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市场就业为导向的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21-05-29付丽萍
项目名称:市场营销专业——广东省“三二分段”招生制度改革项目,项目级别:省级,项目来源:广东省教育厅
摘 要: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的规模越来越大,高职院校就业形势也越来越严峻,市场营销作为一门与市场衔接最紧密的热门专业,学生的整体就业率较高。然而,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的学生在进入社会工作角色中,其失业和换岗的概率却比其他专业学生的高。市场营销专业的人才市场需求大,就业门槛较低,市场专业的学生能够比较轻松地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但是由于现有的市场专业人才培养存在一定的问题,直接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不高,与社会发展需求相悖,与本职工作发展不相适应。本文针对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就业现状及就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分析了以市场就业为导向的市场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并提出以市场为导向的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路,以促进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以市场为导向;市场营销;人才培养
市场营销作为一门就业行业和就业领域广泛的专业,在当前经济不断转型和升级的形势下,社会对高素质的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大,但是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市场营销专业人才难以满足社会对高素质市场专业人才的需求,虽然很多高职院校已经逐渐认识到这个问题,也在积极寻求各种优化途径,但是效果却不尽如人意。
一、市场营销专业就业现状
从当前就业市场情况来看,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供需之间矛盾依旧很大,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尽管如此,很多高职院校市场专业学生就业呈现以下几种现象:第一,由于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对自身的定位不明确,他们认为市场营销专业毕业出来就是从事一些与市场相关的工作,而与市场相关的工作本身就多,因此在专业学习中,不重视专业学科的学习,在学校得过且过,没有为自己定位就业目标,没有制定明确的职业生涯目标,导致在出来工作的时候出现择业迷茫,或出现饥不择食的就业现象;第二,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很多高职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由于缺乏良好的就业心态,在初就业的时候往往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的择业心理;在屡受就业挫折之后,有部分学生出现悲观的心理,很难从挫折中走出来,并快速进入到下一轮就业中;第三,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就业行业出现行业化,大部分学生选择比较热门的行业。从高职毕业学生就业调查情况分析,大部分学生集中在电商、新媒体、金融等新兴行业领域中,像零售等一些比较传统的行业几乎无人问津,这也加剧了就业供需之间的矛盾;第四,从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就业岗位来分析,很多学生由于自身的专业技术和能力有限,只能从事一些与市场营销相关的销售和比较基层的管理岗位,直接导致一些技术性的岗位人才缺失;第五,在当前经济升级和转型过程中,很多市场专业的学生看到市场营销的新商机,选择从事与市场营销相关的创业,不但解决了自身的就业问题,同时带动了更多的学生就业,然而随着市场的不断革新,由于缺乏经验和耐心,在遇到创业问题时,不能结合市场需求及时地处理和解决,创业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总之,在当前新形势下,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就业现状并不乐观。
二、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1.市场营销人才培养不适应市场发展需求
对于企业来说,市场营销人才必须具有过硬的专业理论基础,又有市场营销专业的实战技巧,然而在传统培养模式下的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并不适应市场发展的需求,一方面,传统市场营销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创新思维,他们花费过多的时间研究教材中的理论,教学实例大部分为经典案例,源于以前的营销先辈对营销经验的总结,这些观点大部分比较陈旧,缺乏创新,学生对这些理论和经验的学习只是简单的复制粘贴,重复记忆和背诵,难以从教材和教学中提炼营销的实质精髓,不利于学生的创新思维形成;另一方面,学生的综合能力不高。市场经济的转型和升级,对市场营销专业的人才要求也越来越高,除了基础的专业素质以外,对职业素养、职业心理态度等方面的综合素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传统教学模式并不注重学生的综合素养的提高,对学生的培养脱离市场,使得培养出来的学生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革新发展。
2.市场营销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弊端
传统的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其教学采用“理论+实操”的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片面强调了理论知识和经典案例的重要性,教学课堂大部分围绕课本教材而开展,对一些相关实操操作技能方面的知识也只是停留在讲解层面,一些高职院校虽然开设机房进行实操训练,但是由于缺乏相关的营销系统软件,并没有围绕市场营销专业课程深入地进行实际操作,直接导致“教”与“学”分离。而在教材选择方面,学校也没有做过相关调研,都是由各专业教师进行挑选教材,实际上并不清楚市场和企业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样的人才,导致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培养与市场需求并不相符。由于高职院校大部分学校的育人模式为“2+1”或者“2.5+0.5”,很多高职院校在学生大一的时候安排的都是基础类的学科,专业学科一般安排在大二,而市场营销专业课程种类多,在有限的时间里,学生要掌握多门专业课程并不容易,在这样的情况下,专业教师加快课程的进度,难以详细解说,不利于学生掌握专业课程,而在考核评价方面,教师围绕教材给学生划出考核的重点内容,学生在死记硬背中完成本專业的学习。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不高。
3.缺乏完善的课程建设,学生的实践能力普遍不足
市场营销是一门与市场紧密相连的专业课程,其课程的建设,不能脱离市场而谈,而现有的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课程建设中,教师作为课程建设的主要力量,大多是围绕教材讲授,缺乏一些深入市场的理论与案例,由于市场是发展的,一些新的市场理论和观点不能及时地吸收和消化,学生的创新思维得不到启发,不利于市场营销专业的学习。而在实操教学中,教师讲解后,让学生进行模拟和实操练习,学生在课后缺乏复习和巩固,不利于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此外,为了提高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很多高职院校开始了与企业之间合作,以校企共同育人的理念进行培养市场营销专业人才,企业在合作中为学生提供实践和实习的机会。然而在实际合作中,没有以就业市场进行深入合作,企业没有为实践和实习的学生提供过多实质性的指导,合作效果并不好,学生的实践能力远远不够。一些学校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能尽快适应岗位,建立了电商工作室、市场营销工作室,但是这些都成了走过场的形式,没有积极投入使用,实训项目和成果并不理想,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4.专业师资素质有待提高
从实际情况来看,高职院校的师资素质并不高,市场营销专业师资也不例外。目前市场营销专业师资的来源主要有:其一,通过外部招聘的渠道获得,一些具有丰富经验的市场管理领导者或者其他学校跳槽的教师,他们之中大部分不具备“双师”素质,不利于学生的专业能力的培养;其二,人才引进。近年来,高职院校生源扩张,学校与学校之间的竞争在不断增强,使得他们不得不通过提高师资素质来提升竞争力,很多高职院校依靠人才引进,为博士和各种人才提供丰厚的待遇来提高师资素质。然而在这样的条件下,由于种种因素,并没有受到更多高素质人才的青睐,这也直接导致了整个师资队伍素质不高。
三、建立以市场就业为导向的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
根据当前高职院校市场专业就业现状,笔者根据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以市场就业为导向的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以市场就业为导向的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模式,其重要意义在于:第一,以市场就业为导向的市场营销人才培养,契合市场,把人才培养与市场有机融合,为学生就业创造了更多的机会和平台,使更多有能力的学生选择更好的专业就业发展方向,使能力一般及较差的学生能正确看待自身的不足之处,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良好就业目标,有利于提高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就业率;第二,根据市场营销就业市场的特点,不断完善学生的专业素养和技能,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市场就业观念,提高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素质,完善市场专业人才结构;第三,以市场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更加清晰地为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更加明确市场营销培养方案,使人才培养更加符合市场发展的需要;第四,以市场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借助于市场这个大学堂,不断激发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各种潜在能力的发展,是推进市场进步和发展的不竭动力。
四、构建以市场就业为导向的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思路
1.准确定位,使人才培养目标与市场发展相适应
人才培养目标是所有教学活动的行动指南,首先,以市场就业为导向的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在于培养符合市场发展需求的高素质营销人才。教师在制定人才培养计划的时候,应当充分考虑实战技能,例如与客户的谈判技巧与细节、谈判话术等,让学生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以及实战技能。其次,还要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积极培养学生科学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构筑合理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构建以市场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把学生的就业作为引导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导向,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结构,主动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找准市场营销专业在经济与行业发展中的定位,强化人才培养模式,坚持把培养面向市场需要、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作为首要任务,使人才培养与市场发展目标相一致。
2.以市场就业为导向更新教学模式,促进教学多元化
针对传统市场营销专业教学的弊端,首先,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教师在讲授理论的过程也注重实操内容,促进“教”与“学”的有机融合,积极探索实践教学环节中遇到的问题,根据课程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安排和组织教学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深入到市场中,面对顾客,运用所学知识与理论进行市场营销实踐,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其次,突破教材的局限,优化专业课程课时设计,抓住教材中的重点内容进行细讲精讲,以及重点内容知识的拓展和延伸,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同时还应该从改革评价方法和内容出发,设计一些与市场营销知识紧密相关的开放性考评,如撰写方案、市场调查研究报告等,使考核评价更加全面;最后,在教学中积极采用多元式教学方法,突破长期以来禁锢学生思维的讲授式教学,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独立思考、主动学习、自我创新的意识。
3.加强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提高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以市场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必须加强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一方面,做好课程体系规划,应当与市场接轨,做好相关的市场调研,充分整合并应用市场相关的资源,积极开发一些既能满足教学又能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课程,构建适合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就业的校本教材,以学生的实战技巧为主,优化和完善课堂教学内容,引进新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思路,培养出创新型的高素质人才;一方面,深入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在职和在校双层指导保障服务,企业应该要看到人才培养的优势,毫无保留地向实习的学生提供实质性的指导,引导他们如何分析和解决问题,通过签订校企合作协议的方式,以期更好地为企业服务;另一方面,完善实践基地和工作室建设,充分利用好实践基础设施,通过实践基地和工作室向市场营销实战,掌握更多的市场营销知识与技巧技能,提高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4.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是关键
要想更好地促进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提高市场营销师资素质是必然的。提高师资素质,一方面应该要注重教师职业能力以及职业素质的培养,从招聘的渠道中控制教师的质量,创造条件,加大优秀人才的引进,大量培养具备“双师”素质,提高教师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另一方面,为在职的市场营销专业教师提供培训的机会和平台,促使他们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不能仅局限于书本上专业知识的教授,同时还要兼备各个领域的知识,如心理学、社交礼仪等,这样才能培养出更为专业的营销人才。
五、总结
总之,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转型与升级,建立以市场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是市场营销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高职院校作为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渠道,应该要紧跟市场的发展需求,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以市场就业为导向更新教学模式,促进教学多元化,加强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提高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并在提高专业师资素质的基础上更好地为市场提供更多高素质的市场营销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刘峻辰.多元办学视域下对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探讨[J].商展经济,2020,20(12):87-89.
[2]潘峻.高职高专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与实践初探——以广西经济职业学院为例[J].智富时代,2016(7).
[3]陈治年.浅析高职高专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J].中国证券期货,2012(9):279-279.
[4]华进,雷洪清,宋新花.浅析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差异化定位[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
[5]廖丽达.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教学体系建设的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
[6]吴铭英.广西区内高职高专市场营销策划人才核心技能培养模式分析[J].商,2015(050):36.
[7]孟艳辉.市场营销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01):57-57.
[8]董常亮.现代学徒制模式下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探讨[J].广西教育,2020(35):142-144+152.
作者简介:付丽萍(1981- ),女,广东省南海区人,硕士研究生,广州华南商贸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市场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