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某区4 916例医护人员与教职工常见慢性病风险评估结果分析
2021-05-26刘峰夏国宝马官慧杨伟浩李明亮朱超周颖张静波
刘峰,夏国宝,马官慧,杨伟浩,李明亮,朱超,周颖,张静波*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性病)主要指以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等)、糖尿病、恶性肿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气管炎、肺气肿等)、精神异常和精神病等为代表的一组疾病,具有病程长、病因复杂、健康损害和社会危害严重等特点。当前我国慢性病依然是影响人群健康和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1]。对于慢性病而言,做到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显得尤为重要。完整的健康管理包括采集个人健康信息、进行健康/疾病风险评估、实施健康干预3个基本环节,而健康/风险评估处于健康管理的中间关键环节。通过健康风险评估可以明确人群的主要健康问题及其危险因素,并且实现健康管理人群分类,进而通过对不同风险等级的人群采取不同的干预手段,以期达到资源的最大利用和实现人群健康状况的最大改善。本研究通过对体检人群常见慢性病未来3~5年发病风险的评估,找出具有高发病风险的重点人群,并对不同职业、性别等人群高风险率进行对比分析,以期为重点人群的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9年1—12月,以北京市某区2019年体检者中的4 916例教职工、医护人员为研究对象,其中男850例,女4 066例;教职工人群1 868例,医护人员人群3 048例。纳入标准:(1)年龄25~65岁;(2)无严重心脑血管病;(3)无精神性疾病及精神障碍;(4)无恶性肿瘤。排除标准:已患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代谢综合征、脑卒中等疾病者或有相关病史者。本研究经北京市体检中心伦理委员会批准,伦理编号为(2019)年伦快审第(02)号。
1.2 方法
1.2.1 基本信息采集与体格检查 采用自行编制的健康问卷获取调查对象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疾病史、家族史、吸烟、饮酒、饮食等。通过体格检查测量身高、体质量、血压。安静状态下测量血压3次,每次间隔时间≥2 min,取最接近的2次数值的平均值。
1.2.2 实验室检查 禁食8~12 h后,采取静息状态下坐位肘静脉血5 ml,检测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血尿酸、血糖等指标。血常规指标采用SYSMEX XN-2000全自动模块式血液分析仪进行检测;血生化指标采用AU5400贝克曼全自动生化仪进行检测。
1.3 疾病定义 冠心病:本研究中的冠心病包括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心绞痛、心肌梗死、缺血性心肌病、冠心病猝死。脑卒中:本研究中的脑卒中包括缺血性脑卒中、出血性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卒中相关死亡。糖尿病(符合下列标准之一可诊断为2型糖尿病):具有典型糖尿病症状(多饮、多尿、多食、体质量下降),同时随机血糖检测≥11.1 mmol/L,空腹静脉血糖≥7.0 mmol/L,葡萄糖负荷2 h静脉血糖≥11.1 mmol/L,健康问卷信息中有明确的2型糖尿病病史。高血压(符合下列标准之一可诊断为高血压):收缩压≥140 mm Hg(1 mm Hg=0.133 kPa)和/或舒张压≥90 mm Hg,健康问卷信息中有明确的高血压病史。代谢综合征的诊断采用2004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CDS)建议的诊断标准,即:(1)超重和/或肥胖(BMI≥25.0 kg/m2);(2)高血糖(空腹血糖≥6.1mmol/L和/或餐后2 h血糖≥7.8 mmol/L和/或已确诊为糖尿病并治疗者);(3)高血压(收缩压/舒张压≥140/90 mm Hg和/或已确认为高血压并治疗者);(4)空腹三酰甘油≥1.7 mmol/L和/或空腹高密度脂蛋白<0.9 mmol/L(男)或<1.0 mmol/L(女)。以上4个组成成分中有3个或以上达到标准或有代谢综合征病史即诊断为代谢综合征。
1.4 慢性病风险评估 筛选出满足慢性病风险评估的人群,并根据健康问卷、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指标及慢性病风险评估模型对其进行代谢综合征、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的风险评估。其中代谢综合征评估模型适用条件为体检者当前体检指标未达到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年龄25~80岁;高血压评估模型适用条件为体检者无高血压病史,年龄25~80岁;糖尿病评估模型适用条件为体检者无糖尿病病史,年龄25~80岁;冠心病和脑卒中评估模型适用条件为无相关心脑血管疾病及病症,冠心病评估年龄为30~80岁,脑卒中评估年龄为30~80岁。本研究所选择的4 916例研究对象均满足5种慢性病的风险评估条件。
模型来源:本次评估采用的健康风险评估模型是依据山东大学“多中心健康体检纵向观察队列”大数据库平台(样本达500万人以上,已连续纵向检测近10年),分析人群健康/疾病谱,提取与健康/疾病密切相关的危险因子,基于竞争风险回归理论方法,通过研究设计、评估疾病定义及其队列构建、预测因子筛选和编码(健康危险因子调查、健康体检指标、影像学指标、临床诊疗指标、遗传因素和基因组学信息等)、预测模型构建、模型参数估计、模型准确性和预测能力评价、模型外部群体验证和预测结果可视化展示等多个环节,最终形成健康风险预测模型[2]。
人群平均基准风险:是在健康管理人群队列中随访观察到一定时期内(如10年、5年等)各年龄别发病率(或发病密度),代表同性别同年龄的人群期内发生某种健康/疾病结局的平均风险水平。在健康/疾病风险评估中常常作为风险等级定义的参照。绝对风险:也称为粗风险或累积风险,是指具备某特定危险因素集的某个体在年龄α时未发生所研究的结局(如脑卒中)而在年龄(α+τ)时段内发生该结局的概率,其中τ是人为规定的随访时间。绝对风险值-人群平均基准风险值>0即被定义为高风险人群。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相对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不同性别、年龄调查对象各慢性病风险评估结果男性代谢综合征、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高风险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高血压高风险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高风险率男女差异最大;总人群4种慢性病高风险率顺位为代谢综合征、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见表1)。且随着年龄的增加,代谢综合征、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的评估风险值呈波动上升趋势(见图1)。
图1 不同年龄调查对象各慢性病风险评估结果Figure 1 Risk assessment results of chronic diseases among participants by age
表1 不同性别调查对象各慢性病风险评估结果〔n(%)〕Table 1 Risk assessment results of chronic diseases among participants by gender
2.2 不同职业调查对象各慢性病风险评估结果 医护人员代谢综合征高风险率高于教职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教职工与医护人员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高风险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不同职业调查对象各慢性病风险评估结果〔n(%)〕Table 2 Risk assessment results of chronic diseases among participants by occupation
2.3 不同医院级别医护人员各慢性病高风险率比较3 048例医护人员中,来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 669例,三级甲等医院1 379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护人员代谢综合征高风险率高于三级甲等医护人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高风险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不同医院级别医护人员各慢性病高风险率比较〔n(%)〕Table 3 Rates of having high risks of chronic diseases among medical professionals by hospital level
2.4 不同性别教职工、医护人员慢性病高风险率比较
1 868例教职工中,男268例,女1 600例;3 048例医护人员中,男582例,女2 466例。对于教职工群体,男性代谢综合征、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高风险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医护人员群体,男性代谢综合征、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高风险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2.5 不同职业男、女慢性病高风险率比较 4 916例体检者中男850例,其中教职工268例,医护人员582例;女4 066例,其中教职工1 600例,医护人员2 466例。对于男性,教职工高血压高风险率高于医护人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代谢综合征、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高风险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女性,医护人员代谢综合征高风险率高于教职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高风险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4 不同性别教职工、医护人员慢性病高风险率比较〔n(%)〕Table 4 Rates of having high risks of chronic diseases in teaching and medical professionals by gender
表5 不同职业男、女慢性病高风险率比较〔n(%)〕Table 5 Rates of having high risks of chronic diseases in participants by occupation and gender
3 讨论
对于慢性病而言,做到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显得尤为重要。健康/风险评估作为健康管理的中间关键环节,可以明确人群的主要健康问题及其危险因素,并且实现健康管理人群分类,进而通过对不同风险等级的人群采取不同的干预手段,以期达到资源的最大利用和实现人群健康状况的最大改善。代谢综合征是一组复杂多样的代谢失衡症候群,包括肥胖、高血糖、高血压、高尿酸、脂肪肝和胰岛素抵抗等,这些代谢紊乱是脂质代谢异常、心脑血管病变及糖尿病发生发展的病理基础[3]。目前认为代谢综合征的共同病因是肥胖,尤其是中心性肥胖所造成的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可引起多种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甚至某些癌症等[4-6]。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对于代谢综合征的防治,只有通过系统化、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才能取得良好的依从性[7]。高血压是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研究发现发挥定期健康体检的有利资源,开展功能社区高血压疾病管理,有利于维护职工的心血管健康[8]。一项流行病学研究发现,美国卒中死亡率下降,与全民收缩压水平的下降幅度一致[9]。控制危险因素,对高危个体进行个性化健康干预,对降低脑卒中等慢性病死亡率具有重要作用[10-12]。
基于4 916例医护人员、教职工体检者的健康问卷、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等健康信息数据,本研究结果显示:(1)5种慢性病高风险评估值随着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2)男性代谢综合征高风险率高于女性,医护人员高于教职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护人员高于三级甲等医院医护人员,女性医护人员高于女性教职工,与既往研究[6-7]相一致。其原因可能在于:①饮食习惯,过咸、高脂、高糖饮食,导致营养过度,即胰岛素抵抗。②体力活动缺乏,可抑制胰岛素与受体的结合,降低胰岛素的敏感性。③饮酒,可引起交感神经兴奋,以致儿茶酚胺类停止释放,使小动脉收缩引起高血压。④吸烟,可损害胰岛素信号传递、葡萄糖转运及葡萄糖磷酸化等早期作用步骤,引起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进而导致胰岛素抵抗。(3)不同性别、职业高血压高风险率无明显差异。(4)男性糖尿病、脑卒中、冠心病、代谢综合征高风险率高于女性。高风险率男性高于女性的梯度依次为糖尿病、脑卒中、冠心病、代谢综合征。(5)男性糖尿病高风险人群比例高于女性,男性医护人员脑卒中高风险人群比例高于男性教职工,男性教职工冠心病高风险人群比例高于男性医护人员,与既往研究[13-15]相一致。其原因可能在于,糖尿病属于复杂代谢性疾病,2型糖尿病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同时发病率受到年龄的影响。
本研究也存在局限性:(1)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缺乏队列研究数据,无法确定5种慢性病引起高风险因素的危险因素或互为因果的关系;(2)本研究对人口学、生活资料涉及较少。因此,后续的研究应加强资料的全面性,增加纵向队列研究,增加生活方式与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相关性研究。
综上所述,糖尿病、脑卒中、冠心病、代谢综合征高风险比例男性明显高于女性。糖尿病高风险医护人员男性比例最高,代谢综合征高风险率社区医护人员男性比例最高,探讨降低男性糖尿病、社区医护人员男性代谢综合征高风险因素及与生活方式的相关性,今后需要进一步研究探索。
作者贡献:刘峰、夏国宝负责文章的构思与设计、研究的实施与可行性分析;李明亮、朱超、周颖负责数据收集;夏国宝、李明亮、朱超负责数据整理;马官慧、杨伟浩负责统计学处理、英文的修订;刘峰、夏国宝、杨伟浩负责结果的分析与解释、论文撰写;刘峰、杨伟浩负责论文的修订、文章的质量控制及审校;刘峰、张静波对文章整体负责,监督管理。
本文无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