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幼儿主体性出发探究幼儿园生成活动的建设韬略
2021-05-27陈洁
陈洁
摘要:幼儿园生成活动是从幼儿主体性出发,强调幼儿是活动生成的主体,幼儿的兴趣和需要是活动生成的必要来源,幼儿与教师的对话是生成活动的必要保障。其建设的核心意义在于幼儿在探究与发现中重组知识体系,真正实现幼儿的主体价值。文章以幼儿园中班“小麦的成长”为例,基于幼儿在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探索了生成活动的建设。
关键词:幼儿主体性;探索与发现;生成活动
随着江苏省课程游戏化的推进,教师的理念发生重大转变,幼儿园课程的实施、活动的开展不再是照本宣科,而是师幼联合创造教育经验的过程。《江苏省幼儿园课程游戏化项目实施要求》指出:教师要敏锐捕捉活动中儿童的兴趣与需要,从课程角度系统反思教育的内容、组织方式、环境、资源等的适宜性,并进行调整和改造。一日生活皆课程,幼儿园更加重视对资源的挖掘、利用,教师更加关注幼儿的兴趣、需要,开展个性化的生成活动。那么在自然的幼儿园生活中,如何真正让幼儿在有意思且有意义的活动经历中获得有益的发现呢?
一、观察与发现:教师捕捉幼儿活动中的兴趣、教育契机
自然角种植的小麦在学生的照顾下逐渐长大。中午散步时,学生又一次来到了自然角,突然好几个小朋友跑来告状:“陈老师,岳岳给小麦浇那么多水,小麦都要淹死了。”岳岳小声地说:“我想给小麦浇多一点水,让他快点长高。”
对自己的劳动成果学生格外珍惜,由于经验的缺乏,保护的方法往往适得其反。就如岳岳这般,其实并不是浇很多水小麦就能很快长高,于是我抛出了问题:“什么时候给小麦浇水呢?”学生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对于小麦,学生的问题不断,他们的兴趣、探索的欲望得以萌发,于是围绕“小麦”的课程故事也由此展开。
二、分析与思考:如何基于幼儿的兴趣生成活动
“什么时候给小麦浇水?”这一问题,是教师从自然生活中择取而来的,这也是幼儿学习与发展的课程资源。需要教师前期思考预设获得发展价值与计划框架,对孩子的观察分析以及让孩子参与活动计划的优化调整。追随学生对小麦的兴趣,结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基于《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发展目标,从孩子的自主探究开始,我们预设了活动目标:能够主动观察小麦的成长,初步了解小麦的生存条件,运用多种感官探索泥土的秘密,萌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自主选择通过观察、比较、分析、交流、表达等多种学习方式,表征小麦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长高。具有初步的观察记录的能力;在积极参与中体验探索带来的乐趣,获得初步的探究能力、观察分析比较能力、记录表征能力等,懂得遇到困难能够想办法解决,有初步的合作能力。
三、支持与生发活动:幼儿在实践操作中建构知识体系
(一)活动一:什么时候给小麦浇水
基于问题:“怎么知道小麦需要喝水呢?”学生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轩轩说:“每天少浇一点水就可以了。”帆说:“早上来的时候值日生去浇水,不能很多人一起浇水。”小宇说:“我知道啦,当泥土是黄色的要浇水,当泥土是棕色的就不需要浇水。”
“为什么当泥土是棕色的就不需要浇水?”对于小宇的发现,我继续追问。小宇说:“你看看这边的小麦和旁边的小麦泥土颜色不一样。”基于小宇的发现,很多孩子开始摸摸这边的泥土,又看看那边的泥土,甚至玩起了搓泥土的游戏。于是我鼓励学生做泥土实验,验证小宇的发现是否正确。他们拿来纸杯和铲子开始了实验,结果真的如小宇发现一样,学生不禁夸赞:“小宇真厉害!”
活动思考:多感官多渠道感知泥土的秘密。根据观察结果提出问题并大胆猜测答案是《指南》中班幼儿探究能力提出的目标。当幼儿提出根据泥土的颜色判断浇水的时间这一论断时,我们及时鼓励幼儿用实验的方法验证答案,在对比中发现,泥土遇到水后颜色发生变化。当发现幼儿沉浸在把玩泥土的游戏中,鼓励幼儿用手摸一摸不同的泥土的感觉:黄黄干干的泥土,硬硬的、板板的,抱成团的泥土掰也掰不开,松松的泥土会从指缝间漏下去;棕色的泥土湿湿的、黏黏的、软软的。鼓励他们用鼻子闻一闻,从泥土里传来青草的味道。泥土对孩子来说是一个大乐园,泥土里蕴藏着太多可以探究的问题,可以让孩子好好地思考一下:比如种子是如何传播的,草木是怎么长大的等等。孩子在亲近泥土的同时,对泥土怀有敬意与感激之情。
(二)活动二:小麦如何测量
随着小麦一天天长大,学生不禁感叹:“小麦长这么高啦!你看,有的高,有的矮呢。”是呀,小麦在我们不经意间长大了,基于孩子的发现,我及时捕捉教育的契机:“那么怎样测量小麦的身高呢?”他们又展开了讨论。
讨论1:测量工具的选择
轩轩:你看,小麦有我的手这么高。
雨诺:我把吸管放在这里,看它长到吸管哪里。
小雨:用尺子量一量不就可以了吗?
教师:原来测量小麦有很多方法,可以用自己喜欢的工具进行测量。
讨论2:生长痕迹的记录
找到了测量工具,我给学生提供了观察记录表和日期。鼓励他们把测量的结果记录下來。在分享时发现学生有不同的记录方式。
教师:“你们发现他们的记录有什么不一样吗?”
乐乐说:“有的高,有的底。有画小麦记录的还有用直线记录的。”
晓峰说:“到底这是谁记的,我都分不清楚了。”
语诺:“把我记的放在一张纸上就可以了。”
教师:“如何一下子就看出来小麦在慢慢长高呢?”
小宇说:“我想到一个好主意。就像轩轩那样,把小麦都从底下向上长高,放在一起比一比就能发现小麦长多高。”
讨论3:我的记录方式
原来可以用手指头、吸管、尺子等多种材料作为测量工具,记录小麦的生长要从同一水平面开始,把不同时间观察的小麦放在一起才能比较小麦到底长了多高。接下来的日子里,越来越多的孩子选择自己想要观察的小麦,并用自己的方式记录小麦的成长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