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寓言主题式阅读初探
2021-05-28刘燕红
摘 要:温儒敏教授在2019年教育部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使用培训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使用小学语文教材,应当重视‘语文核心素养;要用‘核心素养的理念和要求,指导整个教学。”换而言之,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既是我们教学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寓言语言简练、故事性强又蕴含道理,深受小学生的喜欢,拓展学生的寓言故事主题阅读,对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核心素养;寓言主题式;阅读
笔者从语文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通过对统编教材中寓言故事进行重组与构建,引导学生阅读同一主题下的寓言故事,在同一主题的语境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文化,提升学生思维品质和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一、 關注相同人物,树立正确观念
寓言是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其主题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因此,教师要重视寓言的育人功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而这些价值观念则是通过人物或主人公来传达。在拓展学生的阅读时,可以把相同人物或主人公的寓言一起对比阅读,相信会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念的良好契机。
在教学统编版教材二年级上册的《狐假虎威》时,教师引导学生回顾阅读一年级下册“和大人一起读”中的《狐狸和乌鸦》。
师:同学们认识这两只狐狸吗?他们俩有没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
生1:这两只狐狸都很狡猾,遇到事情都会想尽一切办法。
生2:《狐狸和乌鸦》中的狐狸这样做是不行的,不能想得到乌鸦嘴里的肉就对乌鸦说一些奉承阿谀的话。
生3:是的,《狐狸和乌鸦》中的乌鸦光喜欢听好话,所以就很容易上当受骗。它遇到事情不动脑筋想,随随便便就相信别人的话。而《狐假虎威》中狐狸虽然狡猾地借老虎的威风吓跑了百兽,但它最终的目的为了逃命。它不狡猾不行啊!
生4:我也赞成,就像遇到陌生人,我们要机灵一点,不能有什么就说什么,要懂得保护自己。
师:大家的话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你们要记住“狐假虎威”是一个贬义词,我们不能像狐狸那样没有实力,弄虚作假,欺骗老虎。
拓展相同人物的寓言故事主题阅读,更能让学生体会到相同人物在不同故事情节里代表着不同的价值观点。引导学生向真善美的方向靠拢,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引导学生通用了解寓意,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态度,促进学生未来良好的发展。
二、 了解同一作者,传递文化信息
在统编教材三年上册第二单元的“快乐读书吧”中,推荐了《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伊索寓言》和《克雷洛夫寓言》,这些寓言作品已成为世界各国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在教学时,教师以同一寓言作家为主题拓展阅读,通过阅读与他相关的作品,了解作者的生平、家乡、朋友等,学生就能初步感受到寓言作家的写作风格、丰富精妙的语言表达、娴熟的写作技巧以及高尚的人文情怀。
比如教学《守株待兔》时,笔者鼓励学生阅读韩非子其他的寓言作品《自相矛盾》《滥竽充数》《扁鹊治病》《郑人买履》等,学生不禁为韩非子给后世留下了大量极具哲理的名言和寓言故事赞叹不已!更有的学生对他产生深厚的兴趣,阅读他更多作品,了解到了韩非子出生在战国末期,曾经师从于儒家的荀子。他把道家、儒家、墨家、法家等的很多思想精华结合在一起,其中对老子思想吸收得最多,从《韩非子·喻老》的作品中不难看出来。他提倡的依法治国中的基本思想在今天仍然在使用,学生在丰富的作品中更加深刻地了解作者的思想,这时学生对于文化的理解和传承就有了更深地理解。
以作者为主题的寓言故事阅读拓展,更能让学生体会到作者在不同故事里传递的个人观点,进而理解当时的社会面貌和政治现实。如韩非子处在的春秋战国时期,政客和政治家们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不得不去说服执政者接纳自己的主张,寓言故事就是他们增加说服力的法宝之一,这也是寓言智慧和含蓄的魅力所在,也体现了古代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三、 体会相同道理,提升思维品质
寓言故事蕴含的道理能启迪和愉悦人们的精神,而它的这一特点恰恰能引导学生从形象思维发达而理性思维较弱的童年、少年时代,逐步迈进理性思维成熟的成年时代。所以在拓展学生的寓言阅读时,引导学生关注相同道理的寓言故事,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在教学统编版教材三年级下册的《鹿角和鹿腿》时,教师抓住这个寓言故事的道理——要正确对待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引导学生阅读《骆驼和羊》,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这些寓言的寓意并不困难。但是我们不能只让学生了解故事的寓意而已,而是应该运用寓言的内容,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思维更进一步拓展。
教师问:“我们已经明白了这两则寓言的寓意,现在我们来想想这个问题,它们的长处和短处是怎么确定的呢?”“我们再想想,如果这只鹿没有遇上狮子,鹿能发现它的鹿腿的价值吗?没有比赛吃树叶和草,骆驼和羊能发现它们的不同吗?”学生在思考中明白“要正确地认识自己”“长处还是短处要通过比较才能知道,在不同的情况下,各有各的作用。”再通过举生活中的例子,有的学生甚至提出了“扬长避短”还是“取长补短”的辩论话题。学生在相同道理主题的阅读中更加明白怎么样才能正确地对待长处和短处。
如果教师在平时的寓言故事教学中,能多注重学生的多向、逆向思维的训练,那么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就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其效果当然比学寓言明寓意有意义得多了。
四、 比较相同情节,丰富学生语感
无论是中国古代寓言还是西方寓言故事,一开始都是人们口耳相传,寓言的智慧在人们听故事、讲故事中传播。寓言语言精辟简练,特别适合小学生来读故事、讲故事,学生讲起来总是绘声绘色。在教学中,我们关注相同故事情节的寓言,重视引导学生运用一定的阅读方法,把握寓言的内容,理解寓言的道理,感悟寓言的语言风格,培养学生的语感。
在统编教材四年上册第八单元的《故事二则》中,教学《扁鹊治病》时,教师紧扣单元语文要素“了解故事情节,感受人物形象”和“简要复述课文,注意顺序和详略”,设计了表格,引导学生填写表格,并借助表格梳理故事情节,感悟寓言故事的寓意,最后复述故事。经过表格的填写和梳理(如下表),学生在复述的时候能抓住时间顺序进行讲寓言故事,讲得有条有理,有声有色。
教学时,教师根据《扁鹊治病》的情节发展,引导学生阅读《蜗牛求友记》,同样用表格(如下表)的形式学以致用,利用表格来梳理故事情节,来复述这个故事。学生在相同情节的寓言故事拓展中,能有效利用表格感悟寓意,从而来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因此可见,部编版编排的寓言,不仅要让学生感悟道理,还要让学生学习语言的表达,言意兼得,符合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基本特点。拓展相同情节的寓言,能让學生对寓言的语言表达特点更有感悟,从而把故事讲得生动,丰富学生的语感。
五、 聚焦相同写法,提高读写能力
寓言故事短小但精彩,经常运用拟人手法,将动物、植物、静物等赋予人的生命和感情;运用对比手法,在内容的安排上、情节的铺陈上来凸显人物或事物矛盾对立的特点,突出文章主旨;运用夸张的手法,增强讽刺意味,以取得令人惊奇的表达效果。教师在进行阅读拓展时,可以聚集相同写法的寓言故事,在阅读教学中进行有效读写结合,切实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以寓言故事中的对比写法为例,在教学《陶罐和铁罐》时,我引导学生阅读《骆驼和小马》,并让学生创编《小汽艇和大轮船》,取得不错的效果。首先,笔者引导学生聚焦《陶罐和铁罐》中精彩语段,即陶罐和铁罐的对话,通过分角色朗读、关注性格特点的关键词和故事结局,让学生初步体会到“对比”让寓言故事更精彩;接着,学生自由默读《骆驼和小马》,寻找故事中的“对比”,以小组为单位,完成阅读卡里的问题。交流和品读中让学生领悟到通过人物的语言、神态和动作的鲜明对比,可以让寓言故事更精彩;最后,学生根据学到的方法,创编《小汽艇和大轮船》,交流中让学生明白各种“对比”,无论突出语言、动作、神态,还是相结合,都会让寓言故事更精彩。学生在这节课上通过对比,读懂寓言;通过对比,创编寓言。
教师在统编教材寓言故事的教学中,要积极寻找教材与阅读拓展的读写结合的切入点,从读学写,写中促读,多读多写,把读写训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相信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就一定能够提高。
六、 结语
总而言之,在统编教材的寓言故事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拓展主题阅读,紧扣“语文核心素养”这一核心,发挥寓言文本自身的优势,从语言、思维、审美和文化等方面培养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温儒敏.坚持立德树人,立足核心素养——用好统编本语文教材的两个前提[J].语文建设,2019(14):11-13.
作者简介:
刘燕红,福建省厦门市,厦门市新翔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