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历史新教材教学导入的方法
2021-05-27谭灿良
谭灿良
摘要:随着新课标改革与创新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历史课堂已逐渐走入新的篇章。依据新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编写的必修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从2020年秋季开始有20个省区使用。基于此,文章重点从教学导入方法入手,浅谈高中历史新教材教学导入的方法与策略。
关键词:高中历史;新教材教学导入;方法策略
一、研究高中历史新教材教学导入的原因和意义
(一)原因:历史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
统编历史必修教材《中外历史纲要》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是实现党的教育方针的铸魂工程、基础工程。随着新课标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部对高中历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强调渗透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等五大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要转变“教教材”的传统观念,思考如何“用教材教”的问题;要转变“怎样教”的固有思路,思考学生“怎样学”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在把握教材的基本体例和结构、分析教材各部分功能的基础上,从学生学习历史的角度,以发展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笔者在此认为核心素养内涵就是在教育和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教师通过运用合理的方式帮助学生渐渐具备能够实现自身终身发展、体现自身社会价值的能力和品质。围绕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要发掘教材内外有助于核心素养发展的因素。为了更好地完成主题教学,需要教师在现有教材的基础上重新进行内容整合。历史教材不是历史的全部,而是一种主要的教学资源,没有必要被束缚手脚。所以在教学导入环节,我们或可以增加一些资料和素材;或运用多媒体手段,图文结合,视频导入;或建构历史知识结构体系,整合知识点等,以达到提高教学效率,扩展学生视野,增强学生历史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目的。
(二)高中历史新教材教学导入的意义
高中历史新教材教学的导入是一个宏观的概念,它可以促进教育工作者思考多样化的手段丰富课堂教学,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可以保持教学的活力,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新课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增设的教学环节可以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提高课堂质量,更好地为学生主体服务。
二、高中历史新教材教学导入的措施
(一)思维导图式导入
历史必修新教材《中外历史纲要》总体容量偏大,除去活动课,上册共29课,下册共23课,其总量偏大,会导致教学时数不够。
52课的课题中带有“和”“与”的占一半多,即这些课的主题不止一个;上册近一半的课文是四个子目,这都会导致每课的教学时间紧张。教材章节的知识点密度大,单个课时的内容颇多,知识的含量较传统教材大得多。一些课文的叙述高度概括,每句话都构成一个知识点,却又缺乏具体内容的叙述,显得非常抽象。如果按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讲解教材中的所有知识点,让学生记住教材中的全部内容,几乎是难以做到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转换历史教学的观念和思路,利用思维导图导入,加工处理教学内容,
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思维导图对于教师而言是一种教学方法,对于学生而言是一种学习手段。思维导图是将课本上错综复杂的知识体系进行梳理和重新构建,将抽象的知识进行具体的归纳和总结。对于教师来说,教师可以针对本节内容提炼关键词、知识点,进而通过板书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对本节课或者本章节的内容有个提前清楚的认识。对于学生而言,学生在教师讲解后,拿出一张纸,在这张纸上构建思维导图,提炼关键词,如时间点,在时间点的周围开始构建,由此可以看出,思维导图的构建不仅可以发散学生的思维,还可以梳理本节课的知识点,方便学生对历史的横向和纵向的把握。它可以有效帮助教师导入本节课要讲的和要学习的内容和本节课需要完成的目标,也有助于帮助学生梳理清楚本节课自己需要掌握的知识点。
1.在研读课本时勾勒出思维导图
教师上课的基础是课本内容和课程大纲,教师在备课时需要认真研读课本和课程大纲,在备课中先进行一个大致的规划,也就是进行一个大致的思维导图,在思维导图下并且结合自己班里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设定教学目标,在既定的教学目标下完成教学任务,相对于传统的备课模式,思维导图更清晰地呈现了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教师是学生的榜样,教师首先在自己的工作中应用思维导图,学生以教师为榜样也在自己的学习中构建思维导图。
2.在精读课本时细化思维导图
上面论述了教师在备课前需要对课程进行一个大致的勾勒,在此部分主要是细化思维导图。教材是专门适应现今的高中学生所设定的讲学内容,教师在备课时需要反复观看和研究教材,教师在精读课本时,不断细化自己的思维导图,以求在讲课中可以达到一个精益求精的程度,并且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不断细化自己的历史思维导图,以求对课本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3.联系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增减思维导图
上述两点都是在讲以教师为主体进行备课,现在课堂不同于传统课堂,传统课堂是以教师为主体,教师在备完课之后按照自己的备课进度和目标前进,此种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在当今社会,随着新课标改革的发展,新课标理念逐渐走进课堂,它要求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进度都要以学生为主体。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学生的成长环境、知识接受程度和能力等因素的不同,使得学生的学习呈现个性差异化,那么教师在勾勒和细化思维导图时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综合备课,适当地增减思維导图中的环节,这样做不但不会影响学生的学习进度,反而会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知识外延,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运用史料进行新教材教学的导入
所谓史料,简单来说就是组成历史的资料,是历史变迁中留存下来的基本信息。借助史料研读背景,分析人物和事件所处的时代背景,在进行史料的学习中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增强学生历史意识,有助于新课程教学的导入。此部分主要是探讨如何利用史料进行新教材教学的导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