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声乐演唱中的情感表达研究

2021-05-30贾舒宇

艺术科技 2021年23期
关键词:情感共鸣声乐演唱情感表达

摘要:声乐演唱是音乐类专业学生的基础课程,其主要基于学生的声音特色进行歌曲演唱训练,辅之必要的音乐技巧讲解,通过声乐演唱这一形式实现音乐情感的传递与表达。对于声乐演唱而言,其课程的核心不仅仅是通过复制、模仿的形式进行声音训练与音乐表达,更重要的是需要将个体对音乐的理解、当代社会对音乐的理解融入乐曲中,从而达到表达音乐情感的目的。可以说,声乐演唱要实现情感表达,需要从情感控制、情感呈现、情感共鸣等方面进行融合性表达,以更好地实现声乐作品的艺术化呈现。文章研究声乐演唱中的情感表达,以推动音乐类专业学生打好基本功。

关键词:声乐演唱;情感表达;情感共鸣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23-0-03

在五四运动的影响下,我国现代音乐文化逐渐建立与发展,涌现出各类音乐表演艺术家与音乐作品,且我国艺术歌曲的思想、内容、题材、风格、作曲样式、和声织体等方面的艺术性与思想性都有所提升,音乐表达的形式更加多元。声乐演唱要求演唱者深入理解歌词的内容,树立声音的美学观点,提升自身的音乐鉴赏力,展现明亮的、丰满的声音。更重要的是,声乐演唱不但需要做好声音的传递,而且需要以音乐为载体进行情感表达,以更好地实现情感的寄托与艺术化表达。

1 声乐演唱中情感表达的必要性

声乐演唱包含不同类型的演唱风格与唱法。美声唱法、民族唱法、流行唱法这三种唱法的模式与风格各有差异。美声唱法讲究声音的共鸣与穿透力,民族唱法讲究发声的自然性,流行唱法则更注重模仿与创作[1]。虽然存在唱法层面的差异,但从整个音乐的呈现与表达来看,各种唱法都需要融合情感与演唱技巧,更好地在声音与情感的集中表达过程中实现音乐思想的传播。声乐演唱中,情感表达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1 声乐情感表达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声乐演唱是个体基于自身的发音器官演绎音乐作品的活动,这种活动主要依托人的发音器官表达音乐,通过人为的表现实现音乐文化的社会传播[2]。一方面,音乐创作者能够基于自身的实践与经历形成相应的音乐作品,从而将生活化的场景和元素通过音乐符号加工,其本身来源于生活,同时在艺术再创作过程中又赋予作品一定的艺术魅力。另一方面,音乐传唱者能够基于自身对音乐作品的认知与理解翻唱与学习作品,这同样在个体自身的学习经历、实践经历基础之上形成的声乐演唱作品。从这两个方面来看,声乐演唱是来源于生活的一种艺术活动,其能够以音乐为载体实现个体对生活的情感表达。

1.2 情感与演唱技巧的统一有利于作品传承

声乐演唱是一种艺术加工活动,需要演唱者在音乐作品呈现的过程中运用一定的呼吸技巧、发声技巧等将音乐作品的曲调、歌词融为一体,更好地呈现完整悦耳的声乐作品。在歌曲演绎过程中,演唱者要在掌握音乐演唱技巧的基础上将自身对音乐作品的情感、对生活的情感通过歌词、曲调呈现出来,从而实现技巧与情感的融合与统一。如此一来,当代演唱者便能够更好地传承经典的音乐作品中蕴含的思想与文化,同时也能够将自身对音乐作品的理解进行当代化的艺术表达,从而更好地将我国的音乐文化传承与發展下去,鼓励更多的音乐专业学生参与到声乐演唱活动中,实现前人与当代青年音乐思想的碰撞,传承音乐文化,拓展当代音乐的历史脉络。

1.3 情感表达能够实现理性与感性的平衡

声乐演唱作为一种人声演唱的音乐形式,能够在平衡理性与感性的过程中实现音乐情感的表达[3]。从理性的角度看,声乐演唱的音色涉及男高音、男低音、女高音、女低音等类型。不同类型的音色会呈现出不同的听觉特征,男声雄厚有力,女声婉转悠扬,这些都能够作为音乐中的理性元素进行情感表达。而从声乐演唱的感性层面看,声乐演唱者能够运用个体的眼神、肢体、声音特征等元素来表达情感,这主要是基于个体对音乐的感觉与理解形成的,具有一定的感性色彩。从这两方面来看,声乐演唱在情感表达过程中能够实现理性与感性之间的平衡,更好地提升乐曲的听觉效果。

2 声乐演唱中的情感表达技巧

对于高校音乐类专业的声乐演唱而言,演唱者不仅要做好基础的演唱技巧训练,还要做好情感表达训练。一般来说,情感表达是个体基于某一物象形成的自发的情感流露,这属于一种主动的情感表达形式。在声乐演唱活动中,情感表达也能够通过一定的技巧实现情感流露,如情感控制、情感呈现、情感共鸣等,从而更好地挖掘人体的潜能,呈现整个音乐作品,以此增强学生声乐演唱中的情感表达效果。

2.1 情感控制:合理掌握呼吸技巧

情感控制主要指的是个体对音乐与节奏的掌控能力。从这方面来看,要实现情感控制,个体需要在声乐演唱过程中保持整体音乐作品的节奏,从而实现对整体音乐作品的情感控制。“有气才有声,有声必有气”,克拉克在《呼吸论》中指出,歌唱者的第一件事便是学习适当地呼吸,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看,歌唱者必须是专业的呼吸者[4]。例如,在应用民族唱法的过程中,呼吸者基本采用腹式呼吸或者胸腹联合呼吸的形式呈现音乐,使自身的声音不完全由咽部发出,而是通过胸部与气管的共同作用演唱。在音乐节奏相对较快的乐曲段落,歌唱者需要采用快节奏的呼吸发声;而在音乐节奏相对舒缓的乐曲段落,歌唱者能够运用缓慢的、轻松的、均匀的呼吸歌唱。这种合理的呼吸控制能够更好地保障乐曲演唱的连贯性,便于实现音乐段落之间的情感转化。

2.2 情感呈现:辅助应用肢体语言

情感作为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需要基于一定的载体与形式辅助呈现。在声乐演唱过程中,情感表达则更多借助演唱者的外在肢体语言辅助呈现,从而增强音乐的情感呈现效果[5]。从面部表情来看,演唱者能够通过自身的面部表情与动作进行情感表达,如应用坚定的表情呈现红色歌曲,用轻松的表情呈现流行歌曲,用饱含泪水与充满喜悦的眼神表现悲伤的歌曲与欢快的歌曲。

从肢体动作来看,演唱者虽然主要通过声乐进行情感表达,但在演唱过程中要借助多元化的动作来呈现情感。例如在《五星红旗》这首歌曲的演唱过程中,演唱者的面部表情应是优雅、高贵的,同时身体挺拔,以此来表达个体组对祖国的热爱与情感。歌唱“一同升起”这一句时应配合手部动作来展现太阳的升起,同时演唱者的眼睛也能够跟随手部动作来表达个体对祖国未来的期望。

2.3 情感共鸣:情感流露实现共情

在罗杰斯看来,共情是一种人与人共处的特殊方式,其能够通过双方的共情实现思想层面的交流与活动[6]。对于声乐演唱而言,音乐本身能够将受众群体集中到一定的音乐环境中,通过群体之间的思想共情实现音乐文化的渗透与传播。因此,在声乐演唱活动中,演唱者需要为听者营造特定的音乐情景,以此实现音乐情感的表达。在当前的互联网时代,高校音乐类专业的学生能够积极学习音乐演唱与情感表达技巧,并将专业歌手的情感表达技巧运用到自身的声乐演唱中,从而在关注音乐市场的过程中学会情感表达,增强自身声乐演唱的共情效果。

3 声乐演唱中情感表达的具体要求

3.1 解读歌词文字内容,丰富声乐演唱内涵

对于声乐演唱中的情感表达而言,演唱者需要将自己的情感与歌曲的思想融合在一起,达到一种共鸣的效果。首先演唱者需要对歌曲有全面完整的认知与了解。演唱者要对整首歌曲的段落结构、曲调风格、节奏变化等方面的内容有精准的认知与了解,同时还要对整首歌曲的歌词有更深入的认知与理解,进而基于对歌词的认知与理解来表达音乐情感。例如,《天下黄河十八弯》“齐心协力把船扳/天下黄河十八弯/阻挡不了英雄汉”等歌词仅有短短几句话,演唱者要想通过自身的演唱表达情感,则需要对歌词背后的黄河故事、黄河文化、黄河精神等内容有全面的了解。个体对歌曲有更为全面且深入的理解,对歌词的文字内容也会有新的认知。在声乐演唱中,演唱者对歌词内容的深度解读更能够丰富声乐演唱的内涵,提升音乐的表现力。

3.2 掌握声乐演唱技巧,辅助实现情感表达

声乐演唱作为一种艺术表演活动,需要演唱者掌握相应的演唱技巧与情感表达技巧,以此更好地增强情感表达效果。一方面,从演唱技巧的角度来看,演唱者要掌握音乐的段落结构,练习各类唱法,如真假音转换、音乐节奏的稳定等,从而使演唱者能够在掌握一定歌唱技巧的基础上灵活表演。另一方面,从情感表达技巧的角度来看,个体演唱者则需要做好演唱过程的呼吸节奏控制,并且基于呼吸把握音乐变化节奏,以此更好地把控乐曲的情感。此外,个体演唱者也要做好肢体动作与神态的训练,通过自身的姿态、动作创造特定的音乐情境,以此辅助实现音乐情感表达。

3.3 深化演唱情感诉求,身临其境物化合一

个体演唱者要想全面表达歌曲的情感,须深刻理解原作的情感诉求,并且将原作的情感诉求与自身的情感诉求统一起来,达到人曲合一的境界。一方面,演唱者要了解创作者音乐中的情感诉求,了解他们在当时年代所要表达的核心思想,从而实现经典音乐文化与思想的传承与发展。另一方面,演唱者在声乐演唱过程中更要明确自身的情感诉求——为什么要演唱这首歌曲?这首歌曲要表达怎样的情感?情感如何与歌曲的节奏全面融合?从这几个方面来看,声乐演奏者要带着明确的情感诉求进行声乐情感的练习,在音乐创造的氛围中奠定整首歌曲的情感基调,这样个体演唱者便能够在此音乐文化环境中培养自身的音乐感觉,将自我和音乐融合成一个整体,提升自身的情感表达能力。

3.4 科学运用肢体语言,呈现声乐演唱形象

声乐是一门结合了唱和演的课程,要求学生在演唱过程中向大众傳递一定的思想文化,营造特定的音乐情景、氛围。对于音乐类专业的学生而言,个体要在声乐演唱过程中进行情感表达,不仅需要将自身投入音乐作品中,还需要深入理解歌词的具体内涵与思想。最重要的是,个体需要在音乐创作过程中通过一定的外在动作辅助性地表达情感。例如,在《五星红旗》这首歌曲中,歌曲表达的情感不同,肢体动作也要随之变化。一开始的“一同升起”可以将手抬起,眼睛稍稍望向远方,随后设计“血脉相依”的动作时可以将手放在胸前。演唱副歌部分时要表现得略微激动,表情要深情款款。这一系列动作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根据唱词和情感不断变化的。这一系列肢体动作能够将音乐节奏串联起来,从而通过形象化的动作强化音乐的艺术表现效果。

3.5 培养演唱音乐感觉,提升个体艺术修养

乐感是个体演唱者的音乐理解与感受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乐感能够和情感画上等号,因为乐感是情感表达的基点,可以通过情感表达的深度鉴定乐感的级别。对于演唱者而言,个体在演唱过程中需要培养自身的音乐感觉,将理性元素较多的演唱技巧与感性的音乐感觉融合,以此提升自身的艺术修养。一方面,个体培养自身的乐感,需要找到适合自身的音乐作品,也就是作品的音乐变化要处于自身的音域之内,从而在长期练习的过程中保障基本的演唱效果。另一方面,乐感的培养需要多听。个体演唱者要通过聆听增强自身的音乐感受力与理解力,通过听掌握原曲的情感表达要点,而个体在演唱过程中也能够基于这些情感表达要点进行专门训练,更好地培育自身的音乐感觉,用感觉提升自身的情感表达能力。

4 结语

对于声乐演唱而言,演唱技巧与情感表达都是不可或缺的部分,演唱者需要运用技巧增强自身的声音穿透力与感染力,这就需要个体在声乐演唱过程中注入一定的情感,从而更好地实现音乐与情感的高度融合与统一。因此,演唱者在声乐演唱的过程中,要重视自我情感表达技巧的训练,深入理解歌词,在掌握声乐技巧的基础上做好情感控制,充分培养自身的音乐感觉,从而更好地实现情感与乐曲的和谐统一,在音乐共情中展现自身对音乐的理解,增强声乐的艺术表现力。

参考文献:

[1] 伊鑫.关于声乐演唱中情感处理的影响因素探讨[J].艺术评鉴,2021(24):49-52.

[2] 李士锦,迟森.浅谈声乐演唱中的情感表达与演唱技巧[J].明日风尚,2021(23):5-8.

[3] 吴姗姗.论声乐演唱中的情感表达与演唱技巧[J].戏剧之家,2021(34):71-72.

[4] 梁创.声乐歌曲中美声演唱的技巧与情感表达[J].艺术评鉴,2021(20):72-74.

[5] 彭招霞.浅论情感表达在民族声乐演唱中的重要意义[J].明日风尚,2021(20):31-33.

[6] 栗威.试论声乐演唱中的情感表达与演唱技巧[J].作家天地,2021(29):63-64.

作者简介:贾舒宇(2000—),女,河南开封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音乐表演声乐(美声)。

猜你喜欢

情感共鸣声乐演唱情感表达
情理和谐 成长相伴
浅析材料在绘画中意义
刍议绘画艺术中色彩的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