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下高校辅导员的育人角色和实现路径

2021-05-28信阳农林学院

长江丛刊 2021年6期
关键词:辅导员育人时代

■刘 青/信阳农林学院

新兴媒体在人们的生活学习应用日益频繁,例如QQ微信、微博、数字杂志、抖音等多种媒介平台的建设,融入到了人们的生活,为人们的交流和信息的获取提供了便利。高校育人工作开展中,辅导员作为中坚力量。传统的辅导员工作模式是以面对面、口头教育模式为主。

新时代的发展下,育人格局在不断的改变,高校辅导员应聚焦本职,借助当前的新媒体平台,不断的提升育人的意识和育人的能力。基于思想政治教育和价值引领的基础上,改善传统的育人教育模式,深入贯彻学习党十九大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所提出来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等相关的重要文件,全面审视辅导员自身的育人角色,从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角度出发,反思目前高校辅导员育人面临的困境,分析新媒体时代创新育人的途径和思路,探索新媒体时代下高校辅导员育人的创新方案。

一、新媒体时代下对高校辅导员角色的要求

(一)以学生为本

高校的辅导员可以基于现如今新媒体的传播模式,积极学习和运用现代技术,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依靠新媒体传播的便捷性、大众性和互动性的特征,以学生为本,建立多元化的教育模式,改变传统命令式的说教方式,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朋友对话方式开展教育教学。尊重学生主体的教育地位,建立跨时空的互动交流平台,开辟辅导员育人工作开展的新路径,提高育人教育的实效性。

(二)具备较强的综合素养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等文件中针对辅导员的教育工作指出,当代辅导员的教育始终要以引领学生价值为主,注重党建、团建、班级建设以及学风建设。高校辅导员教育工作角色落实中要成为学生们的政治思想引领者和心理健康的疏导者。新媒体时代下要求辅导员可以有效综合日常的教育管理和服务等不同的需求,转变教育工作路径,增强自身知识储备,注重整体工作的实效性。联动新媒体时代下的交互性特征,增强学生们的综合素养,丰富教育手段,借助“两微一端”等新媒体的广阔平台,开展多样化的互联网活动,丰富学生们的业余生活,扩展教育的内容。结合当前新媒体时代的特征,将各个方面的素养综合起来,提高教师的全局意识和整体意识,促进教育工作的落实。

(三)应用新型工作范式

创新是新时代下教育工作落实的主旋律,新媒体时代下的辅导员们要结合自身教育的体会,扩宽教育的路径。依据媒体时代背景下信息的动态传播特征,多途径的了解学生们的思想行为变化,统计学生们的整体思想状况。因时、因地依据学生可接受的解决方案,更好的开展育人工作,创新工作载体,加强对于学生们的日常引导。当前95后和00后是新媒体使用的主力,同时也是高校学生的主力,他们的思想稍微成熟,面对复杂的网络世界容易产生迷茫,正确的引导。加强思想引领工作的开展和落实,利用学生们的行为方式创新教育工作内容。

二、新媒体时代背景下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困境

(一)高校辅导员身份的冲突

一直以来,高等院校辅导员的教育工作开展和落实中,始终包含着教师、行政管理干部等双重身份。辅导员们既是学生们的思想心理、学习的教育工作者,同时又是学生的日常生活活动的管理者。角色的冲突使得部分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产生了尴尬的地位冲突。学生眼里辅导员的日常教育工作就是处理琐碎的事物。学校制定的任何规章制度都是由辅导员传递给学生,并引导学生们认真研读学校的相关规定要求。而专职教师对于辅导员的角色看待,认为辅导员们是联系学生的纽带,许多和教育教学相关要求是需要联动辅导员和学生们之间进行交流。久而久之辅导员就形成了“上传下达”的中间人角色。当前的辅导员角色形势下,很难和学生们形成平等沟通的模式。依据不同专业学生们的日常学习、生活访谈中了解到部分学生们最讨厌的便是辅导员,认为辅导员是说教者,不断规范着学生们的思想,使学生们和辅导员难以进行有效沟通。

(二)高校辅导员工作的繁杂性

新时代背景下的辅导员教育工作面向的方面更多需要从知识、技能、情感等多方面来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有效的开展学生教育工作。实际上辅导员丰富内容具有广泛性和繁琐性,同样的任务要面向几十甚至几百个学生,部分学生任何时间和地点可能都需要辅导员的记录,才能完成具体的工作。工作的繁杂性往往使得辅导员很难兼顾每一个学生。新媒体时代下,学生们面对网络的纷繁压力和信息获取渠道的多样,对于辅导员的工作实际认知也在不断的改变。给辅导员的教育工作提供了更大的挑战,很容易使辅导员实际的工作和学生们的需求相脱节,失去学生的信任。尽管国家现如今对于高校辅导员队伍日益重视,提出了完善辅导员教育工作的相关政策和建议,但实际上繁琐的日常工作也会是辅导员背上沉重的包袱,无法身心愉悦的学习多种知识,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

(三)高校辅导员思维的固化性

长时间以来,辅导员工作的繁琐性,使得辅导员实际工作思维固化。日常的工作状态是保证学生们的安全为主,对于思想教育工作的落实重点不到位,很难结合每一个学生们开展心理教育,拓宽教育渠道。除此之外,辅导员的日常工作除了大学生们有学习、生活之外,还要承担着学习当前的新形势和新政策的传达以及必要的就业指导。工作的繁杂,让部分辅导员工作都力不从心,很难将新媒体和育人教育相结合,导致整体育人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不强,难以积极利用新媒体资源,拓宽教育渠道。实际访谈来看,辅导员基本上会使用QQ、微信群等社交平台进行信息的发布,结合相应的网络平台,转发相关的学生安全人际交往等网络文章。但仅仅只是转发,并没有具体的引导学生的学习和促进相互的交流,使得整体的教育呈现刻板的思维。

三、新媒体时代下高校辅导员角色的实现路径

(一)进一步规范辅导员的管理条例

新媒体时代下的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面临的新的挑战,需要不断完善队伍管理的机制。从招聘、入职、在职等多个环节保障辅导员的教育工作地位和工作条件,以及发展空间。严格依据选拔制度,提高整体辅导员的入职门槛。从知识能力和道德素养等多方面层层筛选,选出适合学生们的辅导工作人员,推进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和发展。其次,学校要加大对于辅导员队伍的培训工作,全方位的加强岗位培训和在职培训,新媒体时代下的相关知识和新的思想融入到日常的心理健康教育、职业规划等多方面的业务知识培训课程中。组建优秀的培训队伍,提升辅导员们的信息素养。制定适合为辅导员们的考核机制,从德能勤绩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量,建立起奖惩制度,推动辅导员专业团队的建设。

(二)进一步明确辅导员的工作职责

高校辅导员的教育工作队伍开展中存在着政策落实不到位的情况,难以保证辅导员日常的工作条件和工作待遇。一方面在实际教育工作中存在的繁杂性现象,使得辅导员很难把控实际教育的开展和落实,因此学校要赋予辅导员更多的权限。新媒体时代下鼓励辅导员打破传统的教育模式,创新教育的方式。毕竟新媒体时代的虚拟性,在不断弱化着辅导员的思维模式。新媒体时代的虚拟性和匿名性,可以使辅导员改变过去面对面1对1的教育方式,可以借助互联网的虚拟性和学生们进行交流,减少学生们的心理防范,加强对于学生们的思想教育和情感引导。学校在教育工作环节可以建立起思想辅导、心理辅导、职业辅导等多种不同的门类辅导,有效协调各辅导员之间的教育工作,建立起相应的学生部门来进行日常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平台的发布缓解辅导员压力,引导大学生们对于辅导员的角色合理的期待。

(三)辅导员的教育工作中要学会运用新媒体资源

新媒体时代下的辅导与教育工作,要学会运用新媒体资源有效联动校园文化、社团文化和班级文化的建设,营造积极的学习和生活氛围。在学院内的团委学生会、院社团等各个地方开课,针对具体的班级活动建立起媒介交互平台。通过互动进行相应的信息分享,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辅导员还可以借助校园网进行校园文化的宣传,加强思想教育工作的宣传,特别是服务类和思想教育,引领类的内容逐步更新。借助媒介设备来进行思想教育和实践引领。结合不同专业依据学科动态,利用新媒体平台的多元化进行主流价值观的宣扬。利用微博、微信或官方媒介平台,对于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潜移默化的转变学生们的思维和认知,改变传统的说教方式,用核心的价值观,解决学生的实际的生活问题。借助易班APP针对学生们关注的内容进行宣传,精准的将思想教育工作融入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中,促进辅导员角色的实现和转化。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新媒体时代下给高校的辅导员提供了新的教育平台和教育空间,辅导员们可以借助新媒体的信息化和多元化等特征。有效利用媒介资源,营造丰富的校园文化氛围,不断调整自身的角色定位,创新工作方式,提高协同创新能力,在润物细无声的氛围下实现立德树人角色的转换。

猜你喜欢

辅导员育人时代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提高少先队员“四史教育”有效性 辅导员可以怎么做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升探究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时代诉求与角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