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教学设计《“毅”路前行》
2021-05-30阮颉雁
案例设计思路
毅力是人们有意识地支配、调节自己的行为,通过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如果缺乏毅力,任由挫折、压力造成心理负担,会影响学习和生活,损害身心健康。
小学六年级学生对社会和生活有自己一定的认识,心理处于懵懂的半成熟状态,自身体验由中低年級的简单逐步增加多元化和复杂的色彩,如小升初的升学压力、交友压力等挫折现象显现出来,生活中的挫折,加上家庭教育的“惯养”模式,使得他们内心脆弱,缺乏毅力,受不了委屈。如何培养毅力以应对挫折,走出消极情绪体验,是他们所面对的难题。因此,对学生进行抵抗挫折的毅力教育势在必行,本节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就是针对上述问题设计的。
本课将希沃系统作为载体,采用视听结合、游戏辅助的形式,引导学生在游戏活动中体验毅力的内涵,在体验中感悟毅力的重要性,在感悟中学会培育毅力的方法与意识。教学中本着“生活中体验,体验中感悟,感悟中成长”的理念,通过活动情境让学生了解毅力,感受毅力的存在,在合作探究中寻求培养毅力的方法,在交流感悟中将毅力渗透进学生的学习生活。
教学目标
通过名人事例和身边具体事例的思考、分析、感悟,让学生体会到毅力在学习生活和人生道路上的重要性;通过游戏体验、实验观察、案例讨论,切身体会毅力的本质就是持之以恒、百折不挠、坚持不懈;初步有意识地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进行毅力的培养和锻炼,并能从中有所收获,获得成长。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生能把握培育毅力的具体方法。
难点:学生能意识到毅力在学习中的重要性,主动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进行毅力的培育。
教学过程
1.热身活动,引出课题
(1)讲述规则
听口令、按要求游戏——3拍6笑9摇头。当听到数字3、6、9时需做不同的反应,听到3拍手,听到6笑,听到9摇头。
(2)完成游戏
游戏材料:小明和爸爸妈妈一家三口住在小区的9楼。小明和大家一样是六年级的学生,他也即将挥别学习了6年的小学校园,进入初中,开启3年的初中学习生涯。对于小学他有太多的不舍,不舍得一起学习了6年的同学,不舍得每天乘坐的36路公交车。对于初中,他也有着许多憧憬与期待。
(3)分享感受,提出主题
①游戏结束,请学生分享在游戏过程中的心情。
②教师小结:通过学生的分享,没有过失误的同学很开心,有过小失误的同学有点挫败,一直失误的同学则会有一丝丝放弃游戏的念头。
③提出主题:“毅”路前行。
设计意图:激活团体气氛,提高关注力,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性。躯体的放松有利于心理的健康,同时也以一种轻松愉快的方式揭开了课堂的序幕。
2.“毅”些事迹,了解毅力的内涵
(1)根据经历提示,猜人物
爱迪生:只念过三个月小学,12岁意外患上严重的失聪症,为发明电灯试验了6000多种材料,被称为发明大王。
勾践:越国战败,堂堂国王去当差三年,忍受了奇耻大辱,但他不忘国耻,卧薪尝胆。终于,厚积薄发,一举打败了敌国。
自己:学走路时摔倒过,某次考试考砸过,被父母或老师或同学误会过,现在每天积极阳光学习。
(2)分享感受
①伟人们不屈不挠的奋斗经历,给你带来怎样的感受?
②你想对过去勇于克服困难的自己说些什么?
③你最近遇到了什么困难?请写在学习单背面空白处。
(3)出示定义,教师小结
毅力:为实现目标,有意识地去调节自己的行为,克服困难。(贴板书)
设计意图:通过“神秘嘉宾”的游戏,帮助学生认识毅力的内涵,并了解无论是伟人还是平凡人都需要毅力,因为人在一生中或多或少都会经历挫折与困难,谁也无法避免。而对于伟人来说,他们会遭遇到更大的磨难,所以需要有更大的毅力,才能从平凡的事迹中脱颖而出。通过熟悉的人物爱迪生的故事,帮助学生了解毅力在克服遇到的挫折时的重要性。
3.“毅”些体验,亲测毅力及其重要性
(1)“毅”个实验,了解毅力的重要性
观看视频:美国斯坦福大学米歇尔教授曾经做过与毅力相关的实验,我们一起去看看。给孩子一颗棉花糖并告诉他在大人离开后,如果能忍住不吃,等到大人回来就能多获得一颗糖果,提早吃了则没有奖励。
引发思考:请猜猜不同反应的孩子他们今后的发展会怎样?为什么?
教师小结:毅力对我们的人生发展会有重大影响。
(2)“毅”为凤翼,亲测毅力
①讲述规则:首先所有同学趴在桌上,扮演鸡蛋。然后,4人小组内猜拳决出胜负,获胜者进化为小鸡,可以坐起来。小鸡和小鸡猜拳,获胜者进化为凤凰,在自己位置上站起来。输者退化为鸡蛋并重新趴下,鸡蛋和鸡蛋猜拳,获胜者才能再进化为小鸡。
②进行游戏,分享感受。
你是怎么蜕变成凤凰的?“小鸡”和“鸡蛋”的感受如何?
③教师小结:
毅力对我们当下也产生着影响。
通过视频我们了解了毅力对人生轨迹的影响,通过游戏我们了解到毅力在人生当中必不可少,对我们有着很大的影响。同学们想不想了解怎样与如此重要的毅力交朋友呢?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的形式纵向了解毅力对人生的影响,通过游戏横向了解毅力对日常生活的影响,横纵向结合、视频和游戏结合,帮助学生体会毅力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在下一环节中对培育毅力方法学习的动机。把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是对课堂的尊重,更是对学生生命成长的尊重。只有解放了学生的时空,才能解放学生的思维,学生也才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自主成长。
4.“毅”个事例,探究培育毅力的方法
(1)展示学生生活的日常案例,引发思考
案例:小明听了一个先进同学的事迹,深受感动,决心在本学期内將成绩从全班30多名提升至前5名,他模仿成绩好的同学的学习方法,但一周之后发现效果不好,他灰心地放弃了。
提问:为什么出发点是好的,结果却不尽如人意?如果你是他们的朋友,你会提出怎样的建议呢?
(2)小组讨论,把方法写在学习单的云上(如下页图1)
(3)派代表分享,教师归纳方法贴板书(如下页图2)
小组代表将汇聚小组讨论成果的卡片放至黑板旁的投影处,其他同学边看屏幕的卡片呈现边听代表汇报。
①订立正确、合适的目标。
②结合自身情况,制订科学的计划。
③严格并坚持按照计划执行。
(4)迁移至自身,同桌讨论分享,教师小结
引发思考:翻看学习单背后待解决的困难,对于这个困难,你之前的态度如何?(生:无所谓、不管它)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现在对克服这个困难的认识或态度有变化吗?怎么使用方法去解决这个困难?(同桌间交流)
设计意图:结合案例通过小组交流及全班分享积极应对挫折的方法,引导学生了解自己在类似情境中怎样的做法是合适的,在积极面对的态度中,指定并执行科学的计划,从中培养坚定的毅力,以克服困难。让学生把这节课所学的知识付诸实践,也体现了运用团体动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辅导效果。
5.“毅”些升华归纳,感受毅力带来的美好
(1)结合板书,回顾所学(定义、重要性与方法)
(2)朗读警句,摘抄品味
所有坚韧的毅力终将获得回报。——安格尔
即使跌倒一百次,也要一次次站起来。——张海迪
顽强的毅力能征服世上任何一座高峰。 ——狄更斯
(3)制作毅力加油卡
总结
在人生的道路上,一定要有一颗面对风雨依旧坚毅的心,生活和学习中都充满挫折,毅力会助你一臂之力,穿越风雨,是你在风雨之后见到彩虹!
设计意图:用警句展示毅力的结晶,用歌唱的形式展示毅力的美好。歌唱形式作为课堂的尾声,提升本节课的主题,既能在愉悦中结束学习,也让学生在旋律中感受毅力的美好,引导学生能带着毅力在小升初的道路上“毅”路前行,感受在风雨后见彩虹的美好!
作者简介:阮颉雁,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黄石学校心理健康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