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探讨

2021-05-30王光莉

南北桥 2021年13期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构建策略高效课堂

王光莉

【摘    要】信息技术是素质教育中最为重要的一门课程,而检验优秀人才的标准就包含学生是否真正掌握扎实的信息技术知识基础以及是否具备熟练的信息技术操作技能。就当前的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实践来看,效果并不理想。基于此,如何构建科学有效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课堂,就成为了众多教师高度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  高效课堂  构建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13.121

信息技術已经同社会生活密切结合,在人们的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之中,处处都有着信息技术的存在。对于学生来讲,信息技术这门学科对其有着深远的影响,学生要想提升自身综合实力,必须要掌握信息技术这门工具,才能够在未来和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中占得一些优势。初中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学习是夯实基础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教师应当转变自身教育理念,精心做好课堂教学设计,采用科学有效的教学办法,把理论同实践相结合,优化教学内容,以真正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实效。

一、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现状

信息技术课程在我国的素质教育中起步较晚,发展时间不长,缺乏比较完善的教学模式和足够的教学实践和经验。我国的教育制度尚未脱离应试教育范畴,信息技术课程也并不在考试范围之内,因此,信息技术课程处于边缘化的地位,虽然能够对学生起到极大的吸引力,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容易被学校和教师忽视。且不论部分学校因自身实力有限而无法支持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即便一些学校实力雄厚,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设施设备的建设上投入充足,但是整体的教育理念和方式仍比较落后。在这些课堂上常常可以看到,教师的讲课以传达理论知识为主,学生比较被动,缺乏足够的参与实践操作的机会,因此,很容易使学生兴趣和信心受到打击,最终使得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很多学校的课程设置也不是特别完善,信息技术课程一周通常只有一两节课,这很难让学生真正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操作技能,只是获得了一些体验,实际教学意义不大。

二、初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一)精心备课,做好设计

要想真正构建初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学校方面要予以足够的物质支持,要完善相关设施设备的建设,在课程设置上要合理,引导授课教师及时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充分意识到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性,把握信息技术发展现状,倡导教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来对待自身工作,精心备课,做好教学设计。教师在课前要充分解读教学要求和学生实情,对现有的教材及具体的内容有足够的把握,要在反思以往教学模式不足的基础上采取更加科学有效的方法。

(二)注重实践,开放教学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教师一定要把握这一点,协调理论讲解与实践操作的时间,确保给学生提供足够的进行操作的机会,致力于为学生打造一个开放式的课堂,避免给学生过多的干扰和太多的压力。例如,在“插入特殊符号”这一课的教学中,授课教师可以先以视频展示具体的操作流程,让学生认真观察,记住步骤,再以投影展示计算机界面,邀请学生描述一下步骤有哪些,其他学生倾听后进行补充,让学生复述操作步骤可以让学生的印象更深刻。在听完学生的回答、教师补充纠正之后,就可以给予学生时间,让探秘自行进行练习。学生练习的同时,教师巡视观察,纠正学生存在的问题,这样在实践中检验学生存在的不足可以让教学效果更加明显。

(三)小组合作,自主学习

考虑到学生之间存在的客观差异,不同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不同,对于信息技术课程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也会有所不同,为了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够获得一些进步与提升,教师可以应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一步锻炼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倡导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帮助,相互指导,相互纠正,共同提升。当然,前提是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将其合理分组为不同的学习小组,制订不同的教学方案,融入分层教学理念能够有效提高整体的学习水平。

比如,在“制作表格”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把学生分为学习基础、能力和水平不同的小组。对于基础扎实、能力较强、水平较高的学生,教师可要求他们在掌握教材中所规定的表格制作内容之后适当做一些拓展性练习,去了解表格更多的功能。对于基础不稳定或是较差、水平中等或是低下的学生,教师要对他们降低要求和标准,只要求他们对教材中的知识要点有所领会即可。

(四)作业创新,巩固强化

过去教师在上完课后,一般是不会给学生布置作业的,也常常导致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和印象不够深刻,课后缺乏实践操作的机会,在学习完这节课的知识后,没有及时巩固和强化会影响学生后续的学习效果。因此,授课教师有必要对课后作业的设计进行创新,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创意,或是独立完成,或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强化训练,使其操作技能越来越熟练。例如,在讲完怎么制作PPT的内容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自选主题,设计PPT制作方案,比一比学生所设计和制作出来的PPT作品哪一个更加优秀。

(五)家校合作,有效提升

当前很多学生的物质生活环境是非常充裕的,不少学生家中也配置了电脑等工具,教师也要把这一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学生在学校完成了基本的课程学习之后,教师可与学生家长加强沟通,让学生在家长的指导下,合理安排时间,使用计算机进行练习,特别是学生在完成教师所布置的作业时,家长的参与可以让学生的练习难度降低,也可拉近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信息观念,合理使用网络,扭转学生将计算机视为娱乐休闲工具的片面认知,让学生真正发掘计算机的价值。

总而言之,对于当前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任课教师必须要及时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在学校的支持下对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创新,精心做好备课工作,做好教学设计;注重教学方式的创新,要突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要重视实践活动的开展,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实践操作机会;要把握作业设计的科学性和创新性,不断强化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训练;最后基于家庭教育的配合与支持,为学生打造一个健全的学习环境,端正学生的学习心态,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真正让中学生夯实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基础,为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争取早日成为为社会建设所需要的新一代优秀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毛一峰.浅析初中信息技术分层教学[J].新课程,2021(21):228.

[2]刘红宏.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0(11):94.

猜你喜欢

初中信息技术构建策略高效课堂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
浅议如何构建小学英语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