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银行自贸区业务金融创新现状及发展思路分析

2021-05-29孙莲

中国民商 2021年5期
关键词:金融创新

孙莲

摘 要:中国自由贸易区是指在中国境内关外设立的、在货物监管、企业设立、税收政策、外汇管理等领域实施特殊的经济管理体制和特殊政策,以贸易自由化、便利化为主要目的的多功能经济性特区,其核心是营造一个符合国际惯例、对内对外的投资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际商业环境。我国自2013年起在上海设立首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在此过程中边试点、边总结、边推广,迄今已设立了21个自贸区,逐步由东部沿海地区扩展至中西部内陆地区。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自贸区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可复制可推广为基础,将为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探索路径、积累经验。

关键词:自贸区业务;金融创新;现状及发展

一、自贸区金融创新政策

在宏观审慎、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监管部门推出了多项创新措施,在自由贸易账户体系、投融资汇兑便利、人民币跨境使用、利率市场化、外汇管理改革五个方面形成了“一线放开、二线有限渗透”的金融制度框架和监管模式。

自由贸易账户(简称“FT账户)是自贸区分账核算单元设立的本外币账户,是自贸区业务的最核心资源。该体系独立于金融机构现有的账户体系,实行单独核算、分开管理。FT账户采用本外币一体化的主子账户体系,人民币为主账户、外币为子账户,账户内支持依法合规进行币种自由兑换,资金使用更加便捷。“一线放开”指区内视同境外,与境外资金自由流动;“二线有限渗透”指机构自贸账户与境内非自贸账户之间资金划转视同跨境业务管理,划转要求以人民币进行

该账户可提供存、贷、汇、兑、结算清算、投资理财、风险对冲等全链条增值服务,后续资金投资渠道选择较为丰富。人行上海总部公开市场操作部可为外国主权类机构提供银行间债券市场代理投资服务,目前已为40多家外国央行提供服务,收效良好。未来,还可提供更多创新型跨境理财、跨境交易类产品,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显著提高跨境金融服务水平。FT账户在“通、融、兑、投”四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实现经常项下和资本项下打通,在境外融资、自由汇兑和海外直投等方面体现较大便利性。FT账户功能便利,风险可控,是自贸区金融改革创新重要的基础设施和高速公路。

自贸区投融资汇兑政策为企业“走出去”、“引进来”提供了便利,有利于激发投资主体积极性。自贸区在全国率先突破了部分现行的境外投资管理制度,将自贸区内企业境外投资由核准制改为备案制。对境外投资一般项目实行备案制,原来需要耗费数月的多部门、多流程审批手续,企业在三个工作日内就能拿到备案证书,大大加快了国内资本出海的速度。

取消境外融资的前置审批,在FT账户分账核算管理框架下,企业和金融机构可以自主从境外融资低成本资金。目前已有多家金融机构为“走出去”企业海外分支机构的经营和并购提供了融资服务。

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是自贸区建设重要目标,是自贸区业务的重要突破口。国务院在《全面深化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方案》就明确提出,上海自贸区要加快建设人民币全球服务体系,成为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市场主体走出去的桥头堡。自贸区可依托FT账户向境外贷款,央行跨境人民币贷款政策有所创新,突破在贷款合同签订前需明确具体贸易或投资项目,仅对贷款使用类别和方向进行明确,同时设立自贸区银行业务创新监管互动机制,鼓励银行一事一议大胆创新。

自贸区境外人民币业务是促进双边经济金融合作的重要载体工具,可有效提升双边经贸合作水平,增强互惠互利合作效果。为两国经贸与投资合作提供充足人民币供应,促进贸易与投资便利化,有效降低贸易与投资活动中的汇率波动风险,扩大经贸投资合作总量,优化结构水平。

利率市场化有助于降低融资成本,是我国金融深化的前提条件和核心内容。对商业银行而言,利率市场化在短期内将显著降低银行盈利水平,导致银行盈利水平大幅波动。利率作为资金货币的价格将受到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对银行市场化利率水平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存贷款利差的缩小,将促使银行改变传统经营模式,不断提高中间业务比重,以客户为核心提供综合金融服务。

外汇管理政策先行先试,加快推动资本项目可兑换。自贸区是外汇管理政策先行先试的试验田,当前外汇局正在大力推进外汇管理便利化政策,如跨国公司资金池、资本项目外汇收入支付便利化、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等,均是先在自贸区内试行,成熟后在全国推广。我国已基本实现经常项目可兑换,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自由兑换标志着中国将进一步开放市场,促进外资进入外贸商业和其他服务领域等重要产业,从而加强我国与国际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联系,加快与国际经济接轨的步伐。

二、银行自贸区业务发展思路

自贸区的创新政策为银行业务创新提供了基础,区内实体经济的发展也派生出大量的业务需求,银行作为金融创新的重要参与者,应当结合政策和实际,开辟新的增长点。

(一)利用外汇管理便利化政策,重点开拓跨国公司业务。

跨国公司资金池可为集团境内外成员企业提供资金共享的最优安排,便利资金余额调剂和资金归集,降低跨国公司企业资金运营成本。利用跨国公司资金集中营运便利政策,吸引更多的国内、国际跨国公司落户自贸区。资本金意愿结汇制度便利了高外商投资企业的资本金使用,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政策大大提升了企业办理经常项目业务的便捷性,从资金运转、跨境收支两个方面为跨国公司提供便捷高效的结算服务。

(二)依托FT账户,大力发展跨境人民币业务。

部分国内企业在境外设立公司人民币融资渠道有限,且成本较高。离岸功能可有效解决跨境资金汇路问题,因此通过FT账户可为境内企业境外子公司提供境外人民币业务融资业务,满足企业融资需求。自贸区内利率市场化有助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同时FT母子账户之间支持币种自由兑换,可以比照在岸和离岸两个汇率选取更优惠的资金交易价格。

加强与境外央行的合作,通过境外央行对本国商业银行进行转贷,可支持境外企业、銀行使用人民币,获取对中国贸易的价格优势,促使境外企业更愿意选择人民币结算。并且央行储备的人民币,可进入中国债券市场,从而进一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三)围绕服务贸易,着力创新业务模式。

我国货物贸易是顺差,但服务贸易是逆差,且服务贸易出口往往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的多是资本、技术、附加值密集的产品。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制造业大国,在制造业产业链上中下游和国际商品之间的交换,就会催生出物流运输、仓储管理、研发、售后服务等生产性服务需求。服务贸易企业一般多是轻资产类企业,银行应创新业务模式,着眼于为自贸区的服务类企业提供结算、融资的综合金融服务。

自贸区的设立和政策创新为银行业务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随着对外资金融机构准入环节的放开,更多的外资银行会在自贸区设立分支机构,从而对国内银行形成一定的竞争压力。自贸区的资金自由划转以及大量的离岸金融业务,对银行的反洗钱、反恐怖融资和反逃税等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银行应加强全面风险管理能力,根据自贸区业务特点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模式,处理好业务便利化与合规管理之间的关系。

猜你喜欢

金融创新
金融创新支持弱势群体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我国房地产金融发展趋势与创新研究
中国式影子银行浅议
云南银行业金融机构在“一心两区”建设中的金融创新发展研究
人口老龄化对金融创新的影响
浅析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中国模式与金融创新
论互联网金融创新
金融助力供给侧改革
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与金融创新的互动发展
论互联网金融刑法规制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