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闻传播专业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

2021-05-29郑卓陈莹

传媒 2021年9期
关键词:价值意蕴课程思政

郑卓 陈莹

摘要:在我国高等教育教学事业创新发展的新时代,新闻传播专业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时代使命,是培养卓越新闻传播人才的现实需要,是优化新闻传播课程體系的应有之义。为此,本文立足于课程思政的全新育人理念和新闻传播专业的特殊学科属性,提出可供参考的实践路径,以此不断推进新闻传播专业课程思政的全面建设和长效运行。

关键词:新闻传播专业 课程思政 价值意蕴 卓越人才培养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课程思政作为我国新时代背景下的一种综合教育教学育人理念,其主张充分发挥高校所有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推动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的同向同行,构建起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育人大格局。新闻传播专业是宣传思想战线的核心领域,承担着“培养一大批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全媒化复合型专家型新闻传播后备人才”的重大职责,肩负着“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艰巨使命。课程思政的提出,正是为提高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质量和促进新闻传播事业正向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因此,积极探索新闻传播专业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已然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教学事业创新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课题和关键环节。

一、新闻传播专业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意蕴

在媒体格局快速转型的新时代,新闻传播教育面临诸多新挑战新机遇,课程思政不仅顺应了高校教育变革的新形势,也提供了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新思路,具有重要的价值意蕴。

(一)落实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时代使命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018年9月,《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指出,要“强化每一位教师的立德树人意识,每一门课程中有机融合思想政治教育元素”。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结合专业特点分类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具体思路。依据近年来党和国家对课程思政的重视程度,可以说,课程思政是新时代高等教育教学发展的主要方向和培养时代新人的关键举措。对于新闻传播专业而言,作为高等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秉承党媒姓党的根本原则,更应有机结合党和国家的战略重点,主动适应教育教学的发展格局,全面推进课程思政的育人理念。这是教育工作的任务,也是时代赋予的使命。

(二)培养卓越新闻传播人才的现实需要

我国新闻传播工作肩负着传播信息、引导舆论、服务社会的重要职责,关乎党的前途命运、关乎国家的长治久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媒体竞争关键是人才竞争,媒体优势核心是人才优势。新闻传播工作的发展壮大需要输送源源不断的“预备队”和“后备军”。如今,面对意识形态的复杂形式,新闻传播人才应具有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深厚的家国情怀;面对国际传媒的激烈竞争,应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过硬的专业本领;面对复杂艰难的工作任务,应具有崇高的社会责任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而这些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正是课程思政育人理念的关键内容,更是课程思政推进建设的核心目标。课程思政正是为我国新闻传播工作培养造就出一大批政治坚定、思想过硬、作风优良的卓越新闻传播人才的现实需要。

(三)优化新闻传播课程体系的应有之义

一直以来,新闻传播课程体系中的思政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是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载体,但这几门课程主要集中在本科大一、大二年级,并且在学生课时总量中占比较小。更重要的是,为了适应媒体格局的新态势,新闻传播课程体系中的专业课程往往偏重于理论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缺少对学生的思想引领和价值塑造。在这种情况下,课程思政即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传播学概论、中外新闻传播史等新闻传播专业课程中,拓展了思政教育的渠道,优化了课程体系的广度和深度,从而突破了新闻传播专业长期存在的“两张皮”“重技术、轻人文”等现实困境。

二、新闻传播专业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路径

新闻传播专业亟须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充分发掘专业自身的特点和优势,从紧抓育人主体、挖掘思政元素、建设示范课程、强化顶层设计四个方面为新闻传播专业课程思政构建出一条可供参考的实践路径。

(一)紧抓育人主体,提升教师队伍的素养水平

教师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因素,是推进课程思政的主要力量,教师的素养水平直接关系到课程思政建设是否顺畅。新闻传播专业必须要抓住教师这一主体,打造出一支高水平、高层次、高质量的课程思政育人队伍。

1.提升教师自身的道德素养,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教师自身的道德素养,是一种最直接的思政元素,是一股最强大的教育力量。新闻传播专业教师作为课程思政的育人主体,首先要加强自身的师德师风建设,切实提升人格魅力和品德力量,以身作则做好思想引领和行为示范,真正做到“学高”“身正”,引导和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2.提升教师的课程思政理论素养,强化内在价值认同。新闻传播专业教师作为施教者,要先接受教育,自觉汲取思政养分,主动提升理论素养。一方面,要全面掌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观点和分析方法,要深入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新闻工作的重要论述。另一方面,要扭转传统教学中重智轻德的错误倾向,要充分认识新时代课程思政的丰富内涵,提高对思政教育的认同感,强化对课程思政的使命感。

3.提升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素养,保障思政育人质量。相较于理论素养,更重要的是新闻传播专业教师如何提炼思政元素、丰富教育内涵、优化课程设计、切准教学方法、深化理论研究,如何把思政元素润物细无声地渗透到教育教学中,如何结合自身实践经验立项不同级别的课程思政专项课题,这就关系到课程思政的能力素养问题。教师唯有具备较高的能力素养水平,才能保障课程思政的育人质量。

(二)挖掘思政元素,丰富课程教学的内容供给

结合新闻传播专业特点,围绕政治认同、社会责任、职业道德等重点内容,挖掘并利用好每门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丰富课程教学的内容供给,是新闻传播专业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必不可少的环节。

1.以专业课程为抓手,坚定学生正确的政治立场。据教育部新闻与传播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最新统计资料显示,高校教师80%是专业教师,高校课程80%是专业课程,学生学习时间的80%用于专业学习。这表明,抓住了专业课程,也就明确了课程思政建设的抓手所在。新闻传播专业课程主要包括新闻传播理论、新闻传播史论、新闻传播实务“采写编评”等核心课程,还包括一些随着新闻传播事业发展而陆续增加的课程,如网络舆情分析、信息检索与数据挖掘等。也就是说,应从以上不同专业课程中,有所侧重地挖掘思政元素。如在“中国新闻传播史”课程中,紧密结合革命的、红色的新闻传播事业发展历程,深入挖掘优秀的、进步的新闻人物和报刊,有梁启超、陈独秀、毛泽东等人物,《循环日报》《新青年》《湘江评论》等报刊,以此引导学生运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看待历史问题,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办报的经验和教训,理性看待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从而坚定学生正确的政治立场,肩负崇高的媒体责任。

2.以实践类课程为平台,培养学生过硬的工作作风。新闻传播专业具有理论与实践并重的特点,注重“实践出真知”。基于此,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不能局限于专业课程,要充分借助基地实践、学科竞赛、主题活动、专业见习等实践类育人平台,引导学生学思结合、知行合一,培养过硬的工作作风。比如,带领学生深入延安、遵义、南昌等地,开展“进基层、懂国情、长本领”以国情教育为内容的社会实践活动,加深学生对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理解,引导其把对党和国家、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情感和责任意识注入新闻作品,讲好中国故事。

(三)建设示范课程,发挥以点带面的引领作用

据教育部新闻与传播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最新统计资料显示,截至2019年9月,我国开设新闻传播类专业的本科高校达721所,本科专业达到1352个。此外,到2017年底,设有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博士点26个,学术硕士点126个,专业硕士点119个。从以上数据看出,我国拥有数量庞大的新闻传播专业群体。按照“精准培育、逐步提高,试点先行、逐步推广”的工作思路,新闻传播专业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可以从数量庞大的新闻传播专业群体中,结合各个学校、各门课程、各位教师的不同优势,有步骤地择优推出一批有思政潜力的骨干教师、教学能手,有计划地重点建设一批有专业特色的课程思政精品课程、重点课程,形成成果可固化、内容可提炼、经验可推广的新闻传播专业课程思政品牌,逐步实现全面覆盖与高效提升,发挥以点带面、示范引领的作用。如中国传媒大学的“光明影院”社会教学实践项目,是组织广大师生面向视障群体每年制作和推广104部无障碍电影的公益项目。从2017年项目启动至今,已完成的200多部无障碍电影全部无偿赠予了全国25个省市的盲协、20所盲校和70个高校图书馆,并且在全国30个省市区进行公益传播。可以说,此项目是将社会责任、公益情怀、精品意识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创新实践育人模式,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特色做法,更是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经典示范。

(四)强化顶层设计,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新闻传播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场长期的教育改革。对于这一改革,需要强化顶层设计,需要所在学校、学院、系室各级力量的统筹协调、共同推进,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1.成立由校党委书记和校长任直接负责人的课程思政领导小组,全面统筹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学校课程思政领导小组应及时回应党和国家的教育政策方针,遵循课程思政的相关文件,积极提高政治站位,充分发挥领导作用,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作为工作主线,围绕课程思政育人理念进行工作部署。如制定课程思政建设的一系列规章制度;给予各二级学院和相关职能部门一定的政策自由和经费支持等。

2.形成新闻传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和教务、人事、学工等相关职能部门的课程思政联动机制,全力协作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由于新闻传播专业大部分教师是没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背景的,因此,长期从事专业思政教育的马克思主义学院应当主动帮助新闻传播学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搭建起交流协作平台,共同解决新闻传播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重点性、难点性和前沿性问题。

3.制定新闻传播学院内部的课程思政工作方案,全效落实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新闻传播学院内部首先要共同研讨并重新修订新闻传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将课程思政育人理念贯穿在人才培养方案始终,在侧重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基础上,融入“政治立场坚定、工作作风优良、思想品德高尚、树牢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培养。其次,要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压实新闻传播专业教师责任,进行制定教学标准、修订教学大纲、编选相关教材等相关工作。最后,要设定课程思政建设的良性激励方案,把课程思政建设效果纳入年终考评、职称评审、评优奖励中,引导每一位教师积极自觉地投入课程思政建设。

三、结语

课程思政作为我国新时代背景下的一种综合教育教学育人理念,虽然现阶段已经得到大部分高校新闻传播专业的高度重视和积极推进,但是仍需要经过反复的实践、反馈、改进,仍需要在以后的建设中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创新工作思路,这样才能确保新闻传播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落地落实、见功见效。

作者郑卓系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博士研究生、吉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

陈莹系吉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本文系吉林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课题“应用型本科新闻出版专业教学标准对接职业资格标准的实践研究”(项目编号:2019ZCZ053)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EB/OL].(2018-10-17)[2021-03-01].http://www.moe.gov.cn/jyb_xwfb/s271/201810/ t20181017_351821.html.

[2]中華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2020-06-03)[2021-03-01]. 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2006/t20200603_462437. html.

[3]吴岩.让课程思政成为有情有义、有温度、有爱的教育过程[EB/OL].(2020-06-07)[2021-02-25].http://education.news. cn/2020-06/09/c_1210653008.htm.

[4]中国新闻史学会新闻传播教育史研究委员会.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年鉴2019[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9.

【编辑:钱尔赫】

猜你喜欢

价值意蕴课程思政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
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意蕴
社交媒体时代大学生先进典型培育的价值意蕴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价值意蕴与模式建构
当前我国民歌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的价值意蕴析论
读懂名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