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乾隆时期台阁文人的疏离心态:以沈德潜为中心的考察

2021-05-27张昊苏

文艺理论研究 2021年3期

张昊苏

由于诗作与诗论追求平和中正乃至于保守复古,再加上与帝王关系过于密切,沈德潜(1673—1769)虽系乾隆朝诗坛巨公,但文学史研究者对其评价往往不高,并对其诗学品质提出了批评与质疑。刘世南《清诗流派史》的严厉批判具有相当的代表性:“(沈德潜)以这样的驯良性格、忠诚品质,加上这种诗歌理论、‘别裁’选本,自然最适宜担任吹鼓手的工作了。”(刘世南,《清诗流派史》 284)对于沈德潜身后被清算,刘氏更指出:“反正奴才要做得稳也是不容易的。”(刘世南,《清诗流派史》 286)尽管多数学者在论述时不会采取如此严苛的评价标准,但这种潜意识确贯穿于当代沈德潜评价的框架之中,无疑影响了对沈德潜的公正评价。特别是,论者往往或有意或无意地忽略了沈德潜在乾隆朝表现出的“盛世变音”因素。

1984年,学界对沈德潜作于乾隆八年(1743年)的《送杭菫浦大史》一诗有相当的争论。先是廖仲安的《沈德潜诗述评》对该诗作了疏解,以为体现了沈德潜面对“内满外汉”问题时体现的正义感。由于对“新妇”典故理解有误,吴观澜、刘世南各致批评,对“新妇”典故出处给出了相同的正解。但吴观澜仍延续廖说,认为沈德潜对杭世骏持同情的态度;而刘世南则在通解本诗的基础上,认为此诗是“站在乾隆皇帝这边指责杭世骏的”(刘世南,《“新妇初婚议灶炊”及其他》 156)。廖仲安认同了吴、刘对典故的认识,但没有继续讨论本诗的思想指向。此后学者论及此诗基本上延续了廖、吴的解释。刘世南的解释实际上未得到严肃的讨论,而其中至少有两点关键问题是“通论”所未能很好讨论的——首先,按照刘世南的解释,本诗亦可得到相对圆通的解释;再者,如果沈德潜是站在杭世骏一面的,为何敢于将此诗不加掩饰地刊刻并进呈乾隆帝御览?是故,刘世南《清诗流派史》的表述,实际上仍是其1984年观点的延续。

在笔者看来,对该诗文献与文学思想的解读还稍有不够充分之处,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沈德潜心态及乾嘉时期文学思想的认识。故本文尝试继续发微,并结合对同时期相关重要文本的解读,以探索沈德潜创作之深层心理,并关注这些作品折射乾隆朝台阁文人心态的文学思想价值。所采用的“互文”研究视角,业师陈洪先生曾将此界定为:“两部著作,同一时代而前后接踵,都不同寻常地使用了某一词语,且各自成为文本的鲜明标识;而两部书的作者之间有某种重要的关联,后者很有可能读到前面一部书,那么,这两部书就构成了特殊紧密的互文关系;而这一词语的解读,应该甚至必须考虑到互文关系这一层面。”(陈洪 35)具体到本文的研究,尽管现有材料不能明确指实相关文本之间的影响关系,且这些典故在前代文学创作中也多为惯用语,但身处同一朋友圈、写作于同时期、同主题的若干作品,出现了相当近似的表述方式与思想指向,这足以证明这些文本间的密切联系,而在研判沈德潜个人诗意及心态的同时,这一时期台阁士人的“变音”微旨也可得到相应的发覆。更具体地说,除却那些常识所熟知的遗民余绪、文网迫害与失意悲歌,受到帝王恩遇的台阁知识人和体制拥护者也同样在乾隆盛世下有若干不同于官方意志的表述。这对于我们理解盛世士人心态和乾嘉文学思想是有帮助的。

沈德潜与杭世骏(1696—1772年)于雍正九年(1731年)即同修《浙江府志》,乾隆元年(1736年)又同举博学鸿词,集中可见二人互赠、唱和诗作不少,足见关系熟谙。乾隆八年二月九日,杭世骏上书得罪,经徐本(1683—1747年)营救得免,旋即离京,三月三日已到扬州小玲珑山馆。杭世骏因言获谴,好友赠诗甚多,沈德潜亦在其中。

世所熟知的沈德潜《送杭菫浦太史》诗见于二十卷本《归愚诗钞》的卷十七,这一版本前有乾隆辛未(十六年,1751年)小除夜御制序。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十四卷本《归愚诗钞》之卷九中,此诗与另一首诗均名为《偶述》,系于“癸亥”年(乾隆八年,1743年)下,足见为同一时期之作,显应参看。且在这一编年本中,此诗系于成于本年二月的《恭和御制纸鸢元韵》之前(沈德潜 930),则可知此诗是在此之前所作,虽初题为“偶述”,但观其内容,实际确系送别杭世骏而作。然此诗盖因不见于乾隆帝作序的二十卷本《归愚诗钞》,题目又有所改变,故前贤似未特别注意及此。再者,可能是同名为“归愚诗钞”,故这一版本的著录也相对较少。

若欲更好地理解沈德潜诗中微意,显然应该先取两诗对读,以体味其特殊心态:

铁冠岳岳立朝端,毛羽俄看铩凤鸾。不密失身占易象,议能减辟问周官。桁杨不扰臣心定,手足全归国法宽。犹有门生守遗榇,西风古寺泪汍澜。(沈德潜 929)

就结构、用典来说,两诗实有甚多相仿佛之处,均是以称赞杭世骏起手,而惜其受挫、幸其得赦,结句曲终奏雅。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两诗中的用典既与同时期其他文人赠杭世骏诗相互呼应,又对乾嘉时期类似之诗咏产生相当的影响。通过对这些典故使用情况的进一步分析,可以确证沈德潜所处的文化语境与创作意旨。

第一首诗的首句“铁冠岳岳”仍是褒奖杭世骏,与第二首诗中“殿头磊落”意味仿佛。两诗次句“毛羽俄看铩凤鸾”与“文采何尝惮作牺”仍大致是同一意。对“惮作牺”,刘世南已指出是用《左传·昭公二十二年》“宾孟适郊”之典,原意即公鸡惮为人所用,自断其尾。刘世南认为此处沈德潜乃反用其意,谓杭世骏自负有文采,不怕成为祭品,深层意思是批评杭世骏不会韬光养晦。(刘世南,《“新妇初婚议灶炊”及其他》 156)第一首诗次句“毛羽俄看铩凤鸾”盖用《世说新语·言语》“支公好鹤”典,支遁所养之鹤欲飞,乃铩其翮。此处俨然暗示“既有陵霄之姿,何肯为人作耳目近玩”(刘义庆 75)之意。此处似谓杭世骏在朝中必须受到帝王意志的规训,不宜贸然进谏;而一旦获谴返乡,则能回归自由本性。

而这一用“凤”之典,实际上正出于杭世骏本人。马荣祖(1686—1761年)的《送杭菫浦南归序》中相当详细地记录了杭世骏南归时(约在当年二月底)的议论。杭世骏在《马石莲传》一文中云:“余以狂言被放,君为序送余行,能委曲道余之心事。”(杭世骏 494)这里的“委曲道余之心事”实乃马氏对杭世骏当时言论的记录,并且得到杭世骏的认可。

《送杭菫浦南归序》中有如下的对话——由于“有意于马周、阳城”(马荣祖 1443)的心事是这段对话相当重要的背景,故不避繁复,加以征引(黑体字为引者所加,下同):

或曰:“信如是,子其有所悔乎?”

堇浦曰:“否!否!名与实之惟其称也,名实不称,则鬼神阴来败之。吾观二公之绩伟矣!马公进缘武人,无腹心大臣为之汲引,考其遇合,已在贞观极盛之时,谋断有房、杜,谠直有魏、王,折冲制胜有英、卫,虽有伟略,或无所施,而致英主拟于鸾凤,不能暂离,其为王佐信矣。阳公以道德服一世,才似少逊于周,然由司业而出为道州也,空六馆之士,遮留伏阙裂麻一节,不足以重公,后先辉映,近无伦比。向使世骏以谝言荧听,骤冒峻秩,泚颡汗背,纵悔何追?今天闵其愚,俾使蹉跌,保全微尚,曲遂包荒,为幸已甚,而又何悔乎?且夫贾生于汉文无事之时,乃至痛哭流涕,举朝蔑弗谓狂,及七国难发,则所言验若蓍蔡。当今内安外宁,远迈汉代,而世骏之戆直亦尚未及贾生,诚自度才不若马,望不若阳,而识复远不若贾,从此溷迹牧竖,歌咏太平,进无负乘之讥,退无钓直之咎,余生皆上赐也。诸君子其何以教我?”(马荣祖 1443—1444)

从“而致英主拟于鸾凤,不能暂离,其为王佐信矣”,正可看出杭世骏本人的自许。很可能沈德潜也同样听到了杭世骏的上述说法,故在诗中有意识地使用了相呼应的典故。稍晚,具有遗民倾向的史学家全祖望(1705—1755年)亦有《杭堇浦编修以言获谴,诗以讯之》诗送杭世骏,时全祖望在里中家居,本诗写作时间应在本年“寒食前十日”至“四月中”之间(全祖望 2060—2063)。诗中以“必欲摈南人”等为词,讥刺朝政之意显而易见。末云:“吾友杭编修,古今罗心胸。经术经世务,绰有贾董风。发言一不中,愆尤集厥躬。惜哉朝阳凤,而不叶丝桐。”(全祖望 2062)全祖望用“朝阳凤”典,乃出自《诗经·大雅·卷阿》,显然系致敬杭世骏之敢言,以凤相比。而“不叶丝桐”盖暗示非明时,属于典型的反调言论。按当年三月三日,杭世骏已到扬州小玲珑山馆,时全祖望尚未赠诗,很可能此时闻杭世骏言,有感而赠。此外,与杭世骏并称为“松里五子”的王曾祥(?—1756年),在给杭世骏的信中,开篇便言其“若鸾凤之音”(王曾祥 1441),也很有可能是暗示类似的“今典”。即若不然,至少其态度是与杭世骏的自许及其对本事的态度相合的。

再来说“新妇”之典。前人业已指出其出处为《战国策》,典故内容是新妇提意见时没有注意场合、时间,故为人所笑。对沈德潜用典之意,吴观澜认为是委婉表示同情,而刘世南则认为是指斥。田晓春尽管没有直接讨论吴、刘意见的不同,但实际上已通过引用同时诗作,证明“新妇”一典在当时颇为常见,而且运用该典乃是理解杭世骏的苦衷,并无批评、斥责意味。

赵昱(1689—1747年?)为杭世骏好友,在杭世骏归浙后有《堇浦以小隐园集见示内有南华赠诗云新妇三言固宜迟饮醇那不学阳城讽谕耶抑正言耶六叠前韵》诗云:“临渊三钩畏鳄尾,鲛宫莫误触龙子。弹铗长歌食有鱼,万事破除饮醇美。乐取天真以醉全,醒来不为坠车死。三言新妇固宜迟,胡独未闻枣脩理。”(赵昱 535)

田晓春业已引用并评论了本诗:

如杭世骏、沈德潜等人,初入翰苑,亦如新妇初嫁,只应低首默然,循例操持,灶炊之事岂可遽论短长?不如此,则难免不见嫌于翁姑。

[……]与前所引沈德潜送行诗不约而同以“新妇”作比,朝野之间同此意,遥相呼应。而沈德潜“温柔敦厚”地点到即止,却也不无惕怵之情;而赵昱则刻露无遗,愤懑之意毕见,新妇初拜翁姑,只需依旧例奉上枣脩即可,何须再进“三言”?即便欲进“三言”,亦“宜迟”的!(田晓春 76—77)

田晓春对诗意的解读总体正确,但说用新妇之典为“不约而同”,则恐稍失精确。赵昱诗的篇名已经指出,其诗实乃明确化用“新妇三言固宜迟”的“南华赠诗”,而“万事破除饮醇美”也正是重述前诗所用阳城(736—805年)的典故。南华,即号南华山人的词臣张鹏翀(1688—1745年),与杭世骏为同年,得知稍早于沈德潜。今检《南华山人诗钞》十六卷收诗止于乾隆七年,《续集》二卷始于乾隆九年,而此诗盖作于乾隆八年而未收入集中,其原因如何尚有待进一步的考察。小隐园乃杭世骏在京卜居之所,汇友朋名流篇什而为《小隐园集》(赵一清 1458),此集今似不存,其详莫可考知,但以其中有张鹏翀此诗推测,很可能以众友朋赠杭世骏离京之诗为收结。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赵昱《爱日堂吟稿》还有多首就此事赠杭世骏之诗。前诗为“六叠前韵”,此前之《菫浦归来予未有诗相赠今同人赋棕笋诗叠韵不已每诵坡公问君何事食木鱼烹不能鸣固其理旨趣良深即推诗意四叠韵奉正》(赵昱 531)亦为直接赠杭世骏诗,且指出当时同人叠用苏轼《棕笋》诗韵、诗意,作品甚多,其中吟咏与杭世骏密切相关者为数不少。赵昱“四叠韵”诗云:“丁则为枕丙为尾,出鲠去乙问渔子。冷官原是上竿鲇,式食庶几园蔬美。无谓不材终天年,龙门之桐半生死。木鱼烹同主人雁,此中出入观颐理。”(赵昱 534)此诗乃以庄子养生之道相赠杭世骏,同情、劝解之外,别有沉痛意味在焉。诗中“龙门之桐半生死”乃用枚乘《七发》“龙门之桐,高百尺而无枝”典,对杭世骏的揄扬显然。此诗之意味,与全祖望对“六叠前韵”的感喟几乎完全相同,而全祖望诗的激烈程度则更甚,全祖望“同作”诗云:“主人夜半动危机,鸣耶否耶均一死!”(全祖望,《同作》 535)《庄子》故事中“烹其不能鸣者”,苏轼诗中取此典以指代棕笋(木鱼)。然不论是在《山木》,还是在后世诗人的吟咏中,“膏火自煎”往往与“雁默先烹”形成对举。作为“今典”,能鸣之杭世骏亦因“多事”,几乎死于乾隆帝之手,由此甚可体味在这些浙派士人心中,何为乾隆朝的“观颐理”了——《周易》颐卦所谈“养生之道”,至少有两大核心观念值得关注。“圣人养贤以及万民”,指士人不过是帝王的“耳目近玩”;“君子以慎言语”,则指应“自求口实”,涉及敏感议题会有灾祸。此诗似不见于全祖望集,唯在赵昱诗集中得以保存,其原因有可能是此后文网渐密,此诗锋芒太露,故遭删汰,而赵昱《爱日堂吟稿》刻于乾隆十二年(1747年),其时尚有余地。赵昱另一首《寄巢为堇浦作》(约作于乾隆十一年,1746年)云:“寄等鹪鹩兀自堪,东青门巷远城南。遗经独抱陈家具,子舍为欢软嗫甘。新妇三言宁计早,亢宗对客岂长酣。旧巢何日凭君扫,清梦江湖记亦谙。”(赵昱 544)其中出现的“新妇”、“亢宗”(即阳城)、“长酣”一类意象,乃与前诗颇为近似,可见这一政治事件产生的阴影。所谓“新妇”系隐喻“新进”,可参看杭世骏另一好友查为仁(1695—1749年)所作《南园录别四首》,第一首有“致身直是忘新进,得罪终蒙宥小臣”(查为仁 894)语。纵观四诗,查为仁态度显然以“人生大好乡园味”(查为仁 894)为劝解,此联自然也不会是责怪之意。

可见,沈德潜赠杭世骏诗中的“新妇”等典故,既能得到较通畅的解读,在当时又为士人吟咏赠送杭世骏之常典。上述诸人,多为杭世骏的同里好友,然与沈德潜亦不乏往来,写作时间又相当接近,立场、观点应无大异,不宜理解为卫道立场。

前文已多次揭出相关诗文中对杭世骏“有意于马周、阳城”的暗示。而杭世骏之所以如此,实系受乾隆帝上谕的感召。乾隆七年(1742年)三月八日上谕:“朕御极以来,广开言路,虚心纳谏。其言之是者,不次超擢;未是者,亦曲予优容……古者谏无专官,故进言之路广。三代而下,始设官而责之以言。然如马周、阳城之起布衣而为御史,其事犹可风也。兹特降谕旨,着大学士九卿择其素所深知,其人有骨鲠之气、质朴之风,而复明通内外政治者,不拘资格,列名封奏,朕将量加录用焉。”(《高宗纯皇帝实录》,11册 40)

而杭世骏,确属“有骨鲠之气、质朴之风”者,也因此得到士林的广泛称誉。其被贬后,尽管马荣祖称其“萧然束装,若无事者”(马荣祖 1443),但显然不是实际情况。在列于《归耕集》最开始的几首作于南园的诗中,杭世骏的不满之情发露殊甚,盖新蒙磨难,心绪不平。如果说杭世骏《查通守为义招集南园即席呈在坐诸公》的“狂罪矜全邀圣主”(杭世骏 893)还可以存多种理解方式的话,那么他《越日再集南园饯别即次前韵》的“剧知风汉未全风”(杭世骏 893),则显然自称“风汉”,绝非悔恨,而是自认行为正当,甚至带有怨恨之意。而“风汉”,恰好即用刘蕡(?—848年)之典:“刘蕡,杨嗣复门生也。对策以直言忤时,中官尤所嫉忌。中尉仇士良谓嗣复曰:‘奈何以国家科第放此风汉耶?’嗣复惧而答曰:‘嗣复昔与刘蕡及第时,犹未风耳!’”(失名 14)乾嘉时人作诗,用刘蕡为典故者甚多,一方面当然是刘蕡为著名的敢谏之臣,另一面则是当时制策,规定以刘蕡为式。(蔡长林 60)这些,均可以理解为沈德潜诗“刘蕡对策治平时”的注脚,将杭世骏与刘蕡对比,是非常恰当的。

可见,从杭世骏的眼中来看,其言固然是“狂言”,当朝帝王则是加引号的“圣主”。而沈德潜赠诗中“明圣主”“治平时”一类词语,也宜理解为不必深究的惯用门面语,无须过度坐实为颂圣,诗中点出刘蕡,方是根本立场所在。杭世骏晚年诗之牢骚、愤懑语甚多,其主讲广东粤秀书院(1752—1754年)时期所作《题陈元孝遗像》诗等,均可为代表。

再考虑到沈德潜与杭世骏及其朋友圈的密切关系,上引诸诗对于理解沈德潜的深层心态也是有帮助的。沈德潜诗还用及“不密失身”典,似指杭世骏不应公开上疏,是为“臣不密则失身”(《周易正义》 165)。若这样理解,那么沈德潜很可能只是从言语策略出发,而暗中支持其所说之内容。这一典故在全祖望的诗作中同样有出现。全祖望集中有《即事》三首,就内容看显然仍是咏杭世骏事。三诗很可能是写全祖望得知杭世骏受难后的思想感情变迁,分咏听闻杭世骏受难、不知其是否遇赦、知其归里的三个时间段。三诗系事后追记抑或陆续写成则不易考知,但最晚也应在乾隆八年四五月之间即已完成。

其第一首云:

手翦共兜报至尊,柏台风概更谁伦。多言毕竟能招咎,不密由来便失身。圜土刚肠非所耐,重泉碧血有余辛。故人一恸君知否,天末荒江野祭辰。(全祖望 2064)

此处亦用“不密失身”典,乃与“多言招咎”对仗。值得注意的是,在乾隆六年(1741年)三月,高宗恰好痛斥李绂(1675—1750年)品行不端,发上谕:

又李绂曾经召对,朕以“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之义”训谕之。伊称,臣断不敢不密,但恐左右或有泄露耳。朕谕云,朕从来召见臣工,左右近地,曾无内侍一人,并无听闻,亦何从泄露。(《高宗纯皇帝实录》,10册 999)

这恰好与乾隆斥责杭世骏的“此中裁成进退权衡皆出自朕心。即左右大臣,亦不得参预,况微末无知之小臣乎”(《高宗纯皇帝实录》,11册 374)呼应。换言之,这里是说杭世骏妄议涉及帝王与立国根本的敏感问题,而且使相关内容传播到公共领域了。而“不密失身”这一典故的反复使用,很可能与乾隆帝上谕有密切关系。

全祖望的另两首《即事》为:

圣世风霆亦易过,伫看转眼降阳和。朝端正听金鸡唱,狱吏先传蒿里歌。梦绕黄沙共於邑,魂留白简尚嵯峨。遗言祇为君恩重,结草重来抗佞鮀。

闻道灵輀出大都,素车犹赖有生徒。归魂无复家门计,高谊应劳贤哲扶;史笔君当书独行,束刍我尚愧遗孤。滔滔东下洪河浊,此是中流不坠壶。(全祖望 2064—2065)

综上,沈德潜诗中“王吉上书明圣主,刘蕡对策治平时。邻翁既雨谈墙筑,新妇初婚议灶炊”两联,似乎只有一种合理解释,即杭世骏忠言进谏,但所说内容,却是因新进汉臣所不应置喙的,核心原因乃在于杭世骏的“邻翁”“新妇”身份,这正是满洲帝王统治下之大忌讳。从思想感情言,沈德潜不仅出于友谊而同情杭世骏,观念上亦与杭世骏(及其好友如全祖望等)有相贴切处。更具体地说,作为江浙文人,沈德潜对“内满外汉”等问题,很有可能同样心存芥蒂,只是杭世骏前车之鉴在先,再加上乾隆帝恩遇殊甚,使他不会如杭世骏一样进谏于朝堂而已。至沈德潜诗中那些“温柔敦厚”的迹象,也有多种可能——沈德潜谨慎的性格与中正诗风、杭世骏的前车之鉴与受到豁免,从而导致其赠诗相对全祖望等远为温和。但从其立场态度来看,已可归属于“离心”力量之一了。

后世学者对沈德潜此诗深为致意,很可能与其弟子王昶(1725—1806年)的特意揄扬相关。王昶《湖海诗传》卷五即选录此诗,言“深惜之”(王昶,《湖海诗传》 51)。又其《舟中无事偶作论诗绝句四十六首》第四十乃咏杭世骏,诗云:“诗笔西泠是总龟,书仓武库更无遗。知心独有鱄溪叟,新妇初婚问灶炊。【杭编修大宗。末句归愚先生赠其罢官南归诗也。】”(王昶,《春融堂集》 436)“鱄溪叟”即沈德潜。“问灶炊”“议灶炊”,略有文字差异,旨趣相同。王昶认沈德潜为杭世骏知音,未免揄扬稍过,但可见王昶对此诗意旨的理解,是认为沈德潜深深“知心”杭世骏而绝非“卫道”的。

而王昶本人,对沈德潜赠杭世骏诗中之典,也往往化用。如其《得稚存书却寄》云:“江湖憔悴念离群,忽荷瑶华远寄闻。忧国向来知贾谊,登科谁复愧刘蕡。文昌华盖声名重,金筑罗施著述纷。传语东来移鷁首,鲈鱼雉尾满溪濆。”(王昶,《春融堂集》 461)按此寄洪亮吉(1746—1809年)之诗载《春融堂集》卷二十三,编年为“戊午、己未、庚申”,考此诗之前的《题任太守晓林兆炯虎丘白公祠长卷》后,自注“白公作九老会,年七十四,今余年七十五”(王昶,《春融堂集》 461),可知此诗确乃咏嘉庆四年(1799年)洪亮吉因言获罪之事。就王昶此诗的态度来看,与当年沈德潜对杭世骏的同情,何其相似乃尔!时人用贾谊、刘蕡之典,前文已多次引及,足见王昶对洪亮吉的态度,已与当年杭世骏事形成了互文关系。而若再往前追溯“今典”,则清初罹于文网的吴县诗人缪慧远的《有感》“惊心南国添缯缴,解网还邀圣主恩”、《忆辽左故人》的“东洛少年无贾谊,制科风汉独刘蕡”(缪慧远 41),自也不容忽视。缪氏这两首诗都列于沈德潜选《国朝诗别裁集》卷二,其中运典指事之深意,及沈氏选诗之去取、圈点之意图,可玩味者自复不少。故本节所提及的典故虽在前代作品中往往出现,然此处却仍有新意可供发覆,非陈陈相因之套语。沈德潜、王昶这样典型的格调派诗家(往往被文学史称作“台阁文人”),对于满汉差异及当朝文网的心存疑虑,已或隐或显地在诗文创作中表达了出来。

从后人的称引来看,几乎未提及沈德潜赠杭世骏的第二首诗,可见呈交乾隆帝作序的二十卷本《归愚诗钞》为一般人阅读沈诗的通行本。这一版《归愚诗钞》采用分体而非编年方式排列,并处理了一些可能引发麻烦的作品,至少可以部分地理解为沈德潜进呈御览时的自我保护色。然而在这一通行本中,沈德潜将《偶述》二首删去其一,改名为《送杭菫浦太史》,无疑是更显豁地展示出本诗的宗旨,以避免失去时间背景的“偶述”无法被读者理解。

上述观点,及认为沈德潜在政治观念上存有与清帝离心之处,还别有旁证。沈德潜固然以处事谨慎小心、与乾隆帝“全始全终”而成为台阁文艺领袖,但他两次身陷文字之祸,终致身后官爵、牌位、碑文等一切殊荣全被撤去,细绎其本末,恐怕绝不是偶然被乾隆帝罗致的受害者。尽管一些相关史料细节仍有不够清晰之处,又往往被野史记载所窜乱,但大致轮廓却可勾勒而得。

沈德潜于乾隆十九年(1754年)开始编辑《国朝诗别裁集》,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初刻,二十五年(1760年)重刻。此次重刻,即将初刻本的诗人、选目作了调整,删除了不少可能存在忌讳的诗人、诗歌。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重刻本刻成并进呈乾隆帝御览。乾隆帝读后指出“不应以钱谦益冠籍,又钱名世诗不应入选,慎郡王诗不应称名”(沈德潜 2138)三大问题,并命内廷翰林作出较大的删改,定名为《钦定国朝诗别裁集》,删改尤多。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八月二十九日,上谕禁毁钱谦益著作,并专门谕令检查沈德潜家是否仍藏有钱谦益诗文。而沈德潜也正是此年逝世,时间距离此道上谕仅仅九天。鉴于乾隆二十六年以前的上谕未见提及钱谦益,且《御选唐宋诗醇》中选《钱注杜诗》内容正为数不少,很难简单确证沈德潜以钱谦益冠首,是对朝廷有心表达不满——这种表达实在过于露骨。但,从修订后进呈御览的《国朝诗别裁集》依然收入“名教罪人”钱名世等令帝王专制感觉不快的诗人,及《钦定国朝诗别裁集》所删诗人诗作,可见沈德潜至少是没有深思乾隆帝之心术,并未能以帝王标准衡定选本,故对此类问题虽稍有避讳,却不能令乾隆帝满意。从结果来说,乾隆帝因此对沈德潜大有猜忌,故乾隆三十四年禁毁钱谦益著作时对沈德潜态度格外严厉,这显然是大兴文字狱清算沈德潜的前因。

发生于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的徐述夔(?—1763年)《一柱楼诗》案是导致沈德潜身败名裂的关键事件。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徐述夔病逝之后,其子将述夔作品编为《一柱楼集》,请沈德潜代为作传。乾隆四十三年八月,如皋民人童志璘举报《一柱楼集》中有悖谬之语,经查,《一柱楼诗》中有“明朝期振翮,一举去清都”等词,“不用‘明当’而用‘明朝’,不用‘到清都’而用‘去清都’,借‘朝夕’之‘朝’读作‘朝代’之‘朝’,其悖逆尤显而易见”(《清代文字狱档》 631),校其书者中有徐首发、沈成濯二人,被认为命名“诋毁本朝薙发之制,其为逆党显然”(《清代文字狱档》 612)。最终处理结果是,徐述夔被开棺戮尸,其子孙门人等涉案人员多被株连处死,相关著作禁毁。沈德潜因为徐述夔作传,内有“品行、文章皆可法”“伊弟妄罹大辟”(《清代文字狱档》 651、 597)之语,又因此前选《国朝诗别裁集》将钱谦益置于卷首并多推崇,已为乾隆帝所不满,于是“所有官爵及官衔谥典尽行革去,其乡贤祠牌位亦一并撤出”(《清代文字狱档》 652)。据沈德潜所作《徐述夔传》及《禁毁书目》,徐述夔曾著有《五色石传奇》,有学者认为即今存之拟话本小说《五色石》(署笔炼阁),但亦有争议,目前似无定论。不过《五色石》中的不平之鸣已甚显豁,其序云:“《五色石》何为而作也?学女娲氏之补天而作也。……然而女娲所补之天,有形之天也;吾今日所补之天,无形之天也。有形之天曰天象,无形之天曰天道。天象之缺不必补,天道之缺则深有待于补。”(笔炼阁主人 837—838)《五色石传奇》即使与《五色石》不是一书,但很可能是将其故事演为传奇,或受其影响而作,则在思想观念上或有近似之处。高翔将《五色石》等“笔炼阁”小说看作徐述夔所作,并认其为“反映了知识界少数人厌清怀明的情绪”(高翔 528—529),虽对材料的辨析稍简略,但《五色石》中对社会现象表示不满,希望用小说以维护政教,则是较为显而易见的。因此也不排除徐述夔将现实不满与历史问题结合起来发泄的可能。

徐述夔的上述各诗未必均是有意讥刺清朝,但既将此类文字刻版流传,又为其门生改名,则认为其中有民族“情绪”“潜流”应无疑义。诚然,沈德潜为徐述夔作传,很可能“贪图润笔”,对此类信息并无了解,但若综合数事同观,至少沈德潜绝非通常文学史家印象中那样谨慎小心地逢迎圣意,而是低估了乾隆朝文网的严重程度。而通常认为的“诗坛代理人”之说,很可能更多地包含有乾隆帝的一厢情愿与任意为之。

再从其诗学渊源与交游看,沈德潜儿时从祖父沈钦圻学诗,所受影响极深。明清易代,沈钦圻“守戴良、周党之志,隐居教授”(沈德潜 2094)。《明诗别裁集》卷十一选沈钦圻诗五首,其中《书事》及《咏史二首》皆写崇祯、南明时事,可见沈德潜似无意隐藏祖父的遗民身份。《国朝诗别裁集》收录其诗十四首,虽删去了遗民倾向浓厚的《书事》,然留下的《咏史》《后咏史》《闻钱蒙叟尚书辞世》,亦相当敏感。沈编《明诗别裁集》虽主要依据《列朝诗集》与《明诗综》,但其中选录颇多遗民诗作,足见立场。故此书虽旨在批判钱谦益的明诗论,亦可能触及忌讳。潘务正在《〈沈归愚诗文稿〉收沈钦圻诗》一文中指出,在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进呈御览的“近作”诗文稿中,沈德潜刻意收录了沈钦圻的诗,而这些诗别见于乾隆二十六年进呈御览并引发麻烦的《国朝诗别裁集》。这毫无疑问代表了沈德潜对祖父诗作的重视,然若归结于“沈德潜之所以胆敢将祖父诗列入进呈御览的诗集中,就有这种不怕乾隆怪罪的恃宠而骄的心理”(潘务正 52),则也许还有进一步阐释之空间。通过上文的分析,笔者认为,这一类的举措也许还与沈德潜一贯的“变音”思想有关。从沈德潜的交游、诗作、选诗各方面综合来看,他并不仅仅是恃宠而骄,而是确有一种不自觉的遗民文化心理寄于其思想深处,故往往形诸文字,并对此缺乏应有的政治敏感性。

沈德潜早年亦与遗民有所交往。如,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沈德潜与李崧(1656—1736年)订交,二人友谊达三十余年,且关系亲密,屡相过往,多有唱和。邓之诚《清诗纪事初编》录李崧诗一首,有“画里无人元隐士,井中有史宋遗民”等语,颇见沉痛,盖“其生虽晚,不忘先朝”。李崧之子李天根则撰写甲申以迄壬寅之史,成《爝火录》三十二卷(邓之诚 48—50)。如果更扩大来说,同为叶燮“二弃草堂”(值得注意的是,叶燮虽曾入仕,但其父叶绍袁却是僧服守志的遗民)的门人多属布衣征君,而与沈德潜始终保持亲密关系,不因沈德潜获知遇而有所区别,更可见出沈德潜交游之特色。在沈德潜诗歌创作尤其是受恩宠之前的创作中,也多有讥刺政治、感慨兴亡之诗,个中佳作不少,亦与其坎坷生平相表里。如其《咏史》云:

行路有时渴,不饮盗泉水。立身有时贫,不为乱贼仕。堂堂七尺躯,道义足自砥。失身取髙位,爵禄反为耻。出门慎其随,大易著名理。何为荀文若,屈身昧知止?末路终见疑,身死名亦毁。缅怀管幼安,征辟终不起。(沈德潜 66)

此诗之创作语境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但仅从字面来看,沈德潜用荀彧之典,又有“行路有时渴,不饮盗泉水。立身有时贫,不为乱贼仕”一类话,纵无直接影射时弊之意,也至少足以反映沈德潜早年与主流权力疏离的心理。

可以说,尽管沈德潜以受知乾隆得享大名,并因其“格调”诗学客观服务于盛世文治,但就其创作来讲,其佳作却往往来自讽喻感喟,而侍奉乾隆帝虽恭谨,却并未因此刻意删削掩盖早年作品。甚至,在其晚年进呈乾隆帝的别集、选本中,尚欲在自我审查之后保留个性,实属在帝王面前“走钢丝”的危险行动。将同情杭世骏一诗堂而皇之地置于上呈乾隆帝御览的诗集中,大概正是另一显例。

从此角度来看,沈德潜因文字得罪自不违背情理。故野史中认为沈德潜因《汉将行》《咏黑牡丹》诗得罪等说法,对沈德潜获罪原因虽多出臆测乃至伪造(刘世南,《清诗流派史》 285—286),但在总体倾向上,却并非简单的空穴来风,而是与沈德潜深层的“变音”心绪有所牵连——这正与署名龚自珍(1792—1841)的《杭大宗逸事状》等文属于同一类型:“逸事”未必是历史上实有之事,但其反映的内容却符合时人对传主的认知,并与传主本人的心态有相当的近似性。

通过对相关文本的梳理、辨析,可以尝试从文学思想的角度梳理一下本研究的意义。

首先,是对沈德潜思想心态的再认识。前人对沈德潜“吹鼓手”的身份及其文学观点已有相当充分的认识,客观而言,这确实是沈德潜文学思想的核心部分。然而,其文学思想有利于政教,与文学思想有意识服务于政教,性质是不同的。通过辨析这两首诗中所反映的沈氏创作心态,可更具体地看出其间的张力。在面对当朝的敏感政治议题时,沈德潜并未完全依照帝王意志,而是作出了有“变音”倾向的个性化表达。这对于我们理解沈德潜的思想品格是有所助益的。沈氏格调诗学与创作得到乾隆帝的欣赏,绝非其有意攀附的结果,而是一种观念上的同调,这种大思路的同趣并不必然指向具体观点的合拍。在沈氏未遇之前如此,在沈氏得到乾隆帝恩遇之后,这种现象依然存在。这足以证明,对于沈德潜这样通常被认为依附于帝王的乾隆朝士人,还应该以同情之理解回归其言说语境,用更多样的视角审视其言论,或许评价能够更加持平。比如,颜子楠在《沈德潜生平三事献疑》就指出:

沈德潜创作反映民瘼作品一事往往被文学史学者大为赞扬,但我们需要注意的是,沈德潜所处的不同的人生阶段与其创作的民瘼诗之间的关系。沈德潜在入仕期间是不曾写过这类作品的。由于彭启丰的刻意误读和美化,我们才看到了一个在乾隆皇帝面前依然积极地通过诗歌反映民生艰苦的沈德潜的形象,而这一形象被后人不加分辨地采纳了。最后,沈德潜受到徐述夔案的牵连,或许不仅仅是因为他作传赞美徐述夔;他在传记中为徐赓武所做的回护,也是导致乾隆鄙视其人品的重要原因之一。(颜子楠 51)

但笔者所见,沈德潜乾隆四年(1739年)之《秋雨浃旬恐伤农事又闻河决兖豫间嘅焉有作》、乾隆七年(1742年)之《杂诗》《救饥行为家茮园侍御作》、乾隆十一年(1746年)之《饮马长城窟》(沈德潜 906、 924—925、 926、 954)等都亦可算反映民瘼之作,是否为“无”,或可继续商榷。又如作于乾隆二十年(1755年)的《霜灾》有“我慰愚民尔无苦,圣人仁覆天同溥,即看赈恤周我土”(沈德潜 437)句,颜子楠认为“终究是一副歌颂皇帝的姿态,而这种姿态在他入仕以前的作品中是看不到的”(颜子楠 46)。然此类修辞在古人诗中亦颇常见,并非沈德潜一人如此。此诗既然可能得到乾隆帝之御览,某些姿态实不必过分苛责;且诗中尚有“告荒向官吏,扑抶臀无肤”之言,与沈氏集中《过粥厂口号》《祈雨谣》(沈德潜 438、 441)之观点一脉相承,对地方官吏有明确指斥,并非全无批判精神。沈德潜入仕以后诗歌创作的特色,或有待更深入的讨论。

再次,在发觉士人复杂文化心理特征后,通过将此类个案事例普遍化,可以更深层次地挖掘乾嘉时期文化生态与文学思想的复杂性。严迪昌在《清诗史》中精到地用“朝野离立”概括了清诗的嬗变大势,马大勇在此基础上指出:“‘合’是形态的主流,而‘离’则揭示了一个时代文化心态的本质。”(马大勇 29)若具体到乾嘉时期尤其是乾隆朝的文化生态,似乎还有继续细致分判的空间。所谓“朝野离合”,一方面涉及主持文坛之名家巨公与异端野逸士人的离合关系,这一点前人讨论已甚为详尽;另一方面则是帝王御制文艺与天下士人的离合关系,这一点前人讨论相对较少。以本文所涉主要人物为例,沈德潜与厉鹗等的辩论,一般被看作文坛的“朝野离立”问题。然而若将乾隆帝的力量视为“朝”,则本文所述沈德潜的文学活动显然为“野”。主掌文坛风会、文学思想追求淳雅,都不足以使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朝”。只有当其创作、批评完全以帝王观念为依据时,文坛领袖方具有并能维持其“朝”的身份。沈德潜相当一部分的创作,及其与江浙野逸文人征君的密切关系,都足以证明其文学立场,而这也为其晚年遭到清算埋下了伏笔。稍后的钱载、翁方纲,在创作中均有刻意以“虞廷赓歌之变相”(钱锺书 180)辅佐乾隆帝恶诗的倾向,然而随着乾隆帝的兴趣转向考据学,所谓在“朝”之文学也就丧失其依傍,而在社会上的影响相对有限了。钱载在四库馆中的窘迫,及翁方纲的转向考据,似乎都可以在这一视角中观察。而从“野”的另一面来说,野逸士人在表述不和谐意见的同时,参与到清廷官方文化活动中,也是相当普遍之事。比如,以全祖望、厉鹗、杭世骏为代表的浙派诗人群体,就既对满汉畛域和当朝政治有不满表述,却又参与官方之应辟。雍正六年(1728年),厉鹗在给杭世骏写的《松吹书屋记》中写及:“若夫礀壑之材,凄疏之响,此特山泽臞者借以自娱,而何足以留堇浦?”(厉鹗 776)雍正十二年(1734年),对不愿应辟的厉鹗,全祖望则劝说“乃闻樊榭有不欲应辟之意,愚窃以为不然”(全祖望 1749)。这些,都足以看出文人面对政治的复杂情感态度,沈德潜作为他们的共同好友,似也与之颇有相近之处。当时普遍出现了颂圣与离心同时存在的现象,实乃乾隆朝文治与文网并行的缩影,亦为易代以来士人内心矛盾立场的延续。帝王、士人,对满汉问题与政治生态的微妙心态与双面表达,在本文所述的事例中有着相当集中的体现。

注释

[

Notes

]

① 这是清代文学创作的普遍倾向之一:李渔之“冬青”、王士禛之“秋柳”及《红楼梦》之“林下”俱为显例。

② 在笔者看来,刘世南对典故字面的解读是正确的,但立场态度则未必正确。

③ 白居易《岁暮》“膏明自爇缘多事,雁默先烹为不才”恰可成为本文的注脚。杭世骏《羚羊峡歌》的“桂以膏自煎,象以齿自燖”也明确书及类似胸臆。杭世骏1064。

④ 翟惠《〈清诗别裁集〉研究》作了统计,指出被删掉的173名诗人主要包括贰臣及家属、明遗民、受清廷迫害的诗人、道士、名犯皇室讳者、其他,其中前三类为最多,一些涉及明清易代、民生疾苦、反思明史的诗作也被删削。翟惠11—15。

⑤ 张小李整理了《清高宗实录》中涉及钱谦益的十九道谕旨,但却忽略了乾隆三十四年八月二十九日实有两道上谕,故应为二十道谕旨。张小李151—152。

⑥ 最显者如吴骞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八月十三日记:“皇上八旬万寿,阖城欢庆。大街自白马庙至武林门,连旬灯火,百戏俱集,真千古盛世也。”嘉庆十四年(1809年)十月初六日记:“天色晴和。皇上万寿万万寿。”在私密记事中专门表述此内容,当可认定为真实政治立场。吴骞77、 214。

引用作品

[

Works

Cited

]

失名:《玉泉子》,失名等撰《玉泉子 金华子》。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

[Anonymous.

Yuquanzi

.

Yuquanzi

&

Jinhuazi

. Beijing: Zhonghua Book Company, 1958.]

笔炼阁主人:《〈五色石〉序》,《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第2册,丁锡根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837—839。

[The Host of Biliange. “Preface to Five-Color Stone.”

Preface

and

Postscript

Collection

of

Chinese

Fiction

across

Dynasties

. Vol.2. Ed. Ding Xigen. Beijing: The People’s Literature Publishing House, 1996. 837-839.]

蔡长林:《从文士到经生:考据学风潮下的常州学派》。台北: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2010年。

[Cai, Changlin.

From

Literati

to

Scholars

of

Classics

Changzhou

School

under

the

Trend

of

Textual

Criticism

. Taipei: Institute of Chinese Literature and Philosophy, Academia Sinica, 2010.]

陈洪:《〈红楼梦〉“木石”考论》,《文学与文化》3(2016):24—35。

[Chen, Hong. “A Survey on the Phrase ‘Plant-Rock’ in

A

Dream

of

Red

Chambers

.”

Literature

and

Culture

Studies

3 (2016): 24-35.]

邓之诚:《清诗纪事初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Deng, Zhicheng.

The

First

Series

of

the

Chronicle

of

Qing

Poetry

. Shanghai: Shanghai Chinese Classics Publishing House, 1984.]

《清代文字狱档》(增订本)。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11年。

[

Files

of

Literary

Inquisition

in

the

Qing

Dynasty

. Shanghai: Shanghai Bookstore Publishing House, 2011.]

高翔:《近代的初曙:18世纪中国观念变迁与社会发展》。北京:故宫出版社,2013年。

[Gao, Xiang.

The

Beginning

of

Modern

Times

The

Changes

of

Chinese

Ideas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

the

18

th

Century

. Beijing: Palace Museum Press, 2013.]

杭世骏:《杭世骏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5年。

[Hang, Shijun.

Collected

Works

of

Hang

Shijun

. Hangzhou: Zhejiang Ancient Books Publishing House, 2015.]

厉鹗:《樊榭山房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Li, E.

Collections

of

Fanxie

Studio

. Shanghai: Shanghai Chinese Classics Publishing House, 2012.]

廖仲安:《沈德潜诗述评》,《文学遗产》2(1984):65—70。

[Liao, Zhong’an. “A Review of Shen Deqian’s Poems.”

Literary

Heritage

2 (1984): 65-70.

——:《对吴观澜、刘世南同志意见的答复》,《文学遗产》3(1985):156。

[- - -.. “A Reply to the Opinions of Wu Guanlan and Liu Shinan.”

Literary

Heritage

3 (1985): 156.]

刘世南:《清诗流派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

[Liu, Shinan.

The

History

of

the

Schools

of

the

Qing

Poetry

. Beijing: People’s Literature Publishing House, 2004.]

——:《“新妇初婚议灶炊”及其他》,《文学遗产》3(1985):155—156。

[- - -.. “On ‘The Newlywed Wife’s Comment on the Cooking of Mother-in-law’ and Other Issues.”

Literary

Heritage

3 (1985): 155-156.]

刘义庆:《世说新语校笺》,徐震堮校笺。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Liu, Yiqing.

Annotations

of

The Tales of the World. Ed. Xu Zhen’e. Beijing: Zhonghua Book Company, 1984.]

马大勇:《清初庙堂诗歌集群研究》。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年。

[Ma, Dayong. On the Official Poetry Group in the Early Qing Dynasty. Changchun: Jilin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2007.]

马荣祖:《送杭菫浦南归序》,《杭世骏集》第5册。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5年。1443—1444。

[Ma, Rongzu. “Farewell to Hang Shijun for the South.”

Collected

Works

of

Hang

Shijun

. Vol.5. Hangzhou: Zhejiang Ancient Books Publishing House, 2015. 1443—1444.]

缪慧远:《有感》,《清诗别裁集》,沈德潜编。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41。

[Miao, Huiyuan. “Feelings.”

A

Collection

of

Poems

of

the

Qing

Dynasty

. Ed. Shen Deqian. Beijing: Zhonghua Book Company, 1975. 41.]

——:《忆辽左故人》,《清诗别裁集》,沈德潜编。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41。

[- - -.. “Reminiscence of Old Friends in Liaodong.”

A

Collection

of

Poems

of

the

Qing

Dynasty

. Ed. Shen Deqian. Beijing: Zhonghua Book Company, 1975. 41.]

潘务正:《〈沈归愚诗文稿〉收沈钦圻诗考》,《中国典籍与文化》4(2011):49—52。

[Pan, Wuzheng. “A Study of Shen Qinqi’s Poems in Shen Guiyu’s Poems and Essays.”

Chinese

Classics

&

Culture

4 (2011): 49-52.]

钱锺书:《谈艺录》。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

[Qian, Zhongshu.

Notes

on

Literature

and

Art

. Beijing: The Commercial Press, 2011.]

全祖望:《全祖望集汇校集注》,朱铸禹汇校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Quan, Zuwang.

Collation

and

Annotation

of

Quan

Zuwang

s

Collection

. Ed. Zhu Zhuyu. Shanghai: Shanghai Chinese Classics Publishing House, 2000.]

——:《同作》,《爱日堂吟稿》,《清代诗文集汇编》第265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535。

[- - -.. “The Same Topic.”

Poems

of

Airi

Studio

.

Collection

of

Poems

and

Essays

in

the

Qing

Dynasty

. Vol.265. Shanghai: Shanghai Chinese Classics Publishing House, 2010. 535.]

《高宗纯皇帝实录》,《清实录》第10—11册。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

Record

of

Emperor

Qianlong

.

Record

of

the

Qing

Dynasty

. Vol.10-11. Beijing: Zhonghua Book Company, 1985.]

沈德潜:《沈德潜诗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年。

[Shen, Deqian.

Collected

Works

of

Shen

Deqian

. Beijing: The People’s Literature Publishing House, 2011.]

《周易正义》,《十三经注疏》第1册,阮元校刻。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

[

An

Interpretation

of

The Book of Changes.

Thirteen

Confucian

Classics

with

Annotations

and

Commentaries

. Ed. Ruan Yuan. Vol.1. Beijing: Zhonghua Book Company, 2009.]

田晓春:《文史观照下的杭世骏建言得罪事考论》,《西北师大学报》6(2005):73—78。

[Tian, Xiaochun. “Textual Research on Hang Shijun’s Punishment for His Advice.”

Journal

of

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

(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 6 (2005): 73-78.]

王曾祥:《与杭堇浦书》,《杭世骏集》第5册。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5年。1441—1442。

[Wang, Zengxiang. “A Letter to Hang Jinpu.”

Collected

Works

of

Hang

Shijun

. Vol.5. Hangzhou: Zhejiang Ancient Books Publishing House, 2015. 1441-1442.]

王昶:《春融堂集》。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13年。

[Wang, Chang.

The

Writings

from

the

Spring

Harmony

Studio

. Shanghai: Shanghai Culture Publishing House, 2013.]

——:《湖海诗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

[- - -..

Poetry

and

Biography

in

the

World

. Shanghai: Shanghai Chinese Classics Publishing House, 2013.]

吴观澜:《“新妇”用典之我见》,《文学遗产》3(1985):155。

[Wu, Guanlan. “My Opinion of the ‘Newlywed Wife’ Allusion.”

Literary

Heritage

3 (1985): 155.

吴骞:《吴兔床日记》。南京:凤凰出版社,2015年。

[Wu, Qian.

The

Diary

of

Wu

Tuchuang

. Nanjing: Phoenix Publishing House, 2015.]

严迪昌:《清诗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年。

[Yan, Dichang.

The

History

of

Qing

Poetry

. Beijing: The People’s Literature Publishing House, 2011.]

颜子楠:《沈德潜生平三事献疑》,《励耘学刊》2(2017):36—51。

[Yan, Zi’nan. “Three Questions about Shen Deqian’s Life.”

Liyun

Academic

Journal

2 (2017): 36-51.]

袁行云:《清人诗集叙录》。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6年。

[Yuan, Xingyun.

The

Catalogue

of

Poetry

Anthology

of

the

Qing

Dynasty

. Beijing: The People’s Literature Publishing House, 2016.]

查为仁:“南园录别四首”,《杭世骏集》第4册。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5年。894。

[Zha, Weiren. “Four Poems of Farewell in Nanyuan.”

Collected

Works

of

Hang

Shijun

. Vol.4. Hangzhou: Zhejiang Ancient Books Publishing House, 2015. 894.]

翟惠:《〈清诗别裁集〉研究》,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

[Zhai, Hui.

A

Study

of

A Special Collection of Qing Poems. Master Thesis, Soochow University, 2011.]

张昊苏:《乾嘉文学思想研究》,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9年。

[Zhang, Haosu.

A

Study

of

the

Literal

Thought

of

the

Qianlong

and

Jiaqing

Period

(1736—1820). PhD Thesis, Nankai University, 2019.]

张小李:《乾隆帝批判钱谦益的过程、动因及影响》,《故宫学刊》1(2013):150—163。

[Zhang, Xiaoli. “The Qianlong Emperor’s Criticism of Qian Qianyi: The Process, Motive, and Impact.”

Palace

Museum

Journal

1 (2013): 150-163.]

赵一清:《小隐园记》,《杭世骏集》第5册。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5年。1458。

[Zhao, Yiqing. “The Story of Xiaoyin Garden.”

Collected

Works

of

Hang

Shijun

. Vol.5. Hangzhou: Zhejiang Ancient Books Publishing House, 2015. 1458.]

赵昱:《爱日堂吟稿》,《清代诗文集汇编》第265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Zhao, Yu.

Poems

of

Airi

Studio

.

Collection

of

Poems

and

Essays

in

the

Qing

Dynasty

. Vol.265. Shanghai: Shanghai Chinese Classics Publishing House,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