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特伦德伦伯格卧位20°体位对接受腹腔镜手术肥胖女性手术室各时间点血压及心率变化的影响

2021-05-28河南省郸城县妇幼保健院477150罗莉莉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1年9期
关键词:特伦卧位伯格

河南省郸城县妇幼保健院(477150)罗莉莉

肥胖可影响生理健康,出现呼吸系统症状,行腹腔镜手术易造成血流动力学、通气功能发生改变,影响血压及心率,增加麻醉及手术风险,为术中便于操作,临床术中常采用特伦德伦伯格卧位[1]。基于此,本研究探讨不同角度特伦德伦伯格卧位对接受腹腔镜手术肥胖女性手术室各时间点血压及心率变化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接受腹腔镜手术肥胖女性患者52例(2018年4月~2020年4月),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n=26)与实验组(n=26)。常规组年龄33~53岁,平均(43.58±4.28)岁;身体质量指数(BMI)28.3~32.6kg/m2,平均(30.18±0.87)kg/m2。实验组年龄32~54岁,平均(44.57±4.57)岁;BMI 28.9~32.5kg/m2,平均(30.37±0.56)kg/m2,两组基线资料均衡可比(P>0.05)。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①纳入标准:术前无呼吸或循环系统疾病;签署知情同意书。②排除标准:合并心功能不全、高血压、心律失常、冠心病;术前严重贫血;存在呼吸系统疾病;严重脑血管疾病。

1.3 方法 麻醉前30min肌肉注射苯巴比妥钠0.1g、阿托品0.5mg。入室后开放静脉通路,并静脉输注10ml/kg乳酸林格氏液。两组均采取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给予咪达唑仑0.03mg/kg、依托咪酯0.3mg/kg、苯磺顺阿曲库铵0.2kg/mg、舒芬太尼0.2μg/mg,行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进行机械通气,氧流量1.5L/min,潮气量7ml/kg,呼吸频率14次/min,吸呼比1∶2,术中持续泵注0.4μg·kg-1·min-1瑞芬太尼,并间断静脉注射2~4mg苯磺顺阿曲库铵维持麻醉,术中麻醉深度(BIS)维持于50左右。

1.3.1 常规组 气腹后调整患者体位为特伦德伦伯格卧位30°。

1.3.2 实验组 气腹后调整患者体位为特伦德伦伯格卧位20°,两组均将压力换能器保持与右心房相同水平,并校正中心静脉压(CVP)零点,手术操作完毕后待二氧化碳(CO2)溢出后将患者体位调整至平卧位,送至病房,使用呼吸机辅助通气,调整患者头部高度,等待自然苏醒。

1.4 观察指标 ①输液量、手术时间。②气腹后特伦德伦伯格卧位改变前(T1)、特伦德伦伯格卧位改变后10min(T2)、术毕气管导管拔除后10min(T3)血压[中心静脉压(CVP)、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气道峰压(Ppeak)。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输液量、手术时间、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气道峰压)以(±s)表示,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输液量与手术时间 实验组输液量、手术时间与常规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见附表1。

附表1 两组输液量与手术时间比较(±s)

附表1 两组输液量与手术时间比较(±s)

组别(n=26) 输液量(ml) 手术时间(min)实验组 1306.24±242.61 52.36±7.56常规组 1276.13±234.67 51.64±8.03 t 0.455 0.333 P 0.651 0.741

2.2 血压、心率、SpO2、Ppeak 实验组T1时CVP、MAP、HR、SpO2、Ppeak与常规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T2时CVP、MAP、HR、Ppeak水平低于常规组(P<0.05),SpO2水平与常规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T3时MAP、HR水平低于常规组(P<0.05),CVP、SpO2、Ppeak与常规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见附表2。

附表2 两组血压、心率、SpO2、Ppeak情况(±s)

附表2 两组血压、心率、SpO2、Ppeak情况(±s)

指标 组别(n=26) T1 T2 T3 CVP(mmHg)实验组 87.76±2.94 90.12±2.96 85.13±3.64常规组 88.23±2.65 99.57±3.58 98.45±3.27 t/P 0.606/0.548 10.373/<0.001 13.881/<0.001 HR(次/min)实验组 9.32±1.60 10.57±2.56 6.31±1.85常规组 9.13±1.52 14.62±2.32 6.24±1.93 t/P 0.439/0.663 5.977/<0.001 0.134/0.894 MAP(mmHg)实验组 97.82±0.61 98.77±0.63 99.23±0.55常规组 98.06±0.76 99.01±0.80 99.50±0.67 t/P 1.256/0.215 1.202/0.235 1.588/0.119 Ppeak(cmH2O)实验组 83.88±6.67 84.75±6.01 80.34±5.17常规组 85.26±6.21 88.16±5.63 90.65±5.71 t/P 0.772/0.444 2.111/0.040 6.825/<0.001 SpO2(%)实验组 15.76±1.86 21.46±2.35 18.04±3.24常规组 16.24±2.26 24.61±2.76 18.54±3.87 t/P 0.836/0.407 4.431/<0.001 0.505/0.616

3 讨论

全世界肥胖症患病率急剧上升导致麻醉医生于日常手术中所面临肥胖患者数量激增,肥胖女性于腹腔镜手术期间,常因CO2气腹对呼吸功能产生影响,主要表现为胸腔容积缩小、功能残气量减少、胸顺应性降低、腹内压升高[2]。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输液量、手术时间与常规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表明不同体位的特伦德伦伯格卧位与输液量、手术时间无关。此外,本研究发现,两种体位均可导致血压及心率升高,可能与气腹使静脉血回流受阻、高碳酸血症、反射性交感神经活性所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引起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增加儿茶酚胺释放与血管加压素释放等因素有关[3]。肥胖患者因大量脂肪堆积于胸腔,导致胸腔顺应性降低,另外,麻醉状态下,该卧位与CO2气腹通过压迫内脏,促使胸腔内产生纵轴压力,进而降低呼吸系统顺应性,增加气道阻力,造成血流灌注与肺泡通气比值失衡,进而影响术中患者血压及心率[4]。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T1时CVP、MAP、HR、SpO2、Ppeak,T2时SpO2,T3时CVP、SpO2、Ppeak与常规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T2时CVP、MAP、HR、SpO2水平与T3时MAP、HR水平低于常规组(P<0.05),表明该卧位30°体位对呼吸系统影响较为明显。伴随CVP改变,通气功能明显下降,且增加心脏负荷,加重心脏做功,易对心功能不全、高血压及冠心病患者造成不利影响[5][6]。而特伦德伦伯格卧位倾斜度越大,对呼吸系统干扰越严重,该卧位20°体位较为安全。

综上所述,特伦德伦伯格卧位20°体位对呼吸系统干扰较少,可有效稳定血液及心率变化,较为安全。

猜你喜欢

特伦卧位伯格
我的爸爸叫焦尼
漫画
躺着就心痛!卧位型心绞痛怎么破
No.5扎克伯格又抛股票
“我”来了
特伦的飞行汽车, X改变未来
特伦的飞行汽车,X改变未来
扎克伯格赴欧洲议会道歉
站立位与卧位X线摄影对腰椎曲度测量影响的研究
睡姿不对,当心病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