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澳门更馆建筑修复工程与材料研究

2021-05-28陈以乐郑亮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21年3期
关键词:澳门

陈以乐 郑亮

摘 要:沙梨头更馆作为目前粤港澳地区唯一现存的更馆建筑实例,其典型的岭南广府建筑修复材料与修缮问题探究为目前澳门常见的文物建筑修复方法以及活化设计思路提供了参考案例。文章从澳门更馆的历史发展、建筑特色、修复工程的做法与材料等几大方面来研究探索其在修复上的问题,并希冀以此作为后续澳门乃至岭南广府地区相似类型建筑的经验参考。

关键词:更馆建筑;岭南建筑;修复材料;沙梨头;澳门

沙梨头更馆(Patane Night Watch House,葡萄牙语为Posto do Guarda-Nocturno no Patane)位于澳门圣安多尼堂区(Freguesia de Santo António,又称花王堂区)麻子街52-54号,为典型的岭南广府民居式建筑,经过了历史的洗礼以及澳门文化局主导下的修复工程之后,在2015年12月正式开放,是目前粤港澳地区现存唯一一座更馆建筑,属于澳门特区文化局列入的“被评定的不动产(建筑文物)”名录,类别为“纪念物”,专门用作介绍与展示澳门的打更文化(图1)。

一、沙梨头更馆历史发展背景

(一)澳门打更文化

打更是我国古代在夜间的一种报时工作,兼具提醒人们防火、防盗的作用,而打更费用则向商户、居民筹集收取,以此为业的人士称为更夫(或称更练和打更匠等)。更夫们负责巡逻、维持治安、通报等工作。由于沙梨头以前位于海岸边,当海水涨潮时,更夫也要通知居民,以便他们做好准备及到安全地方暂避;而火警及盗窃发生时,更夫也会协助救火和捉贼。按照如今24小时的计时方法,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2小时,即晚上7点到9点为一更,9点到11点为二更,午夜11点到1点为三更,凌晨1点到3点为四更,凌晨3点到5点为五更。昔日沙梨头更夫巡逻的地点如图2所示,涉及的片区由罅些喇提督大马路、美副将大马路、贾伯乐提督街、镜湖马路、柯高大马路(即现在的高士德大马路)、爹美刁施拿地大马路以及十月初五街为主的7条城市主干道组成。

沙梨头更馆所在的沙梨头村是澳门主要的华人古村落之一,昔日设置有闸门和更馆团练,为居民商户提供夜间(主要为晚上7时至次日凌晨5时之间)报时和警示治安的服务,并作为社会职业与民间习俗一直沿袭承传至20世纪70年代。

根据澳门本地旧时的报纸刊登之《更练服务组织条例》可知,更夫并不是任意人士都可以担任,要求必须是深获社区居民信任、富有德望的人,且需要遵守不得擅离职守、不收贿赂、保持仪容整洁、每月定期巡逻及佩戴由澳门治安警察厅(现为澳门治安警察局)发出的更夫识别证等规定。自1691年起,葡萄牙政府开始派员警在澳门维持社会秩序,但同时批准打更业存在以弥补警力的不足。因此,澳门打更行业对当时社会发展、维护社区稳定具有重要意义,而且澳门打更这一民俗更体现昔日华人社区居民、华人聚居村落村民们守望相助、服务社群的民间传统价值。沙梨头更馆是澳门仅存的更馆建筑,见证澳门打更行业的兴衰,也见证着昔日华人社群生活方式的转变。

(二)澳门更馆建设历史

澳门的更馆历史可追溯到明朝年间,随着时代发展在20世纪中叶逐渐消失。本地口述历史资料显示,到了20世纪40年代,打更业已开始式微,并且随着城市的现代化以及钟表的普及而逐渐消失,目前中国内地四川黄龙溪和江西省婺源县的一些地区依然保留着打更的习俗。于澳门而言,昔日在大街小巷中更夫提着灯笼、拿起锣梆向人们打更报时的声音已不再复现,更夫也不再承担维持治安的工作,这一段历史记忆与生活模式,目前仅以文字、图片的形式存在于沙梨头更馆之中。

20世纪50年代,沙梨头更馆是一名被称为“满叔”的更夫及其家人的居所,延续至60年代仍由满叔与其家人居住。

在20世纪70年代,更练制度没落后辟作其他用途,更馆被改为小卖店,于20世纪90年代期间,更馆被多次改建及更改用途,以至建筑物状况残破不堪。而作为打更见证的更馆,如今只剩下沙梨头更馆一处。

2010年,沙梨头更馆由澳门文化局和沙梨头土地庙慈善会开始筹设作为澳门打更历史文化的展示馆,展示此具有华人民俗文化特色的传统行业历史。随后澳门文化局决定于2012年11月起出资修葺沙梨头更馆,修葺工作包括了对更馆建筑测绘、结构修复工程、室内壁画修复等,又委托学者研究澳门更馆和更练制度的历史、收集更馆历史资讯以及与沙梨头坊会合作开设展馆,最终重现了原有的建筑格局,恢复了建筑物的原本面貌。2015年12月18日,沙梨头更馆完成修复及展览筹备工作,并正式对外开放参观。

二、沙梨头更馆布局与建筑特色

(一)建筑布局

沙梨头更馆占地面积约63平方米,仅有一层高,原本应为连排式民居的组成部分,建筑形制与传统广府民居的竹筒屋基本一致,面宽约6米,进深介于11至12米之间,分为前座、后座,为单开间三进式。前座为单坡瓦面屋顶,中部天井之后两座则为双坡瓦面屋顶,均为岭南民居建筑较为常见的人字墙硬山顶样式,侧立面的博风带上有简单的黑白卷草纹装饰(图3)。馆内布局则由前厅、石室、青云巷和天井四部分组成。其中,后座的外立面设有外露式的落水管,用于屋面的排水,并防止屋面雨水排下时经过外立面墙体而产生霉菌污迹。建筑的内部则保留了原有的麻石砌筑的台阶、广东大阶砖铺设的地面以及墙体的水磨青砖肌理。室內所保留的广东大阶砖边长较长,达47厘米,采用了呈45度角的斜铺法,以人字铺为主,部分采用填缝处理。从空间视觉上来比较,斜铺更能给人空间上的延伸感,内心更能深刻感受到建筑空间的宽、大。

与传统广府民居不同之处在于,更馆的后座下方有砖柱承托之石室,石室内有挡土大石。更馆背靠白鸽巢(旧时又称凤凰山),旁边有石阶、沙梨头土地庙,地形高低不平。更馆与附近建筑共同组成的整组建筑群呈阶梯式逐级分布,充分体现因地制宜、建筑与环境相结合的建筑特点,也体现了我国传统民居的营造思想,并与相邻的沙梨头土地庙共同形成了白鸽巢山脚独特的景观,延续了昔日华人聚居地沙梨头的古村落风貌(图4)。

修复后的馆内设有以“澳门更馆”和“更练形象”为两大主题展览,通过历史照片的展示图板、民间收集而来的实物展品、修复后的更馆建筑,以及艺术家的图像创作来呈现该行业的职业形态和变迁(图5、6)。目前正常用于使用的建筑范围包括单开间平房、天井、石室及青云巷,其主要的建筑用途是展览场馆的展示,小部分用于储存物件以及目前展馆的管理性用房。

(二)建筑构件

沙梨头更馆保存了原有的空间布局之外,其构件至今仍清晰可见。屋顶依然沿袭了岭南广府传统民居的桁架结构,瓦当与筒瓦在屋面铺设,在檐口处有一红色的封檐板,上有阴刻的水草卷纹图案,用来遮挡挑檐的内部构件不受雨水侵蚀,同时增加了更馆建筑的美观度。与此同时,屋顶的披水瓦采用了单层的广东大阶砖,出挑约8至12厘米,也是用于防止屋面雨水排下时经过外立面墙体而产生霉菌污迹。但其门窗构件已非原来建设的原件,更换了现代修复时制作的竖栅格木门,风格上进行呼应,新旧融合。

(三)装饰艺术

沙梨头更馆建筑外立面的入口处门额上装饰有“更馆”二字的灰塑,原为黑、白色,现为黑、白、红三色。在正立面的墀头上有简单的灰塑图案,上有梅花图案,寓意坚贞不渝、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给人以自强不息、立志奋发的激励。在室内墙身绘有寓意富贵平安和具岭南特色的多幅壁画,为传统民间故事,并且多含有木棉花、雀鸟、宝瓶、蝠鼠等图案,寓意为富贵平安、多福多子,是岭南地区建筑常见装饰艺术元素。更馆原有的青云巷,现巷口已加上了单扇竖栅格木门,巷门立面上依稀可见卷轴形状的横额灰塑,其文字已不可考究,但形状有保留至今。

三、修复工程与材料应用

(一)建筑外立面修复:乳胶漆

与更馆原有墙体的水磨青砖相比,修复过程中,建筑的外立面刷上了黄色的乳胶漆,与沙梨头海边街一带的黄色、红色、绿色等葡式建筑民居保持了外观上的城市风貌协调,但仅仅是从外观上与原来保持了一致,材料上的差别导致现在已对建筑造成了局部的损坏。

乳胶漆(latex paint)是一类以合成树脂乳液为基料并且加入了有色颜料、填料及各种助剂配制而成的水性涂料,又称合成树脂乳液涂料,属于有机涂料。目前市面上可以售卖的乳胶漆产品可分为粉刷内墙、粉刷外墙两种不同用途的大类别。对于建筑外立面而言,刷乳胶漆的好处是颜色种类多,色泽柔和,饱和度与纯度高,搭配方便,对建筑物外墙的缺陷处有很好的“遮盖性”,粉刷的工艺也较为简单,容易上手操作(图7)。

古建筑外立面修复的一般流程步骤如下:

第一,对旧建筑立面存在起皮、开裂甚至脱落的部分,首先要进行清理,确保旧墙面的干净。

第二,在刷乳胶漆之前先刷上腻子层,如果使用的是糯米图植物涂料,可以省去刷腻子层的这一步,直接上漆。

第三,就到了打磨墙面的步骤,打磨所使用的砂纸需要根据腻子的硬度进行选择:如果腻子比较软,可以选择400~500号的砂纸;如果腻子比较硬,可以选择360~400号的砂纸。

第四,就可以刷底漆或糯米图植物涂料了。如果墙面空间比较大,墙漆的用量也会比较大,这种情况下可以在底漆内加入适量的水,至于糯米图植物涂料,是按照一定比例加水的。涂刷过程中,要将底漆均匀地刷在墙面的每个地方。

第五,粉刷需要填补的墙面部分。

(二)原有外立面材料:纸筋灰

在20世纪,建筑外立面的粉刷多采用纸筋灰,包裹里面的砖块,同时还有英泥(广东、港澳一带的本土建筑材料)、石灰。纸筋灰是由纸筋和石灰混合后,再使用草或者是纤维物质加工成浆状的材料,整体呈黏稠状态,常用于防止墙体抹灰层裂缝。在岭南地区,纸筋灰的使用可以起到一定的防潮隔热作用。

(三)外立面修复后现存问题:墙体起泡、气流漩涡

澳門属于岭南地区的南部,为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夏热冬暖,一年之中还有回南天,较为潮湿,平时空气之中的水分多,湿度较大,建筑外立面需要进行“透气”。从现场考察更馆的外立面可见,墙体已经脱落,并且有部分凹凸不平的起泡。这是因为乳胶漆不透气,建筑需要“呼吸”、需要“透气”的时候,其产生的“气”会把乳胶漆顶出去,从而导致脱落与起泡。

与此同时,更馆的西立面属于迎风侧,与屋顶、旁边石墙等结构均承受风吸力作用,气流在迎风面的挑檐和墙面之间气流回旋,分离之后形成漩涡。由于空气中的尘埃,漩涡的回旋在墙面上形成了黑色、灰色不同深浅程度的痕迹,难以清洗(图8)。

(四)外立面尚未修复的部分:壁画

沙梨头更馆虽然目前外立面刷漆,远看近似葡式建筑的外立面,但其形制上依然为广府传统民居,而按照传统的建筑形制来推测,其正立面上的“更馆”匾额两侧应该有壁画存在。而有迹可循最早的历史照片之中,壁画也早已被黄色的外立面涂料所覆盖,至今仍未修复与还原。应将外立面涂料清理干净,将覆盖的壁画清洗出来,并按照原本的图案进行修复。

四、结语

沙梨头更馆是粤港澳地区仅存的更馆建筑,体现了岭南广府传统民居的建筑特色,但由于修复工程材料上使用不当,建筑外立面明显受损。建议在后续的定期修缮过程中,先采用文物修复常见的“探底法”,开挖一小部分知晓里面的材料构成,按照“修旧如旧”的方法使用原材料配比进行修缮。与此同时,更要将对建筑外墙有损害的乳胶漆进行铲除,直至看到砖层,再添加纸筋灰。只有善于适应本土气候条件与环境,再选择建筑修复材料,才能使建筑保存得更久远。

参考文献:

[1]王文达.澳门掌故[M].澳门:澳门教育出版社,2003.

[2]钟文先生于沙梨头更馆接受澳门特别行政区文化局“沙梨头更馆今昔”之口述访谈[Z].2014.

[3]澳门文化遗产.被评定的不动产(建筑文物)MM044-更馆(沙梨头)[EB/OL].[2021-02-15].https://www.culturalheritage.mo/cn/detail/2696.

[4]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化局.沙梨头更馆开幕展现昔日更练贡献,弘扬民间守望相助传统价值[EB/OL].[2021-02-15].https://www.gov.mo/zh-hans/news/121397/.

[5]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化局.大三巴哪咤展馆、沙梨头更馆及路环观音古庙将开展维护保养及设施改善工程[EB/OL].[2021-02-15].https://www.gov.mo/zh-hans/news/%E5%A4%A7%E4%B8%89%E5%B7%B4%E5%93%AA%E5%92%A4%E5%B1%95%E9%A6%86%E3%80%81%E6%B2%99%E6%A2%A8%E5%A4%B4%E6%9B%B4%E9%A6%86%E5%8F%8A%E8%B7%AF%E7%8E%AF%E8%A7%82%E9%9F%B3%E5%8F%A4%E5%BA%99%E3%80%80%E5%B0%86/.

[6]澳门档案馆.沙梨头更馆[EB/OL].[2021-02-15].https://www.archives.gov.mo/webas/Arc

hiveDetail2016.aspx?id=75260

猜你喜欢

澳门
澳门回归20周年:“一国两制”的回溯与思考
澳门:“一带一路”上的璀璨之城
澳门复式住宅
澳门回归日
三生 星耀澳门
澳门医改难题也很多
澳门最低工资立法述评
孙中山的澳门情结
发生在澳门的几场微型战争
澳门首任同知印光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