动,做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时代要求。
(三)融合多种文化
2020年语文全国卷Ⅰ给考生打造了一场“文化”盛宴,除了汇聚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外,还融合了外国文化、科技文化和运动文化等。文学类文本阅读《越野滑雪》描绘了外国青年的追求与理想,既暗示了文化的多样性,又以此激发考生热爱生活的激情;有关“新基建”的实用类文本阅读以及语言文字运用中关于“中国航天日”的材料属于科技文化,可以让考生感受到祖国的发展与繁荣,进而激发他们积极投身于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语言文字运用中“有氧运动”的材料是有关运动文化,旨在引导考生热爱运动,健康生活。可见,2020年语文全国Ⅰ卷命题充分发挥高考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教育功能,把人文知识融入到试卷的各个环节,真正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二、依托高考评价体系,侧重语文核心素养
试卷命题依托高考评价体系,选取丰富素材,紧贴高中语文教学,覆盖高中语文的主干知识,着重考查语言运用能力和思维能力,全面考核语文核心素养。
(一)注重基础知识
全国Ⅰ卷设置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4大模块,将对语文必备知识的考查贯穿其中,引导考生系统掌握词汇、语法、文化常识、标点符号用法、各种文体及相关的修辞、表现手法、论证手法等必备知识,综合考查学生的道德修养、文学素养、审美情趣和语文基本功。考生得有扎实的语文基础知识、语文运用能力和文化素养,方能考取好成绩。
高考试题往往不直接考查基础性知识,而是将这些知识融汇到具体的问题情境之中。全国Ⅰ卷语言文字运用第17—19题都通过设置具体语境来考查词语,辨析并修改病句和标点符号的用法;写作题设置“班级计划举行读书会”的对话场景,要求写一篇“发言稿”来考查考生的应用文体知识;论述类文本阅读《“孝”作为家庭伦理的意义》、实用类文本阅读中的“新基建”、文学类文本阅读海明威的小说《越野滑雪》、文言文阅读《宋史·苏轼传》、语言文字运用中关于“篆刻”“有氧运动”“中国航天日”的材料以及写作题有关齐桓公的史料,既考查了论证方法、表现手法、文化常识、文体知识等内容,又涉及文化、科技、文学、名人、艺术、运动、历史等领域,内容广泛,从中考生可增长见识、开阔视野、丰富学识。
(二)凸显实际应用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把综合性和应用性当作高考考查的重要要求。2020年全国Ⅰ卷试题选材既体现语文学科特色,又與国家发展、科技进步及现实生活密切联系,引导考生重视实践,学以致用。实用类文本阅读选材“新基建”,其作为一项关涉国计民生的国家政策,材料介绍它的出台背景、基本内涵、功能作用和国际反响,引导考生关心国家政策,关注时代进步,同时第6题设题考查“新基建”和疫情的关系,既巧妙地照应了“抗疫”的大背景,又切实考查考生的综合应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强化学生关键能力培养”是新课改的重点。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2020年全国卷Ⅰ卷的一大亮点。例如文学类文本阅读第9题,题干先解释何为“冰山”理论,然后要求考生运用这一理论分析文本,这就是典型的学以致用;又如写作中关于“发言稿”的应用文写作;再如文言文阅读第13题对“翻译成现代汉语”的要求,等等,都凸显了应用性考查目的,这对考生语文关键能力的考查和培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激活阅读思维
2020年全国Ⅰ卷提供了论述类、实用类、文学类和古诗文等不同类型的文本阅读,设置了不同的阅读情境,便于考生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阅读,从而达到激活阅读思维、提升思维品质、形成良好的语文核心素养的目的。
试题在考查阅读理解、信息整理能力方面,重视对读什么、如何读的引导。如文学类文本阅读,材料节选自海明威的短篇小说《越野滑雪》,通过呈现对滑雪过程的精彩描述和主人公细致微妙的心理描写,旨在引领学生打破传统的阅读思维模式,与作品直接对话,并且产生情感共鸣。再如实用类文本阅读聚焦“新基建”,命题者引导考生从非连续性文本中获取此项政策的出台背景、基本内涵、发展前景和国际反响等相关信息,从而加大了对考生信息整理、获取能力的考查力度。
三、深化高考改革,试题设计有特色
2020年高考语文全国Ⅰ卷试题命题中,也体现了高考改革的态势,这主要体现在试题设计情境化、人性化。
(一)创设多样化情境
情境是学生开展活动的重要平台,学科知识、技能、任务只有在情境中,才能更有效地被激发出来,这样考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才能有效的呈现。2020年高考语文全国Ⅰ卷命题突出情境化设计的特征,体现了高考评价体系中的创新性考查要求。
如2020年高考语文全国Ⅰ卷语言文字运用部分的17至19题。重点考查考生语言运用的基本能力,把这项能力的考查设置在具体的阅读情境之中。这样就更有助于学生结合人生体验进行理解,运用所学知识,在具体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对学生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的考查,也更接地气。
再如文言文阅读通过选取材料《宋史·苏轼传》,为学生构筑了优秀的文化情境,命题者希望以苏轼的爱民情怀和责任担当来感染考生,培养考生胸怀天下的家国情怀,激发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论述类文本阅读试题,选材“家庭伦理与‘孝”,反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大的生命力,旨在培养考生的孝道和伦理观,引领考生在新时代中继续传承“仁爱”精神,担当共建和美家园、和谐社会的重任。命题中选用生动的历史材料,能使考生浸润在文化情境中,从而习得古人的优秀品格。
又如作文题,采用情境性任务驱动型作文,由材料、情境和要求三部分构成,除要求有对象意识、身份意识、有效沟通外,另外还要求在三位历史人物中进行选择,实际也暗含对三人的评价和认知,反映考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而且以此为基点,引导考生将个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结合起来,深入考查考生的思维层次和思考成果。试题体现一定的思辨性和开放性,相较以前话题的唯一性,具有创新性。
(二)彰显人性化设计
2020年是比较特殊的年份,全国大部分地区学生的复习备考因为疫情受到了很大冲击,语文试题总体上比较平稳,体现了高考语文的人性化设计和人文关怀。
2020年高考语文命题坚持情理之中、意料之“内”的原则,保持试卷结构稳定、难度稳定,使学生能够以平静而积极的心态作答;坚持公平原则,把考查重点放在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素养上,确保高考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平稳进行。彰显了科学化、人性化的命题思路。
2020年高考语文全国I卷结构与2019年一致,试题模块依次为论述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阅读、名篇名句默写、语言文字运用、写作。试题从素材选取、试题设计等方面综合把控难度,使其与学生总体作答能力水平相当,便于学生发挥出应有水平。
命题精选学生熟悉的、生活中能够接触到的材料。以论述类文本为例:全国I卷的材料主题是“孝”的内涵形成及历史演变,其中的家庭伦理问题与每一个考生息息相关;2020年高考语文试题选材情感中正平和、色调清新明快,给考生营造亲切友好、乐观积极的考试氛围。如文学类文本阅读:《越野滑雪》叙述的是普通年轻人对运动的热爱、对生活的激情。古代诗歌阅读,所选唐诗表达对生病朋友美好的祝福,展现朋友间真挚的友情。
总之,2020年高考语文命题紧扣时代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依托高考评价体系,对接新课标,加强语文核心素养的考查;推进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和高考综合改革,试卷结构稳定,设计科学,实现命题高水准、试题高质量的目标。此命题既体现了教育发展的时代要求,又是对学生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及思想感情等诸多方面发展和提升的一个很好导向。
(作者:刘刚,安徽省灵璧中学高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许琳,安徽省灵璧县第一中学教师)
[责编夏家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