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易制毒化学品网格化管理模式

2021-05-29侯作贤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21年4期
关键词:易制毒网格化化学品

俞 娥,李 斌,邓 蕾,贺 婧,侯作贤

(兰州大学a.化学化工学院;b.第二医院;c.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兰州 730000)

0 引言

易制毒化学品是指国家规定管制的可用于制造毒品的前体、原料和化学助剂等物质。高校实验室作为进行多学科的教学、科研的重要场所,易制毒化学品的使用不可避免。对于易制毒化学品的规范化管理,成为推动高校安全生产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的必然。多数高校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认识不足、储存不当、监管不到位等问题[1],这也是高校安全生产管理的重点、难点。借鉴其他高校将网格化管理应用于实验室日常管理和运行[2-3]的经验,我校将网格化管理应用于易制毒化学品的管理,探索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来规范易制毒化学品使用和废弃物处理的管理工作,确保环境安全和公共安全,促进建立和谐型社会。

1 易制毒化学品

易制毒化学品是指用于生产、制造或合成毒品的原料、配剂等化学物品,包括用以制造毒品的原料前体、试剂、溶剂及稀释剂、添加剂等。易制毒化学品本身不是毒品,但其具有双重性[4],易制毒化学品既是一般医药、化工的工业原料,又是生产、制造或合成毒品必不可少的化学品[5]。我国按照《联合国禁止非法贩运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公约》,于2005 年就制定了《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施行对易制毒化学品的生产、经营、购买、运输和进出口实行审批管理和许可制度。

根据最新的《易制毒化学品的分类和品种目录》(2018 版)[6],我国将易制毒化学品分为3 类,第1 类是可以用于制毒的主要原料,包括15 种化学品(1-苯基-2-丙酮,3,4-亚甲基二氧苯基-2-丙酮,胡椒醛,黄樟素,黄樟油,异黄樟素,N-乙酰邻氨基苯酸,邻氨基苯甲酸,麦角酸,麦角胺,麦角新碱,麻黄素、伪麻黄素、消旋麻黄素、去甲麻黄素、甲基麻黄素、麻黄浸膏、麻黄浸膏粉等麻黄素类物质,4-苯胺基-N-苯乙基哌啶,N-苯乙基-4-哌啶酮,N-甲基-1-苯基-1-氯-2-丙胺),大多数为毒品合成的中间体、半成品或前体,多见于医院和化工企业;第2 类易制毒试剂共7 种(苯乙酸,醋酸酐,三氯甲烷,乙醚,哌啶,溴素,1-苯基-1-丙酮);第3 类易制毒试剂共6 种(甲苯,丙酮,甲基乙基酮,高锰酸钾,硫酸,盐酸)。第2 和第3 类是可以用于制毒的化学配剂,多见于高校、化工及普通工业企业、医疗领域[7]。我国还颁布了《向特定国家(地区)出口易制毒化学品暂行管理规定》[8],按照该规定的《向特定国家(地区)出口易制毒化学品管理目录》,针对缅甸和老挝,我国将易制毒化学品目录种类增加到58 种,将中草药制品、易制毒化学品的盐类以及制毒所需的贵金属催化剂也纳入监管范围。

易制毒化学品目录中的三氯甲烷、乙醚、甲苯、丙酮、硫酸、盐酸等试剂,是化学领域和工业行业最常用的化学试剂,特别是在高校的化学、生物、医学类的教学实验、科研实验中都广泛使用,丙酮甚至作为一种化学溶剂,大量用于仪器容器的清洗。

2 高校易制毒化学品管控工作面临的困难

2.1 对易制毒化学品管理重要性认识不够

国家对高校使用易制毒化学品的管控要更人性化和宽松,因为高校使用易制毒试剂的量较少,高校处于易制毒化学品产业链的末端,是最终使用方,易制毒化学品流出风险低,学校接受的专项检查少,这也造成了高校师生对易制毒化学品的管控重要性认识不够。

多数师生对易制毒化学品的法律红线认识不到位,只是把易制毒化学品当作普通的危险化学品,普遍缺乏对易制毒化学品相关知识的掌握。而一些科研人员从国外留学、进修回来,会受国外使用易制毒化学品习惯的影响,对我国严格的易制毒化学品管控要求执行不到位。

2.2 部分易制毒化学品的危险性较高

易制毒化学品的危险性体现在多个方面。第二类和第三类易制毒化学品中的大多数同时还是危险化学品,在使用保存运输过程中危险程度大,闪点低,容易发生着火爆炸,很多易制毒品具有生物毒性,能穿透皮肤隔离层;第一类易制毒化学品中有很多归入毒麻精放类管制药品序列,要受到更加严格地管控。

在我校对本科生的安全意识调查研究中发现,大多数本科生和部分研究生缺乏毒品教育的基本知识,对易制毒化学品在化学合成新型毒品中的关键作用认识不足,完全意识不到易制毒化学品一旦从实验室流出会造成严重的社会危害程度,也不掌握国际毒品市场对中国易制毒化学品的极大需求。

2.3 规章制度不完善

《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是我国易制毒化学品管理的主要法规,是国务院在2005 年8 月26 日颁布实施的,迄今已于2008、2012、2014、2016、2017 和2018年多次进行修订增补。但该条例面向的是易制毒化学品生产、运输、经营、购买、进出口等多个环节,对高校内使用易制毒化学品着墨较少,造成各地公安部门和高校职能部门对科研教学实验使用易制毒化学品的管理力度和要求不同,存在差异化,不利于执行。

另一方面,高校自2010 年以后纷纷建立起各自的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制度和购买使用审批流程,加强了内部管理,但是高校制定的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办法较为宏观,对违反管理的行为和人员惩戒较少,执行力度弱,各校管理办法和制度相互借鉴,缺乏针对各学校的特性措施。

2.4 实验室使用环节管控薄弱

目前,各高校的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制度基本涵盖了易制毒化学品的申请审批、购买、保存发放等环节(见图1),建立了基本的安全责任制,但多数高校对易制毒化学品的管控薄弱点集中在实验室操作使用环节,缺乏对实验室人员使用易制毒化学品的有效监管。

图1 某高校易制毒化学品审批使用流程

在实验室内使用过程中,存在着台账混乱、登记不及时甚至没有使用台账、账实不符、易制毒化学品使用前后随意摆放、含易制毒化学品的废液管理不善、实验室内部使用人员权限失控、实验室之间易制毒试剂互借、溶剂类易制毒试剂经过蒸馏后的重复使用、易制毒试剂配比不同浓度稀释后的管理口径等问题。这些现象在操作中反复出现,导致高校建立起来的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制度在使用环节没有形成闭环,效果大打折扣。在实验室使用易制毒化学品的环节,还容易出现流出风险,学校和科研老师对易制毒的每次实验缺乏掌控。有些高校已经建立了信息化的试剂管理平台,但是这样的大数据智能化试剂平台也必须得依靠实验室在使用环节的信息录入,一旦最末使用环节提供数据失实,就会导致整个数据平台的判断失误和功能失效。

3 易制毒化学品网格化管理模式

3.1 网格化管理模式特点

网格化管理模式是中国在21 世纪对世界公共管理领域最重要的创新和贡献,“网格化”这个词最早来源于水、电、煤等公共服务领域,后来中国管理人员将社区尝试进行网格化管理,用以解决政府机构在城市管理中长期存在的低响应度、多层级的顽疾[9-10]。网格化管理模式有3 个特点:①密切依靠互联网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和4G、5G等通信技术的应用;②网格化管理显著增强了基础网格内的管理效能和执行力;③网格内不区分职能划分,只追求结果和目标,在网格外实现职能部门与网格员的对接。

网格化管理的实质就是量化管理空域、细化管理责任、实现流程再造、提高管理效能,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就提出“以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为方向”的要求。在2020 年抗击新冠肺炎的疫情战斗中,全国各地建立无数网格社区,迅速控制了病毒蔓延,体现出网格化管理的巨大优势,近年来我国在社会管理、公路交通、治安、安全生产、高校等多个领域部门迅速普及网格化管理模式[11]。

高校实验室天然形成了一个个网格单元,数量庞大的各个实验室之间既存在共性,也存在差异,实验室的这个特性非常契合开展网格化管理的条件和基础,为网格化、信息化和大数据管理在实验室管理中的应用开创了前景空间,可以较好发挥出网格化管理的优势。鉴于易制毒化学品在管理过程中的重要性和难度,有必要在易制毒化学品管理中采用网格化管理模式。

3.2 网格化管理模式

为破解易制毒化学品在实验室使用过程中“最后一公里”的难题,学校从2017 年开始筹建易制毒化学品网格员管理体系,实施易制毒化学品网格化管理,是深入履行高校主体责任、落实各实验室管理职责的重要举措,有助于高校建立易制毒化学品管控长效机制。

(1)网格化管理体系。①建立管理中心。建立校级的危化品管理中心,协助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更专业地行使易制毒化学品的管理职能,危化中心作为网格化管理的“大脑”和核心,将原来“学校—学院—实验室”的管理模式转换为“危化中心—实验室”的模式。②设立网格单元。将全校所有使用易制毒化学品的实验室作为基础网格,可以视情况将同一个老师名下的多间实验室作为一个网格,每个网格内部独立进行易制毒化学品管理,由校级危化中心直接对接各个网格并开展业务指导。为每个网格发放“易制毒化学品领用证”(见图2),作为网格与管理中心沟通的标识,将每个实验室数字化,形成网格内网格员、责任教师、使用人、易制毒试剂等管理主体和管理对象。③确定网格员。实验室的责任教师作为实验室易制毒化学品使用的第一责任人,但网格员一般为实验室研究生,因为网格员要付出很大的精力和时间来从事易制毒化学品的管理、培训等工作,而教师平时做从事教学科研任务,进行学术交流,很难长时间停留在实验室内,就不能随时对实验室内使用易制毒化学品的情况进行监管,容易存在管理空挡。

图2 易制毒化学品领用证

(2)网格化运行模式。管理中心与网格责任教师签署“易制毒化学品安全责任书”,明确责任教师对自己实验室内的易制毒化学品使用管理负相关责任;网格责任教师与网格员签订“易制毒化学品网格员授权书”,管理中心和责任教师赋予网格员工作的权力和责任,管理中心对网格员进行专业化培训,网格员按照要求对网格内易制毒化学品的使用环境进行整改升级,做到双人双锁、专柜存储、悬挂粘贴“易制毒化学品网格管理信息牌”(见图3)及易制毒化学品专用LOGO、监督填报易制毒试剂使用数据、督促实验人员规范操作等,以达到公安部门和学校的要求。网格内所有能接触到易制毒化学品的人员共同签署《易制毒化学品使用承诺书》,做到责任的全覆盖,形成覆盖实验室每个人员的责任体系(见表1)。

图3 易制毒化学品网格管理信息牌

表1 易制毒化学品网格化管理制度体系

网格员作为网格内的易制毒化学品日常管理责任人,是网格与管理中心信息交流反馈的关键,是网格化管理运行的基础。学校每学期都邀请公安部门专业人员对网格员进行专业化指导,每年举办多次易制毒化学品网格员培训交流会,邀请部分网格员参观戒毒所,要求网格员掌握禁毒知识和易制毒化学品管理要求,按照流程在校级管理中心和学校其他职能部门处办理易制毒化学品的申请、转运、存储、使用、监督业务。经过每年多轮继续教育培训,网格员都能牢记易制毒化学品种类目录,熟练掌握易制毒化学品使用存储要求,了解校内外违反易制毒化学管理规定的典型案例,并将相关信息在网格内对其他实验人员进行普及宣传,显著提高了网格内所有人员的易制毒化学品管控意识,效果非常明显(见图4)。

图4 易制毒化学品网格员培训现场

(3)建立网格考评机制。管理中心建立对网格及网格员的考评机制。每次领用药品都要检查核对各网格以往领用药品的使用流水台账,对网格执行学校管理制度情况进行抽查,网格员每年进行工作情况书面汇报,一旦发现违规现象,就暂停该网格的易制毒化学品使用,进行全面整改并宣传警示,对于认真负责的网格员进行奖励,对于不能胜任工作的网格员,则通报网格责任教师进行换人。

(4)强化外部网格与环境条件。已建成的易制毒化学品网格管理体系,其实是更大范围的环境网格中的一个节点。环境网格除此之外还包括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保卫处、财务处等校内职能管理部门,校内各个二级学院,公安部门,应急管理局等,他们构建成了横向和纵向经、纬线,形成涵盖各方面监管内容的立体网格,在环境网格体系中,各个网格之间进行信息传递和服务支撑,达到了整合各单位、部门安全管理资源、提高管理水平的目标,实现了保障维护易制毒化学品网格体系正常运转的功能(见图5)[10]。

图5 易制毒化学品外部及环境网格

(5)网格化管理效果。我校采用网格化管理易制毒化学品以来,平时注重加大对网格内易制毒化学品使用情况的检查,一旦发现存在严重违规行为,立刻停止该网格的易制毒试剂供应,让实验室每个人都感受到规范易制毒化学品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违规实验室完成整改后由网格员做出书面检查,责任教师签字,学校管理中心进行复查,符合条件后方能恢复试剂供应,形成了网格内全员参与易制毒试剂规范管理的良好局面。近年来公安部门多次随机抽查部分实验室,根据公安临检结果,原来实验室内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权责不清、使用不规范的行为几乎消失,公安部门高度评价我校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成效,认为我校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完全达到了国家法律法规要求,在本地高校中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近年来我校在申报购买易制毒化学品审批环节中的不畅问题,也得以彻底解决。

3.3 与传统管理模式的异同

(1)管理体系由层级制转为扁平化[12]。采用网格化管理模式后,管理体系由原来的“学校—学院—实验室”的管理模式转换为“危化中心—实验室”的模式,由典型的金字塔型管理层级转换为扁平化网络管理模式,管理中心可以迅速与各个实验室实现信息交换和管理控制,有效改变了安全管理制度下沉难、安全压力传导慢的局面。

(2)网格员是网格化管理的关键。网格员是整个网格对外的信息平台,与管理中心沟通的桥梁,优秀的网格员是整个网格化管理成功运行的关键和基础。我校现在拥有200 多名网格员,通过建立网格员工作群,分享推送大量业务相关PPT、案例材料,实现在线业务指导和继续教育培训,不断提升网格员业务素养,同时及时处理网格员反映的问题,赋予网格员在网格内进行内部管理的权力和职责,维护网格员在网格内不可或缺的地位,保证整个网格化体系的健康运行。

(3)消除实验室管理中的信息孤岛。在实行易制毒化学品网格化管理制度之前,校级审批流程和各实验室需求信息存在孤岛效应,很多师生对易制毒化学品的使用存有意见和不满,但反映不畅。现在实行易制毒化学品网格化管理后,网格内的易制毒化学品使用需求和意见可直接汇集到网格员处,师生不必通过其他渠道和途径反映问题,网格员能迅速将使用信息上报至管理中心。网格内的实验人员很容易获得当前全校易制毒化学品的库存种类数量及招标购买进度等信息,便于合理安排实验进程[13]。

3.4 网格化管理模式优势

(1)管理责任更加明确。将教师的第一责任、网格员的直接责任、学院的监管责任、学校管理中心的管理责任清晰明确。在科研实验室里,每个人都有可能因为同实验室其他人员的违规行为,造成自己无法使用易制毒化学品的后果,实验室所有人员都能主动配合网格员开展工作,认真完成责任教师的要求。

(2)管理实现数字化、高效化。在网格中,能够有效整合共享各类信息资源,实现数字化信息交换,有效节约人力,组织运行全校的易制毒网格化管理系统,只需要几名兼职工作人员就可实现。

(3)实现管理有效控制。根据网格数据分析,可以发现网格信息造假或奇异数据,针对性开展检查抽查,对存在违规行为的实验室进行查处和封停,实现管理的立体化、层次化、精细化。

(4)建成横到边、纵到底的管理体系。所有网格实行标准化建设,消除学院之间的差异,能够覆盖所有使用易制毒化学品的实验室和实验人员,管理体系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全覆盖无死角,可以避免管理中的盲点。

(5)管理过程实现闭环。将易制毒试剂最难管的使用环节也纳入管理体系中,提高了在实验室操作中的管理效率,使安全检查、隐患排查常态化。

(6)由被动管理转为主动管理。网格化管理改变了原来对实验室操作管理的盲区,通过信息化技术手段,大数据分析,精准监控实验行为,分析实验试剂使用的合理性,动态调整试剂供应,有效预防事故发生。

4 网格化管理模式的应用与发展

4.1 与物联网技术相结合

大力推进网格内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技术的普及应用,通过技术手段标识易制毒化学品或其他管理对象要素,对使用对象进行操作授权,实现人员出入和药品取用自动审批和记录,控制易制毒化学试剂的药品柜和称量装置,完成基础使用数据的自动记录、自动上报,可以精确记录每次使用易制毒化学品的人员信息、使用时间、使用量,完成数据自动汇总和交换,极大地降低了网格员的工作量,优化了网格内部流程。

4.2 与大数据分析相结合

网格可以向管理中心提供大量真实、有效的数据资料,通过计算机系统和数据库软件对各网格易制毒化学品使用数量和种类进行大数据分析,可以容易查找出异常数据,迅速锁定异常网格,有助于管理人员对异常网格进行检查,核实台账真伪。

4.3 推动信息化技术应用

在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中,作为网格的实验室,是最末端、最基础的单元,也是所有实验室管理数据产生的源泉。网格肩负的重要责任之一就是对内外的大量信息交换传递,是信息产生和处理的关键环节,网格化的运行,势必产生大量数据,有助于推动整个管理体系实现信息化,带动实验室管理、监控、检查等全面数字化和信息化,广泛采用数字监控、自动检测、职能识别等技术。

5 结语

目前,网格化管理在我国的各个领域的应用方兴未艾。高校试行易制毒化学品网格化管理模式后,在实验室易制毒化学品管理乃至整体安全管理方面,表现出高效的信息交流能力和管理效率,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下一步将在该网格系统的运行基础上,扩大到实验室安全员系统,将实验室安全工作也纳入网格管理,增加网格系统的功能,继续完善发展实验室网格化管理模式。

猜你喜欢

易制毒网格化化学品
浅谈我国易制毒化学品管控
上海将从五个方面切实加强易制毒化学品管理
太仓市“警校协作”易制毒化学品企业社会化管理
南通象屿将为日伸海运建造首批LNG动力化学品船
排堵保畅良策:共享汽车+网格化智能立体停车库
化学品库房施工组织设计分析
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实践与探索
梧州市:环境监管“网格化”助力环境治理“长效化”
河北发力网格化监管信息化
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的实践与思考——以乌兰浩特市和平街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