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广电视听媒资再利用价值策略探究
2021-05-30王华
摘要:在传统广电媒体内容优势、渠道优势、受众优势日益遭受挑战的当下,应整合资源,利用版权存量媒资再开发契机,借势主流媒体主力军全面挺进主战场,“先网后台”融合发展,加速完成组织机构、管理职能、业务生产、运行机制的转型发展,与新媒体协同共生,全力构建融合发展的生态系统。文章从行业发展现状出发,结合行业洞察思考,对视听媒资的再利用进行策略性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
关键词:北京广电;视听媒资;CGC工作室;开发利用
中图分类号:G229.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24-0208-03
在音视频版权媒资的价值开发应用领域,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广电媒体提供了诸多成功范例。湖南广电从湖南卫视到芒果TV再到芒果超媒的自我超越,不仅使内容资源开发价值超越了广告收入,跨入百亿元俱乐部,以内容版权资源独享为发展战略的芒果超媒更是成功登陆主板,进入资本市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音像资料馆依托研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节目资料价值评估与定价体系,开展了市场化的资料销售工作,每年创造价值达几千万元,让版权媒资这座“视听资源金矿”中沉淀的独家、专业、珍贵的价值得以实现。
一、北京广电视听媒资存储与应用发展
(一)生存竞争下北京广电人完成了对媒资从资料到资源的认知升级
“内容为王”是新旧媒体生存发展的一个永恒话题。在内容开放竞争、头部效应凸显的市场环境下,互联网新媒体对优质内容的争抢也达到了新的高度,依赖内容资源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的差异性竞争是发挥传统媒体核心竞争力和获得可持续发展动力的重要战略。北京广播电视台的资源优势特征明显,这不仅源于北京的地缘优势沉淀的历史、文化、人文价值,更有几代广电人持续半个多世纪的辛勤创作,以及专业的媒资版权数据库对视听资料的完整有序保存与数字化处理。
《北京广播电视台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中明确指出:要深入挖掘媒资版权资源,打造智能媒资数据库,加强融媒二创开发,充分释放内容生产潜能;充分发挥商业平台重要作用;开展版权内容服务,为互联网平台提供音视频内容转发授权服务;拓展信息流内容分发及交易服务,通过精准匹配流量平台的内容需求,实现流量变现。
(二)北京广电媒资储备具有丰富性、多样性特征,资源优势明显
从2016年至2020年底,北京广电改革促进视听媒资版权业务融合以来,截至2020年12月底,视听存量媒资总计123.6万小时。
广播端历时5年完成了总计26万小时音频资料的数字化转储和编目工程,对其中20万小时的资料进行了价值评估,梳理出了具有市场开发价值的音频内容约为10.2万小时,对版权清晰的约5.3万小时的内容通过广播电台渠道、互联网音频平台渠道(含运营商平台)、政府公共工作室渠道(如公共图书馆、职工书屋等)、硬件预装渠道(如机顶盒、汽车等)、版权代理渠道、微信小鹅通分销渠道等进行运营授权,实现音频版权经营创收700多万元。
电视端媒资管理系统经历了十余年的发展和数次迭代,现已建成满足节目制作、播出、管理、存储于一体的网络化制播系统,实现了节目资料管理与节目制播体系的融合嵌入,在满足媒体网络化生产和备播需求的同时,也对内部生产环境的媒资数字化采集、编目、调取和使用需求作出有效响应。目前,媒资系统收录的视频资料内容最早可追溯到建台初期的1980年,时间跨越40余年,内容广泛,专注区域发展和历史文化挖掘记录,主题涉及政法、军事、经济、文化、体育、文学、历史、地理、科技、医药、环境建设、社会生活、娱乐休闲等多个领域,储量总计达99万小时。
二、北京广电视听媒资的开发策略及方向
紧抓媒资内容产业应用开发的根本转变思维,是一切策略的起点。互联网时代,价值应用开发的根本是满足用户需求、关注用户体验,唯有如此才能获得发展机会;傳统媒体的信息资源强势地位在去中心化的互联网结构下面临消解;开放成为媒资行业生存的必需手段,打通、连接才能汇集更多资源,赢得更大价值;需求多样化以及资源的无限充足,令满足需求定制的小众产品的商业价值日益凸显,因此基于平等、中立、尊重、开放原则,生产丰富多样、个性化十足的视听产品,以响应来自政府、社会、市场和公众各层面的不同需求,实现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双赢目标,是北京广电视听媒资开发应用发展的根本原则。
(一)视听媒资再开发利用模式
全面审视分析视听媒资产品开发和应用市场的实践与经验,大致可归纳为三种方式。
第一,自有版权媒资内容直接市场化运营。对视听媒资内容中具有二度开发价值的自有版权内容进行版权确权后直接投入市场运营。
第二,媒资编目、拆分、精梳后定向推送。即将节目进行适应互联网传播的碎片化处理,利用数字化编目技术对原节目进行再加工、再整合、再细分、再微化,并重新根据互联网传播特点分主题、分类别地对节目进行重新剪辑、包装后推向市场。具体操作是根据内容平台的需要,对传统节目内容进行加工,将原来完整的一条节目内容,按照某种逻辑思维或特定需要,将其拆分成多条音视频内容。
第三,对内容的降维整合的媒资二创。即将视听媒资内容片段作为素材要素,采用不同策划、不同故事线、不同表现形式或主持人等创新点来生产全新内容的研发和打造产品的过程。可以视听媒资内容的构思、想法为基础,打造新版节目,主要应用于对独具历史人文价值和标识特点突出的品牌节目的再创作,原节目构思、想法或文本的借鉴,需要在这些基础上进行表达创新,因此能够有效地避免版权问题,但需要优秀的节目编辑和制作人员将构思、想法落地,对文本进行重构;也可以将媒体信息更丰富的视频节目剪辑加工为适合收听的音频节目。在广电媒体融合背景下,通过顶层设计,打通两台的媒资管理和应用[1]。
(二)媒资价值最大化应用开发方向
方向一,媒体MCN模式。发挥媒体自身的优势,利用媒资存量,完善自我造血机制,打造适合互联网生态的短视频垂类产品,做好垂类账号矩阵的生产、经营和管理,以垂类内容账号矩阵为基础,构建媒体MCN,拓展新的商业经营模式。以技术驱动、用户为先的市场化逻辑和发展路径实施运营过程中可能的风险将来自在推动内容产品快速下沉的同时必然带来熵增,引发内卷,增加舆情风险。为此,传统媒体需在加速提升市场化能力的同时建立多重风险防范机制和熔断机制。
方向二,资料馆模式。立足视听媒资的资料、资源属性,在传统媒体内容研发、生产、渠道等优势资源的基础上,建立的整合政府资源和社会资源的输血机制。在此方向上,将全力推动历史媒资向社会和公众开放,提升政务水平以及政府社会化功能和文化引导功能,开创优势互补的资料馆资料数字化保存、资料服务模式,利用政府和社会机构的专项资金,开展基于价值观传播的媒资内容二创活动,推动政府的政务建设、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助力首都四个中心建设。此类媒资应用可视为一条向上响应政府需求、横向链接社会资源,在两个维度上延长和扩大了视听媒资的应用领域和开发路径,在此方向上的发展需要政策、资金和机制的多方合力推动和融通。
方向三,版权媒资数据中台模式。这是在媒体机构内部发生的整合和联通,即在媒资编目和版权登记等业务环节,通过统一数据标准、管理标准和区块链等工具的应用,建立北京广电版权媒资数据管理中台,改造老业务接入、驱动新业务接入,搭建全版权视听媒资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与开发框架,提升视听媒资在服务和消费领域的可复用能力,精准响应内外部各类需求,以达到降本提效的目的。沿此方向打造的数据中台将为北京广电媒体融合发展、品牌战略提供有力的内容支撑,随着中台建设沉淀下的媒资、版权管理系统、融媒体产品生产业务流程、经营管理经验和人才队伍将成为北京广电事业发展的重要资产。
三、以CGC工作室模式推动版权媒资开发应用落地开展
据2013年调查问卷统计,副省级以上单位拥有的内容资源总量约为1221万3145盘,约合时长1140万6124小时,但我国内容资源版权开发收益却还不到1%。殊不知,国际广电媒体对节目资料的版权开发收益已占到总收入的20%甚至30%。据统计,法国开发内容资源的收入每年约20亿欧元,英国4亿英镑,日本19.6亿美元。然而,我国的传统广电媒体再开发利用视听媒资价值情况参差不齐。新中国成立前后,大量音像资料由于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化挖掘和整体统计,大部分依然“沉睡”在各家媒体资料库里。因介质特殊、年代久远、保存条件简陋,具有电磁特性的磁介质材料所录制的信息内容经过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存放,许多磁带介质已经受潮、霉变、腐蚀、变形、自然衰退等,导致音视频资料质量下降十分明显。除了经费、技术等一些有形的因素外,最重要的原因是有些广电媒体机构对音视频资料数字化存有观念认识上的偏差,认为那就是不值钱的历史资料,大多被束之高阁。
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原副会长郭宝新曾说,“我们的音像资料工作部门,掌握着‘大量早已存在的东西,蕴藏着海量‘有声音的历史和会说话的资料,但我们注重的却是对他们的收集、保管,恰恰缺乏的是对他们的研究,更谈不上对其有什么创新和开发”。所以,应该“改变资料馆以前单纯收和管的传统做法,逐步转向研究、开发之路”[2]。
(一)北京广播电视台提出成立CGC工作室响应传统广电内外部媒资服务与应用需求
北京广播电视台创造性地提出CGC(Content Generated Content,内容生产内容)工作室模式,从全版权视听资料内容产品研发切入,专注于对北京广播电视台视听存量媒资价值进行“蛇毒”挖掘、价值开发和社会化应用。借力市场渠道,触达用户,引发兴趣;同时以用户需求为抓手,借势推动资料服务向资源沉积的矿藏纵深展开挖掘,实现资源发现及重组后,以内容生产内容的产品价值最大化,并由点及面地促进媒资开发项目从组织结构、合作模式、运营机制到人才选用、激励,直至运行保障和支撑等环节的创新发展。
(二)CGC工作室的特点
CGC工作室可被视为对“制片人中心制”和“主持人中心制”管理方式的整合和延伸,为应对媒体融合、科技发展带给传统媒体内部从内容生产到内容分发各个环节的深刻变革,而作出的自我创新。在体量庞大的媒体机构内部,工作室将以小规模、轻量级的“冲锋舟”形式,以小、活、快的特点,对媒体机构和内外部资源进行整合、渗透和补充,达到垂直化、细分化、个性化的内容生产目的,实现跨媒体、跨行业运营。
(三)CGC工作室的组织结构
在广电传统媒体组织架构下,由节目研发部门的版权媒资管理者、内容生产者、經营管理者合作组建团队,以工作室模式承担起整合资源、响应内外部需求的特殊使命,实为广电媒体融合发展进程中的一项创新举措,其行动目标也将聚焦在成果的创新性、方法的科学性和策略的可迁移性上。CGC工作室模式在产品和服务开发实践中,将有组织、有系统地对节目创意进行评估、吸收和整合,使节目研发成为有目的、有组织、系统化的创新行为。
(四)CGC工作室的工作机制和生产流程
CGC工作室将打破传统媒体内部的组织形式、机构设置、生产流程,建立以需求为导向、以版权销售和市场开发、平台数据转化变现综合评定下的价值测算方式,确定生产规模,研发特色产品,搭建项目团队。
借助机构内部拥有版权经营和市场开发资质的台属企业拓展市场渠道,激发市场需求,同时整合传统媒体强大的节目内容研发、节目数据分析、内容生产、版权管理、媒资编研能力,根据平台需求定制个性化的视听产品。以“后导形”模式确定人员、生产方式和范围,统筹生产,控制成本,实现生产价值最大化。
(五)CGC工作室对媒体机构内部需求的响应与服务
CGC工作室将延续已有媒资与版权业务,继续发挥专业性和权威性作用,以管理前置和进取型工作态度达成有偿服务机制的创建,在特殊素材采购、版权谈判、合拍共享资源等专业领域发挥不可替代的功能;应对节目组的资料需求和版权谈判需求,提供专业性、稀缺性、高效性、可靠性的增值服务,资料导演和版权专员进入节目制作环节,为节目品牌创建和发展创造清朗环境,实现服务变现;搭建垂类内容聚合的“主题库”,通过对存量资料内容的筛选、整合、关键词检索等主动创建,提供智能化高效调取资料的有价值服务。
CGC工作室将以公众号、视频号,通过图文、音视频+图文等形式,搭建服务和内容发布平台,分类发布年度重点事件、社会热点,北京的地域文化、百姓生活、城市风貌、时令特点、珍贵素材等信息,在宣传推广媒资编研成果和媒资产品信息的同时,连接内部和外部需求。
四、结语
新媒体时代,媒资管理者既承担着守护、抢救资料的历史责任,又肩负着版权开发、媒资利用,让历史辉映当下、让历史告诉未来的价值观传播使命,任重道远。北京广电积极探索视听媒资再利用价值,实现内容资源的存储、编目、整合与版权价值的维护与拓展有机统一,力求传统媒资和最新技术紧密结合,以一种全新的面貌将全部视听资源集成、展示在更多、更大、更广、更新、更便捷、交互体验更好的传播平台和网络空间,赢得社会价值和市场价值。
参考文献:
[1] 倪代光.在中广协会信资委2010年年会闭幕式上的讲话节选[C]//中国广播电视协会信息资料工作委员会.广播电视信息资料论文集(五).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1:1.
[2] 翁海勤.媒体资产管理的产业化运营:以ITN SOURCE和INA为例[C]//中国广播电视协会信息资料工作委员会.广播电视信息资料论文集(五).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1:389.
作者简介 王华,本科,主任编辑,研究方向:版权媒资社会化应用与市场化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