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活教育”理论在创新教育中的运用
2021-05-27关静
关静
什么是创新教育呢?它是指培养创新能力以及创新精神的教育。早在20世纪30年代,陈鹤琴先生就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原来旧教育制度下的学生,只知道“死读书,读死书”。于是,他提出教育要培养“有创造力的学习”。并且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他不断地进行探索、时时刻刻做好总结,最终创立了“活教育”理论。其理论虽然产生于30年代,但其许多观点和当前所倡导的创新教育有异曲同工之处,可见陈鹤琴先生对中国教育把握之准确,见解之深刻。下面撷取陈先生理论中的几个观点,谈谈其在创新教育中的运用。
一、取爱和德感化儿童,舍威和畏约束儿童
我国传统课堂教学观深受科学主义思潮的影响,教师更多地重视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掌握,强调学生的整齐划一,无形之中,就忽视了学生自身的个体情感、认知态度以及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养成,更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发展特点。事实上,在整个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它既是一个精神成长的过程,又是一个获得科学知识的过程。快乐和幸福的真实体验、心理上的满足,在个体成长中是主体状态,不可或缺。理所当然,教育的创新活动也是如此。既然这样的话,我们就应该明白,激烈的智力活动过程被定义为新过程,但它也是强烈的情感活动的过程。对于活动的具体效果,具有不可替代的影响的是,学生在什么样的情感驱动下,所进行的,是问题解决的思维活动。只有在智力与积极情感的双重因素作用下,创新能力才可获得有效发展。因此创新教育离不开学生情感因素的参与。
如此一来,学生积极的情感怎样才能得以激发和保持呢?我认为主要靠教师来引领。因为,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起着特殊的作用。陈鹤琴先生早就认识到这一点,所以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他提出教育应该用爱和德来感化儿童,舍弃以威以畏来约束,控制儿童的行为。并且他提出,一个优秀的教师首先要有良好的心境。这样,才能在教学中用自己愉快的心情、和蔼的态度来感染、打动学生,从而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其次,要有母亲般的温柔、善良的性情。这样做,才能真正爱护学生、了解孩子和研究儿童。老师和学生之间只有建立了这种真挚的情感,才能够慢慢地教育学生,感化学生与“润物细无声”升值中。由此可见,陈鹤琴先生是特别重视课堂教学中的情感因素的。
二、在教育教学的方法上,强调以“实做”为出发点
陈鹤琴先生对传统的教学方法存在的弊端有着自己深刻的认识,并且大胆地进行了改革,同时更进一步提出了“實际操作中学、实际操作中教、实际操作中求进步”的活教育教学方法,即“活教法”。陈老对这一教法是这样解释的:“自动的学习、自发的学习,乃是以‘做为出发点的,经过自己动手、动脑所获得的知识才是真知识,有用的知识。”即“做”是这一教法的核心,那么究竟应该怎样“做”呢?陈老说:“所谓实际操作,即“做”,并不是我们平常说的用双手去做才是做,凡是耳闻、眼见(观察),甚至连调查、研究都包括在内,也就是我们天天挂在嘴边的实践。”因此,陈鹤琴老先生把“做”这一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四个步骤,1、实验观察;2、阅读参考;3、发表创作;4、批评研讨。对于当前的创新教育,陈鹤琴先生的这些观点对于我们来说,是有着很大的借鉴意义的。
我国传统的课堂教学更多地以讲授法为主,教师将知识和解决问题的办法直接传授给学生,《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值得一读。苏霍姆林斯基提道:“一部分教师保持着一种错误的观点,他们还保留着传统观念,认为把教材讲得越明白,越简单,大家越能懂得的,儿童存在的疑问就会越少,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兴趣就会越来越知道去学,毕竟是趣味学习。”因此教学中老师讲得多,学生参与少,只知道死读书读死书,以至于在遇到新的问题或情境时束手无策,更谈不上创新。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改变这种状况,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做到以下几点:一是给学生充分想象的时间和机会,积极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形成独立思考、主动提问的能力;二是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机会,通过启发、讨论等教学方法,展示思维过程,让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三是开拓学习空间,给学生自己动手的时间和机会,如做小实验、进行社会调查、参加各种比赛活动、撰写小论文等,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四是要多给学生创造讨论、交流、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学会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也就是通过协商来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通过以上措施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和团结协作精神。这些观点和陈先生的见解还是有颇多相似之处。
三、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自己想
在过去的、传统的课堂教育教学中,老师的话不可忤逆,老师就是权威,学生的行为往往被严格的限制。在平时的教育教学的课堂上,我们公认的是,教师的“一言堂”,师生间、学生间相互交流的时间很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被剥夺,只能听从教师的安排,造成的结果是:孩子们的创造、创新能力受到了很大程度的抑制,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不到全面的发展。众所周知,创新教育说具体一些,他就是一个让受教育者进行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重塑的过程,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要给学生提供一个自由、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正如陈鹤琴先生所说的:“儿童自己去探讨、去发现的,他自己所求索的知识,才是真知识,他靠自己的努力所发现的世界,才是他原本的真世界。最危险的,就是儿童没有思想的机会。”为此,平时我们上课时,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以一种宽容、平等、引导、友善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这样的话,学生的精神状态就会完全进入一种没有了拘束、没有了顾忌,放松的状态。这是一种思想的开放和自由,而不是纪律的松懈。同时,教育要给个体,更多的施展才能的机会和自我表现的空间,要同意学生对教师的各种观点提出自己的质疑。不要轻易否定学生,更不要对学生的大胆的或出格的看法冷嘲热讽或大泼冷水。对于学生所表现出来的,主动探索精神,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以此来激起学生更强烈的创新、创造积极性。
四、积极的鼓励胜于消极的制裁
对创新的追求,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本身对自身能力的认识,也就是有没有自信心。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人自信心的高低一方面取决于别人对他的期望与评价,另一方面与他在活动中成功与失败的体验有关。在过去,我们基本上都是按照“分数至上”的评价标准,采取多种方法对学生进行综合商务评价。在班级里,提醒学生,把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作为学校教育评价的重点,采取激励性的评价策略,多给予学生肯定的评价,人常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因为每个孩子就像大人一样,都喜欢听好听的话。
陈鹤琴先生认为:“抓住儿童的心理年龄特点,可以利用这种心理,来鼓励儿童怎样做人,怎样求学。要学好,先学会做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消极的制裁虽然不会发生太大的恶性效果,但是,有时候还会容易引起他人的反感。”可以说保护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监护人”是教师,为此教师应该尽其所能创造一切的机会,让不同的孩子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快乐,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让学生在成功的欢歌笑语中走向更大的成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励学生进行学习、探索、创新,这也是当前课程改革所追求的目标。
人生的各年龄阶段中,儿童是最富有创造力的群体,因此,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创新教育正以强劲活力全方位推动教育教学的整体改革。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入研究陈鹤琴先生的理论,领会其实质,把它借鉴到当前的基础教育改革中来,丰富和发展创新教育的理论。只要不断努力,深入实践,就一定会使儿童焕发出无限的创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