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能源转化工程与工艺”专业课思政建设的探索与体会

2021-05-29张素平

科教导刊 2021年9期
关键词:立德树人课程思政

张素平

摘 要 课程思政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专业课的课程思政关键是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讲授的有机结合,将思政的内容恰当地引入,本文以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能源转化工程与工艺”课程为例,对如何开展课程思政这一问题进行探讨,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提出了延伸法、代入法、事实法等思政元素引入方式,探索课程思政的实施,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关键词 课程思政 能源转化 立德树人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21.03.046

Investigation and Experien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onstruction in Specialized Courses of Energy Conversion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ZHANG Suping

(Department of Energ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anghai 200237

Abstract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implement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mor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key 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professional courses is to combin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with the teaching of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introduce the cont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properly. The course of energy conversion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is an important course of the major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 Taking this course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discusses how to carry out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deeply excavates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and organically integrates them into the teaching. The ways, such as extension method, introduction method and fact method et al., was put forward to introduc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to explore the implementation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o as to achieve better educational effect.

Keywords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nergy conversion; moral education

習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根据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专业课程在讲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思政教育要以顺其自然的方式融入课程教学,以离散的方式穿插在专业教学内容之中,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三全育人提供坚定的思想政治保证。“能源转化工程与工艺”是华东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本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是煤及生物质等含碳能源的转化与应用技术,本专业的毕业生也主要从事能源相关的工作,本课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课程面向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围绕能源清洁高效转化及清洁能源的高效转化,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构建协同育人机制,推动思政元素进入专业课堂,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强化立德树人,培养基础扎实、素质过硬、服务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 梳理教学内容,引入思政元素

首先修订教学大纲,结合本课程教学内容实际,明确各章节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入点、教学方法和载体途径。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本专业的毕业生作为未来的“能源人”承担着为国家供给能源的社会责任和使命。课程思政的关键在“隐性”,即不是独立进行思政内容的讲解,而是在专业知识的讲授过程中,无痕地渗透思政元素,实现二者的有机融合。[2]本课程全面梳理教学内容,设计若干融入思政和德育元素的案例,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找到切合的点,适当的引入思政,做到思政教学贯穿始终,实现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衔接和融合。本课程面向国家和行业重大战略需求,培养学生能源的清洁高效转化技术及清洁能源的高效转化。

2 思政引入的教学方法探讨

实践教学过程中体会到不能强硬引入思政,还是要找到能够切合的点,通过大家熟悉的人和事,更容易让同学们接受,不会有说教的感觉。课堂教学中采用的思政教学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延伸法:讲述能源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作为一名未来的“能源人”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使命;通过讲述能源开发和利用的现状,强调创新的重要性,能源利用过程就是能量的转化过程,在能源使用的过程中如何提高能源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实现高效清洁转化,“绿色、高效、低碳”的意识应深植于工程和社会发展的始终。

代入法:从大家熟悉的人和事入手,在介绍煤气化技术时,通过于遵宏先生领衔研发的“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装置”的开发经历,引入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煤气化技术和配套装备的重要性,改写了中国大型煤气化技术完全依赖进口的历史。同时通过于先生每天早上5点多就到实验室制订实验方案、构思创新计划,一天中,十几个小时泡在实验室的介绍,告诉同学们成功没有捷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希望同学们弘扬老一辈的“汗水哲学”精神,勤奋求实,自主创新,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习近平总书记也告诉我们“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

在讲授煤气化技术的典型案例过程中,介绍华东理工大学的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技术,于先生及研究团队不断改进探索,解决一个一个关键技术,经过二十余年矢志不渝地潜心研究,开发的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炉推广应用到美国、韩国等国家,成为世界三大炉型之一。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的同时,也告诉同学们科研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科学有很多险阻,但只要坚守就能跨越的道理。”培养学生不畏艰难、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与精益求的大国工匠精神,激发他们自觉担当科技报国的责任使命,解决“卡脖子”技术,为把我国建设成世界科技强国而勇攀科学高峰。

事实法:通过乙醇燃料的應用对减排的影响,对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对能源安全的影响等,体现车用乙醇其汽油的使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我国每年有大量的秸秆,超过10亿吨,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前作为生活能源的秸秆被遗弃在田间,甚至会出现就地焚烧的现象,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而且会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如果将这些生物质废弃物转化成液体燃料,对于提高我国能源的供给及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生物质利用技术符合习近平总书记提到的“碳中和”的方针和政策,为实现我们国家的2030及2060年目标发挥积极作用。培养学生能够站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思考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工程实践的可持续性,能够避免能源与动力产品周期中可能对人类和环境造成的损害和存在的隐患。

3 思政教学模式探讨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3]线下授课的过程中引入思政元素的同时,还通过挖掘提炼本课程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科学合理拓展专业课程的广度和深度。录制了思政教学视频(智慧树网站),通过能源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为我们国家能源的清洁转化及清洁能源的供给贡献力量;通过煤气化技术的开发,培养学生勤奋求实、自主创新的精神,解决卡脖子技术;通过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为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我们国家2060年“碳中和”目标发挥积极作用。通过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做到思政贯穿教学的全过程,也通过线上的方式,给学生思考、提升的空间。

4 总结

专业课程不要生硬引入思政,课程思政贵在润物无声,教学过程中找到能够切合的点,思政元素要和专业知识讲授有机融合,不断渗透却不露痕迹,多点宣贯却不空洞说教。学生在本课程的教学评教系统中的留言“教师能践行立德树人,传递正能量。仪表、言行雅正,展示出严谨的治学态度、优良的教风和人格魅力。”通过“课程思政”转化为爱党爱国的核心价值观,不怕困难、勇于攻关、自强不息的科学精神,求真务实、实践创新、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培养学生真正成长为心系社会并有时代担当的技术型人才,积极投身于能源行业,推动我国能源清洁高效转化利用。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出席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2016-12-08.

[2] 杨勋,郭晓娟,陈佰满,等.《传热学》课程思政的实践和思考[J].广东化工,2020,47(21):212-213.

[3] 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教高〔2020〕3号,教育部2020年5月28日.

猜你喜欢

立德树人课程思政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
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立德树人视阈下的服务型基层党支部构建方式探究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