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送仙桥的茶会

2021-05-30朱晓剑

藏书报 2021年29期
关键词:书市圈子里茶会

朱晓剑

7月18日,一大早到送仙桥去淘书。八点钟,却遇到一阵疾风骤雨,于是,和钟学隽老师快步跑到河边去吃茶。

茶铺还没有开门。于是,就随意选个位置坐下来。稍后,雨小了,雷老师才赶了过来。在一棵桂花树下坐下来,要三杯茶,聊聊天。

钟老师此前在昆明做文旅项目。现在回到成都,开始新事业,大家聊聊成都的文化,以及未来的可能性。现在天府文化很热门,但巴蜀文化更是被许多人所认同。

但不管文化冠以怎样的名号,其内容则是不变的。这样的话题也极易深入进行,但这样的茶话也足够给人以启发。

坐到十点钟,两位老师先后离开。我则继续坐下来,继续等送仙桥来吃茶的人——每个周日的上午,这里都会有茶会。

说起来,我已经是有好几个月没有到送仙桥吃茶了。这里的茶只分为花茶与素茶两类。这一次来,除了吃茶之外,还就是期待看到曾倩老师整理的新书出版了。

曾老师这几年花了很多时间整理曾缄先生的诗文集。這一次,除了《寸铁堪诗稿》进行了增订之外,还出版了《康行集》和《折腰集》。这样的三本书可以看出曾缄先生的文学贡献。

居住于青城山的陈大华老师在微信上说:

曾缄在文学方面的造诣和成就,当代文学史是不应该忽略的。读这位老人的诗,豁达通透得很.他没有想留下自己的名字。在当代诗人圈子里没有几个知道他是诗人。

或许是基因遗传,他的外孙女曾倩,是一位油画家,同时还是一位作家,出版过中篇、长篇小说。在文人圈子里,知道曾倩是文人的,也没有几人。他们爷孙都是淡泊名利之人。

下过雨的成都,依然炎热。尽管如此,来送仙桥吃茶的人,也还是有十多位。我这才知道,大家几乎都是不约而同地等到十一点左右,才到这里。吃上一阵茶,聊一会儿,差不多十二点,去旁边牧电巷的人民食堂就餐。每次去食堂消费之后,店家总是送上几张优惠券,这样下次聚餐也就有了理由。

我记得,张老师在以前总是带两瓶白酒,这次,高森信老师带了两瓶酒,不料圆圆也带了酒过来。这样,中午的酒会,也就值得期待了

吃罢茶,大家往牧电巷走去,还在路上,卢志军老师就说,今天我买单了。据说之前是高老师要买单的。现在却被卢老师抢了去。

卢老师给我看彭镇修建的刘沅先生墓园的照片,墓园还没有修好,从规模来看,比以前大了许多,可见双流区对地方文化的重视。

我已经很久没有参加这样的聚会了。说来,是每次到送仙桥淘书收获不多,也就少了逛书市的耐心。毕竟现在的书市看上去没落了许多。

猜你喜欢

书市圈子里茶会
半个世纪买书记
清晨书市
跳蚤书市
你在哪个圈子里生活
拆[外二首]
我走进人群
冯骥才携新书亮相全国书市
“茶会”九问九答
偏离的茶味
如何办好一场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