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一课一品”实践教学模式探索

2021-05-28李正兴聂敏

科教导刊 2021年3期
关键词:思政课模式实践教学

李正兴 聂敏

摘 要 针对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中不同程度存在的“组织实施不易、教学方式单一、教学内容重叠、教学效果欠佳”等问题,我们探索实施了思政课“一课一品”实践教学模式。对应高校思政课“原理”“概论”“纲要”“基础”等四门课程,设计开展“经典研习”“社会调查“红色体验”“道德践行”等四类实践项目,着力打造思政课“一门课一品牌”的实践育人格局。“一课一品”实践教学模式有助于促进思政课实践教学“全程开展”“全员覆盖”和“规范实施”,也有利于形成“两个课堂”有机贯通的思政课教学体系,具有现实意义和推广价值。

关键词 思政课 实践教学 模式 “一课一品”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21.01.057

Abstract In view of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practical teaching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in universities, such as "difficult organiz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single teaching method, overlapping teaching content and poor teaching effect", we explore and implement the practical mode of "one course, one brand"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According to the four courses of "principle", "Introduction", "Outline" and "found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universities, four types of practical projects such as "classic study", "social investigation", "red culture experience" and "moral practice" are designed and carried out to build a practical education pattern of "one course, one brand"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The practical teaching mode of "one course, one brand" is helpful to promote the "whole process", "full coverage" and "standardized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actical teaching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it is also conducive to the formation of the "two classes" organic conne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teaching system, which has practical significance and promotional value.

Keyword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practical teaching; pattern; one course, one brand

實践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高校思政课教学目标的重要环节。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强调,要“坚持开门办思政课,推动思政课实践教学与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结合,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完善思政课实践教学机制”。我们在多年探索的基础上,提出和推进实施了思政课“一课一品”实践教学模式。

1 问题的提出

“一课一品”实践教学模式,针对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中不同程度存在的“组织实施不易、教学方式单一、教学内容重叠、教学效果欠佳”等问题而探索的改革措施。思政课的实践教学,是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难点之一,主要表现在实践教学的组织实施存在着诸多困难和挑战:

一是课程学习的学生人数众多,组织实施难度很大。思政课的每门课程均面向全校学生开设,每年度学习思政课的学生人数少则二、三千人,多则六、七千人。组织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受到时间、场地、交通、安全等多重因素制约,落实实践教学任务面临很大困难。

二是教学资源开发利用不足,难以满足教学需要。传统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方式,往往借助于当地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或校地共建的其它实践教学基地,通过组织学生参观各种革命纪念场馆等方式进行。受到接纳能力的限制,只能满足少数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无法实现“全员覆盖”, 难以满足所有学生普遍受教育的需要。

三是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互脱节,呈现“两张皮”现象。各门思政课的理论教学有着完整的教学大纲,形成了科学和相对统一的教学内容体系。但实践教学的内容体系往往缺乏统一规划,在组织实施上存在一定的随机性、分散性、碎片化,没有与理论教学内容有机贯通,未能形成两者协调育人的教学体系。

四是学生主体性发挥不充分,制约着实践教学的育人效果。在思政课实践教学实施中,一些“点缀式”“应景式”的实践活动,往往难以调动广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加上没有很好解决实践教学如何有效考核评价的问题,学生自主实践的动力不强,难以有效彰显实践教学的效果,甚至有的实践教学活动沦为单纯应付式的走过场。

2 高校思政课“一课一品” 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

2.1 “一课一品”实践教学模式的基本思路

“一课一品”实践教学模式,是对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进行整体设计而形成的实践育人体系。其基本思路是: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主题,以传承红色基因为特色,以思政课的四门必修课程为依托,设计和开展四种不同类型的实践教学活动,分别对应思政课的四门课程,构建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有机贯通的“一体化”思政课育人体系。同时,采取“项目化”的实施方式,加强实践教学的过程管理,学生依次参与完成上述实践项目,推动各门思政课形成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辅相成的教学实施体系。

探索实施“一课一品”实践教学模式,主要基于以下认识和考虑:高校思政课四门必修课程在教学内容上有各自的课程内容体系,在教学目标和要求上又各有侧重,同时又共同服务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这一育人目标。各门思政课的实践教学在内容上要和理论教学相互贯通,形成教学合力,从而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果;在形式上要丰富多样,体现各课程特点,避免交叉重复;在实现方式上,既要抓好典型示范以发挥以点带面的辐射作用,也要坚持人人参与实现全员覆盖。在探索推进“一课一品”实践教学改革过程中,鲜明地体现和贯彻了上述教学理念。

构建和实施高校思政课“一课一品”实践教学模式,是贯彻落实教育部等上级部门关于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有关精神而形成的探索成果。从2005年以来,中央对高校思政课进行了改革,优化了课程设置,在四年制本科中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四门思政课必修课。2012年教育部等部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并对系统设计实践育人教育教学体系、深化实践教学方法改革、积极发挥学生主动性等方面提出了指导性意见。2015年《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强调,要“努力强化实践教学,建设与课堂教学相互促进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第二课堂教学体系”。根据有关文件要求,本科思政课要从现有学分中划出2个学分,用于开展实践教学,要求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不断深化教育教学的效果。按照“一体化”加“项目化”的思路探索形成的“一课一品”实践教学模式,就是依据中央有关要求全面深化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的有益探索,在实践中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2 “一课一品”实践教学模式的主要内容

2.2.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打造“经典研习”品牌项目

本课程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读原著、悟原理”是重要的学习方法。为此,本课程确立了以“研读经典著作、训练理论能力”为主要内容,着力开展“经典研习”实践活动。在本课程教学中,指定《共产党宣言》《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等8篇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要求学生进行通读,并在任课老师指导下由每位学生从中选择一篇文献进行重点研习,写出研习心得体会。同时,分学习小组开展经典研习小组讨论会,再由每个小组选出代表参加由任课老师的全班同学研习心得交流会,畅谈分享学习体会。对学生的自主研习和交流情况,进行相应过程考核。通过实施“经典研习”实践教学项目,促进学生深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习和理解,提升理论素养,提高思想素质。

2.2.2“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打造“社会调查”品牌项目

本课程主要讲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成果,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精髓。为此,本课程确立了以“理论联系实际、开展调查研究”为主要内容,着力开展“社会调查”实践活动。每个开课学期由课程组讨论、设计本学期的调查研究的有关主题,学生按照自愿原则组成调查小组,在任课教师指导下拟定具体题目、调研大纲与调研计划,掌握必要的社会调查知识,深入校园周边农村、社区、企业等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调查,并撰写调查报告。在学期结束前每个班级再组织社会调查成果汇报会,由各小组汇报调查的过程、调查结论和主要经验体会,由任课教师对各小组社会调查实践进行点评并考核。通过实施“社会调查”实践教学项目,促进学生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中了解国情,增长能力才干,坚定“四个自信”。

2.2.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打造“红色体验”品牌项目

本课程主要讲授中国人民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留下遍布各地的众多革命遗址和纪念场馆,以及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红色精神。这些红色资源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财富和生动素材。为此,本课程确立了以“体验红色文化、弘扬红色精神”为内容,着力开展“红色体验”实践活动。学习本课程的同学,须通过追寻红色足迹、参观纪念场馆、瞻仰烈士陵园、收集红色史料等多种形式,须每人完成一次红色文化体验实践活动,并提交心得体会文章一篇。任课老师在班级组织红色文化体验交流会,推选学生代表发言交流实践心得,分享红色故事。通过实施“红色体验”实践教学项目,促进大学生学习红色文化,接受革命传统教育,自觉传承红色基因,助力健康成长。

2.2.4“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打造“道德践行”品牌项目

本课程主要开展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的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理想情操和良好的道德品质。道德品质的形成是内化与外化相结合的、知情意行相统一的教育和修养过程,道德实践是大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的根本途径。为此,本课程确立了以“奉献社会、知行合一”为内容,着力开展“道德践行”实践活动。学习本课程的同学,须走出课堂,深入社会实际生活,每人至少自主参与一次志愿服务或公益活动,并提交心得体会文章一篇。任课老师须在班级组织道德践行心得交流会,推选学生代表发言活动心得,分享实践感悟。通过实施“道德践行”实践教学项目,引导大学生在接触社会、服务他人的过程中践行道德责任,强化道德体验,锤炼道德品质,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综上,“一课一品”实践教学模式,涵盖“经典研习”“社会调查”“红色体验”“道德践行”四个实践项目,形成了有机统一的思政课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经典研习”意在强化理论学习,“社会调查”重在理论联系实际,“红色体验”重在先进文化熏陶,“道德践行”旨在追求知行合一,将科学理论、生动实践、先进文化力行修身的立德树人作用有机结合在一起,共同着力于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育人目标。

3 高校思政课“一课一品” 实践教学模式的实施要求

3.1着力加强思政课实践教学条件建设

“一课一品”实践教学的开展,需要有相应的物质条件支持和保障。比如,开展“经典研习”实践活动,需要为学生推荐经典阅读书目,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有关学习资料。近年来,我们每年坚持把推荐学生研习的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编印成阅读手册,免费提供給学生研习,免去学生因查找学习资料不便带来的困扰。又比如,为更好地开展“红色参观”等实践活动,我们坚持与八一起义纪念馆、江西革命烈士纪念堂、方志敏烈士陵园、南昌新四军军部旧址陈列馆等单位共建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为大学生实践活动创造便利条件。为保障“一课一品”实践教学模式的顺利实施,需要将实践教学纳入学校教学计划和管理之中,确保实践教学有明确的任务要求、规范的过程管理、有效的考核方式和充足的经费保障。

3.2强化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过程管理

一是制定实施计划。各课程组要制定本课程实践教学活动的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学生在任课教师的指导下提交实践活动计划方案,在得到任课老师批准后实施。二是落实指导责任。任课教师要对学生确定实践选题、开展实践活动、总结实践成果等负责全程指导,履职情况纳入教研部和教学督导的督查范围。三是完善考核评价。改革思政课考核方式,大大降低期末考试在课程考核中的权重,增加平时学习过程和实践活动的考核占比,并且实践环节作为单独的考核项目纳入总评。依据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等方式评定学生的实践教学成绩。通过有效的过程管理,保证实践教学的规范实施,也有利于调动学生自主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3.3抓好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示范平台建设

在“一课一品”实践教学模式改革中,我们按照对应不同的实践教学品牌项目,着力建设好四个具有示范作用的实践平台,发挥引领带动作用。一是对应“经典研习”品牌项目,着力建设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研究会”,引领大学生研习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带动形成大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的热潮。二是对应“社会调查”品牌项目,借助发挥“大学生社会调查与研究创新中心”这一学生社团的带动作用,为开展社会调查实践活动发挥示范作用。三是对应“参观体验”品牌项目,着力建设“大学生红色文化宣讲团”,通过开展红色体验和红色宣讲活动,在传承红色基因中发挥以点带面的辐射作用。四是对应“道德践行”品牌项目,着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社”,为广泛带动学生参与公益服务和志愿服务搭建平台、树立典型。

3.4注意在实践教学中调动师生参与的积极性

“一课一品”实践教学模式的有效实施,离不开教师和学生的积极参与,因此调动师生参与的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从教师的角度看,指导开展实践教学需要教师额外付出较多时间精力,学校在课时津贴等方面给予思政课教师适当倾斜,体现对教师劳动权益的尊重和保障。从学生的角度看,要求每门课的任课教师要组织好实践教学的课堂交流环节,包括经典研习心得交流会、社会调查成果汇报会、红色文化体验交流会、道德践行心得分享会等,让学生在交流分享中体现参与实践教学的收获与快乐。同时,学院适时举行大学生思政课优秀实践教学成果表彰活动,对获奖的同学发奖励证书,对优秀的实践教学成果成果结集出版,等等,使大学生得到精神鼓励,增进获得感。

4 高校思政课“一课一品”实践教学模式的价值意义

4.1实现了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全程开展”和“全员覆盖”

过去,思政课实践教学一般通过“实践队”“骨干班”“示范班”等形式组织实施,虽有示范效应,但真正参与的学生往往是“少数人”,难以覆盖大多数学生;而且,实践活动往往安排在暑期进行,常态化开展往往难以落实。而根据“一课一品”实践教学模式,思政课实践教学有效实现“全程开展”和“全员覆盖”。首先,每位学生在学习每门思政课时,都必须参加相应的实践教学项目;学生在完成学习四门思政课必修课的过程中,需要依次完成四个实践教学“品牌项目”的实践任务。这不仅落实了“思政课所有课程都要开展实践教学”的要求,而且使实践教学伴随着思政课开课的全过程;其次,在每一门课实践教学中,学生须在任课老师的指导下,提交实践计划,完善实践方案,利用课余时间开展相应实践活动,并提交实践成果报告;实践完成后,又回到课堂交流实践成果和心得体会,接受实践教学考核和成绩评定。这样,实践教学贯穿课程教学全过程。最后,每个同学都可通过加入实践小组或个人单独参与的形式,参加“四个项目”的实践教学活动,并提交相应的实践成果。实践教学的实施因之覆盖全体学生,从而破解了思政课实践教学难以人人参与的难题。

4.2探索形成了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科学规范”的实施方式

过去,思政课实践教学常常面临着教学内容不清晰、组织实施难以规范、教学过程难以有效管理等困境。“一课一品”实践教学模式,探索了思政课实践教学“项目化实施”的方式,从而构建了相对规范、有效的实践教学实施体系。一方面,依据思政课四门必修课程的不同内容和教学要求,分别设计了四种不同形式的实践项目,通过制定方案、监控过程、考核结果等举措,以“项目化”的方式开展思政课的实践教学,规范了实践教学的实施过程。另一方面,在设计打造四门思政课各具特色的实践教学“品牌项目”的过程中,遵循“整体构建”的理念,四个不同的“品牌项目”又都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主题,注重以传承红色基因为鲜明特色,构成形式各异、功能互补、协同育人的实践教学内容,从而形成了实践教学规范化的内容体系。这有利于克服以往实践教学常见的分散性、随意性,创造了思政课实践教学规范实施化的有效方式。

4.3构建了“两个课堂”有机贯通的高校思政课教学体系

“一课一品”实践教学模式,涵盖了经典研习、社会调查、红色体验、道德践行等四个实践活动“品牌项目”,分别对应“原理”“概论”“纲要”“基础”四门课的教学内容而设计,旨在引导学生以“第一课堂”中的理论知识为指导,积极投身“第二课堂”开展自我教育和实践锻炼,促进学生在自主学习、知行合一中实现育人目标。按照这一模式实施的实践教学,在教学内容上与所在课程的理论教学相衔接,在教学过程中由所在课程的任课老师统一布置、统一指导、统一管理、统一考核,从而建立起“两个课堂”有机贯通的思政课教学体系,实现了课内与课外、理论与实践、教育与自我教育的有机结合,从而较好地解决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的问题,有助于整体提升了思政课的育人实效。

4.4助力形成“全员育人”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格局

“一课一品” 实践教学模式,是一项系统性、综合性的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工程,其内容涵盖提升教育理念、改革教学模式、优化实施过程,创新管理机制等各个方面,是一项系统工程。比如,在教学理念上,体现了以“教”为主向“教、研、学”转变,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自觉践行、自我完善”主动性。在实践理念上,体现了广义的实践教学观,使实践教学由那种仅仅依靠寒暑假集中的、突击性、大规模的活动方式,向以学生为中心的、实践领域多样化的、实践过程日常化和生活化的转变。这一实践教学模式,既要思政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等多支思政工作力量的作用,又促进了思政课教学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相互结合、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从而既彰显了全员育人的工作理念,也促进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合力的形成。

猜你喜欢

思政课模式实践教学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开放大学交互式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应用
新时代军校思政课铸魂育人的新形势新挑战新路径探讨
“小三明治式”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运用
永续债券探析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中学数学创造性教学的模式与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