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思妙想紧贴现实飞翔
2021-05-30周波
周波,第四届小小说“金麻雀”奖获得者,当选“新世纪小小说风云人物榜·新36星座”。出版有《镇长东沙》《十日烦》《左边的风景》《一张可持续发展的脸》《太阳很刺眼》 《头条新闻》 等小说集。
九峰云出现之前,我在脑海中对这种出现已经预演了多遍。是的,在这个语境里,九峰云是一种小小说现象。为什么这么说呢?我觉得小小说在等待一个高光时刻的来临,它与思想的深刻有关,与文学性的叙述有关。九峰云的第一篇小小说《伸懒腰的维克多》,我看完后给了一句评语:“这才是未来小小说的样子。”她当时显然不明白那是怎样的一个样子。后来的一天,我对她说:“小小说该从简单的故事模式突围了。”
九峰云是聪明人,她大学读的是法学。我知道她对世界一定有与普通人不同的理解,而恰恰这样的理解是未来小小说所需要的。九峰云的创作充满奇思妙想,这样的奇思妙想又能与现实生活紧紧地贴在一起,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九峰云的小小说给人耳目一新的阅读体验,她一直在写一种高级的、属于真正文学意义上的作品,向经典致敬,向文学致敬。我相信九峰云们会越来越多,我也期待九峰云能在这条道路上一直勇敢地走下去。
九峰云后来又写了几篇小小说,我依然鼓励她勇敢尝试。她说《小小说选刊》杂志用稿了,《百花园》杂志用稿了。我笑着说这才是开始。中国小小说的中心在河南郑州,那里过去是明灯,今后将依然照亮小小说人的前行之路。
九峰云的创作充满奇思妙想,这样的奇思妙想不仅仅表现在叙述角度上,而且在于能将现实中看得见摸得着的人与事化腐朽为神奇,在精神层面呈现出异样的滋味。当下,越来越多的小小说作者开始关注人物灵魂的安放,沉心为灵魂画像,九峰云便是其中之一。
《老李,你在不在?》《草帽》《吵架》是九峰云最新创作的三篇小小说。老李试图找回荒废的青春,一路寻去最终发现最本真的初心;草帽代表族人的魂,他们天生顺从,为了族人才变得强大;吵架居然要拟出一个流程,成为一种仪式。——作者想表达“人的感情到底是什么”这么一个普遍而又重大的话题。这三篇作品,无论从选材还是切入角度,无论从叙述手法还是主题挖掘深度,都呈现出一种新的样式,或者说是创作方式。这样的方式是文学人的方式。文字的源头是心灵。我揣想九峰云的内心是强大的、独立的,同时也是丰盈且飘逸的。心灵和叙述手法之间一定有一条隐秘的通道,打通这条通道才能为我们带来斑斓的文学图景。
在人们日常的谈论中,当下似乎是一个缺乏深刻思考的时代。九峰云的小小说,却引领人们做另一种思索:我们甚至可以将当下称为最具深度的时代,它在招引人们去凝视,去发现,化肤浅为深刻,化腐朽为神奇。
大千世界,蕓芸众生,有人只看到热闹的表面,有人却闻到了喷薄而出的人性的百味。这三篇小小说没有迂回曲折的故事情节,底下却是暗流涌动。以小见大,是小小说的特点。大与小应该不是物理上的概念,它理应属于精神世界。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一次寻找、一顶草帽和一回吵架,都是再普通不过的生活现象,九峰云却从中发现了人性的况味。
我始终觉得一篇好小小说的基本标准是写活人物,写好细节。我的恩师谢志强就特别强调这六个字:小小说是小说。
那么小说写什么?作为短篇小说里分离出来的一条枝蔓,小小说又有哪些属于自己的特点?有人把小小说写成了故事,有人把故事用艺术进行了加工。我推崇谢志强老师的观点:“先写活人物吧,有什么样的人自然会有什么样的故事。”九峰云的小说就有这种特点,她脑子里运转的首先是人物,于是各类不同的故事也就粉墨登场了。小小说的细节也非常重要。可以这么说,没有细节,是不能写小小说的。现在有很多小小说是不重视细节的,一味地注重推进情节。我对九峰云说过:“如果小小说只是讲个故事、讲个流程,那为啥叫小小说呢?干脆直接叫小故事不是更便当?”在九峰云后来的作品里,我欣喜地看到,她真的做到了“没有细节就不写小小说”。她把这些细节融入了自己的文学世界里,同时也让作品呈现出不一样的光芒。
小说界有股先锋派的风一直在吹。先锋的意义在于开拓与引领。我想,小小说也需要先锋派,这是一个方向。如果说某一类传统的小小说只要有流程式的故事情节就行了,那么接下来需要解决输入与导出的问题,也就是得解决故事与情节怎么出来的问题。小小说的文学体验与阅读者的素养有关,我们似乎应该提前准备了。
[责任编辑 晨 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