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善乡镇人居环境,传承工匠精神

2021-05-28方佳璐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21年3期
关键词:人居环境工匠精神乡镇

方佳璐

摘 要: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深化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步伐,是我国的一项重要政策。临海市党委、市政府继续在全市实施农村环境管理和农村可行性项目建设,并于2014年发布了相关实施方案。文章论述了改善乡镇人居环境的重要意义,分析了临海市汇溪镇宜居乡镇建设的案例,并提出了完善临海市汇溪镇宜居乡镇建设的对策,以工匠精神打造乡镇建设,提高品质品位,为乡镇建设注入更多幸福宜居的内涵。

关键词:乡镇;人居环境;工匠精神

一、改善乡镇人居环境的重要意义

(一)改善乡镇人居环境的时代性需求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传统的城乡关系也在发生变化。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使得传统的城市发展模式不再适合农村。快速发展的需要凸显出来,传统的城乡发展模式和经济社会发展已成为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障碍。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深入发展,城乡关系的演变已成为人们所熟知的事实。《浙江省美丽城镇建设评价办法(试行)》的制定,强调了多个主题的协调发展是现代城市的组成部分,强调了要坚持以城乡融合发展为主线,以“五美”建设为核心,以促进高质量特色发展为导向,认真抓好美丽乡镇样板创建和基本要求达标建设,逐步改善生产和社会生活,加快城乡融合节奏,形成美丽人居环境新格局。

(二)改善乡镇人居环境的方法与策略

推进乡镇人居环境建设,不仅可以促进经济增长,改善产业结构,还可以改善乡镇居民的生活,实现可持续发展,促进乡镇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与其他地区一样,临海市汇溪镇城乡一体化的发展也面临着产业结构不合理、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这与城乡结构的鲜明对比有关。要解决这一矛盾,必须按照省政府关于推进试验区、城镇化的农村建设的要求,推进临海市汇溪镇人居环境建设,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基本出发点,以推进产业一体化发展为契机,探索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三)工匠精神对乡镇人居环境改善的促进性作用

改善乡镇人居环境,需要匠人们从建设乡镇人居环境的各个元素着手,保护汇溪镇的青山绿水,使美丽生态与千年村落相得益彰,筑造人居建筑,运用传统的技法加以现代化创新,这些都离不开工匠精神的加持。把工匠精神注入乡镇人居环境改善工程中,使人人都具有建设美丽乡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人人都是改善乡镇人居环境的参与者、推动者。大家各自发挥所长,共同促进美丽人居环境的建成。

二、美丽乡镇建设背景下汇溪镇的整体定位

(一)汇溪镇的基本概况

临海市汇溪镇是中国古建筑工匠之乡,是一个典型的“七山二水一分田”的山区镇。镇内生态条件优越,文化底蕴深厚,古建产业丰富,培养的古建工匠有2000余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认定的古建名匠中,临海市评出27名,其中有13名来自汇溪镇。

(二)工匠精神在汇溪镇的重要地位

工匠精神,追求事物的极致表现,在一丝一毫上把握大局整体。在汇溪,从一棵树可以看到一片林,从一块砖可以看出整栋房,工匠精神就是古建精神。建造中,匠人们在一砖一瓦中体现严谨,在框架结构中寻得优化,工匠精神同样促使他们不断学习进步。千年的技艺随着时代步伐不断创新,将有山有水有人家的汇溪变成展示传统匠艺新生的大舞台、大展台。正是这种工匠精神支撑起了如今的汇溪,为汇溪鎮的未来发展不断续航。

(三)工匠精神在汇溪镇的呈现现状

近几十年在城市大发展中,汇溪镇的古建面积日渐减少。乡村中,随处可看到无人居住的老屋破顶露天,院内长满蒿草,精美的雕饰肆意被虫食蚁蛀,在风雨飘摇中烂朽成泥,而能够修复的越来越少,关注它们的匠师也越来越少。农村自建房却蓬勃发展,对古匠艺的缺失和审美盲目,使得部分古建群面目全非。工匠精神急需发扬和传承,使没落的古建再获新生。

三、汇溪镇古建广场的设计与建设

(一)古建广场对于人居环境改善的作用

古建广场的修建,优化了区域范围内的布局结构,丰富了人居环境的多样性和文娱生态,为人民群众的生活、休闲、娱乐、社交等提供了良好平台,对改善较单一的居住环境有显著提升作用。古建广场的文化性还提升了区域知名度以及影响力,吸引旅游休闲的外来游客,有助于构建和发展旅游文化产业,丰富产业结构,增加区域居民收入,以此来确保更具质量的人居环境改善,逐步扩大影响,提升生活质量。

(二)古建广场对于工匠精神传承的作用

古建广场的建设运用了大量的传统工艺以及古今结合的创新方式,体现了传统的工匠精神在新时代下的升华运用。广场散发出的匠心特质激励和影响着步入广场的每一个人。广场的当地特色,增加了人民群众的文化归属感和文化自信,使得他们每个人都能不自觉地担当起文化的保护者和传承者;广场的文化性,发掘出了许多曾被埋藏或被隐藏的文化讯息,广场的开放,使曾经鲜为人知的文化再度绽放,为文化传承提供了丰富的资料,让文化在流动中发扬光大。

(三)设计思路

在三条主干道交汇形成的三角形空地上,兴建大型的古建广场,其平面布局依照基地形状为三角形。在此基础上,在广场内建设改造标志性的构筑物以体现汇溪镇的人文风采,吸引游客,提升客流量,使之成为汇溪镇对外宣传的窗口。通过广场内的古建元素,借助场地空间的营造,以及元素的提取重构,来活化古建文化,体现汇溪镇作为古建之乡的精神内涵。打造一个对外弘扬古建文化的平台,建设展馆,为汇溪镇优秀的匠人提供技艺展示的空间,使古建文化得以发扬和传承。总体上打造出一个既能吸引外来游客、保留乡土、弘扬文化,又满足当地人“宜居、乐居”需求的乡镇人居环境。

(四)设计成果

第一,通过场地空间的营造,体现汇溪古建之乡的标志性。借助标志性构筑物的建设,如镇标建设及长廊建设等,在省道边形成来往的视觉中心,打造外地进入临海市的第一宣传窗口。结合周边立面改造及古建工匠一条街的打造,使之成为整个镇的文化展示及集聚中心,提升汇溪镇的文化底蕴与古建技艺硬核。

第二,通过元素的重构,活化古建元素与广场景观。以古建筑解构与重构的方式,将传统古建筑进行元素化拆解,提炼古建筑的标志性元素,转化成景观设计的构成要素,以类地形化的处理,通过景观的手法将古建元素进行最大化的展示,使人在行与观中领略与感知古建的魅力(图1)。建设古建技艺展示馆,全方位地将汇溪镇的古建技艺进行系统化的总结,并使之得以传承与弘扬。

第三,为汇溪镇优秀匠人提供一个手作技艺的展示空间(图2)。场地的设计运用了大量的古建元素,搭建了匠人技艺集中展示的空间。同时,在场地里还设置了小型的展示馆,用于展览历代匠人的优秀作品。

第四,为汇溪镇乃至临海市提供举办相关主题活动的场所。

第五,为当地村民提供休闲娱乐广场。

四、完善临海市汇溪镇宜居乡镇建设的对策

(一)拓宽宜居乡镇建设的投融资渠道

1.有效整合政府财政资金,让有限的资金发挥更大的作用

整合市政投资、县区配套、乡镇自筹,集中利用城市农业相关资金。将市、区、镇财政资源与相关政府单位有效整合,由零变整,利用专项预算集中有效地预算利用。发展财政支持方式,整合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产生有效激励,筹集资金,推动临海市汇溪镇各类宜居乡镇建设发展。

2.利用信贷资金

积极进行项目开发、包装和论证,通过项目申报,充分利用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的国家政策性贷款,推动宜居乡镇建设滚动式发展。

3.大力推进宜居乡镇建设项目市场化运作

要通过市场化手段,充分利用市场配置确定生产要素,鼓励不同经济成分和不同投资主体以独资、合资、租赁等形式引入社会资本,具体如租赁共享系统、合作系统、BOT模式、PPP模式等。就产品而言,社会资本可参与建设的公共商品和服务有污水处理、能源供应、天然气供应、农村环境美化和清洁水的使用等,以解决预算短缺和政府实施困难的问题,创建多元化投资体系。

(二)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

宜居乡镇建设不仅要靠建设,更要靠管理和维护,要建立政府主导、公众参与的环境治理和控制长效机制。一是建立适当的管理机制。村民管理机制的建立,以村民代表的日常管理为重点,辅以定期检查和市政厅相关部门的检查与工作,解决“重建设轻管理”问题的综合评价体系。二是建立以财政支持为驱动、村民自筹资金为辅的制度,严格预算,保证日常工作的正常运行。三是积极寻求创新管理模式。向有经验的乡镇学习,完善农村社区资产管理模式,建立和完善乡镇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和市场化公共服务的长效管理机制。四是完善奖惩制度,完善村级规章制度,如村级卫生管理制度、村民健康评价制度等,建立长效机制并总结效果。

(三)广泛宣传,营造良好氛围

加强宣传,建设宜居乡镇,不断拓展宣传理念,发展宣传手段,开展多种形式、多种网络、各行各业的宣传,用理论凝聚发展共识。一是利用电台、电视、公共交通等为媒介进行宣传,提高和培养村民的环保意识。二是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等通过多种形式的联合援助和捐赠,积极参与宜居乡镇建设。三是加强对宜居乡镇建设重要性的宣传,让干部和公众了解什么是宜居乡镇建设,为什么要建设宜居乡镇等,使村民改变传统观念和思想,积极参与宜居乡镇的建设。

(四)提高认识,提高群众认知度和参与度

宜居乡镇建设的主体是村民,村民也是宜居乡镇建设的直接受益者。地方政府只是作为切实可行的乡镇建设的推动者,因此要充分发挥村民积极性,倾听群众需求。群众参与是充满活力的乡镇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群众的力量是取之不尽的”,我们要动员群众,提高群众的参与度。为了提高公众参与,有必要提高公众意识。如果群众对宜居乡镇建设有深入的了解,群众就会积极参与。让群众参与宜居乡镇的规划中,让群众了解宜居乡镇的发展愿景,让群众参与宜居乡镇的具体工作中,让他们知道一个宜居鄉镇的建设工作量巨大,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需要共同参与。让群众参与宜居乡镇的管理,树立主人翁意识,增强责任感,增强幸福感,改善日常生活态度,维护宜居乡镇建设成果。

五、结语

当前,改善乡镇人居环境,建设宜居乡镇迫在眉睫,不仅有利于民生的发展和生态文明的发展,而且可以促进城镇化的发展步伐,这有利于社会和谐和人民需求的实现。本文阐述了改善乡镇人居环境的重要意义,然后就临海市汇溪镇宜居乡镇建设的案例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了完善临海市汇溪镇宜居乡镇建设的对策,以期为临海市汇溪镇人居环境建设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陈云.对镇雄县美丽乡村建设的思考[J].经济管理者,2016(5):136-138.

[2]袁江.新农村建设的重心应转移:由宜居到宜业[J].理论探讨,2015(2):82-83.

[3]王卫星.美丽乡村建设现状与对策[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4(1):1-6.

[4]吕忠梅.美丽乡村建设视域下的环境思考[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14(2):1-9.

[5]陈佳丽.永安市美丽乡村建设成效问题和对策[J].台湾农业探索,2014(4):59-60.

[6]王颖.无锡建设美丽乡村重点问题和对策研究报告[J].前沿,2014(9):139-140.

作者单位:

台州学院

猜你喜欢

人居环境工匠精神乡镇
乡镇改革怎样防止“改来改去”?
“老乡镇”快退休,“新乡镇”还稚嫩 乡镇干部亟须“平稳换代”
让乡镇纪委书记敢亮剑
基于自然人文景观资源的人居环境优化探析
“创意人居城市”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浅谈园林艺术
党委重视 人大尽责 乡镇人大立出新威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