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甜椒新品种冀研108的选育

2021-05-26范妍芹严立斌孟雅宁张红肖

辣椒杂志 2021年1期
关键词:商品性甜椒姊妹

范妍芹 严立斌 孟雅宁 张红肖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石家庄 050051)

近年来,我国设施甜椒生产发展迅速,栽培面积不断扩大,生产上显现出缺乏适宜不同设施栽培的专用型品种,且使用的甜椒品种商品质量有待提高,现以单抗品种多,兼抗或多抗性品种少,抗病能力下降、造成病虫害发生严重,产量降低,经济效益下滑,不能满足当前生产发展的需要,严重影响了农民的种植积极性。特别是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要求甜椒品种不仅具有丰产性、抗病性,更要注重产品的外观形状、营养品质等商品性状,因而在生产中需要培育早熟、果实商品性好、抗病、丰产,适宜不同设施栽培的甜椒品种。

甜椒杂种优势显著,杂种优势利用已成为甜椒育种的主要方法。常规方法是利用自交系通过人工去雄选育、生产杂交种。由于甜辣椒花器小而脆嫩,蕾期人工去雄操作难度大,要求技术性强,用工多,成本高,纯度难以保证。而利用雄性不育系选育一代杂种,省去了人工去雄等环节,大大降低制种难度和成本,是杂种优势利用最为经济有效的途径。

针对以上问题,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辣椒课题组于20世纪80年代开展了甜椒雄性不育的研究工作,利用在田间发现的甜椒雄性不育源,经多年选育研究,育成甜椒雄性不育两用系AB91(msc2),利用AB91育成冀研系列甜椒杂交种,并通过国家级蔬菜品种鉴定和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推广。为利用不育系培育不同类型的甜椒杂交种,以AB91为不育源供体,以不同类型的优良自交系为转育对象,转育出早、中、晚熟不同农艺性状的系列两用系。以早熟、果实商品性好、农艺性状优良的甜椒雄性不育两用系为母本,选育早熟、高产、抗病、商品性好的优良F1新品种,加快新品种的更新换代,满足设施甜椒生产发展和市场需求。

1 选育经过

1.1 亲本选育经过

1.1.1 母本甜椒雄性不育两用系AB91-W222-49176的选育 1999年以本课题组选育的甜椒雄性不育两用系AB91为不育源供体,以熟性较早、果实方灯笼形、果大肉厚、抗病、坐果率高、成熟果色为黄色的优良自交系W222为父本,配制出AB91×W222杂交组合。2000年种植,全可育,组合内自交留种,2001年组合F2代的群体育性开始分离,育性分离结果以卡平方法测定,可育株与不育株分离比例符合3∶1,农艺性状也开始分离。在F2代的群体内分别选择符合育种目标性状的不育株与可育株成对姊妹交,共获18个成对姊妹交组合。2002年种植,有7个成对姊妹交组合表现全可育,淘汰;有11个成对姊妹交组合表现育性分离,育性分离结果以卡平方法测定,可育株与不育株分离比例符合1∶1,淘汰6个农艺性状不良的姊妹交组合。在剩余的5个姊妹交组合内,分别选择符合育种目标性状的不育株与可育株成对姊妹交,采种时,根据父母本性状淘汰熟性晚、果肉薄、坐果少、果形不规范、抗病性差等不符合育种目标性状的姊妹交组合,共选择出18个成对姊妹交组合。2003—2005年在这18个姊妹交组合内,连续3代姊妹交,在保持后代育性分离比例均符合1∶1的同时,对农艺性状进行淘汰、选择。为提高抗病性,在选育过程中将转育材料安排在病圃中,进行抗病性筛选。经多轮的选择淘汰,2005年转育成不育性稳定、不育株率稳定在50%左右、不育度为100%,早熟、果实灯笼形,果大肉厚,抗病、坐果率高、成熟果色为黄色的甜椒雄性不育两用系AB91-W222-49176(图1)。

1.1.2 父本自交系JF8G-2-1-2-5-1-11-4的选育根据育种目标,2002年选择从国内引进熟性较早、果实商品性好、抗病的杂交材料JF8G种植,自交留种。2003年种植其群体开始分离,选择符合育种目标的14个单株自交留种。2004年分别种植,有5个株系在早熟性、果实商品性、抗病性表现较好,在其群体内分别选择单株留种。2005年按株系分别种植观察,其中JF8G-2-1-2群体符合育种目标性状,在其群体内继续选择9个单株留种,秋季加代种植继续选择。2006—2007年春、秋两季分别种植进一步选择,经鉴定、比较,最终选育出性状基本稳定,熟性较早、果实商品性好、抗病、丰产的自交系JF8G-2-1-2-5-1-11-4(图1)。

1.2 冀研108号的选育

2008年以AB91-W222-49176等4个雄性不育两用系为母本,以JF8G-2-1-2-5-1-11-4等9个优良自交系为父本,共选配出36个F1组合。2009年春季和秋季分别进行F1组合田间鉴定,对照品种为冀研6号,试验结果表明,所有F1组合在F1代恢复可育,育性恢复率均为100%。鉴定结果以组合AB91-W222-49176×JF8G-2-1-2-5-1-11-4前期产量和总产量最高,农艺性状符合育种目标(图1)。2010—2012年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及大区对比、生产示范,产量表现突出,前期产量和总产量分别比对照冀研6号增产19.5%和18.6%。2013—2015年参加全国青椒第7轮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定名为冀研108号。2016年通过国家级蔬菜品种鉴定,鉴定证书:国品鉴菜2016028;2018年获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证书: GPD辣椒(2018)130963。

图1 冀研108品种选育过程图

2 历年试验结果

2.1 品种比较试验

2010—2011年在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试验园区试验田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塑料大棚种植。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3次重复,以冀研6号为对照。2010年品比试验表明,冀研108号平均每667 m2前期鲜椒产量为1 613.1 kg,比对照冀研6号增产17.7%;鲜椒总产量为4 385.6 kg,比对照冀研6号增产16.5%。2011年品比试验结果表明,冀研108号平均每667 m2前期鲜椒产量为1 672.5 kg,比对照冀研6号增产18.2%;鲜椒总产量为4 540.4 kg,比对照冀研6号增产17.6%。两年总产量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两年品比试验结果表明,冀研108号平均每667 m2前期鲜椒产量为1 642.8 kg,比对照冀研6号增产17.9%,鲜椒总产量为4 463.2 kg,比对照冀研6号增产17.1%(表1)。始花节位10.2节,始花期比对照早0.2 d,与对照相当(表2);平均单果质量238.5 g,果纵径10.2 cm,果横径8.5 cm,果肉厚0.63 cm(表3),果大肉厚,果形周正,抗病性强,综合表现优良。

2.2 河北省大区对比及生产示范试验

2012年在河北省石家庄、邯郸、沧州、唐山等地进行大区对比及生产示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冀研108号熟性较早,平均前期产量比对照冀研6号增产20.2%,平均总产量比对照增产16.4%,平均每667 m2鲜椒产量为4 220 kg,高产可达5 100 kg。对病毒病、疫病等多种病害抗性较强。冀研108号果实灯笼形,果色绿色,果面光滑而有光泽,平均单果质量235 g,最大单果质量可达300 g,果大肉厚,果形周正,商品性好,深受市场欢迎。

表 1 冀研108号品种比较试验结果

表2 冀研108号物候期调查

表3 冀研108号果实商品性调查结果

2.3 全国青椒区域试验

2013—2014年冀研108号参加全国青椒区域试验保护地组,试验地点在河北、江苏、北京、山西、山东、上海等地,采用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以冀研6号为对照品种。两年区试结果如下:

2.3.1 熟性 冀研108号始花节位10.4节,比对照冀研6号高1.1节,熟性较早。

2.3.2 果实商品性 冀研108号果实灯笼形,果形周正,果色绿色,果面光滑而有光泽,平均单果质量191.4 g,比对照冀研6号重37.2 g,果纵径8.8 cm,果横径8.5 cm,果肉厚0.60 cm,比对照果肉厚0.08cm。3~4心室,味甜,品质好,果大肉厚,商品性好。

2.3.3 丰产性 冀研108号前期产量有9点次增产,其中8点次增产5%以上,平均每667 m2前期鲜椒产量为1 467.3 kg,比对照冀研6号增产14.6%,列第2位;总产量有8点次增产,其中6点次增产5%以上,平均每667 m2鲜椒总产量3 357.6kg,比对照增产8.1%,列第3位(表4)。

2.3.4 品质 经测定,冀研108号果实Vc含量128.01 mg/100 g(FW)。

2.3.5 抗病性 冀研108号两年田间抗病调查结果表明,病毒病病情指数平均为7.0,表现为抗;炭疽病病情指数平均为0,表现为高抗;疫病病情指数平均为0.9,表现为高抗;青枯病病情指数平均为0.2,表现为高抗。

2.4 全国青椒保护地组生产试验

2015年参加全国青椒保护地组生产试验,地点为河北、江苏、北京、山西、山东、上海等地,以冀研6号为对照。试验结果表明,冀研108号始花节位10.1节,果实灯笼形,绿色,果面光亮,平均单果质量189.9 g,比对照重29.5 g,果纵径9.5 cm,果横径8.2cm,果肉厚0.56 cm,比对照果肉厚0.05 cm。Vc含量128.01 mg/100 g(FW)。前期产量5点次增产5%以上,平均每667 m2鲜椒前期产量为1 371.4 kg,比对照增产21.5%,列第1位;总产量6点次增产,其中5点次增产5%以上,平均每667 m2鲜椒产量3 672.3 kg,比对照增产18.6%,列第1位(表5)。田间调查病毒病病情指数7.2,表现为抗;炭疽病病情指数1.0,表现为高抗;疫病病情指数为4.0,表现为高抗;青枯病病情指数1.5,表现为高抗。

3 品种特征特性

早熟,生长势强,始花节位10节左右,果实灯笼形,果色绿色,果面光滑,有光泽,3~4心室,平均单果质量200 g,果纵径8.8 cm,果横径8.5 cm,果肉厚0.60 cm;味甜,品质好, Vc含量128.01 mg/100 g(FW),商品性好。抗病毒病、炭疽病、疫病和青枯病。一般每667 m2鲜椒产量4 000 kg左右。适宜保护地栽培。

表4 全国青椒区试保护地甜椒组产量结果

表 5 全国青椒生产试验保护地甜椒组产量结果

4 栽培技术要点与适宜范围

4.1 栽培技术要点

在不同类型保护地栽培,可参照当地同类品种确定播种、定植日期。在我国北方保护地栽培(类似冀中南地区气候条件),日光温室冬春茬栽培于10月中下旬育苗,1月中下旬至2月上旬定植;日光温室秋冬茬栽培于7月中下旬播种育苗,8月中下旬至9月上旬定植。塑料大中拱棚春提前栽培于12月中下旬育苗,3月中下旬定植;塑料大拱棚秋延后栽培于6月底至7月初播种育苗,7月底至8月初定植。各种栽培茬口应适时播种,培育壮苗;施足底肥,每667 m2施入腐熟农家肥5 000 kg、复合肥100 kg;定植前炼苗,每667 m2定植2 000~2 500株,株行距40 cm×60 cm;缓苗后至开花坐果前严防秧苗徒长,坐果后应加强肥水管理,促进果实膨大。果实膨大后及时采收,采后及时浇水、追肥,一般每667 m2施复合肥20 kg,保持土壤湿润,保证植株生长旺盛,结合喷药每隔7~10 d喷一次0.2%磷酸二氢钾 + 0.1%尿素 + 0.2%硫酸锌混合肥液;及时防治病虫害。

4.2 适宜范围

适宜在河北、北京、山西、山东、上海等适生地区作保护地种植。

猜你喜欢

商品性甜椒姊妹
不同光周期对甜椒幼苗生长的影响
七姊妹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姊妹题比比看——三类临界问题的变式
《Radio World》公布IBC 2019“最佳展品奖”名单
甜椒炒童子鸡
甜椒炒童子鸡
工厂化栽培草菇适宜优质高产菌株的筛选与分析
独山县茄子引种比较试验
薄皮甜瓜品种比较试验
甜椒炒童子鸡