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幼儿园户外游戏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初探
——以S幼儿园为例

2021-05-27

科学咨询 2021年8期
关键词:户外活动玩法器材

吴 鹏

(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世业中心幼儿园 江苏镇江 212100)

一、研究缘起

户外活动是指幼儿在室外进行的活动,包括晨间锻炼、户外体育教学、散步、户外游戏等。户外活动是幼儿广阔发展的天地,幼儿在户外能享受充足的阳光、新鲜的空气,同时,户外活动能促进幼儿的生长发育,增强幼儿体质,提高幼儿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锻炼幼儿的意志品质,还对幼儿社会性的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蒙台梭利曾经说过:“儿童对于活动的需要几乎比对衣物的需要更为强烈。”正是由于户外活动不可替代的作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规定,要“保证幼儿的户外活动时间”“幼儿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间一般不少于2小时”。但是在现实中,由于场地、教师、器材等多方面的原因,长期以来农村幼儿园幼儿的户外活动,尤其是户外游戏活动仍然存在诸多问题。笔者重点阐述S幼儿园户外游戏存在的问题[1][2][3]。

二、户外游戏活动存在的问题

S幼儿园地处长江中下游,占地面积3920平方米,其中户外活动面积1760平方米,在园幼儿223名,人均户外场地面积7.89平方米,这一数字高于江苏省优质幼儿园人均户外活动场地面积6平方米的标准。虽然如此,S幼儿园的户外游戏仍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场地利用不充分,区域划分不明显,幼儿在户外活动中缺少“自由”,教师消极对待户外游戏等。

(一)场地利用不充分,区域划分不明显

S幼儿园户外场地有草坪、软硬适度的泥地、水泥地(或砖地等)、塑胶地等不同地面,该园将户外活动场地划分为6个区块,其中大部分户外活动是安排在塑胶地上进行,而草坪、泥地、水泥地上进行的户外活动较少。在塑胶地上开展户外活动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危险因素,但塑胶地较之草坪、泥地少了“野趣”。

场地活动安排侧重点1号场地骑行区、野战区健康领域的发展2号场地表演区、角色区艺术、社会领域的发展3号场地钻爬区、投掷区健康领域的发展4号场地球类区、攀爬平衡区健康领域的发展5号场地跑跳区健康领域的发展6号场地涂鸦区、种植区艺术、科学领域的发展

从上表中看出,这其中既有锻炼孩子运动技能的户外体育运动,也有发展孩子规则意识、社会交往的户外游戏活动。但在实施中,笔者发现,每个场地之间,包括每个场地内不同的活动区之间划分的区不是太明显,每个区都缺少明显的标志。

(二)幼儿在户外活动中缺少“自由”

户外活动较之集体教学活动给了幼儿更多的选择权,他们有了更多的“自由”,更受孩子们的喜爱。但在户外活动中,出于安全考虑,教师施加在孩子身上是更多的约束。具体表现在:1.在器材上,是教师提前摆放好器材,孩子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从方便孩子的角度出发,摆放好户外活动器材,但却在实际上已经剥夺了孩子们自由选择器材、自由组合玩法的权利。而教师提供的这些器材都是单一的,没有层次性。2.在玩法上,教师会制止孩子们自发的“危险”的游戏。能力较强的幼儿更爱尝试有挑战性的游戏。然而,在教师已提供好器材、摆放好器材的情况下,他们只能利用现有的这些器材去创造不一样的有挑战性的玩法。但是,教师认为这是有安全隐患的,他们会加以控制,孩子们的“自由”再次被剥夺。

(三)教师消极对待户外活动

案例:S幼儿园骑行区中班孩子正在游戏。骑行区墙面上布置有骑行区的规则及各种交通标志示意图,地上也画有道路交通指示线。孩子们骑着车在骑行区快乐地玩着。有的孩子逆行,有的孩子闯红灯,有的孩子占用人行道停车,而教师只是简单地说一句要遵守交通规则,更多的是提醒孩子们注意安全。

幼儿在户外活动中有了更多的自由和更广阔的活动空间,但对教师来说也意味着更多的不可控的安全隐患。因此,教师往往把主要精力放在确保孩子的生命安全上,而对活动的指导有限。这主要表现为教师在组织户外活动时带有很大的随意性,缺乏目的性及计划性。上例中,教师给孩子们的是“放养游戏”,在活动时,教师组织孩子在骑行区游戏前并没有和孩子一起商讨活动规则,他们更多的是游戏中的“观察者”。正如前文所说,他们“观察”的是活动中有没有危险;但现代教育理念下,教师观察应是为幼儿发展服务,教师应观察孩子在游戏中遇到的阻碍他们发展的障碍,给孩子适宜的指导,提升幼儿户外活动的质量。

三、对策

(一)充分利用农村幼儿园的野趣环境,合理划分区域,重视环境对孩子的隐形指导作用

喜欢大自然是孩子们的天性。陶行知是农村幼儿教育事业的开拓者,他认为要让孩子去“接触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青山、绿水、日月、星辰……”,作为一所农村幼儿园,S幼儿园应坚持、利用农村特色,不仅让孩子们在塑胶地上发展户外活动,更应该让孩子们在天然的、富有野趣的环境里接触自然,探索自然。另外,要合理划分区域,在不同活动区之间要设置标志,避免幼儿活动之间的相互干扰,但这并不意味着区域之间是隔绝的。为促进幼儿区域之间的交流,避免相互干扰,确立规则就必不可少。教师可以和幼儿共同商讨、制作一些游戏标志、规则,包括物品的摆放,确保环境的有序[4]。

(二)解放孩子,给幼儿自由,提供丰富、有层次性的游戏器械,启发幼儿自主游戏

幼儿是有自主意识的生命个体,他们都有自己独特的想法,教师减少对幼儿玩法的预设及干预,代之以启发、引导幼儿设计不一样的玩法,可以促进幼儿想象力的发展,也能激发他们的游戏兴趣。然而,幼儿游戏玩法的创造也是以游戏器械的提供为基础的。这就要求教师提供适合幼儿年龄特点,又有一些挑战性的器械。S幼儿园在这一方面立足农村,利用废弃物自制幼儿游戏材料值得肯定,但得到的效果却差强人意。原因在于这些自制的游戏器械不够美观。3-6岁幼儿的注意特点是无意注意占优势,此时的他们更容易被色彩鲜艳、声音好听的物体吸引,所以教师在自制、投放器材时要着重注意这一方面。同时,面对小、中、大三个年龄段的幼儿,发展水平滞后、发展水平超前的幼儿,同一游戏器械如何适应他们的发展水平、并有一定的挑战性是教师需要思考的[5]。

(三)教师树立正确观念,积极观察分析幼儿户外活动,发挥自身指导作用

在幼儿的户外活动中,教师不应仅仅是一个安全保卫者,更应该是一个指导者。这就要求教师对幼儿的户外活动进行观察,在合适的时机为幼儿进行有效的指导。例如,小班孩子年龄小,他们不会进行有效的合作,教师这时应和孩子一起进行游戏,融入他们,即“平行式融入”。而中、大班孩子在户外活动时,教师应给他们自由,做一个积极的旁观者,当他们遇到困难时,教师可以在适当的点去介入,即“交叉式融入”。

教师不仅要重视观察,更应在户外活动前、时、后重视对幼儿经验的分析。在户外活动前,教师要了解幼儿的已有经验,如骑行区活动前,教师要分析幼儿对交通规则的了解,如果孩子们不了解交通规则,那么骑行区的活动价值是大打折扣的。在活动前对幼儿已有经验进行整合后,教师还要提升幼儿的经验。就是说,通过设置及利用问题情境,要让幼儿在户外活动及游戏中,不断习得新的经验,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为幼儿生活服务。当然,幼儿经验的获得除了是自我习得的,也有部分可以是同伴的。幼儿彼此之间进行经验的交流,彼此帮忙,能促进幼儿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发展,能促进他们社会性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发展。这就是在活动结束后,幼儿相互之间进行分享交流的重要性[6]。

四、结束语

幼儿时期的户外活动对幼儿今后的生活及兴趣的养成有着极大的影响。只有真正依托环境,立足于幼儿发展,尊重幼儿主体性,发挥教师指导作用,户外活动才能发挥其应有作用。

猜你喜欢

户外活动玩法器材
AV TOP 100!2020-2021年度优秀影音器材推荐榜简评
幼儿园户外活动组织的研究
幼儿园户外活动组织的实践探究
组织幼儿园情境式户外活动的探究
零跑的新玩法
最贵的器材多少钱 Damian Demolder
户外活动开始啦
鸡蛋托的创意玩法
TPP的新玩法
视听器材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