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幼儿园课程的几个问题

2021-05-27马亚娜

考试周刊 2021年31期
关键词:课程模式教育目标幼儿园课程

马亚娜

摘 要:近几年来我国对于教育越来越重视,教育改革也不断地深化和推进,以学生作为主体的素质教育理念逐渐成为各级教育的重心思想。幼儿园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将孩子的兴趣爱好以及性格特质培养作为重点方向,根据孩子个性差异采取了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幼儿园课程作为幼儿园教育的关键工作之一,课程目标以及课程模式都对幼儿园教育具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幼儿园课程;教育目标;课程目标;课程模式

一、 引言

新时代教育体制改革中,素质教育理念的贯彻和落实成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工作。对于幼儿园教学来说,在教学成效是素质教育发展的基础。“少若成天性,习惯成自然”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对于孩子教育的思想缩影,对于现代幼儿园教育也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在幼儿园教育改革下,幼儿园教学中更多地开始注重孩子的个性差异,将孩子作为教学活动的中心。当代幼儿园教育理念中对于孩子兴趣爱好、性格特质的培养,根据孩子个性差异进行针对性的教育,以孩子为教学中心的特点与“瑞吉欧”教育理念更为接近。

二、 幼儿园教育概述

所谓的幼儿园教育其实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学前教育,幼儿园教育的研究是一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育科学。幼儿园教育对于孩子的一生具有重要意义,科学、健康的教育环境、教育模式对于孩子的学习和成长至关重要。现阶段,我国教育界对于幼儿园教育目标、课程目标以及课程模式上的研究多集中在孩子的学习内容与学习方式上,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我国幼儿园教育更多地注意孩子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这种模式无疑是对素质教育理念的贯彻和落实,但过分地强调孩子的全面发展而忽视孩子性格特质,使得幼儿园教育的成效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三、 幼儿园教育目标

在我国传统的幼儿园教育中,课程目标决定了课程内容、课程模式和教育评价,从应用科学角度来讲,传统幼儿园教育中以课程目标作为主导属于典型的目标教学模式。目标教学模式使得老师更清晰地了解了自己的工作内容,使老师的教学活动更加明确,操作性更强;而且在目标教学模式下,教育目标与课程目标的关系更加的直接,甚至可以说:目标教学模式下,教育目标等同于课程目标。也正是教育目标和课程目标的这种直接的关系,使得老师和学生更容易掌握其教学和学习的目标方向,老师可以明确地将自己的教学内容传达给家长和学生,三方可以更直接地在同一目标下共同努力。幼儿园传统教育的目标教学模式更加注重目标的达成,忽视了目标达成过程中孩子的发展和成长;重视外在目标的达成,忽视了目标外孩子情感、心理、价值观、思维方式等方面的成长;也正是基于重视目标达成情况的模式,使得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教育评价内容缺少了多元化,结果缺少全面性。幼儿园传统教育模式中存在的弊端使得教育的探究性受到了影响,教育更像是成了工厂的流水线,而学生的成长也更像流水线上的产品一样,特性丢失。

随着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幼儿园教育目标从传统的目标教学模式向过程教学模式进行转换。过程教学模式中,教学中心由老师变为孩子,老师更多的是对孩子的引导,课程目标被进一步地弱化。过程教育模式强调在教育过程中,发挥孩子的天性,重视对孩子在心理、情感、价值观、思考模式等方面的引导,在孩子天性和个性特质的基础上培养孩子自主思考和创新的能力。但是因为缺少明确的教育目标作为引导,过程教育模式的可操作难度较大,教育评价指标模糊不清,评价难度高;课程效果显现周期长,短期内效果不明显。所以,过程教育模式对于老师的要求更高,老师要在教育理念上加强学习和提升。

四、 幼儿园课程模式

在幼儿园教育课程模式选择上,需要根据教学形态进行针对性的选择。目前存在着学习区、大單元、蒙特梭利、双语等多种学习形态,每一种学习形态都有不同的课程模式进行选择;在课程模式上,目前较为主流地包括了提前教模式、讲授模式、无课程模式、结构化课程模式等,其中的无课程模式在近年来被教育界诸多学者所提倡。无课程模式是在没有结构、没有具体课程的基础上,对幼儿园教育进行自由探索的模式,该模式认为教育不能束缚孩子的天性,而是在顺应孩子天性的基础上对孩子进行引导,让孩子在正确教育和引导下自然成长。结构化课程是目前应用范围最广泛的模式,该模式将课程分为游戏和学习两种类型,在游戏课程中培养孩子的情感、价值观以及思考和创新的能力,在学习课程中想孩子灌输基本的学前知识,为小学阶段的学习做铺垫。结构化课程模式之所以受到幼儿园和家长的认可,主要是该模式下的孩子在综合素质能力和学前知识上均会得到提升,既满足了素质教育对孩子德、智、体、美共同发展的需求,又实现了对小学知识的提前学习。其实无论是无课程模式还是结构化课程模式,其都是以孩子为中心,以孩子身心全面成长为目标。

五、 幼儿园教育持续改进的策略

(一)老师要加强教育理念学习,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在幼儿园教育中,教育理念的正确与否直接决定了教育成效,缺少了正确教育观念,即使再科学的教育方法也是空谈。教育模式只是教育目标实现的一种途径,教育目标实现的关键在于老师。幼儿园教育中,老师作为教育主体,其教育理念以及能力直接影响了教育成效,无论何种模式教育,老师的教育理念都是关键。幼儿园老师要通过学习交流等多种途径来提高自身对于教育改革下幼儿园教育理念的认知和理解,自身要建立正确的教育观。在专业能力上,老师要提升自己对于3~5岁孩子心理和性格特质、情感上的了解和掌握,教学过程中利用科学的方式方法来加强与孩子的互动交流。老师利用自身专业知识和能力,加强与孩子的互动交流,从而可以对于孩子在心理和性格方面的深入了解;针对不同类型性格特质的孩子,采取针对性的方法,满足孩子的兴趣爱好,并培养孩子各方面素质能力的提升。

(二)建立科学的课程目标

目标教学模式下由于过分强调了教育的目标性,忽视了对孩子兴趣爱好、个性特质和情感上的开发与引导。目标教学模式的弊端并不能成为否定课程目标的原因,科学的教育模式下,课程的目标性必须得到肯定与实现;无论是什么模式的教育,其都具有明确的目标;传统的应试教育目标是提高学生对书本理论知识的掌握,以考试成绩作为教育评价的主要方式;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利用多种手段,以学生为中心,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能力为目标。

猜你喜欢

课程模式教育目标幼儿园课程
论教育目标如何契合社会需要
高职教育中课程设置若干问题的思考
家长助教对促进幼儿园课程开发的研究
教育目标多元化与基础英语教育改革分析
游戏与幼儿园课程整合的现状及对策探析
突破传统课程模式立足发展核心素养
中国古典舞教学课程模式探究
小花籽开出幼儿园五彩课程
职业院校《税法》课程更新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